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采用淹没式水解-好氧附着生长生物反应器(SAGB)技术对直链垸基苯磺酸钠(LAS)质量浓度高达100 mg/L 的合成洗涤剂生产废水进行处理,水解 SAGB 池的水力停留时间为4.0 h,好氧 SAGB 池水力停留时间为6.0 h.研究结果表明:水解段污泥龄较长的微生物对 LAS 的起泡组分有较强的降解作用,将 LAS 转化为易生物降解的小分子中间产物,使废水的 BOD/COD 值由0.25提高到约0.45,改善了废水的可生化性,有利于后续好氧处理.工程运行表明:合成洗涤剂废水ρ(COD_(Cr))=301~453 mg/L,ρ(LAS)=129~164 mg/L,ρ(PO_4~(3-))(以 P 计)=2.3~4.2 mg/L,采用物化预处理—水解 SAGB—好氧 SAGB 工艺处理后,出水水质达到ρ(COD_(Cr))=50~81mg/L,ρ(LAS)=2~4 mg/L,ρ(PO_4~(3-))(以 P 计)=0.1~0.3 mg/L,废水最终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2.
油田采油废水处理技术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石油开采过程中,原油脱下的废水盐度大,C0D值较高,成分复杂,若直接徘放易造成环境污染.目前主要采用物理化学法和生物化学法处理.由于采油废水属难处理废水之一,单一的方法处理达标率很低,一般采用多种方法联合处理,涠洲终端处理厂采油废水ρ(COD)为200—600mg/L,含ρ(S^2—)为20—30mg/L,通过厌氧—好氧法联合处理,出水ρ(COD)为15—85mg/L,含ρ(S^2—)小于1mg/L,达到了国家污水一级徘放标准.与物理化学处理方法相比,生物化学法处理具有操作简单,运行费用低,出水水质稳定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造纸废水的生物后处理工艺探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采用水解酸化-接触氧化对造纸废水的厌氧处理出水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经水解酸化处理后废水的BOD5/CODCr比值由0.35提高到0.45左右,平均增加30%,提高了废水的可生化性能,再经好氧接触生化处理,可使废水COD值控制在100mg/L以内。  相似文献   

4.
有机中间体废水加压活性污泥法处理及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加压活性污泥法处理有机中间体废水,考查了停留时间、污泥浓度、反应压力及曝气量等条件对化学需氧量(COD)去除率的影响,并对生物降解动力学进行了研究.有机中间体废水经铁炭床微电解预处理后,CODCr从原水的8000mg/L降到4000~5000mg/L,B/C由原来的0.20升高到0.40左右.通过实验确定了加压活性污泥法处理有机中间体废水的较优工艺条件为:反应器内废水CODCr在18002100mg/L,反应压力0.1MPa,污泥浓度4.0~6.0g/L,停留时间8~10h,曝气量2.0L/min.此条件下COD去除率大于70%,出水CODCr小于600mg/L.生物降解动力学符合Monod模式,动力学参数:Vmax24.49d^-1,Ks1927.69mg/L.  相似文献   

5.
化学分类法处理电镀生产废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化学分类法处理荔浦电镀废水,对含铬、铜、镍废水进行分类收集,分而治之.设计处理能力800m^3/d,经过一年的实际运行,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化学处理法,处理出水的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96)一级标准,即p(SS)≤21mg/L;ρ(Cr)总≤0.036mg/L;ρ(Ni)总≤0.3mg/L;ρ(Cu)总≤0.007mg/L;pH=7.95—8.00.该工程投资约70万元,处理成本为4.0元/m^3,由管理公司负责经营,环保部门进行在线监测,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固定化藻类可以对人工配制的市政污水进行深度处理,其去除效率及影响因素有待深入探讨。实验研究了氮、磷含量和氮磷比例等因素对污水中NH4^ -N和PO4^3--P的去除效率的影响以及处理过程中藻类的生长变化。结果表明,当氮磷比例为5:1~10:1(NH4^ -N含量为15mg/L或PO4^3--P含量为1.5mg/L)时,藻细胞的增长量较大,最高达到96.0%。同样条件下对氮,磷的去除效率亦较高.对NH4^ -N的最大去除量为9.263mg/L,最大去除率为92.3%;对PO4^3--P的最大去除量为2.32mg/L。  相似文献   

