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华邻鞘叶蜂Monardoides sinicus Wei et Wu在浙江丽水1a发生1代,以预蛹在石块缝和枯枝落叶间结茧越夏越冬,翌年3月下旬成虫羽化,卵产于嫩叶组织内,4月上中旬幼虫孵化.幼虫危害小蜡树和金叶女贞的嫩叶,危害期约1个月.通过春季修剪、秋冬季清除枯枝落叶和人工摘除有虫叶可控制该虫的危害.报道了该虫的卵、各龄幼虫及蛹的形态.  相似文献   

2.
家扁天牛是古建筑房屋木材的主要害虫之一.在浙江龙游该虫1 a发生1代,成虫、幼虫均在木材中取食,幼虫6龄,以2~4龄幼虫在蛀道内越冬,4龄幼虫占78%,6月中旬始羽化,6月底至7月初为羽化高峰期,7月中旬终见;成虫羽化后,夜间出孔活动,爬行,啃食原被害木作补充营养,未见有迁飞行为.雌成虫平均孕卵数80.17(27~148)粒,卵单产或条产或片状无规则成块产于木材的缝隙、虫孔内,偶产木材表面.该虫适生在干燥、通风的古旧建筑房屋木材内.综合运用检疫管理、8%绿色威雷200倍液喷雾能有效地防治该虫.  相似文献   

3.
甲氧虫酰肼对舞毒蛾幼虫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测定甲氧虫酰肼(RH-2485)对舞毒蛾幼虫保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舞毒蛾2龄、4龄、6龄幼虫经甲氧虫酰肼处理后,其体内的酚氧化酶(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均先被诱导后被抑制。甲氧虫酰肼对舞毒蛾4龄、6龄幼虫体内过氧化物酶(POD)也表现为先诱导后抑制的作用,其中在处理24h时,对该酶的诱导作用最强,分别为同期对照的1.603,1.805倍;处理48h后,对该酶的抑制作用最强,分别为同期对照的0.858,0.608倍,差异均极显著(P<0.01);但对2龄幼虫体内该酶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中在处理24h后,对该酶的抑制作用最强,为同期对照的0.541倍,差异极显著(P<0.01)。甲氧虫酰肼对舞毒蛾幼虫体内几丁质酶也存在影响,其中对2龄幼虫体内该酶具有先诱导后抑制作用,对4龄、6龄幼虫体内该酶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因此,甲氧虫酰肼能有效干扰舞毒蛾幼虫正常的生理代谢,从而起到毒杀作用。  相似文献   

4.
锐剑纹夜蛾是食叶性害虫。近年来,在定边县各机关、学校及街道的树木上不断猖獗发生,很多阔叶树种均受其害。常使整个街道大小树木枝枯叶尽,状似火烧,对城镇绿化及园林建设威胁很大。这一害虫国内仅有种的形态记述,对其生活史、生活习性及防治方法未见报道。我们于1982年对该虫的生物习性进行了观察,并进行了大面积防治,取得了良好效果。一、名称及分布锐剑纹夜蛾:Acronycta aceris Linna-eus.主要分布我省定边县及宁夏、内蒙古、甘肃、新疆等地。二、寄主植物及为害情况该虫主要为害旱柳、箭杆杨、合作杨。其次为小叶杨、白蜡、榆、苹果等。初龄幼虫啃食叶肉,2龄开始由叶缘取食,造成缺刻,3龄前期不吃侧脉,后期可吃侧脉顶端,4龄、5龄取食量不断增大,  相似文献   

5.
思茅松毛虫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思茅松毛虫Dendrolimus kikuchii Matsumura于1986年在首次发现,经3年调查研究,我市1年仅发生1代,幼虫有7龄,4龄越冬,多发生在海拔500m以上短叶松林中,并已基本摸清该虫在本市的分布及各虫态,虫龄的发生期与历期。  相似文献   

6.
杨扇舟蛾生物学特性研究及防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描述了杨扇舟蛾的形态,并研究了该虫从卵至成虫各虫态的生物学特性,对其食量作了定量分析。提出该虫在临沭县一年发生四代,以第5龄老熟纪虫在落地、树皮缝、土块、石夫下等处化蛹结茧越冬。  相似文献   

