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中华鳖为研究对象,采用不同气调包装处理中华鳖,测定其在(4±1)℃贮藏过程中微生物、理化指标的变化情况,评价气调包装(M_1:30%CO_2/70%N_2;M_2:50%CO_2/50%N_2;M3:70%CO_2/30%N_2)对中华鳖品质的影响,并以空气包装和真空包装为对照组。结果表明:相比空气和真空包装而言,气调包装(M_1、M_2、M3)有效抑制了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延缓中华鳖的腐败变质;中华鳖气调包装最适气体配比为50%CO_2/50%N_2,其货架期可达18 d。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包装方式对牛排贮藏期间的品质、微生物数量和演替的影响,牛排分别采用50% O2气调包装(50% O2+30% CO2+20% N2)和真空包装在0~4 ℃下贮藏21 d,并检测贮藏期间pH值、肉色、微生物数量和微生物多样性。结果表明:50% O2气调包装组比真空包装具有更好的护色效果;贮藏21 d时,与真空包装组相比,气调包装组菌落总数、乳酸菌数和假单胞菌数降低;两种包装的微生物多样性均随时间延长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且真空包装牛排比50% O2气调包装牛排具有更复杂的微生物多样性;牛排的初始微生物主要由不动杆菌属、苍白杆菌属、栖热菌属和金黄杆菌属组成,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肉食杆菌属逐渐成为真空包装牛排的优势菌群,而环丝菌属、沙雷氏菌属和乳杆菌属则成为50% O2气调包装牛排的优势菌群;贮藏7~14 d是牛排中微生物种类产生变化的关键时间点;相比于真空包装牛排,50% O2气调包装牛排中的微生物群落具有更低的糖代谢和更高的蛋白质代谢能力。本研究结果明确了不同贮藏方法下牛排的品质变化和微生物的演替规律,为定向抑制牛排中的微生物、延长产品货架期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揭示调理啤酒鲈鱼片气调包装和微冻贮藏过程中的微生物变化规律及其腐败本质,为优化产品工艺和推广产品提供理论依据,采用Illumina MiSeq测序技术解析调理啤酒鲈鱼制品气调包装和-3?℃贮藏过程中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并比较其与真空包装4?℃贮藏鲈鱼片的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区别。结果表明:鲈鱼制品在贮藏过程中的优势微生物为厚壁菌门(Firmicute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真空包装的未调味鲈鱼片在4?℃贮藏过程中微生物多样性比在-3?℃贮藏的气调包装调理啤酒鲈鱼丰富,且在贮藏第4天时,开始出现了索丝菌属(Brochothrix)等常见的腐败微生物,到第10天时,索丝菌属、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丰度迅速增大,出现了希瓦氏菌属(Shewanella),造成鲈鱼片彻底腐败变质;气调包装的调理啤酒鲈鱼片在第20天时才开始出现假单胞菌属和希瓦氏菌属等腐败菌,之后在CO2的抑制作用下,腐败菌丰度逐渐减小,直到货架期终点时,假单胞菌才迅速增长,且出现了嗜冷杆菌属(Psychrobacte),造成了鲈鱼制品的彻底腐败变质。这说明气调包装联合啤酒调理的加工方式及-3 ℃贮藏可以有效延长产品的货架期。  相似文献   

4.
正通过研究比较气调包装、真空包装和空气包装对冷鲜鱼肉贮藏品质变化和菌相变化的影响,分析形成原因。结果表明:在4℃条件下,气调包装的鲜鱼肉冷藏品质最好,对H2S菌、假单胞菌等抑制效果最佳;贮藏15天后摘要:通过研究比较气调包装、真结果表明:在4℃条件下,气调包装的鲜基氮含量最低,仍在二级鲜度范围内,货和假单胞菌,而气调包装对西瓦式菌具有关键词:气调包装;冷鲜鱼肉;菌相  相似文献   

