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嫁接对菊花耐热性的影响机理及对菊花不同器官耐热性的影响。【方法】比较40℃高温胁迫下菊花嫁接苗和不同生育期扦插苗的叶片、根系和茎段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变化与差异。【结果】菊花嫁接苗根茎叶中3种保护酶活性均显著高于扦插苗。与扦插苗相比,嫁接苗叶片、根系和茎段中SOD、POD和CAT活性分别平均提高11.6%,378.0%,260.1%;125.5%,131.3%,203.1%;90.1%,98.0%,90.5%。嫁接苗叶片中以SOD活性最大,均值达375U/g;根系中以POD活性最大,均值达605.87U/g;茎段中3种保护酶活性差异较小,以POD活性略高。【结论】嫁接是提高菊花耐热能力的一项有效措施,嫁接苗根茎叶的耐热性差别显著。  相似文献   

2.
以一年生‘红地球’葡萄‘贝达’嫁接苗为试验材料,研究了0.2%、0.4%、0.6%、0.8%的NaCl、Na2CO3处理对其新梢相对生长量、叶片的相对电导率、MDA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SOD活性、POD活性、CAT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NaCl和Na2CO2胁迫浓度的增大,‘红地球’葡萄‘贝达’嫁接苗新梢相对生长量明显被抑制,叶片的相对电导率增大,MDA含量和游离脯氨酸含量升高,SOD活性和POD活性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CAT活性呈现减小的趋势;相同浓度的NaCl处理对‘红地球’葡萄‘贝达’嫁接苗叶片的伤害程度大于Na2CO3处理.  相似文献   

3.
精胺对菊花蕾期叶片生理及花期形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浓度(0,0.1,0.2,0.5mmol·L-1)的精胺(Spm)对菊花品种兼六香菊绿蕾期叶片生理生化、开花时期和花期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Spm可使菊花蕾期叶片中硝酸还原酶(NR)、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及叶绿素(Chl)和可溶性蛋白含量都比对照组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处理组花期的花径、株径、株高均高于对照组,外观株型整体比对照美观,其中以0.1 mmol·L-1处理的效果最明显,开花时间比对照提前3d,整个花期延长10d.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牡丹品种‘凤丹白’无根试管苗和扦插苗生根过程中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和吲哚乙酸氧化酶(IAAO)活性的变化,探讨酶活性变化与牡丹生根的关系。【方法】以牡丹品种‘凤丹白’无根试管苗和扦插苗为材料,测定生根过程中POD、PPO和IAAO酶活性变化。【结果】在生根过程中,牡丹试管苗POD活性呈"下降-上升-下降-上升"趋势,PPO和IAAO活性均呈"上升-下降-上升"趋势。而扦插苗POD和PPO活性均呈"上升-下降-上升"趋势,IAAO活性呈"下降-上升-下降-上升"趋势。试管苗POD活性在第3天降到最低值,第1个峰值出现时间较扦插苗推迟1d;PPO活性第1个峰值较扦插苗提前2d,低值推迟1d;IAAO活性第1个峰值和低值出现时间均较扦插苗提前2d。【结论】与试管苗相比,牡丹扦插苗生根过程中POD、PPO及IAAO酶活性的极值出现时间均推迟,这可能与扦插苗生根时间较晚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揭示黄蒿嫁接菊花对菊花耐盐性的影响,明确砧穗互作影响菊花耐盐性的机理。【方法】测定120 mmol·L-1NaCl胁迫下的‘钟山嫣红’的扦插苗(自根苗)、扦插苗的自根嫁接苗(自接苗)、黄蒿砧木嫁接菊花(异根嫁接苗)的生理指标和叶片、茎段的Na+、K+离子含量。【结果】NaCl胁迫下,异根嫁接苗叶片受害率低于‘钟山嫣红’的自根苗和自接苗。异根嫁接苗的叶片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脯氨酸含量均低于自接苗和自根苗,叶绿素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含量高于自接苗和自根苗。异根嫁接苗中部与下部叶的Na+含量、Na+/K+比值均最低,其次是自接苗,最高是自根苗。自根嫁接与异根嫁接苗上部叶的Na+含量差异不显著;异根嫁接苗接口以上茎段的Na+含量显著低于自接苗和自根苗,而自接苗和自根苗上部茎段的Na+无显著差异,接口以下的黄蒿茎段Na+浓度和Na+/K+是同为砧木的菊花茎段中的两倍。【结论】菊花自接苗运输到中部、下部叶片的离子显著少于自根苗,以黄蒿作为砧木嫁接菊花后,砧木对Na+较高的富集能力降低了Na+在嫁接接口上部的积累,同时,菊花异根嫁接苗表现出更强的光合性能和抗氧化酶活性。因此,以黄蒿作砧木的‘钟山嫣红’异根嫁接苗耐盐性提高,是砧穗愈合导致向上运输到叶片的离子减少和黄蒿砧木滞留更多Na+的共同作用。  相似文献   