7.
<正> 紫胶霉病是紫胶虫主要的病害,在福建、广西及广东的部分紫胶产区普遍发生,严重影响了种胶和原胶的产量和质量。为有效地控制霉病危害,保证胶虫正常生长,提高种胶和原胶的产量和质量,我们于1980—1986年,对紫胶霉病的病症、病原菌、发生流行规律和防治方法进行了研究。一、病症、病原菌和发生流行规律观察1.症状紫胶霉病一般发生在胶虫二龄至成虫期,若湿度大,一龄胶虫也会发病,但以成虫期发生严重。胶虫一、二龄时如遇几天连绵细雨,病菌就会在胶虫背部或肚孔处的蜜露上滋生,  相似文献   

8.
本文描述了杨扇舟蛾的形态,并研究了该虫从卵至成虫各虫态的生物学特性,对其食量作了定量分析。提出该虫在临沭县一年发生四代,以第四代5龄老熟幼虫在落叶、树皮缝、土块、石块下等处化蛹结茧越冬。  相似文献   

9.
杧果天蛾Compsogene panopus是我国南方常见天蛾种类。近年来,在广西桉树林发现有杧果天蛾危害,并有逐渐蔓延、暴发成灾的趋势。描述了杧果天蛾各虫态的形态学特征及发育历期。该虫在广西南宁1 a发生3~4代(桂北地区发生代数较桂南地区少1代),以蛹在土中越冬。成虫具有较强趋光性,且雄虫早于雌虫羽化,卵散产于叶片背面,幼虫共5龄,4龄开始食量增大,严重危害桉树。  相似文献   

10.
本文描述了黄杨绢野螟的形态,研究了该虫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提出该虫在临沂地区一年发生3代,以1~2龄幼虫在寄主梢部吐丝缀嫩叶结茧越冬。用敌百虫1000倍液、甲基1605或氧化乐果2500倍液防治幼虫死亡率为95%以上。  相似文献   

11.
对4年7代油桐尺蠖生命表进行研完表明,油桐尺蠖生命表曲线为DeeveyⅢ型,呈负指数增长;K值最大值依次为K_1(1龄)及K_6(6龄至蛹期)。经d值法测定,K_6为关键虫期。野外实验表明,干旱对第一代蛹的存活率影响极大。所有这些结果,都为该虫的预测预报提供了初步依据。  相似文献   

12.
松阿扁叶蜂防治指标及预测预报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野外观察和模拟自然环境饲养松阿扁叶蜂,测定该虫各虫态历期、幼虫期食叶量和咬断后未取食针叶损失量,确定了30cm长油松单枝松阿扁叶蜂各龄幼虫的防治指标值,研究了该虫的物候法、发育进度法和有效虫口基数法预测预报,从而为确定该虫的防治方式及防治适期提供了可行技术。  相似文献   

13.
中华松针蚧Sonsaucoccus sinensis Chen雌雄异型,1a发生1代,雌虫2龄,终生被蜡质蚧壳,不爬出壳外。雄虫3龄,3龄若虫爬出壳外化蛹,进而羽化成虫。滞育期在6月下旬至8月中旬,滞育期解除后1龄寄生若虫蜕变为2龄无肢若虫,继续危害至10月份,并以2龄无肢若虫越冬。各虫态出现期因海拔和气温变化而有差异。海拔高、气温低发育迟,反之发育早。该虫主要是通过风、雨和人为活动等途径传播。化学防治的有利时机在初孵若虫期。  相似文献   

14.
《吉林林业科技》1992,(6):30-32,38
分月扇舟蛾[clostera anastomosis(L.)]近年来在吉林省杨树林区大面积连续成灾,该虫一年发生三代,以2龄幼虫作白色薄茧在村皮缝或枯枝落叶层越冬。本文对该虫的生活习性,食叶量和天敌都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皱大球蚧Eulecanium kuwanai(Kanda)属同翘目、蜡蚧科、大球蚧属。国外已知分布在日本;国内已知分布在辽宁、河北、山东、山西、宁夏和黑龙江。一、生活史及生活习性1.生活史在哈尔滨,该虫一年发生一代,以Ⅱ龄若虫越冬。翌年4月中旬左右开始出蛰。4月末5月初雌雄明显分化。雄性Ⅱ龄若虫5月中旬进入前蛹期,5月中下旬化蛹。新羽化的雄虫出现于5月中下旬。6月末出现幼虫,9月  相似文献   

