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蒙古黄鼠松果腺主要由低电子密度的松果腺细胞和少量的胶质细胞、含色素细胞、神经突起及血管等组成。松果腺细胞内含有大量的线粒体、溶酶体、微丝、高尔基器、游离核糖体及中等量的光面和粗面内质网。纤毛、中心粒、突触带和致密芯小泡很少。松果腺细胞之间及胶质细胞之间存在电突触。最新被观察到的是大约有5%松果腺细胞内的线粒体产生“融合”现象,形成类似电突触的结构。神经突起可形成轴—轴突触,轴—树突触,并与松果腺细胞形成突触。  相似文献   

2.
高原鼠兔松果腺褪黑激素含量昼夜节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子巍  杜继曾 《兽类学报》1994,14(3):234-238
自然光照条件下,高原鼠兔(Ochotonacurzoniae)松果腺褪黑激素(Melatonin,MLT)含量呈现明显的昼夜节律(P<0.001,夜间组含量均值与白天组含量均值差异显著性比较)。在2月份的实验中,对18只鼠兔(体重122—164克)松果腺的采样时间分别为02.00,09.00,12.00,18.00,22.00和24.00时。白天MLT含量波动为56—64微微克/松果腺,夜间波动为113—170微微克/松果腺。夜间MLT含量高峰值出现在24.00时。在10月份的实验中,对60只鼠兔(体重102—153克)松果腺的采样时间分别为03.00,06.00,09.00,12.00,15.00,18.00,21.00和24.00时。白天MLT含量波动为77—119微微克/松果腺,夜间波动为139—505微微克/松果腺。夜间MLT含量高峰值出现在03.00时。将2月份和10月份高原鼠兔松果腺MLT含量进行差异显著性比较,10月组显著高于2月组(P<0.05)。结果表明,该动物的松果腺本身对光周期具有敏感性,它能够感知环境光周期的变化,成功地完成神经内分泌的转换。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松果腺是个进化过程中退化了的器官。近年,越来越多的实验资料和临床观察,表明哺乳类的松果腺是一个具有多种生理功能的器官。它能把外界光照引起的周期性神经冲动,转变为内分泌信息,并释放激素进入血液,进而对靶器官起到调节作用,所以人们把松果腺看做一个神经内分泌转换器官。松果腺释放吲(口乃木)类物质,其中最重要的一种为降黑素(melatonin),其释放率受到光照周  相似文献   

4.
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松果腺中 PGF_(2α)、PGE_1含量;用放射受体法测定外周血浆和垂体组织的 LH 含量。实验结果表明,在静止期用雌激素、卵巢切除和卵巢切除加用雌激素的大鼠,PG_S、LH 含量皆明显高于正常静止期含量(p<0.01);在卵巢切除加用孕激素的大鼠,PG_S、LH 含量明显低于卵巢切除大鼠含量(p<0.01);卵巢切除同时加用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动物,则 LH 含量不增加,而松果腺中 PG_S 含量则仍然高于对照。可见外源性卵巢甾体激素的变化将导致松果腺中 PG_S 含量的变化,即小剂量雌激素可增加松果腺中 PG_S 的合成或释放,而孕激素则抑制松果腺中 PG_S 的合成或释放,同时与垂体 LH 的释放相似。松果腺中 PG_S 的作用机理,作者在讨论中指出的假设认为:松果腺中 PG_S 释放,可通过血液或脑脊液,作用于下丘脑、垂体,从而参予下丘脑-腺垂体-性腺轴的调节。  相似文献   

5.
哺乳动物松果腺:其生物合成能力和生理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哺乳动物松果腺是视觉系统的一个退化器官。主要的明-暗周期与松果腺褪黑素生成的昼夜波动同步。明-暗周期的信息通过中枢和外周交感神经的一系列复杂神经元从眼传递到松果腺。在松果腺内,神经信号以褪黑素合成和释放在夜间升高为标志的内分泌信号表现出来。褪黑素是一种高活力的激素,它在调制光照周期对各种哺乳动物的季节性生殖中起着重要作用。褪黑素除影响生殖外,在机体内作用广泛。  相似文献   

6.
褪黑素与衰老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Li JC  Zhang Y  Xu F 《生理科学进展》1997,28(1):76-78
随年龄增长松果腺功能减退、褪黑素分泌降低。施用MT或松果腺移植可使机体寿命延长。本文从MT抗氧化、增强免疫和调整生物钟功能等方面,阐明MT延缓衰老作用的机理。  相似文献   

