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1 毫秒
1.
从性激素紊乱角度谈冠心病从肾论治的立论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冠心病的发病与性别有着密切的关系 ,性激素紊乱直接或间接地导致血脂及凝血系统代谢失常 ,进而参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而性激素紊乱又与中医的肾虚密切相关 ,因为冠心病好发于 40岁以后 ,这时人体肾气肾阳衰弱 ,心脾失于湿煦、痰瘀内生、痹阻心脉 ,从而发为胸痹 ,可以说它们之间有着必然的内在联系。现代医学主要通过降低血脂、改善血液流变学来防治冠心病 ,近年来也有用性激素来治疗的 ,但还有很多问题尚未得以解决 ,因而未能普及。从中医辨证角度来看 ,其标在心、本在肾 ,通过温肾益气、化痰化瘀、活血通脉 ,方能心肾同治、标本兼治 ,有…  相似文献   

2.
皮肤多汗症是一种皮肤科常见疾患,有局限性皮肤多汗和泛发性皮肤多汗,其病因有功能性多汗和器质性多汗。其中器质性多汗主要治疗原发病,而功能性多汗主要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有关,又称为原发性多汗症。原发性多汗症的治疗,  相似文献   

3.
围绝经期综合征(Peripheral Menopause Syndrome,PMS)系指女性在绝经期前后因卵巢功能衰退引起性激素水平波动或减少而出现的一种以内分泌失调、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为主的综合征候群。常见症状有潮热汗出、情绪不宁、记忆力减退、眩晕耳鸣、心悸失眠、月经紊乱等。本病根据其临床表现及侧重点不同,散见于中医古籍的“郁证”、“脏躁”、“百合病”、“不寐”、“月经不调”、“经断复来”、“年老血崩”等病证中,后将其正式命名为“绝经前后诸证”。随着社会快节奏的发展,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现将近年来从肝肾论治PMS的研究综述如下,以期为往后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2型糖尿病是一种以糖代谢紊乱为主要表现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临床表现为多饮、多尿、多食以及体重减少,常被描述为“三多一少”.该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和(或)作用缺陷所引起的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紊乱[1],严重危害患者的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因此糖尿病的治疗己成为现代医学研究的重点方向.糖尿病属于中医学的“消渴病”范畴,历代医家多定义其病因病机为: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导致的“阴虚为本,燥热为标”,治法多为“清热润燥,养阴生津”.然而近代临床医学实践中发现肝脏与糖尿病发病同样有着密切关系,肝失疏泄,气机升降出入失司,导致脏腑功能紊乱,人的情志因而易怒易郁,故引起糖尿病复杂多样的临床表现,而“从肝论治糖尿病”的理法方药也在现代医学和传统中医学临床进一步的工作中得到总结和完善.  相似文献   

5.
妇女更年期综合征从肝肾论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更年期综合征是指妇女绝经前后或其他原因造成卵巢功能衰退、神经内分泌失调,所出现的生殖系统变化和一系列以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为主的证候群.主要表现为潮热汗出,头晕耳鸣,心悸失眠,腰酸神疲,烦躁易怒,或抑郁寡欢,月经失调等.归属于祖国医学"脏躁"、"郁证"、"绝经前后诸证"等范畴.对于此病,世医多从肾论治,然"女子以肝为先天",笔者认为,在从肾论治的同时,强调从肝论治,会取得更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6.
缪希文 《河北医学》1996,2(3):290-291
慢性肝病求治于脾肾(068250)河北省滦平县医院中医科缪希文慢性肝病,是由于急性肝病治疗不见好转,迁延不愈,或愈后复发而致。从临床上所见,多因治疗不当,脾失健运,久病伤及脾肾而成。《金匮要略》指出:"脾胃既伤,而元气亦不能充,而诸病之所由生也"。慢...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耳鸣与五脏的辩证关系。方法:通过耳鸣发生的病理变化。结果:实者肝肺脾之类,虚者心脾肾之为类,其中与肾的关系最为密切。结论:五计论治对耳鸣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中医学报》2013,(9):1305-1306
目的:总结袁占盈教授治疗痹证的经验。方法:通过对典型病案进行浅析,总结袁教授治疗痹证的经验。结果:袁老将痹证的病因病机为正虚邪痹,正虚包括气虚、血虚、阴虚、阳虚,主张从虚论治痹证,或补气兼以祛邪、或养血兼以祛邪、或滋阴兼以祛邪、或温阳兼以祛邪。结论:袁占盈教授治疗痹证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从不同角度论治胃脘痛,分别从肝论治、从通降论治、从瘀论治三个方面加以分析,提出相关治疗办法。  相似文献   

