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药新资源蟾蜕抗HIV-1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蟾蜕封艾滋病病毒Ⅰ型(HIV-1)的作用。方法按照中国卫生部《新药临床前研究指导原则汇编》中“抗艾滋病药”的要求,进行了抗HIV-1实验研究。结果蟾蜕在0.625-1.25mg/mL剂量范围内,封HIV-1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平均抑制率为61.65%,治疗指数为3.4。结论蟾蜕封HIV-1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蟾蜕治疗恶性肿瘤临床研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蟾蜕是一种中药新资源。笔者用其治疗晚期恶性肿瘤患者120例。临床观察到连续服用6个月以上者,其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服用安全,无明显毒副作用。文中并对影响疗效因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三种蟾毒单体对SMMC-7721和BEL-7402人肝癌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目的:探讨蟾蜍中主要蟾毒内酯类成分蟾毒灵、华蟾酥毒基、酯蟾毒配基的抗肝癌作用及机制。方法:以SMMC—7721、BEL—7402人肝癌细胞为靶细胞,以丝裂霉素为阳性对照药物,应用四甲基偶氟唑盐比色法、锥虫蓝染色和DNA染色分析法观察这3种蟾毒单体对肝癌细胞的生长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结果:蟾毒灵和华蟾酥毒基对上述肝癌细胞具有明显生长抑制作用,华蟾酥毒基较蟾毒灵作用略弱,但两者达到相同生长抑制效果所需浓度均低于丝裂霉素,酯蟾毒配基只有在较高浓度下才显示对肝癌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不同浓度蟾毒灵、华蟾酥毒基对人肝癌细胞细胞膜具有破坏作用;可使人肝癌细胞阻止于G2/M期,使处于S期的细施比例降低,并有明显诱导肝癌细胞凋亡作用。结论:蟾毒灵、华蟾酥毒基对上述人肝癌细胞具有明显生长抑制作用,具有对肝癌细胞膜的直接破坏作用和诱导凋亡作用;酯蟾毒配基抗肿瘤作用较弱。  相似文献   

4.
目的 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蟾酥中主要蟾毒配基类化合物抗恶性肿瘤作用的潜在分子机制。方法 通过文献检索筛选出蟾酥主要抗恶性肿瘤活性成分,在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中获得对应成分的预测靶点。通过GeneCards?数据库获得恶性肿瘤的全部靶点。将药物与疾病的主要靶点通过韦恩图取交集以获得共同靶点(即蟾酥抗恶性肿瘤的关键靶点),运用STRING数据库构建关键靶点的蛋白-蛋白互相作用(PPI)网络,根据度值获得核心靶点。利用DAVID数据库对关键靶点进行生物功能和通路富集分析。最后运用AutoDock 3.7软件对核心靶点与存在靶点的主要活性成分进行分子对接及可视化。结果 筛选出活性成分8个(蟾毒灵、蟾毒它灵、华蟾毒它灵、华蟾酥毒基、远华蟾蜍精、日蟾蜍他灵、酯蟾毒配基、沙蟾毒精)及恶性肿瘤相关靶点500个,取交集后获得关键靶点41个。构建PPI网络并获得10个核心靶点(cyclin D1、AKT1、PIK3CA、MAPK1、EGFR、JAK2、 MDM2、AR、MAPK8、MTOR)。富集分析结果表明:关键靶点可能主要在核质、细胞...  相似文献   

5.
蟾皮亦名干蟾,即癞蛤蟆除去内脏后的干燥体壁(别名蟾酥皮、蛤蟆皮),味辛、性凉,具小毒,功能清热解毒,利水消胀。适用于痈疽肿毒、疳积腹胀等证。近人亦有用于治疗喘咳痰多及肿瘤者。每次内服3至6克,煎汤服用。外用可剥取蟾皮,以外皮着肉贴患处。近年来,笔者在临床上单用此药治疗疾病,收到了较好效果,兹述于下:  相似文献   

6.
晚期恶性肿瘤疼痛西药只能起暂时止痛效果。我院采用鲜蟾皮贴敷止痛,经临床观察10例,结果报道如下。一、病例:10例年龄34~67岁。原发性肝癌4例,胃癌2例,胰腺癌1例,肺癌3例。按病期分:Ⅲ  相似文献   

7.
<正>以蜜蜂的毒液和蟾蜍的皮对患者的部位进行治疗,这种疗法虽然古老和痛苦较大,但疗效独特、效果甚佳,自古至今屡有传闻。蟾蜍的鲜浆液在抗肿瘤应用中推广比较普遍。在治疗肝病中,笔者亲眼看到医生将大蟾蜍剥皮,然后把蟾皮的表面突出的腺体用针拨破,白浆流动,这时把蟾皮反贴于肝区,每日一换。治疗体表肿瘤出血,将1.55厘米长京墨,塞入活蟾蜍口腔内,5天后把蟾蜍烤干,研成细末,局部外用。专家反映,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用蟾酥消肿膏外贴治疗各种晚期癌症疼  相似文献   