7.
黄鳝松果腺复合体的超显微结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鱼类松果腺能将其感受到的光信息以及脑部神经信号转换成激素分泌,研究表明,褪黑激素是松果腺影响生物性腺发育的主要分泌物[1,2]。因此推测松果腺及其分泌物褪黑激素可能参与调节黄鳝的性转变进程。作者曾利用外源褪黑激素注射鱼体的实验结果表明,褪黑激素对黄鳝的性腺发育存在着剂量依存的促进与抑制的双重调节作用[3]。本文首次证实黄鳝脑中松果腺复合体(PinealComplex)的存在,并对其超显微结构进行了研究。1材料与方法1.1实验动物 黄鳝(Monopterus albus Zuiew):体长28-4…  相似文献   

8.
干扰素(IFN)对子宫内膜、卵巢粒层细胞和黄体细胞以及精子等都有广泛作用。美国Withyachumnarnkul等研究大鼠重组IFN-γ在松果腺内是否也发挥作用。松果腺与IFN-γ(50、100和1000抗病毒单位/ml)预保温2h,再在IFN-γ存在条件下,与异丙肾上腺素(ISO,10~(-8)mol/L)保温3h。ISO能促进松果腺  相似文献   

9.
高原鼠兔的季节性繁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作者对成年雄性高原鼠兔(Ochotonacurzoniae)野外繁殖进行了全周年的调查。同时,对松果腺在其季节性繁殖周期调控中所起的作用进行了探讨。2月至4月上旬为其季节性繁殖的恢复期,睾丸、附睾、输精管和精囊腺的重量增加,血浆睾硐水平升高;但松果腺重量和褪黑素(Melatonin,MLT)含量降低。4月中旬至5月下旬为性活跃期,性腺器官显著增重,睾硐水平升至最高;而松果腺重量和MLT含量呈现最低水平。6月至8月,鼠兔的性腺功能明显减弱;而松果腺重量和MLT含量开始升高,此时为抑制期。9月至1月为性休止期,性腺器官的重量及血浆睾硐水平维持在最低水平;而松果腺重量和MLT含量在较高的水平波动。结果表明,高原鼠兔的繁殖呈现明显的季节性。其松果腺活动的年周期反映了自然光周期的变化,并与鼠兔的季节性繁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松果腺信息转导的机制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松果腺细胞膜上存在有β1,α1受体。外周光感信息由视网膜感受后,通过一系列杂神经元传递到颈上神经节,后者发出节后交感神经纤维,作芋于松果腺细胞膜上的β1,α1受体,从而引起松果腺细胞内一系列中间物质的改变,激活N-乙酰转移酶(NAT)和羟基吲哚-O-甲基转移酶(HIOMT),使褪黑激素(MT)中成及分泌增加。  相似文献   

11.
松果腺的分泌功能与生殖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在临床上发现,男孩性早熟与松果腺发生肿瘤有关。但其直接原因,长期未被阐明。一种观点认为,性腺早熟直接取决于该腺体分泌物的释放;另一种看法认为,这与间脑产生肿瘤造成的机能损伤有关;有的认为,哺乳类的松果腺是系统发生过程中退化了的器官,没有什么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选用成年健康雄性Wistar大鼠建立松果腺切除和松果腺褪黑激素(MLT)注射模型,并设置正常、松果腺切除假术、生理盐水注射三种对照组。MLT注射时间分别为1000,1700,2400。实验组、对照组动物均存活30天,于上午900麻醉、固定、取材、切片、ABC免疫组化染色、显微图象分析系统(MIAS)相对定量分析处理,目的在于观察MLT对SCN不同肽能神经细胞的作用。结果表明:MLT对SCN内AVP样神经细胞无显著作用,而可促使其VIP样神经细胞中VIP含量增多,且此种效应表现出显著的时间窗现象  相似文献   

