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观察头低位-30°尾部悬吊13周对大鼠左室乳头肌等长收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3周尾部悬吊大鼠左室乳头肌的静息张力与发展张力较同步对照组分别下降16%和33%;最大张力速率与最大张力下降速率分别下降33%和28%。  相似文献   

2.
采用Krebs-Henseleit溶液灌流离体乳头肌标本,观察尾部悬吊大鼠心肌收缩性能降低的过程及其可逆性。发现尾部悬吊1周后,大鼠心肌收缩性能呈增高趋势,2周后趋于降低,4周(SUS-4)后显著降低。SUS-4组:等长收编张力(DT)降低了29.2%±0.32%(P<0.01),达到张力峰值的时间(TPT)延长了10.4%±1.7%(P<0.05),舒张一半所需的时间(T1/2R)呈缩短趋势。又观察了悬吊4周后所致心肌收缩性能降低在解除悬吊后2周内的可逆程度。结果表明,解除悬吊后1周,没有迹象显示心肌收缩性能已恢复:DT值降低了24.0%±0.96%(P<0.01),TPT没有明显变化,T1/2R缩短了13.3%±1.5%(P<0.05)。而当解除悬吊2周后,乳头肌的收缩性能已基本恢复。提示悬吊4周后所引起的心肌收缩性能降低可能是失重情况下对低动力状况的一种代偿反应,并且这种由于失重所导致的心肌收缩性能降低是可逆转的,但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恢复。  相似文献   

3.
长期模拟失重大鼠心肌收缩性能的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在体及离体实验对一批悬吊90d大鼠的心肌收缩性能进行了观察。在体实验结果表明:悬吊组大鼠左室舒张本压及主动脉血压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别(P>0.05);但悬吊组大鼠左心室内压峰值较对照组降低16%(P<0.01),左心室内压最大上升速率与最大下降速率也分别较对照组减慢28%(P<0.05)与21%(P<0.05)。对同一批大鼠的离体乳头肌,又用等长收缩灌流技术观察了力学特性变化。结果是:反映心肌收缩强度的指标,如最大发展张力(DT),在两组间无显著差别;反映心肌收缩速度的指标,如最大张力发展速率对DT的校正值,悬吊组较对照组降低了17.2%(P<0.05);反映收缩时程的指标,如悬吊组的至峰张力收缩时间与至峰张力发展速率收缩时间分别较对照组延长了12.7%(P<0.01)和22.2%(P<0.05);反映心肌舒张的时程指标,如张力下降一半时间与至峰张力下降速率舒张时间分别较对照组延长183%(P<0.01)与20.3%(P<0.01)。以上结果表明,长期模拟失重大鼠心肌收缩性能明显降低,并主要表现为心肌收缩速率减慢和收缩与舒张时程延长。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测模拟失重1、2和4周大鼠比目鱼肌与趾长伸肌收缩性能的变化,并分析萎缩比目鱼肌收缩性能变化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离体骨骼肌肌条灌流技术,观测比目鱼肌与趾长伸肌的等长收缩功能.结果悬吊1周大鼠比目鱼肌即出现萎缩,悬吊2周与4周进一步萎缩,在各时间点两组的差别均具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比目鱼肌等长收缩的最大张力在悬吊第1周仅呈降低趋势[对照组(1.76±0.18)g/mm2,悬吊组(1.46±0.26)g/mm2,P>0.05],第2周的降低具有显著性意义[(1.25±0.09)g/mm2,P<0.05],第4周则进一步降低[(0.90±0.06)g/mm2,P<0.01].悬吊1周组大鼠趾长伸肌的最大张力未改变,2周与4周组的降低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悬吊1、2和4周组大鼠比目鱼肌等长收缩达到最大张力一半的时间与同步对照组相比,两组间的差别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是,悬吊1与2周组达到最大张力的时间与从张力峰值到舒张75%的时间缩短(P<0.05),悬吊4周组则进一步缩短(P<0.01).与同步对照组相比,悬吊组趾长伸肌的时间参数均未发生改变(P>0.05).结论由于比目鱼肌最大张力的降低与其萎缩在发生时间上不同步,而等长收缩的时间参数却较早发生改变,提示模拟失重萎缩比目鱼肌中调节性收缩蛋白可能较早发生改变,进而影响收缩性能.  相似文献   

5.
4周的尾部悬吊引起大鼠乳头肌等长收缩发展张力(DT)降低29.2%,达到张力峰值的时间(TPT)延长10.4%和舒张一半时间(T1/2R)呈降低趋势。解除悬吊1周大鼠的心肌收缩性能并未恢复,其表现为DT仍降低24.O%、TPT未见延长,但T1/2R却显著地缩短了13.3%。用TritonX-l00处理乳头肌行干预实验发现,对照大鼠的DT仅稍降低,而TPT与T1/2R则明显缩短。与此截然相反,悬吊和恢复大鼠的DT明显降低,而TPT与T1/2R却无改变。扫描电镜显示悬吊与恢复大鼠乳头肌内皮细胞核隆起形成的起伏消失,这些均提示模拟失重可能使大鼠心内膜内皮产生一定程度的萎缩或损伤。因此,在探讨模拟失重心血管功能失调变化机理时,心内膜内皮的作用不应忽视。  相似文献   