5.
不同包装方式下冷鲜青虾的菌群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青虾采用两种包装方式:托盘包装和气调包装(体积分数50% CO2+50% N2),在4?℃条件下贮藏6?d,测定菌落总数和挥发性盐基氮含量,确定不同包装方式下青虾的货架期;随后利用16S?rDNA扩增子测序对两种包装方式下青虾微生物多样性进行研究,比较其菌相变化,确定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托盘包装组和气调包装组的货架期分别为2?d和4?d;且两种包装方式下变质青虾的菌群结构有较大差异,在托盘包装方式下,优势菌群主要以不动杆菌、黄杆菌和希瓦氏菌为主,是普通低温贮藏时造成青虾腐败的主要菌群;采用气调包装后,黄杆菌和希瓦氏菌数量大大降低,假单胞菌成为主要优势菌群;体积分数50%?CO2+50%?N2气调包装能抑制托盘包装时优势腐败菌的增殖,从而延长货架期;而假单胞菌有较强的耐受力,成为新的优势腐败菌。研究结果为保障青虾的质量安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延长烤鸭腿货架期、保持其食用品质并阐明烤鸭腿冷藏过程中的菌群演替规律,本实验以托盘包装为对照组,研究了0~4 ℃条件下两种气调包装(100%(体积分数,下同)N2、50% CO2+50% N2)对烤鸭腿贮藏过程中微生物(菌落总数、乳酸菌数、肠杆菌科数)、硫代巴比妥酸反应产物值及感官特性的影响,并通过高通量测序分析了贮藏过程中烤鸭腿的微生物多样性。结果表明:与托盘包装和100% N2包装相比,50% CO2+50% N2包装显著抑制了烤鸭腿微生物的生长(P<0.05),使其货架期接近21 d,并抑制了其脂肪氧化(P<0.05),较好地维持了烤鸭腿的品质和感官特性。贮藏时间和包装方式对贮藏后期烤鸭腿的菌群结构有明显影响,泛菌属、类香味菌属、假单胞菌属和不动杆菌属为50% CO2+50% N2包装烤鸭腿中的优势菌群,索丝菌属、泛菌属、假单胞菌属、肉食杆菌属和明串珠菌属为100% N2包装烤鸭腿中的优势菌群,优势菌群的不同是导致不同包装方式烤鸭腿间货架期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用不同的气调成分(50%O2/50%CO2、50%N2/50%CO2、50%CO/50%CO2)及空气(对照组)分别包装鲢鱼片,并在冷藏(4±2℃)条件下贮藏,研究不同的气调包装处理对鲢鱼片理化及微生物的影响。结果显示,随贮存期增加,气调包装能有效抑制需氧菌数、嗜冷性细菌及大肠菌群的生长;气调包装处理的pH比控制组低,但其汁液流失量较控制组高;所有包装的TVBN值及TBA值随贮存时间增加而上升,色泽则逐渐衰减。  相似文献   

8.
二氧化碳浓度对冰温气调贮藏鱼丸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研究气体比例对冰温气调贮藏鱼丸品质的影响,用100%N2、50%CO2 50%N2、75%CO2 25%N2、100%CO2气调和常规方法包装鱼丸,于冰温(-1±0.5℃)条件下贮藏,研究贮藏过程鱼丸的感官品质、细菌总数、理化特性和菌相.结果表明,高浓度CO2包装能有效抑制鱼丸中细菌的生长速度、降低挥发性盐基态氮(TVB-N)的含量,延长鱼丸的保鲜期;对鱼丸TBA值和pH影响不大.新鲜鱼丸以革兰氏阳性菌为主,冰温贮藏34d后,75%CO2 25%N2气调包装鱼丸以革兰氏阴性细菌为主、且以气单胞菌为优势菌群,而采用常规包装的鱼丸以革兰氏阳性细菌为主,以葡萄球菌属为优势菌群.  相似文献   

9.
为延长馒头的货架期,研究了气调包装对馒头品质及保鲜效果的影响。在馒头冷却过程中辅以紫外照射,采用不同的气体条件(100%N_2,80%N_2和20%CO_2,50%N_2和50%CO2,20%N2和80%CO_2)对馒头进行包装,以空气包装为对照,测定馒头在25℃贮藏过程中微生物、理化及感官评定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紫外照射可有效防止二次污染。贮藏过程中馒头的菌落总数整体呈现上升趋势,包装顶空CO_2浓度越大,抑菌效果越显著,20%N2和80%CO_2气调包装的馒头在贮藏8 d后,菌落总数仍低于104cfu/g;馒头的水分含量和L*值逐渐下降;a*值、b*值和硬度呈现上升的趋势,感官上保持了馒头原有的色泽、风味和质地。高浓度CO_2的气调包装是保鲜馒头的理想手段,可将馒头的货架期延长至8 d以上。  相似文献   