8.
对浙江常用中药蝉蜕和三种近缘种蝉蜕进行了比较研究。以实地调查和定点观察及室内研究为主,对省内的暗蜕进行详细地描述和记录,从性状方面进行比较。对暗蜕生态分布、诸种暗蜕衣性状特征,原动物大小及鸣声与鉴定相关性、浙江中药蝉蜕研究和利用2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铃蟾肽对新生兔小肠黏膜双糖酶活性的调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振彪  吴圣楣  钱龙华 《上海医学》2001,24(11):656-658
目的 探讨铃蟾肽对新生兔小肠黏膜双糖酶活性的影响。方法 新生仔兔24只,随机分为铃蟾肽小、小剂量实验组及对照组,每组8只,测定新生兔小肠黏膜双糖酶活性。结果 应用铃蟾肽的新生兔小肠黏膜麦芽糖酶及蔗糖酶活性显著增加,乳糖酶活性则无显著变化。结论 铃蟾肽能够促进小肠黏膜麦芽糖酶及蔗糖酶的提早成熟。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蟾酥中脂蟾毒配基、华蟾酥毒基和蟾毒灵三种成分单体及配伍对BEL-7402人肝癌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MTT法测定蟾毒灵、华蟾酥毒基、脂蟾毒配基单体不同浓度和时间点,三种成分两两配伍以及三种成分配伍对BEL-7402人肝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结果:蟾毒灵对BEL-7402人肝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最强,其次是华蟾酥毒基,脂蟾毒配基的作用最弱;脂蟾毒配基不能增强华蟾酥毒基、蟾毒灵的作用,且有抑制作用的趋势;华蟾酥毒基与蟾毒灵混合使用与单独使用的抑制作用无明显区别。结论:欲发挥三种成分的抗肿瘤作用,应该单独使用,或者华蟾酥毒基与蟾毒灵混合使用。  相似文献   

11.
于垂亮  侯惠民 《医学教育探索》2010,41(10):1683-1686
目的 评价蟾毒它灵的体内外抗肿瘤作用。方法采用 SRB 测试察蟾毒它灵对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 A549、人肝癌细胞 Bel-7402、人胃癌细胞 SGC-7901 和人宫颈癌细胞 HeLa 的生长抑制活性。通过静脉恒速输注方式给药,对 S180及 H22 荷瘤小鼠进行蟾毒它灵体内药效评价,包括高剂量短时程给药和低剂量长时程给药。结果蟾毒它灵对 SGC-7901、A549、Bel-7402、HeLa 细胞作用 72h 的 IC50 值分别为 0.018、0.017、0.052、0.013 μg/mL。蟾毒它灵采用恒速输注给药方式可以实现 50% 以上的抑瘤率。结论 蟾毒它灵在体内外均具有很好的抗肿瘤效果。  相似文献   

12.
脂蟾毒配基对人宫颈癌Hela裸鼠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脂蟾毒配基对人宫颈癌Hela裸鼠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于给药前、给药期间(15d)及停药期间(6d)每3d测量肿瘤的长径及短径,并计算近似瘤体积,停药第6天取瘤称重并进行病理学观察。结果①高剂量脂蟾毒配基(15mg/kg)有较强的急性神经毒性。②脂蟾毒配基对荷瘤鼠体重无明显影响。③高剂量脂蟾毒配基(15mg/kg)对人宫颈癌Hela裸鼠移植瘤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停药后没有明显的后续抑制作用,15mg/kg的脂蟾毒配基与5mg/kg平阳霉素对肿瘤增长的抑瘤强度相当。④脂蟾毒配基未发现明显的近期毒性。结论脂蟾毒配基对裸鼠的Hela宫颈癌移植瘤有明显的抑瘤作用,脂蟾毒配基是中药蟾酥抗癌的重要成分,但也发现该化合物有明显的急性神经毒性,进一步开发需要慎重。  相似文献   

