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经胶原蛋白处理的氧化棉性状比较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高碘酸钠对棉纤维进行选择性氧化制得氧化棉纤维,对比研究了胶原蛋白溶液处理对普通棉纤维和氧化棉纤维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普通棉纤维经胶原蛋白溶液处理后产生失重;而氧化棉纤维经胶原蛋白溶液处理后增重,纤维表面变得光滑,纤维与胶原蛋白产生共价结合,热稳定性提高,力学性能略有降低。  相似文献   

2.
丝胶蛋白处理氧化亚麻纤维结构和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采用高碘酸钠对亚麻纤维进行选择性氧化,再利用丝胶蛋白溶液对亚麻纤维进行改性处理,研究了氧化亚麻纤维经丝胶蛋白溶液处理后的结构和性能.结果表明,氧化亚麻纤维经丝胶蛋白处理后表面变平整,丝胶蛋白和氧化亚麻纤维之间形成了共价结合,氧化亚麻纤维经丝胶蛋白处理后结晶度和力学性能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3.
采用高碘酸钠对亚麻纤维进行选择性氧化,研究了氧化亚麻纤维的结构和性能.结果表明:高碘酸钠选择性氧化亚麻纤维后生成活性醛基,随着氧化程度的加深,纤维表面变得粗糙,结晶度和断裂强度下降,断裂伸长率先降低后升高.  相似文献   

4.
为了使棉织物具有更优的服用性能,采用高碘酸钠对棉织物进行醛基化改性,再通过亚氯酸钠和过氧化氢混合液对棉织物进行羧基化改性,最后接枝丝素蛋白。测试了改性前后棉织物的力学性能变化,测量了丝素蛋白改性后氧化棉织物的涂覆增重率和耐热水溶失率,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了改性后棉织物的分子结构。结果表明:随着丝素蛋白质量分数的提高,丝素处理后的氧化棉纤维的增重率逐渐增加,丝素蛋白织物具有良好的耐热水洗性。  相似文献   

5.
以苎麻纤维为增强相,酚醛为基体,研制铁路钢轨轨端绝缘片,测试和分析了苎麻在不同处理条件下的绝缘材料宏观力学性能和电性能。  相似文献   

6.
选择性氧化对棉纤维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高碘酸钠对棉纱线进行选择性氧化,对比研究了不同氧化条件下棉纱线和单根棉纤维的力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在选择性氧化过程中,棉纱线断裂强度的下降主要受单纤断裂强度下降的影响。同时,研究发现氧化棉纤维中的醛基含量和单纤断裂强度有高度显著的负线性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7.
通过多次脱胶实验,选取脱胶率分别为0%(手撕原麻)、40%、70%和100%(精干麻)的4种苎麻纤维,并测试分析4种纤维的基本性能;以这4种脱胶率苎麻纤维和环氧树脂为原料,采用树脂传递模塑工艺制取了复合材料板材,并对其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当苎麻纤维脱胶率70%时,其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弯曲性能最好;随着脱胶率的增大,苎麻纤维复合材料的压缩性、剪切性能越来越好.总的来说,脱胶率对苎麻纤维性能及其热固性树脂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较为显著,脱胶率为70%时,苎麻纤维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最优.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不同环境下的热处理、湿处理以及等离子处理对Technora纤维力学性能以及表面形态的影响,并初步探讨了其影响规律和机理。研究表明:在本实验测试范围内,经热处理后,Technora纤维的力学性能有一定程度的下降;湿处理时间对纤维的力学性能没有显著影响,随着湿处理温度的升高,纤维的断裂强度有所下降。而断裂伸长有小幅度的提高;等离子处理后,纤维表面有刻蚀,纤维的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下降。  相似文献   

9.
根据苎麻纤维在不同前处理条件下的性能特点,用不同的活性染料,还原染料进行染色,并对苎麻纤维染色性能进行研究,以选择一些比较适合于苎麻纤维染色的染料。  相似文献   

10.
为改善黏土遇水变形、失水收缩干裂和强度等不良特性,以满足目前的工程需要。以不同长度,不同掺量的苎麻纤维作为加筋材料加入到生土中,通过无侧限抗压和抗剪试验,研究分析加筋材料的长度和加筋率对苎麻纤维加筋土强度特性的影响。当纤维加筋率0.5%,纤维长度15 mm时,苎麻纤维对土样的加筋效果最为显著。与素土相比,苎麻纤维加筋土的应力位移曲线一直持续增长,表现为明显的应变硬化特征;黏聚力值随着纤维掺量的增加而增加,这是因为苎麻纤维在土壤中相互交织、相互连接,形成一个三维空间网络结构,但过长的纤维会使有效纤维长度下降,弱化了加筋效果,苎麻纤维的加筋对土样内摩擦角的影响较小,可以忽略不计。研究结果表明:苎麻纤维能很好地提高试样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和抗剪强度,为苎麻纤维加筋土的理论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重铬酸钾用于碳纳米管开口及表面处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重铬酸钾作为氧化剂对碳纳米管进行开口及表面的氧化处理,采用失重率显示氧化效果并通过TEM观察碳纳米管.结果显示:重铬酸钾的浓度、氧化温度、氧化时间对碳纳米管的氧化效果均产生影响,其中以氧化温度的影响最大;重铬酸钾氧化碳纳米管时先是浸蚀碳纳米管表面,使碳纳米管管壁  相似文献   

