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四川地质学报》2019,(Z1):222-224
地质实验室是服务于地质工作并为社会提供公正性数据的检测机构。在新形势下,面对国家经济结构的调整以及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的快速发展,地质实验室在转型升级过程中面临更大的挑战与机遇。本文通过梳理地质实验测试的发展历程,归纳总结了地质实验室的发展现状以及转型升级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发展的浅见。  相似文献   

2.
《四川地质学报》2022,(Z1):222-224
地质实验室是服务于地质工作并为社会提供公正性数据的检测机构。在新形势下,面对国家经济结构的调整以及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的快速发展,地质实验室在转型升级过程中面临更大的挑战与机遇。本文通过梳理地质实验测试的发展历程,归纳总结了地质实验室的发展现状以及转型升级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发展的浅见。  相似文献   

3.
生产型地质实验室管理信息化解决方案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林 《岩矿测试》2010,29(4):425-430
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MS)是实验室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进业务流程和组织结构,不断提高经营管理和决策的效率和水平,达到提高实验室经济效益、市场竞争力和改进实验室管理、降低运行成本、为客户提供更具价值服务为目的的一个有效的技术手段。根据生产型地质实验室管理需求和信息流特点,结合现今IT技术和LIMS的发展状况,文章提出了生产型地质实验室LIMS的解决方案,即一套以业务管理体系、质量保证体系、组织管理体系三大体系为支撑,包括技术管理、流程管理、质量管理、文档管理、系统管理和基础管理6个子系统所组成的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4.
陈旭 《吉林地质》2013,(1):151-152
本文论述了基层地质实验室在地质工作中的作用及近年来的发展情况,存在问题,对基层地质实验室的管理与发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对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实验测试室开发的地矿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Geo-LIMS 2.0的功能、特点及应用进行了较详细的介绍。从地矿实验室实际工作出发,将信息技术与实验室现有质量保证体系相结合,Geo-LIMS 2.0系统实现了实验室从样品登录、任务分配、作业生成、数据记录与计算、数据汇总、质量监控,到分析报告生成的全流程信息的计算机自动处理,基本涵盖了地矿实验室管理工作的主要方面,精简和优化了实验室的运作环节和业务流程,有利于管理人员和分析人员更加专注于测试方法核心技术开发,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该系统数据输入量小,操作简单,数据查询、统计功能强大,具备完善的权限管理功能。系统维护简单快速,能够满足地矿实验室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6.
刘昌梅 《铀矿地质》2007,23(1):55-59
我国西南地区现有7个铀矿地质实验室,历年集有大量可能对环境产生污染的样品。本文在对铀矿地质实验室现状进行调查的基础上,介绍了铀矿地质实验室的退役治理方法,并对退役治理后的环境进行了环境放射性水平评价。结果表明,所有污染及危害因素被全部清除,恢复了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7.
《西北地质》2009,42(3):85-85
2009年6月17日至20日,“2009西安Ni—Cu(Pt)岩浆矿床国际学术研讨会”在西安唐华宾馆隆重举行。本次会议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学部、国际经济地质学会、中国地质调查局、长安大学、兰州大学、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金川集团有限公司、陕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西北有色地质勘查局、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西北大学、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陕西省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协会、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矿床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西部矿产资源与地质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矿产资源重点实验室、国土资源部成矿作用与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19家单位及学术机构发起,并由长安大学、兰州大学、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金川集团有限公司4家承办。  相似文献   

8.
《中国岩溶》2004,23(1):82-82
根据国土资源部2004年1月8日下发的“关于公布国土资源部第一批重点实验室评估结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4]4号),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和矿产资源研究所联合申报的同位素地质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申报的岩溶动力学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申报的大  相似文献   

9.
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实验室管理信息系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实验室管理信息系统(LIMS)实现了对实验室核心业务全流程及客户、仪器设备、标准物质、标准方法、样品、数据、人员、货币工作量、数据质量、客户抱怨等要素进行全方位规范化综合管理。该系统在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成功实施以来,对于提高工作效率、优化工作流程、减少重复劳动、降低生产成本、缩短检测周期、提高数据质量、提高检测能力和效益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国土资源管理和地质调查工作中得到了重要应用。  相似文献   