13.
居琴 《中外医疗》2012,31(19):132-132
目的对心理护理在恶性肿瘤患者护理中的作用及临床应用的护理体会进行研究,为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对2010年6月-2011年6月我院收治的180例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及疗效进行回顾性研究。对患者的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系统的分析,并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护理,并将护理体会进行总结。结果心理护理对恶性肿瘤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均有良好的改善,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结论我院研究证实对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可以较好的改善患者治疗效果及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蟾力苏     
蟾力苏是从中药蟾酥中提取的一种蟾毒配基体—脂蟾毒配基注射液。天津市于1976年3月召开鉴定会,认为:该药具有兴奋呼吸、强心、升压效应。在临床应用中,对麻醉和手术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蟾酥中脂蟾毒配基、华蟾酥毒基和蟾毒灵三种成分配伍后的镇痛效果,以筛选出三种成分的最佳配伍方式。方法:采用醋酸致小鼠扭体法进行镇痛实验研究。结果:蟾毒灵的镇痛作用最强,其次是华蟾酥毒基,脂蟾毒配基的作用最弱;脂蟾毒配基用量较大时,与华蟾酥毒基配伍表现为相互的抑制作用,用量较小时则为协同作用;脂蟾毒配基与蟾毒灵配伍表现为相互的抑制作用;华蟾酥毒基与蟾毒灵配伍主要表现为蟾毒灵的镇痛作用;三者共同配伍时,未表现出相互间的协同或抑制作用。结论:欲发挥三种成分的镇痛作用,应该单独使用,或者华蟾酥毒基与蟾毒灵混合使用,以保证其安全性、有效性和质量可控性。  相似文献   

16.
蟾苷提取物抗腺病毒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蟾苷提取物对腺病毒的抗病毒作用。方法:应用一定浓度的蟾苷提取物作用于被腺病毒感染的细胞,以MTT法测定细胞存活率。结果:用药后的细胞存活率明显高于病毒对照组,并能抑制病毒在细胞内的繁殖。结论:蟾苷提取物具有较强抗腺病毒作用。  相似文献   

17.
GABAA受体在爪蟾卵母细胞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将鼠源γ-氨基丁酸A型(GABAA)受体表达于爪蟾卵母细胞膜上并行功能测定。方法 微量注射仪将纯化的大鼠脑mRNA注入准备好的爪蟾卵母细胞内并于19℃温浴48h以上使其表达;使用常规双电极电压钳记录卵母细胞表达的受体特性。结果 爪蟾卵母细胞注射大鼠脑mRNA 48h后有GABAA受体的表达,此受体具有天然GABAA受体的氯通道特性。结论 爪蟾卵母细胞具有表达外源GABAA受体的特性,是研究GABA受体生理和药理功能的一种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蟾乌表面麻醉剂的穿透性和麻醉效果.方法 选择体重为80±5克的成年蟾蜍共36只为实验对象,随机分成6组,每组6只.1组、2组、3组分别使用蟾乌表面麻醉剂麻醉5秒钟、60秒钟、180秒钟,4组浸入生理盐水180妙钟,5组使用2%利多卡因麻醉180秒钟,6组使用2%丁卡因麻醉180秒钟.采用蛙皮肤测试法,比较蟾鸟表面麻醉剂在不同的麻醉时间下,对蛙缩腿反射时间的影响,以及在相同的麻醉时间下,不同种类的麻醉药对蛙缩腿反射时间的影响.结果 (1)在不同的麻醉时间下,3组的蛙缩腿反射时间与1组、2组相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在相同的麻醉时间下,3组的蛙缩腿反射时间与4组、5组、6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1)随着蟾乌表面麻醉剂麻醉时间的延长,蛙缩腿反射时间增长,第180秒钟时可达到较好的麻醉效果.(2)蟾乌表面麻醉剂的穿透性和麻醉效果优于生理盐水,2%利多卡因及2%丁卡因.  相似文献   

19.
<正>据《法制日报》报道,浙江一农民抓114只癞蛤蟆触犯法律,涉嫌非法狩猎罪被采取强制措施。中华蟾蜍属于一般保护野生陆生动物,进入"三有动物"名录,不得私自大量捕杀。蟾蜍俗称癞蛤蟆,殊不知,蟾蜍全身都是宝,干蟾、蟾酥、蟾衣、蟾头、蟾舌、蟾肝、蟾胆等均为药材,有的还是常用的紧缺药材。干蟾又名癞虾蟆、癞巴子、癞蛤蟆、蚧蛤蟆,为蟾蜍科动物中华大蟾蜍或黑眶蟾蜍等的全体,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蟾毒它灵对急性髓系白血病HL-60细胞的作用及其机制,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方法 用终浓度为0、40、80、160 μg/mL的蟾毒它灵作用于对数生长期的HL-60细胞24 h后,用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增殖情况,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内线粒体形态,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Bax、Bcl-2、Cleaved-Caspase-9基因表达情况,并用正常的外周血B淋巴细胞作为对照组观察该化合物对正常细胞的毒性作用。实验结果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录入数据并进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蟾毒它灵能够抑制HL-60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且对正常细胞毒性作用相较于癌细胞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药物浓度增加,细胞核异形,出现核膜分离,异染色质明显增多,线粒体伴有水肿扩张,部分线粒体脊消失模糊、空泡化,而对照组线粒体形态较好;随着药物浓度增加,Bax/Bcl-2比例增加,Cleaved-Caspase-9基因表达逐渐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 结论 本实验结果表明蟾毒它灵对急性髓系白血病HL-60细胞这种非实体肿瘤细胞也有抑制作用,并且对正常细胞影响较小,其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线粒体途径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