12.
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henolic based composites were prepared by laminating molding. The variation in mecha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omposites was evaluated with heating temperature and procedure. The microstructures of composites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were observed by optical microscope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ain weight loss range of carbon/phenolic is from 300 to 800 ℃, before 700 ℃ the weight loss was resulted from pyrolysis and after that the weight loss was mainly by oxidation in the fiber phase; with the heat treatment temperature rising, the bonding at the interface of carbon fibers and resin matrix weakened; in the pyrolysis temperature range, the interlaminar shear strength(ILSS) of carbon/phenolic showed a rapid drop with temperature rising, and then decrease in the rate of ILSS became relatively slower; the fiber oxidation had little influence on the ILSS.  相似文献   

13.
双氧水氧化橡实淀粉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双氧水为氧化剂,Cu2+为催化剂制备橡实氧化淀粉,考察pH值、氧化剂用量、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对橡实氧化淀粉的羰基和羧基质量分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45℃,反应时间3 h,pH=8,H2O2用量为20%(相对于淀粉干重质量,下同),在此条件下,当催化剂用量为0.052 4%(相对于淀粉干重的质量)时,制得羧基质量分数为0.914 0%的橡实氧化淀粉;在催化剂用量为0.124 4%时,制得羰基质量分数为0.918 3%的橡实氧化淀粉.  相似文献   

14.
超声辅助作用柴油深度氧化脱硫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催化氧化脱硫是降低柴油硫含量的非加氢脱硫工艺,在催化氧化溶剂抽提的基础上,增加超声波为反应提供能量。采用H2O2-甲酸作为氧化剂将辽河直馏柴油中的硫化物氧化成相应的砜,考察了氧化反应时间、温度、剂油体积比对脱硫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超声频率为28 kHz,超声功率为200 W,H2O2和甲酸体积比为1∶1,萃取剂为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一次萃取10 min,萃取剂与油体积比为1∶2的条件下,反应氧化剂与油的体积比为1∶10,温度为50 ℃,氧化反应时间为10 min为较适宜的条件,其脱硫率达到87.8%。  相似文献   

15.
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聚苯胺/改性聚酯复合导电纤维,分析盐酸浓度、氧化剂浓度、纤维在苯胺中的浸泡时间以及反应时间对纤维电导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由改性聚酯纤维制得的导电纤维的导电性能较好,当盐酸浓度1.0mol/L,氧化剂浓度0.02mol/L,纤维在苯胺中的浸泡时间1h,反应时间1~2h时制得的纤维体积电阻率较佳。制备的导电纤维基本保持了原有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6.
以玉米淀粉为原料,制备了不同羧基含量的氧化淀粉,并通过实验比较了不同羧基含量的氧化淀粉的表面施胶性能.结果表明,与高羧基含量的氧化淀粉相比,用羧基含量适中的氧化淀粉进行表面施胶不仅能提高纸张的抗张强度和环压强度,而且生产成本较低,表现出了更好的表面施胶性能.  相似文献   

17.
石蜡无催化剂氧化改性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5  
对石蜡无催化剂氧化改性的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考察了空气流量、氧化引发剂的质量分数、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石蜡氧化过程的影响及反应条件对氧化石蜡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添加任何催化剂的前提下,选取适当的反应条件,可以得到色泽好、味道轻、酸值高的氧化石蜡产品;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是影响石蜡氧化反应和氧化石蜡性质的重要因素。若要获得理想的氧化反应速率,反应温度通常在150~155℃之间,反应时间一般在6~8h之间。由于采用无催化剂氧化改性,产物无须分离提纯,质量稳定;生产出的氧化石蜡能满足多种特种蜡的配方要求,尤其是在配制乳化蜡时,在外观、粘度、稳定性等方面都取得了较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针对以2,2,6,6-四甲基哌啶-1-氧基自由基(TEMPO)-NaClO-NaBr为代表的亚硝酰自由基选择性氧化体系,本文以玉米淀粉为原料,NaClO为氧化剂,TEMPO和NaBr为催化剂,制备了氧化玉米淀粉.在不糊化的前提下,以5 g淀粉为原料,研究了在pH为10.00,反应温度为20℃,反应时间为2.5h的条件下,不同氧化剂用量对氧化淀粉羧基质量分数的影响,通过红外光谱(IR)对氧化玉米淀粉的结构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当NaClO用量为67.5 mL时,氧化淀粉的羧基质量分数可达10.60%.该研究为TEMPO/NaBr/NaClO体系氧化淀粉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9.
以玛瑞减压渣油为原料,采用乙酸⁃过氧乙酸氧化体系对减压渣油进行预氧化处理,通过N,N⁃二甲基甲酰胺(DMF)萃取脱除渣油中硫化物。在m(渣油)/m(溶剂)=1∶1的条件下,考察氧化剂质量分数、氧化时间、氧化温度对渣油中硫脱除的影响,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傅立叶红外光谱仪(FT⁃IR)对氧化前后渣油的有机硫类型的分布及官能团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在m(渣油)/m(溶剂)/m(乙酸⁃过氧乙酸)=5∶5∶4、氧化温度为70 ℃、氧化时间为50 min的条件下,氧化后的渣油C-S伸缩振动吸收峰明显减弱,噻吩型硫被氧化为砜类物质后可萃取脱除,渣油中硫质量分数从4.01%降至2.67%,脱硫率达到33.37%,渣油回收率94.82%。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多组分共聚酯在催化剂存在下的碱处理以及碱处理条件如温度、碱浓度和碱处理时间与纤维减量率的关系,同时考察了纤维表面形态,研究结果对多组分共聚酯的开发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