10.
包装内O_2对冷却肉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气调包装内不同初始氧浓度对冷却肉微生物生长的影响。来自冷却猪肉的混合微生物群接种于液体培养基中,经不同O2浓度的无CO2气调包装后于3℃下贮藏,测定其中假单胞菌属、肠杆菌科及乳酸菌的生长变化,同时测定样品中菌落总数的变化规律。采用Baranyi模型拟合微生物生长变化数据得到相关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包装内初始O2浓度在11.0%~79.0%范围内变化时,3种特征微生物生长及菌落总数的变化均不受影响;0.3%~11.0%范围内,初始氧浓度的降低可不同程度上抑制假单胞菌属、肠杆菌科及乳酸菌的生长,且浓度越低,抑制作用越强;同时,低氧浓度也能有效抑制混合菌群菌落总数增长。  相似文献   

11.
对简易气调(MA)贮藏过程中不同部位绿芦笋表面菌落总数随贮藏时间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并对从绿芦笋表面分离到的菌株进行初步鉴定。结果表明:经简易气调贮藏的绿芦笋前10d 表面微生物数量增长较缓慢,之后其数量骤然增加,贮藏到第14 天时达到7.40 × 107CFU/g,其后随着贮藏时间延长微生物数量略有减少。在绿芦笋贮藏后期,从其表面共分离到细菌24 株,分属于埃希氏菌属、假单胞菌属、欧文氏菌属和微球菌属等10 个属;真菌8 株分属于青霉属、交链孢霉属、腐霉属、酵母属。  相似文献   

12.
《肉类研究》2019,(9):59-63
为研究气调包装酱卤鸭食管冷藏条件下贮藏品质的变化,将未加抑菌剂的气调包装酱卤鸭食管在冷藏(0~4℃)条件下贮存12 d,分别测定其pH值、水分活度、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thiobarbituric acid reactive substance,TBARs)值、感官评分及微生物菌相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冷藏时间的延长,气调包装酱卤鸭食管的感官品质显著降低、pH值显著下降,而TBARs值呈显著上升趋势,水分活度呈下降趋势,但下降幅度很小;将分离纯化后的腐败菌采用16S rDNA测序方法进行鉴定,发现冷藏条件下气调包装酱卤鸭食管中的优势腐败菌主要有副黄假单胞菌、特基拉芽孢杆菌、肉芽肿克雷伯氏菌和香坊肠杆菌。  相似文献   

13.
鲐鱼贮藏过程中的品质变化及腐败微生物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晓娜  孟璐  冯俊丽  戴志远   《中国食品学报》2019,19(10):197-205
以感官评价、pH、TVB-V、组胺和微生物作为评价指标,检测鲐鱼在气调、真空包装贮藏条件下的品质及其腐败微生物多样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在4℃条件下,气调包装和真空包装的鲐鱼货架期终点分别为16 d和12 d。利用Miseq平台Illumina第二代高通量测序鲐鱼样品中细菌16S rRNA基因V4区域,发现真空包装鲐鱼样品的货架终期主要的腐败菌是发光杆菌、希瓦氏菌和弧菌,气调包装鲐鱼样品的货架终期主要的腐败菌是远洋杆菌、盐单胞菌和嗜冷杆菌。本研究确定了不同贮藏条件下的优势腐败菌群,为鲐鱼贮藏过程中的抑菌提供了理论参考,并为气调包装中鲐鱼保鲜的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以狮子头为研究对象,设置对照组和气调包装组(100% N2、30% CO2+70% N2、40% CO2+60% N2),研究其在4 ℃贮藏过程中,包装顶空气体组成及狮子头微生物数量的变化,并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腐败时期气调包装狮子头的菌群结构。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30% CO2+70% N2和40% CO2+60% N2气调包装组能够抑制狮子头贮藏过程中菌落总数、假单胞菌属、肠杆菌属的生长繁殖。贮藏15 d时,30% CO2+70% N2组的菌落总数显著高于40% CO2+60% N2组(P<0.05)。因此40% CO2+60% N2组的抑菌效果优于30% CO2+70% N2组。腐败时期,三个气调包装处理组的菌群结构主要由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pp.)、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p.)、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 spp.)、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eter spp.)、热杀索丝菌属(Brochothrix spp.)、肠杆菌属(Enterobacter spp.)、乳酸菌属(Lactobacillus spp.)以及嗜冷杆菌属(Psychrobacter spp.)组成。本研究可为延长气调包装狮子头的货架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不同阻隔性包装材料对烤鸭品质影响的差异性,本研究采用3种不同类型高阻隔包装材料(镀氧化硅类、乙烯醇聚合物、聚偏二氯乙烯)对烤鸭进行真空包装,以聚乙烯/尼龙包装为对照,然后在4℃下分别贮藏21 d,检测此期间烤鸭的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ic nitrogen,TVB-N)含量、肉色、微生物(菌落总数、乳酸菌和肠杆菌数),并用高通量测序技术观察了不同样品的微生物多样性变化。结果表明:镀氧化硅包装可以有效抑制TVB-N的产生,在贮藏第21天时其含量最低,且低于20 mg/kg,并可抑制微生物的生长;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观察了不同样品的微生物多样性变化,贮藏时间和包装材料对烤鸭的微生物菌落结构有明显影响,在贮藏过程中,乳酸菌菌属与魏斯氏菌属是镀氧化硅材料包装烤鸭样品的优势菌群;乳酸菌属、魏斯氏菌属、假单胞菌属、类香味菌属、肉食杆菌属是乙烯醇聚合物材料包装烤鸭的优势菌群;乳酸菌属、魏斯氏菌属、热杀索丝菌属、弧菌属是聚偏二氯乙烯材料包装烤鸭的优势菌群。对比发现,镀氧化硅类材料对假单胞菌、类香味菌属、热杀索丝菌等的抑制是其有效保持烤鸭的品质、延长其货架期的主要原因。综上,镀氧化硅类高阻隔真空包装材料可有效抑制微生物生长、保持烤鸭的品质。  相似文献   