10.
中医重视整体观念,脏腑之间在生理上相互联系,病理上相互影响。心肾水火既济,心胃土火相生,医籍中对心肾、心胃关系多有论及,可见从肾、胃论治胸痹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笔者探析了肾、脾胃与心的生理联系,与胸痹病机"痰瘀滞虚"的理论基础,在临床应用上运用从肾论治、从脾胃论治的方法治疗胸痹。在中医整体观的指导下,倡导在治疗胸痹时不要单从心出发,应整体把握,综合考虑,重视心与肾、胃的先后天关系,标本兼治,为临床治疗胸痹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从肝论治更年期综合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更年期综合征主要临床表现为月经紊乱、眩晕、耳鸣、烘热、汗出、心悸失眠、情志不宁、烦躁易怒、面目及下肢浮肿等,是近年来临床的多发病和常见病。笔者从肝论治本病30例取得显著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30例患者均为本院中医科门诊就诊患者,女性,最大年龄65岁,最小年龄40岁,平均年龄为48岁,30例患者均符合更年期综合征诊断。12 辨证治疗患者的临床症状可分以下3种不同的类型,并根据具体情况辨证施治。121 肝血不足型表现为精神恍惚,悲伤欲哭,不能自立,心中烦乱,睡眠不安,甚则言行失常,呵欠频作,舌红少苔,脉细而数…  相似文献   

12.
鼻鼽是指因禀质特异,脏腑虚损,兼感外邪,或感受花粉、灰尘及不洁之气所致,以突然反复发作的鼻痒,喷嚏频频,清涕如水,鼻塞等症为主要表现的鼻病。本病不分男女,一年四季可发,但有季节性与常年性发作的不同。  相似文献   

13.
绝经期诸证,又称更年期综合征。祖国医学认为:妇女年近五十,肾气渐衰,天癸将竭,冲任虚衰,精血不足,调节阴阳相对平衡的功能失常,出现肾阴亏损,阴失潜藏,或肾阳虚少,经脉失于濡养温煦,而导致其它脏腑(心肝脾)功能紊乱。因此,根据本证肾气渐衰,阴阳不和的病理特点,治疗首当补肾精,调阴阳。常用药为仙灵脾、菟丝子、当归、知母、黄柏、仙茅等。  相似文献   

14.
马智教授,从医40余年,学验俱丰。他认为当今社会中情志因素逐渐成为各种内科杂病的常见发病原因或诱因,故在内科杂病治疗中强调从肝论治。肝郁为其根本,故疏肝解郁为治肝的通法,并将其独创的具有疏肝理气作用的解郁汤加减应用于各种内科杂病的治疗中。文章列举了马老用解郁汤加减治疗不寐、胸痹、郁证、胃痛4个典型病例,对临床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祖国医学称之为“消渴”,是一种由于体内胰岛素的绝对和相对的分泌不足而引起的糖代谢紊乱为主要的全身性疾病,其临床表现以多饮、多尿、多食和逐渐消瘦,尿糖及血糖增高为主要特征。并伴有蛋白质。脂肪的代谢相继紊乱,尤以脂肪代谢紊乱而引起酮症酸中毒,失水,昏迷以致死亡。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肝肾论治糖尿病,系由小柴胡汤合地黄汤加减,治疗因肝气郁滞,肾阴亏损而导致的由胰岛素绝对不足,或相对不足引起,  相似文献   

17.
便秘从脾肾论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便秘通常大多用通下或润下类药如硝、黄、牵牛、巴豆或麻仁之类,笔者曾用之,或效或不效,疗效不近人意,而使用健脾或健脾益肾法治疗每获良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心律失常是指心脏活动的频率和节律发生紊乱,归属中医"心悸"、"眩晕"、"厥脱"等症候范畴.目前中医学对心律失常多从气、血、阴、阳,以及痰、饮、瘀、热等方面论治,收效颇多.而笔者认为心病的发生发展与血关系密切.正如<内经>所云:"心主血脉"、"血主濡之",皆说明了心须血养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从肾辨治牙周病的临床疗效。方法:65例牙周病患者辨证分型为肾阴虚型、肾阳虚型、脾肾阳虚型、肾虚胃热型。服药治疗,观察疗效。结果:显效36例,占55.4%;有效21例,占32.3%;无效8例,占12.3%;总有效率87.7%。结论:治疗牙周病应以补肾为主,以泻火、凉血、解毒、健脾为辅,配以蜂房,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从肝论治合剂对失眠症夜间慢波睡眠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从肝论治合剂对失眠症夜间慢波睡眠的影响.方法选择无器质性病变,每天睡眠少于240~300min为主症者62例随机分为两组.从肝论治组在08:00和19:00时分别服用从肝论治合剂200mL.对照组在08:00时饮1~2杯茶(含5g茶)或咖啡(含5g咖啡),在19:00服同量红糖水,两组连服4周.睡眠监测的数据包括记录时间、非快动眼睡眠期、快动眼睡眠期、睡眠时间、觉醒时间、睡眠比、觉醒比.结果从肝论治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相比,夜间睡眠Ⅰ、Ⅱ期减少,Ⅲ、Ⅳ期增加;夜间觉醒次数减少,总睡眠时间明显增加;SWS睡眠结构比改变,SWS睡眠的连续性好,周期性显著,明显优于对照组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从肝论治合剂可以增加失眠症夜间慢波睡眠,是治疗失眠症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