7.
磁场对活性污泥法处理废水的强化作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一个带污泥回流的完全混合式活性污泥反应器内,以炼油厂污水处理场浮选池出水为对象,进行了磁场对活性污泥活性影响试验。活性污泥质量浓度为2200mg/L,废水停留时间为4h,进水质量浓度为282mg/LCODCr,反应温度为25-30摄氏度,pH=7.2,在不加磁场时,出水质量浓度为88mg/L CODCr 。在反应器外部加上磁场,磁感应强度为64-580Gs,出水质量浓度为86-78mg/L,处理效率提高2%-11%,为了验证磁场对活性污泥活性的影响,进行了不加磁场和磁感应强度为500Gs的动力学参数测定试验,细胞平均停留时间为0.8-3.1d,废水停留时间为4h,试验结果表明,半速度系数Ks由无磁场的113mg/L CODCr下降到109mg/L CODCr,产率系数Y由0.45上升到0.49,微生物自身氧化率由0.09d^-1上升到0.11d^-1。  相似文献   

8.
以啤酒厂综合站啤酒废水为原水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当水力停留时间为12h,废水CODCr值为1000~2500mg/L时,经一次性处理,出水CODCr值低于1.50mg/L,达到国家二级排放标准,可以直接排放,在实验条件下,测得进水流速为0.3~0.7L/min,pH值为6.0~8.0,温度为23~30℃时,出水均能达到排放标准.最优工况为温度为30℃,进水流速为0.5L/min,进液pH值为7.5时,处理效果最佳,CODCr的去除率高达95.7%。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厌氧-好氧-气浮处理工艺处理植物油加工废水的方法。当CODCr及BOD5分别在5000mg/L-10000mg/L和2000mg/L-6000mg/L时,CODCr及BOB5的去除率达90%以上,出水达到了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0.
采用水解-好氧工艺对自配染料废水的处理进行了试验研究。水解过程在UASB反应器内完成,好氧过程选用生物接触氧化池来完成。试验对UASB反应器的流量、水力停留时间和生物接触氧化池的曝气量及水力停留时间这四个影响因素分别进行了研究,在实验室条件下,得出了达到最佳处理效果的工艺条件:UASB反应器流量Q=50L/h,水力停留时间t=3h;生物接触氧化池曝气量Q=1.2m^3/h,水力停留时间t=1.5h。  相似文献   

11.
探讨了 Banach 代数中的行列式理论.给出了具有单位元的迹 Banach 代数具有行列式的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2.
对近年来非织造布滤料的研究进展做了简要综述,介绍了内部结构的研究及表征、过滤性能及其影响因素、过滤过程的计算机模拟,指出进一步发展所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单面约束系统的微分变分原理与运动方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单面约束力学系统的微分变分原理和运动方程。方法利用D'Alembert原理建立D'Alembert-Lagrange原理.Jourdain原理和Gauss原理,结果与结论得到系统的微分变分原理和带乘子的Euler-Lagrange形式,Nielsen形式和Appell形式的运动方程。  相似文献   

14.
q 是一个正整数,所谓 q-树的图是递归定义的:最小的 q-树是完全图 Kq,一个 n+1阶的 q-树是通过在 n 阶 q-树上加上一个新点并连接这点与 n 阶 q-树中任意 q 个互相邻接的点而获得,其中 n≥q.1-树我们通常称为树.在本文中,证明了对任意正整数 q,q-树是可重构的.  相似文献   

15.
采用毛细管区带电泳模式,以β-环糊精为手性选择剂分离了药物扑尔敏的光学对映体.考察了在不同背景电解质 pH 值尤其是较低 pH 值下环糊精浓度对对映体表观淌度差的影响,并研究了有机改性剂尿素在分离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利用层状球形夹杂在无限大基体中的局部化关系及平均应力场理论,给出了一种方法来分析含 n 种层状球形夹杂所构成复合材料的弹性模量.对于文献给出的空心玻璃球和高分子基构成的复合材料,该理论的预测与实验吻合很好.当表层稍失时,该理论退化为传统的 Mori-Tanaka平均应力场理论.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Java环境下的可视化Web开发。以高校研究生管理信息系统为例,探索Sun Java Creator的数据源配置、可视化Web组件、行集、Session Bean等在Java Web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对引起加工质量故障的原因进行了研究,建立了用于加工中心加工质量故障分析的与/或故障树,提出了隐加工质量故障(FMQF)的概念和由·FMQF 找出制造系统故障的决策树方法.本文在模糊理论基础上,提出了隐加工质量故障识别的新方法,用这种方法可以根据控制图的变化进行设备状态估计.基于以上研究,建立了可用于柔性制造系统隐加工质量故障预测和预报的专家系统.  相似文献   

19.
发展了立方准晶材料的断裂理论 .通过应用Fourier分析和对偶积分方程理论 ,得到了立方准晶材料Ⅲ型裂纹问题的精确解析解 ,并由此确定了位移与应力场 ,应力强度因子和应变能释放率 .结果表明 ,应力强度因子与材料常数无关 ,而应变能释放率依赖于所有的材料常数 .这些为研究此新固体材料的变形和断裂提供了重要的信息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