6.
4周悬吊大鼠比目鱼肌强直收缩力降低及其机理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观测尾部悬吊4周大鼠比目鱼肌(SOL)强直收缩力降低的动态特征,并探讨其可能机理。方法:采用离体SOL与趾长伸肌(EDL)灌流方法。测量其单次与强直收缩张力。结果:尾部悬吊模拟失重4周,大鼠SOL明显萎缩,但EDL重量保持不变。悬吊大鼠SOL欠收缩的最大张力虽然显著降低,但未见明显的刺激电压依赖性,时间参数亦未发生改变,悬吊大鼠SOL强直收缩的最大张力显著降低,且发生迅速的衰退,在强直收缩的第33秒时,其强直收缩的张力已降低了73%,悬吊大鼠SOL强直收缩张力的动态曲线与EDL的相似,EDL的强直收缩最大张力也显著降低,但衰减速率未改变。结论:悬吊4周大鼠SOL强直收缩最大张力降低且易衰退,前者可能与单位面积内收缩装置减少以及每一横桥产力减少相关,后者则可能是由于收缩与调节蛋白异构体发生转化,以及肌肉电兴奋性改变所导致。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萎缩比目鱼肌高频强直收缩疲劳性增加涉及细胞膜离子通道的可能机理。方法建立小鼠尾部悬吊模型模拟失重状态,用离体骨骼肌肌条灌流方法,分别观测在10mmol/L钾离子和60mmol/L钠离子灌流液灌流下,小鼠比目鱼肌高频强直收缩功能的变化。结果在生理溶液灌流下,悬吊1周组小鼠比目鱼肌高频强直收缩的最大张力(P0)与其同步对照组相比,仅有降低趋势;但是,高频强直收缩第33秒收缩张力与最大张力之比(P33/P0)却明显降低。尾部悬吊1周组小鼠比目鱼肌高频强直收缩后恢复时间短于正常对照组。与生理溶液灌流相比,高钾灌流的悬吊1周组与对照组比目鱼肌的P0均明显降低,两组P33/P0也显著降低,即疲劳性增加;低钠灌流的对照组比目鱼肌的P33/P0也显著性降低,但悬吊组增高。在高钾灌流条件下,对照组比目鱼肌等长收缩的阈刺激电压无明显改变,而悬吊1周组则明显降低;在低钠灌流条件下,对照组和悬吊1周组比目鱼肌等长收缩阈刺激电压均显著增高。结论萎缩比目鱼肌纤维膜上K^+通道的改变,可能是引起其高频强直收缩疲劳性增加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采用离体乳头肌灌流、改变刺激频率和快速冷却等干预实验,探讨模拟失重4周大鼠心肌收缩性能降低的可能机理。结果表明:模拟失重大鼠乳头肌:(1)等长收缩达到张力峰值的时间明显延长;(2)细胞外Ca+浓度为8.0mmol/L时,增加刺激频率,张力随之降低;(3)电刺激张力与停止电刺激ls的冷挛缩张力明显降低。这些均提示,模拟失重4周可能使心肌肌浆网Ca++摄取与释放速率降低。  相似文献   

9.
模拟失重对心肌超微结构与氧供需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探讨失重条件下心肌超微结构变化的性质与心肌的氧供需平衡状况,观察了尾部悬吊8周大鼠心肌超微结构,定性观察发现,与对照组相比,悬吊组大鼠左室心肌细胞中溶酶体与脂褐素的数量明显增多。发生退行性变化的线性体数量增加。未见线粒体空泡化嵴断裂,肿胀等现象,心肌细胞肌浆网囊泡不仅明显缩小,且横切面上的肌浆网囊泡数量也明显减少;心肌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伸向管腔的突起多用延长,定量观察发现,悬吊组心肌肌原纤维的体密  相似文献   