10.
为军工铀矿地质服务的实验室,正常运行时是放射性工作场所,向周围环境排放气载、液态和固体流出物的污染源(区),各种辐射参数超出本底水平和国家限值,实验室停运后应及时进行退役治理和环境整理。铀矿地质实验室经退役治理后,各项辐射指标均降低到国家标准(限值)以下,达到本底水平或接近本底水平。将还给当地居民一个清洁、舒适、安全的生活与工作环境,使当地居民安居乐业,推进和谐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1.
论述了地矿实验室认可的意义,进行实验室认可的基本程序、步骤、要求以及在进行实验室认可前所需做的准备工作。指出应根据实验室自身的实际资源情况合理申报认可项目,并建立相应的质量体系,确保其顺利实施与运转。  相似文献   

12.
现场快速分析技术及其在地质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场分析是地质科学研究的重要工具。现场分析的内容主要包括野外地球化学分析、船上海洋资源分析、矿山污染监测、生态环境调查等。现场分析的形式大致可分为相对固定的现场实验室、船(车)载移动实验室、便携式仪器或其他小型器械等几种。该文对这三种类型的现场分析进行评述。  相似文献   

13.
司得勇 《地质与勘探》2014,50(Z1):1388-1392
本文分析了地质实验室在测量设备期间核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依据测量设备定义及评审准则要求,明确了期间核查对象。提出了符合地质实验室特点的期间核查方法,其内容包括核查标准和测量参数的选择、核查时机和频次的确定、核查结果的评价方法。文中所提出的期间核查评价方法—控制图法,经济、简便易行,直观地监控测量设备校准状态。确保了测量结果的准确度、精密度能够满足质量规范要求和评审准则要求。本文对地质实验室正确、有效地开展期间核查工作,具有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地质调查通用标准物质及标准方法信息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各地质实验室的特点和质量管理规范需求,结合实验室认可及检测实验室能力的需要,建立了地质调查通用标准物质和标准方法信息系统。该系统不仅能提供地质调查通用标准物质、标准方法的基本信息,还增加了与能力分析相关的检测参数信息,并实现了标准信息网上查询和维护管理。该系统适用于地质调查实验室的质量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15.
在新场研究区现有资料分析和解译的基础上,对岩体单元和断裂分别进行建模,然后将两个模型合并进行插值计算,建立了高放废物地质处置地下实验室新场候选场址的三维地质模型。基于模型开展了一系列三维剖切、任意开挖、钻孔设计等可视化分析应用研究,全面真实地揭示了候选场址周围深部地质环境特征,并筛选出半径约1km的区域用作地下实验室的候选场址,为我国高放废物地质处置项目的后续工作中地质分析与工程设计提供有益参考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6.
为服务地质调查数据管理需求,基于GIS平台,构建了岩溶地区水文地质环境地质信息管理系统,按标准对调查数据、空间数据进行集成整合,实现了岩溶数据资料信息的数字化、可视化、动态化管理。其系统主要功能模块包括调查数据管理模块、空间数据管理模块、数据核查管理模块、钻孔柱状图管理模块、基础数据管理模块、系统数据管理模块。   相似文献   

17.
简述了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MS)的概念,回顾了LIMS开发现状,介绍了国土资源部南京矿产资源监督检测中心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的构架和实现方式,具体陈述了系统的功能与特点。  相似文献   

18.
尚浩  宋晓帅  李虎 《江苏地质》2019,43(3):385-392
为解决济南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与地质环境、保泉供水及建构筑物之间的矛盾,实现泉水保护与轨道交通建设双赢,研发了三维城市地质信息管理与应用系统。根据济南泉域富水岩溶的特点,采用现场工作、室内实验、理论研究、数值分析、成果集成应用等综合研究方法,设计了基于MapGIS 10的三维地质环境信息系统,建立了济南城区标高-350 m的三维可视化地质模型、岩溶模型和水位动态模型,形成了岩溶区三维地质建模的系统方法。为济南轨道交通建设及保泉供水提供了重要管理和应用平台,为济南城市轨道交通的规划、建设、管理提供决策依据,作出更科学的分析和预测。  相似文献   

19.
论述了现有的地下实验室的分类,对普通地下实验室与特定场址地下实验室的主要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论述了各国地下实验室的研究概况,对特定场址地下实验室的概念进行了讨论。鉴于在现行的地下实验室分类中,对特定场址地下实验室的定义似乎界定过宽,因为有些该类型的地下实验室,缺乏明确的历史定位,最终没有起到特定场址地下实验室应起的作用。笔者建议,只有建在经本国政府批准的最终处置库场址上的地下实验室,才可称作为特定场址地下实验室,如美国的WIPP和ESF以及芬兰的ONKALO。因为只有这类地下实验室,才能真正起到论证处置库场址适宜性和高放废物处置方案可行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