6.
以存在明显自毒作用的菊花为材料,研究了菊花枯落物、叶、茎、根际土壤和根系水浸液处理对扦插苗根系膜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浸液扦插生根根系中的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岐化酶(SOD)与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受到抑制,根系电导率提高;膜脂过氧化作用增强,丙二醛(MDA)含量增加。其中浓度为1.6 g/mL的叶水浸液与枯落物水浸液极显著抑制了POD、SOD和CAT的活性,分别比对照减少72.8%和56.0%、29.3%和43.1%、55.0%和74.0%,根系MDA含量则分别比对照增加1.07倍、1.27倍。随着水浸液处理浓度的升高,对扦插根系膜稳定性的破坏效应增强,但在较低浓度下自毒效应较弱,表现出明显的浓度梯度效应。  相似文献   

7.
不同品种谷子叶片衰老与活性氧代谢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揭示不同品种谷子叶片衰老及活性氧代谢的变化规律。【方法】以谷子品种‘05-61’和‘金谷3号’为材料,研究开花后至成熟期谷子叶片净光合速率(Pn)、叶绿素含量、酶促防御系统保护酶(SOD、CAT、POD)活性及MDA、H2O2和O2.-积累量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2个参试品种各功能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叶绿素含量及SOD、CAT、POD活性均在开花14 d后逐渐下降,MDA、H2O2和O2.-含量随着叶片的衰老而升高;参试品种叶片衰老的总体变化趋势一致,但衰老进程存在显著差异;与‘金谷3号’相比,‘05-61’各功能叶片衰老过程中SOD、CAT、POD活性下降较慢,叶片功能期持续时间长,这在籽粒灌浆中后期表现尤为明显;‘05-61’籽粒产量显著高于‘金谷3号’。【结论】在谷子开花灌浆期间,有效控制或延缓开花叶片的衰老进程,维持叶片的生理功能,对籽粒产量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天津农业科学》2017,(10):76-80
以‘突尼斯软子’石榴的1年生休眠期扦插苗为材料,置于-6℃低温条件下,进行不同时间(0,6,12,18,24,30,36,42,48,54 h)的低温胁迫处理,测定其根颈部的相对电导率、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等抗寒性相关指标,分析‘突尼斯软子’石榴1年生休眠期扦插苗木对低温的忍耐程度。结果表明,在0~30 h低温胁迫时间内,相对电导率和MDA含量缓慢升高,可溶性蛋白含量以及CAT,SOD,POD活性基本不变,成活率均高于40%;在-6℃下胁迫36 h时,其相对电导率、可溶性蛋白含量、MDA含量以及CAT,SOD,POD活性均显著升高,且CAT,SOD和POD活性达到峰值,成活率仅为5%;过长的胁迫时间(42,48,54 h)则使CAT,SOD,POD活性降低,成活率为0。因此,‘突尼斯软子’石榴1年生休眠期苗木由于其根系浅,置于-6℃低温条件下只能忍受36 h的处理时间,时间过长会导致死亡。  相似文献   

9.
厚皮甜瓜植株衰老进程相关生理指标变化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塑料大棚栽培的‘玉菇’和‘夏蜜’厚皮甜瓜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甜瓜植株不同节位叶片在自然衰老过程中可溶性蛋白(Pr)、叶绿素(Chl)、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过氧化氢酶(CAT)、愈创木酚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变化以及根系活力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厚皮甜瓜不同品种不同叶位叶片衰老差异较大。不同品种和不同叶位叶片中的可溶性Pr和Chl含量都随着叶龄的增加而升高然后下降,但下降的速度不同,其中‘夏蜜’的Pr和Chl含量比‘玉菇’高,功能叶片维持天数多。在甜瓜叶片发育初期,MDA含量不高,其变化也比较平缓,但随着叶龄的增加而升高,后期增加比较迅速。叶片SOD活性变化呈‘M’型曲线,出现拐点的位置因品种和节位不同而异。‘夏蜜’SOD活性比‘玉菇’的高,清除活性氧的能力强,植株衰老的也慢。POD活性随着叶龄的增加而逐渐升高,在达到最高值后开始下降,叶片也随之衰老死亡。由于POD活性在叶片发育过程中持续上升时间长,下降时间比较短,可能对叶片衰老的影响较大。CAT活性随着发育进程不断升高,在发育21~28 d后达到最大值,在叶片充分发育后随着叶龄增大而下降,其下降速度也不同,‘夏蜜’的叶片...  相似文献   