10.
模拟失重4周大鼠心肌肌原纤维ATP酶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模拟失重的尾部悬在鼠模型具有限动和抗立位效应两方面的作用。为探讨限动与抗立位效应对大鼠心肌肌原纤维ATP酶性能的不同影响及其机制而设计本实验。将30只雄性SD大鼠分成群居对照组,同步对照组与4周尾部悬吊模拟失重组。提纯心肌肌原纤维,用改变反应液中离子强度的方法测定肌原纤维ATP酶活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1G下间断站立对抗模拟失重大鼠心肌收缩功能降低的效果。方法:将雄性SD大鼠50只按体重配对原则随机分为5组:即对照组(CON),悬吊4wk组(SUS),SUS+每日站立1h组(STD1),SUS 每日站立2h组(STD2),与SUS+每日站立4h组(STD4)。4wk后,称量各组大鼠左侧比目鱼肌、睾丸及肾上腺的重量;并采用离体乳头肌灌流技术,测量和比较各组左室乳头肌收缩性能的改变。结果:与CON相比,各处理组大鼠鼻丸均发生了明显萎缩变化(P<0.01)。SUS大鼠的比目鱼肌湿重较CON减轻了58.9%(P<0.01),而STD1、STD2和STD4比目鱼肌分别减轻了38.5%、24.0%和11.0%(P<0.01,或P<0.05),其相对对抗效果分别为34.7%、59.2%和81.4%(P<0.01)。与CON相比,SUS大鼠乳头肌的发展张力(DT)、张力最大上升速率(+dT/dtmax)和张力最大下降速率(-dT/dtmax)分别降低了32.2%、29.2%和30.7%(P<0.05),达到张力最大上升速率峰值的时间J(TPP)和达到张力峰值的时间J(TPT)则分别延长了21.2%和11.0%(P<0.05)。但STD4乳头肌的DT、 dT/dtmax、-dT/Ldtmax和TPP则均与对照组朊显著差别(P>0.05),TPT仅在STD1组显著延长(P<0.05)。结论:在1G下每日1h站立即可完全防止中期模拟失重大鼠乳头肌收缩功能降低。但每日1h、2h或4h站立对比目鱼肌和睾丸萎缩的对抗效果分别为部分有效和完全无效。  相似文献   

12.
雄性无隐睾尾部悬吊大鼠及其心肌功能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为防止大鼠尾部悬吊期间,睾丸滑入腹腔造成隐睾症,建立了无隐睾雄性尾部悬吊大鼠模型。结果表明:E凤沟管环缩术,可有效地防止睾丸滑入腹腔,且不影响睾丸的形态与功能。尾部悬吊4周大鼠睾丸重量与血清睾酮含量明显降低,无隐睾悬吊组(ST)的睾丸重量与血清睾酮水平变下降,但其均介于对照组与悬吊组之间。光镜观察发现悬吊组睾丸组织的曲精细管均明显萎缩,精原细胞退化与坏死,数量明显减少,曲精细管内精子数量减少,但S  相似文献   

13.
缺氧预处理对模拟失重大鼠比目鱼肌萎缩的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缺氧预处理对失重状态下发生的骨骼肌萎缩是否有预防作用。方法采用大鼠尾部悬吊法建立模拟失重动物模型,将雌性SD大鼠按体重配对原则随机分为对照组(CON)、尾部悬吊组(SUS)及缺氧预处理+尾部悬吊(HCP+SUS)组。首先,对HCP+SUS组进行1周的缺氧预处理。处理完成后,将SUS及HCP+SUS组大鼠尾部悬吊2周。试验结束处死3组大鼠,取双后肢比目鱼肌,分别称重。将部分比目鱼肌制成匀浆,取上清液用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检测。结果尾部悬吊2周后,SUS组大鼠双后肢比目鱼肌湿重明显低于CON及HCP+SUS组(P〈0.01)。与SUS组相比,HCP+SUS组比目鱼肌SOD活性明显升高(P〈0.05),MDA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缺氧预处理可提高大鼠骨骼肌的抗氧化能力,对失重状态下发生的骨骼肌萎缩有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利用Cole-Cole数学模型研究尾吊大鼠血液细胞电阻抗频谱的变化。方法通过非线性数值计算,对血液细胞的Bode图,Nyquist图和Nichols图进行Cole-Cole方程的曲线拟合,比较对照组(Con)与尾吊组(SUS)Cole-Cole模型参数。结果尾吊60 d大鼠血液细胞电阻抗频谱Cole-Cole模型参数变化显示:阻抗高频极限值(R∞)和阻抗增量(ΔR1,ΔR2)减小;特征频率(fC1,fC2)和β驰豫散射角(α1,α2)增加。结论可以通过Cole-Cole数学方程参数表达尾吊大鼠血液细胞电阻抗频谱特性变化。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模拟失重大鼠心肌细胞间缝隙连接蛋白CX43表达量及分布的变化 ,探讨该状态下易于发生心律失常的部分机制。方法将成年雄性Wistar大鼠 1 6只 ,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及尾部悬吊 30°模拟失重 2周组 ,应用免疫组化、WesternBlot、电子透射电镜检测大鼠心肌组织间连接蛋白CX43的表达、分布变化及缝隙连接超微结构的改变。结果与对照组相比 ,模拟失重组CX43表达量明显减少 (P <0 .0 5 ) ,并出现分布紊乱 :横向侧缝连接占总连接比例增加 (P <0 .0 5 ) ,电镜扫描显示 ,部分缝隙连接间隙消失。结论模拟失重可引起大鼠心肌间CX43表达减少及分布紊乱 ,从而可能改变心肌细胞间传导速度及途径 ,易于出现传导阻滞及折返 ,诱发心律失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