16.
红线蛱蝶生物学特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对红线蛱蝶从卵到成虫各虫态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详细研究。该虫在内蒙古自治区大兴安岭牙克石地区一年发生一代 ,以三龄幼虫做鞘在杨树枝上越冬。翌年 6月上、中旬越冬幼虫开始破鞘而出 ,幼虫共六龄。各虫态历期分别为卵期 4~ 7d,幼虫期活动期为 3 5~ 5 0 d,越冬期为 9个月 ,蛹期为 1 0~ 1 5 d,成虫期约为3 0 d。  相似文献   

17.
落叶松尺蠖是落叶松的主要食叶害虫,在五台山地区一年发生一代。该幼虫期共5龄,危害期35~42天,以卵在当年的球果鳞片和树皮缝间越冬.卵期长达230~240天.郁闭度为0.6~0.8,15~20年生落叶松林,虫口密度在20头/株以下时,不需要防治,虫口密度在200头/株以上时,需进行防治。7月上旬,在林地内可见20%的幼虫患病死亡。用溴氰菊酯25000倍液和速灭杀丁15000倍液防治效果分别达到96.35%、95.9%。我们于1989年~1990年先后在五台山林场对该虫生物习性进行了研究,并做了防治试验,现将结果整理如下:1.生物学特性的研究该虫在五台山地区一年发生一代,以卵在当年的球果鳞片和树皮缝间越冬,次年4月下旬末5月初越冬卵开始孵化,幼虫呈聚集分布,其分布的基本成分是疏松的个体群进行取食落叶松针叶,三龄后食量增大,幼虫危害期35~42天。幼虫期共五龄,第一龄历时5~8日,二龄4~6日,三龄4~5日,四龄6~7日,五龄13~15日。老熟幼虫于6月下旬就停止取食,开始吐丝下垂,进入预蛹期,经一周左右,下地爬行片刻,钻入土中,做一个长圆形土茧,于6月下旬末7月上旬就开始化蛹。化蛹一般在树根部周围1.5米范围内,土层深度不超过65厘米,蛹期长达65~86天。7月中旬成虫羽化,成虫羽化时多在早上。雌虫足长,善于爬行,羽化后即爬行上树.  相似文献   

18.
猕猴桃准透翅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捷  林毓银 《林业科学》1990,26(2):117-125
猕猴桃准透翅蛾Paranthrene actinidiae Yang et Wang是严重为害猕猴桃的一种新的蛀干害虫,主要为害中华猕猴桃。我们于1984—1987年对该虫进行了研究。该虫1年1代,幼虫7龄,以3—4龄虫在枝条隧道中越冬。越冬幼虫出蛰后转枝蛀害,盛期在寄主植株萌芽期。树龄5年生以上受害严重;离地30cm高处的主干围径超过15cm的植株,其被害株率均为100%。结合冬季清园修剪,清除虫枝可显著压低发生基数;春季在寄主植株展叶前应用敌敌畏、杀螟松、敌杀死等药液于被害处注射或涂抹防治幼虫。  相似文献   

19.
通过用复配杀灭菊酯乳油1号、2号对柳杉毛虫4~5龄幼虫的室内及林间毒杀试验,得出用1500倍浓度对该虫的毒杀作用分别为90.9%和91.5%。  相似文献   

20.
褐纹甘蔗象Rhabdoscelus lineaticollis(Heller)是近年入侵我国的棕榈植物重要害虫和潜在的重要甘蔗害虫.文章观察了该虫幼期发育历期、存活率及成虫寿命、性比、产卵量,测定了幼虫对3种寄主植物的取食量,组建了实验种群生命表.结果表明,该虫发育历期以取食甘蔗的较长,国王椰子和大王椰子的较短,完成1个世代所需时间分别为106.6,78.8,76.5 d;成虫寿命以取食大王椰子的最短,为90.82 d;产卵量则以取食甘蔗的最少,单雌为149粒.幼虫对甘蔗、大王椰子、国王椰子的取食量分别为2.05,1.86,1.04 g,建立了取食量和幼虫龄期间关系方程.实验种群趋势指数以大王椰子最大,为37.69,国王椰子次之,为6.21,甘蔗的最小,为3.66.因此,野外大王椰子、国王椰子上该虫种群暴发潜能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