10.
不同食用玫瑰生长特性、花品质及生理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不同食用玫瑰生长特性、田间病虫害、产量、花品质进行了3年的引种观测,并探索了一个生长周期内不同物候期各品种生理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在生长特性方面‘紫枝’、‘丰花’品种占优,具有生长快、花期较原产地提前20 d左右,产量高(8 850 kg/hm~2)特点;(2)花品质‘墨红’品种占优,花朵具甜香、花朵大(d10 cm;w=10 g),花期长(7~8 m)特点,抗氧化物质含量较高(类黄酮79.3 mg/g);(3)在病虫害抗性方面,‘丰花’占优,‘紫枝’、‘大马士革’偶感黑斑病、锈叶病,‘墨红’易感白粉病、黑斑病;(4)生理指标方面,Pro与SOD极显著相关(p=0.01,r=0.929),共同表达了抗性生理变化情况,Pro含量、SOD酶活力在花期前、花期、落叶期前呈不断上升趋势,其中‘墨红’Pro (78.4 Ug/g)、SOD (426.7 U/g)较高。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含量在花期前、花期、落叶期前呈"低—高—低"趋势,其中‘紫枝’、‘丰花’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含量在花期含量较高;保护酶系POD、CAT活力为多年生老枝一年生枝叶片;MDA含量则为一年生枝叶片多年生老枝。‘紫枝’抗虫指标PAL叶片一年生枝多年生老枝,PPO多年生老枝叶片一年生枝。  相似文献   

11.
低温胁迫对黄瓜嫁接苗和自根苗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研究了以黄瓜自根苗为对照,以黑籽南瓜为砧木的长春密刺黄瓜嫁接苗在5℃低温腔迫下叶片与根系SOD、CAT和POD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在低温胁有和低温胁迫过程中,嫁接苗叶片SOD、CAT活性都高于自根苗,而根系中酶活性两者差异较小。本研究发现,利用黑籽南瓜为砧木嫁接,可使长春密刺黄瓜嫁接苗地上部在低温胁迫下获得高于自根苗的保护酶活性,进而具有了比自根苗强的抗低温胁迫能力。  相似文献   

12.
以抗冷性不同的两个茄子砧木赤茄(H)、台茄(D)互为砧穗,研究了低温胁迫下不同组合茄子嫁接苗叶片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低温胁迫初期,叶片SOD、CAT活性降低,之后升高,但随着低温胁迫时间的延长,SOD、CAT活性均降低;POD活性则在低温胁迫初期升高,之后持续降低。低温胁迫过程中,同组合嫁接苗叶片SOD、POD、CAT活性均以赤茄高于台茄,而赤茄及台茄叶片的抗氧化酶活性,则以DH/H较高、DH/DH居中、DH/D较低,且均低于H/H,高于D/D。表明抗冷性强的赤茄接穗或根系均可提高台茄的抗冷性,抗冷性较弱的台茄根系或接穗则降低了赤茄的抗冷性,砧木根系对嫁接苗抗冷性的作用大于接穗。  相似文献   

13.
金琎  叶亚新  徐蕊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7):7928-7931
[目的]研究复合稀土对镉胁迫下玉米幼苗叶和根保护酶系统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通过水培试验研究了中度镉污染对玉米幼苗保护酶系统的影响及复合稀土的缓解效应。[结果]镉胁迫1、3、5和7d的玉米幼苗叶片的SOD活性分别为对照组的114%、130%、147%和155%,复合稀土处理组中镉胁迫1、3、5、7和9d的玉米幼苗叶片的SOD活性依次为:79.8、87.2、95.0、103.9和106.0U/ml。玉米幼苗根的SOD活性在镉胁迫的第5天为对照组的2.13倍。玉米幼苗叶片和根的SOD活性峰值分别为124.2和134.1U/ml。镉胁迫1、3、5、7和9d叶片的POD活性分别是对照组的1.81、1.73、1.54、1.47和1.54倍。镉胁迫玉米幼苗根和叶片的POD活性最高分别为对照组的288%和181%。复合稀土处理组在第9天的POD活性是镉胁迫组的1.05倍。镉胁迫玉米幼苗叶和根的CAT活性在第3天分别为对照组的1.08和1.42倍。[结论]复合稀土对玉米幼苗镉胁迫损伤的修复作用比单一稀土元素镧好。  相似文献   

