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色素辣椒加工产业是新疆第二大红色产业,其加工过程中干燥是关键环节。针对目前色素辣椒在干燥过程中出现的时间长、色泽差、红色素损失严重等问题,将高温高湿气体射流冲击烫漂技术作为色素辣椒干燥的预处理方式,将基于远红外辐射加热的真空脉动干燥技术用于色素辣椒的干燥阶段。为此,主要研究了不同真空脉动干燥温度(60、65、70、75、80℃)、真空保持时间(6、9、12、15、18min)和常压保持时间(3、6、9、12min)对色素辣椒干燥动力学和干燥品质的影响,通过分析干燥后辣椒红色物质及色泽参数,确定最优干燥参数为干燥温度70℃、真空保持时间12min、常压保持时间3min。  相似文献   

2.
滚筒式真空脉动干燥机设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设计了一种滚筒式真空脉动干燥机.该干燥机由干燥滚筒、旋转接头、加热系统、控制系统、真空系统和传动系统组成.控制系统通过控制电磁阀可使干燥滚筒内的干燥压力在真空与常压之间有规律地变化.干燥滚筒在增加装料量的同时,还可通过旋转使物料受热均匀,提高机器的生产率.无核白鸡心葡萄的干燥试验表明,在干燥压力为7kPa,一个循环内真空干燥20min,常压干燥4min,干燥温度为60℃的条件下,干燥12h,葡萄含水率可降至16.4%(湿基),糖酸比达到33.2.  相似文献   

3.
地黄真空红外辐射干燥模型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利用设计的真空红外辐射干燥箱,对中药材地黄进行了真空红外干燥研究.通过对试验值进行求对数并线性回归,确定了地黄的薄层真空红外干燥模型的形式为Modified Page方程,该模型与辐射板温度和干燥室压力有关,并得到了各参数的表达式和数值.试验值和模型预测值比较说明,该模型能很好地描述和预测地黄真空红外干燥的水分比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工夫红茶真空脉动干燥特性与数学模型,本文采用不同干燥温度(60℃、80℃、100℃、120℃)、真空度(50kPa、65kPa、80kPa、95kPa)、真空保持时间(0s、30s、60s、90s)对工夫红茶进行真空脉动干燥。研究结果表明:干燥温度越高,干燥时间越短,干燥速率越大;真空度增大,真空保持时间缩短,干燥速率有增大的趋势。工夫红茶的水分有效扩散系数为(0.729 5~2.553 3)×10-9 m2/s,平均活化能为23.10kJ/(mol·K)。采用决定系数R2和卡方χ2对6个干燥模型进行评价,结果表明Page模型最优,能够准确预测干燥过程中水分比的变化。与热风干燥相比,真空脉动干燥工夫红茶汤色得分明显较高,经提香处理后其感官总分优于热风干燥。  相似文献   

5.
旋转托盘式微波真空干燥机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传统微波干燥装置存在的物料受热不均、热点难以控制及干燥品质劣变严重等问题,设计了一种旋转托盘式微波真空干燥机。该机由干燥箱、控制系统、真空系统、传动系统、制冷循环系统和微波加热系统等组成。干燥过程中,在驱动装置的作用下物料随旋转托架绕主轴匀速转动,使物料受热均匀;真空系统在抽真空的过程中能及时将物料蒸发出的水分抽离;采用制冷循环系统,可保证真空泵精准维持干燥腔室内所需真空度;控制系统通过控制真空微调阀可使干燥室内的干燥压力在真空与常压之间有规律地变化。以番木瓜为试验原料进行了干燥机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旋转托盘式微波真空干燥机性能较好,与传统微波干燥方式相比,满装载量提高了80%,干燥时间缩短了43. 8%,单位能耗降低了29. 8%,且脱水量均匀度达到97%,内外色泽一致,具有良好的干燥均匀性。所设计的干燥机可确保物料受热均匀,提高了干燥效率和物料干燥品质。  相似文献   

6.
设计一套CO_2冷阱微波真空干燥装置,开展基于Fluent开展真空微波干燥室的几何结构研究,并对干燥室内气体的速度图、压力图分析结果讨论,最终得出结论,该干燥室模型满足试验要求,对装置进行紫薯的干燥试验,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响应面法优化苹果真空冷冻干燥的工艺参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苹果真空冷冻干燥的单位时间内的生产率,针对其真空干燥工艺中3个主要干燥因素(干燥真空度、物料厚度和干燥温度),利用响应面分析法,对工艺参数进行优化.试验数据采用Design-Expert软件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建立了干燥因素与单位时间内生产率之间的函数模型.通过响应面分析,确定苹果的较佳真空干燥工艺条件为:干燥室真空度71.12Pa、物料厚度11.45mm、加热板温度35.35℃,在此优化干燥条件下苹果的单位时间内的生产率为107.2 g/(h·m2).  相似文献   

8.
根据果品干燥特性和热风干燥原理及特点,在分析热风干燥工艺基础上,完成了燃煤热风炉、挡风板和控制系统等主要工作部件及整机的热风干燥装置结构设计,并进行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将挡风板垂直安装,宽度分别为5、7、10、12cm,距隔板距离分别为0.9、1.9、3.8、5.7m时,干燥室内的风速比较均匀,此时在A面测得各风道处风速在1.5~1.53m/s的范围内变化。同时,以杏子为研究对象进行干燥试验,将杏子湿基含水率降到15%以下需要64 h,干燥室内干燥不均匀度小于3%,符合结构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9.
山茱萸真空干燥模型建立与工艺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山茱萸为试验原料,考察了真空干燥加热温度、干燥室压力对山茱萸干燥特性的影响,并建立了干燥时间和马钱苷质量分数与加热温度和干燥室压力之间的数学模型。利用多目标非线性优化方法,确定了山茱萸真空干燥的最优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回归模型具有良好的拟合性,当加热温度为68.1℃、压力为1kPa时,综合优化分值最高时所对应的干燥时间为248min,马钱苷质量分数为  相似文献   

10.
挂面干燥控制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挂面干燥室的环境温度和相对湿度控制是影响挂面干燥质量的重要因素,也是挂面干燥控制系统的重要部分。介绍了基于PLC、智能仪表及多种协议的现场总线网络通讯的挂面干燥控制系统。实践表明,该挂面干燥控制系统运行稳定、可靠,操作灵活,功能齐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