13.
电镜观察和统计结果表明:1.不冬眠组蒙古黄鼠松果腺细胞相对冬眠组的来说具有较大截面积的细胞和核,较长且较窄的高尔基器,每个高尔基器所具有的囊数较多,但空泡的截面积小,脂肪粒少,透明小泡少;2.冬眠周期长短不同的黄鼠的松果腺细胞和核截面积大小无差异、高尔基器的大小也无差异,有差异的超微结构特征只有空泡的截面积大小,且它们三组之间的差异显著。冬眠周期越长,空泡的截面积越大。这提示蒙古黄鼠的冬眠周期长短可能与松果腺细胞的总代谢活力无关;空泡可能在维持冬眠周期长短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由松果腺分泌的能控制哺乳动物生物节律的一种激素——褪黑激素(melatonin),现在正被用来控制农业动物的繁殖模式. 在澳大利亚和英国对绵羊的试验已获成功,对奶山羊和饲养的红鹿正在进行试验. 松果腺对控制昼夜和季节节律具有重要作用,它在黑暗时分泌褪黑激素.不同季节日长的改变能影响褪黑激素的分泌形式.驯养动物的许多品种,例如绵羊,通常是在日长变短的秋季繁殖,在夏季对这种类型的动物施用褪黑激素能导致提早繁殖,因为这种激素  相似文献   

15.
Zhou XJ  Jiang XH  Yu GD  Yin QZ 《生理学报》2000,52(3):215-219
先用持续光照和松果腺切除预处理大鼠,然后制成下丘脑薄片,记录其视交叉上核(SCN)神经元自发放电,观察其昼夜变化和褪黑素(MEL)对它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⑴在正常光照(光照:黑暗=12:12)条件下,SCN神经元自发放电频率呈现昼夜低的节律性。在昼夜时间(CT)6-8出现放电高峰,频率约为8.3Hz;在CT18-20出现低谷,频率约为3.8Hz。松果腺切除后,SCN神经元自发放电的昼夜节律性基本  相似文献   

16.
褪黑激素及其对动物生殖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褪黑激素是由松果腺分泌的一种激素,在动物的生殖、生物钟、免疫、抗自由基等方面都有重要影响。简要综述了褪黑激素的主要理化性质及其生物学功能、褪黑激素受体,并总结了近年来褪黑激素对动物生殖影响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7.
李子巍  杜继曾 《兽类学报》1994,14(2):154-159
本项针野外捕获的成年雄性高原鼠兔分3组进行不同光制的饲养,以检验光周期对其神经内分泌--生殖轴功能的影响:(1)长光照组睾丸及附属性腺的重量和血浆睾酮水平均明显高于自然光组(P<0.05)和短光照组(P<0.01)。(2)长光照组的松果腺重量(1.5±0.1毫克,n=15)和褪黑激素含量(89.7±5.8微微克/松果腺),均显著低于其它两组。(3)自然兴和短光照组性腺的显著萌发表明,在高原鼠兔节性  相似文献   

18.
本项研究将野外捕获的成年雄性高原鼠兔(Ochotonacurzoniae)分3组进行不同光制的饲养,以检验光周期对其神经内分泌─—生殖轴功能的影响:(1)长光照组睾丸及附属性腺的重量和血浆睾酮水平均明显高于自然光组(p<0.05)和短光照组(p<0.01)。(2)长光照组的松果腺重量(1.5±0.1毫克,n=15)和褪黑激素含量(89.7±5.8微微克/松果腺),均显著低于其它两组。(3)自然光组和短光照组性腺的显著萌发表明,在高原鼠兔季节性繁殖的年周期中,其神经内分泌─—生殖轴对春分前短光照的抑制作用具有不应期。  相似文献   

19.
褪黑激素历来被认为是松果腺的内分泌物。近20年发现,体内其他组织如视网膜亦含有褪黑激素。视网膜褪黑激素是由感光细胞合成并分泌的内分泌物或体液因子,其内源节律受光照影响。它在眼中的作用包括调节光致机械运动,感光细胞外段膜盘脱落,视网膜多巴胺释放以及眼内压。  相似文献   

20.
本文研究了处于性休止期的雄性高原鼠兔在不同光周期饲养后体重和性腺重量的变化,同时 对其血浆睾酮水平和松果腺褪黑激素含量的变化进行分析:1)无论在长日照、自然光照、或是短 日照条件,高原鼠兔的体重无明显差异(P>0. 05);2)长日照组鼠兔的睾丸、附睾、输精管和精 囊腺远重于自然光照组(P<0.001)和短日照组(P<0.001);3)长日照组鼠兔血浆睾酮的含量 明显高于自然光照组(P<0.001)和短日照组(P<0.001);4)长日照组鼠兔松果腺褪黑激素含 量远低于自然光照组(P<0.001)和短日照组(P<0.001)。结果表明:高原鼠兔是长日照动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