14.
氮磷钾配比对切花菊‘神马’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研究氮磷钾不同用量配比对切花菊Dendranthema×grandiflorum‘神马’生长发育的影响,筛选最适宜的营养液配方,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氮磷钾分别设3个水平,共9个处理。试验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下,氮对‘神马’生长发育的影响最大,不同水平之间茎粗、叶面积、花径、花瓣长、破蕾期、植株鲜干质量、根长差异显著;磷对茎粗、花颈长和破蕾期的影响显著;钾对花颈长、破蕾期、叶鲜质量和茎鲜质量的影响显著。最佳的氮磷钾摩尔浓度配比为营养生长期N∶P∶K=14.3∶2.0∶8.0,生殖生长期N∶P∶K=7.1∶4.0∶12.0。表4参18  相似文献   

15.
40个品种菊的切花用途评价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依据菊花Chrysanthemum morifolium切花品种的评价标准,从众多品种菊中初选了40个大花型秋菊品种。将40个初选品种与2个对照品种金黄切花和神马按切花菊的生产要求进行栽培试验,在栽培过程中观察各品种的性状表现,并根据专家意见从菊花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DUS)测试技术中确定出适合于切花选择的14个测试性状:株型、植株高度、茎曲直性、节间长度、叶的硬度、叶柄的着生角度、叶色、花梗长度、外花瓣角度、花径、花色、短日照到开花的周期、清水瓶插寿命和病虫害抗性。每个品种随机挑选10株进行性状测试,最后运用层次分析法赋予各性状一定的权重,通过综合打分,从40个大花型秋菊品种中选出了唐山6-48、桃花尖、麒麟阁、东篱陶黄和黄托桂等5个适合做切花菊的品种,同时建立了一套科学的切花菊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16.
以日本无刺蔷薇(A)、美国多花无刺蔷薇(B)、美国M1号(C)为砧木嫁接妙峰山玫瑰(D),通过大棚盆栽对比试验研究妙峰山玫瑰嫁接苗与自根苗的光合特性和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嫁接苗与自根苗的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规律相似,均呈单峰曲线,峰值出现在11:00—14:00,其中B+D的P。最高,D最低;由综合最大净光合速率、光补偿点(LCP)、光饱和点(LSP)、表观量子效率(AQY)、水分利用效率(WUE)等指标可以看出,4种苗木的光合性能,以B+D最优,A+D最弱;C+D叶片光合色素各项指标的测定值最低,D最高;嫁接苗的保护酶活性略高于自根苗,而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含量是自根苗较高。  相似文献   

17.
蔡甸红莲是从自然杂交苗中选育,经无性繁殖而成的莲花新品种,观赏性状稳定,属于中小株型重瓣品种群。该品种始花期早,6月20日始花,群体花期长,达60 d,着花较密,每缸6~8朵,花蕾红色,花型重瓣,97(73~112)枚,花径15(13~16)cm,最大瓣径长6.1 cm,宽4.1 cm;花态碗状。花色Red-Purple Group 57A;雄蕊多数,附属物大,白色具彩斑。  相似文献   

18.
为筛选出促进切花菊‘神马’(Chrysanthemum morifolium‘Jinba’)开花的最佳亚精胺(Spermidine,Spd)溶液浓度,采用整株喷施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0~1.0 mmol/L)的Spd对成花诱导期间顶芽和叶片多胺(Polyamines,PAs)和开花的影响。结果表明:0.1 mmol/L处理提高了成花诱导前期和中期顶芽内Spd的含量,提高了中期时顶芽内精胺(Spermine,Spm)的含量,降低了前期叶片内Spd的含量。1.0 mmol/L处理区成花诱导中期顶芽内Spd含量显著低于对照,但是在后期顶芽和叶片内腐胺(Putrescine,Put)含量都突然升高;0.01mmol/L处理变化与对照相差不大。虽然0.1 mmol/L和1.0 mmol/L处理均增加菊花的舌状花数,但前者可以提前2 d开花,延长盛花期天数,而后者则延迟2 d开花,并缩短盛花期天数3 d。结果显示,Spd与小花原基分化有密切关系,0.1 mmol/L Spd促进菊花开花,1.0 mmol/L Spd则抑制开花。  相似文献   

19.
温度对小花型夏菊花芽分化及开花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小花型夏菊品种“奥运火炬”为材料,通过不同定植期获得不同的温度条件来研究温度对小花型夏菊花芽分化及开花进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小花型夏菊在日平均温度达到16℃以上时即可开始花芽分化;平均温度在15-25℃之间时,随温度升高,花芽分化速度加快,花芽分化各阶段持续的时间变短,尤其是总苞鳞片分化前期和后期最明显。平均温度25-30℃适宜花朵开放,但随着温度升高开花速度有减缓的趋势,花期一般长30-40 d,温度高于30℃时,花朵衰败速度加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