16.
4种保鲜处理对冰温贮藏金枪鱼片生物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新鲜金枪鱼片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并对比PE保鲜膜托盘包装(PE)、真空包装(VP)、气调包装(MAP,100%CO2)和壳聚糖涂膜包装(CF)4种保鲜处理金枪鱼片在-1℃冰温贮藏过程中生物胺、三甲胺(TMA)和总菌落数的变化,筛选最适合的冰温贮藏金枪鱼片的保鲜包装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冰温贮藏过程中所有方法处理样品的总生物胺含量、三甲胺含量和菌落总数均逐渐上升;保鲜处理对腐胺、色胺和苯乙胺的抑制作用无明显差异,精胺和亚精胺仅在贮藏前期被检出。CF处理对金枪鱼片生物胺的抑制效果最佳,尸胺被完全抑制,组胺质量分数小于50 mg/kg。在抑制菌和三甲胺方面,CF处理也比MAP、PE和VP的效果好。4种包装处理对冰温贮藏金枪鱼片中总生物胺的产生和微生物滋生的抑制作用顺序为PEVPMAPCF。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不同包装方式对冷鲜鸡肉贮藏期间菌群组成的影响,本文利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分析了不同包装方式下的微生物多样性。结果表明,在4℃冷藏期间,MAP,VP和N2包装能显著降低微生物数量和挥发性盐基氮含量。高通量测序表明冷鲜鸡肉贮藏初期菌种丰富度高,贮藏后期优势菌属逐渐演变为假单胞菌属、环丝菌属、不动杆菌属和希瓦氏菌属,说明它们能耐受较低的温度。与PP组相比,MAP组假单胞菌属和不动杆菌属的丰度分别降低14.8%和9.2%,而N2组不动杆菌属和希瓦氏菌属的丰度分别降低9.6%和7.4%。VP组不动杆菌属、环丝菌属丰度下降8%和5.6%。不同包装方式对冷鲜鸡肉中的菌群影响较大,三种包装均能抑制不动杆菌属的生长,气调包装对假单胞菌属抑制效果较好,而充氮包装和真空包装对希瓦氏菌属和环丝菌属有较好的抑制效果,本研究也为未来冷鲜鸡肉所采用的包装方式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不同气调包装结合冰温贮藏对羊肉保鲜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延长鲜羊肉的保鲜时间,研究不同气体组分的气调包装对羊肉冰温贮藏过程中品质的影响。以真空包装为对照,比较75% O2+25% CO2、75% N2+25% CO2气调包装羊肉在-1 ℃冰温条件下贮藏过程中感官品质、色泽、汁液流失率、嫩度、挥发性盐基氮、pH值、微生物等品质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真空包装羊肉的汁液流失率显著高于2 种气调包装,而75% N2+25% CO2气调包装羊肉的色泽和感官评分最差。75% O2+25% CO2气调包装的保鲜效果最好,其色泽和感官评分最高,汁液流失率较小,pH值最低,-1 ℃冰温条件下贮藏42 d时,羊肉的菌落总数、假单胞菌菌数、乳酸菌菌数的对数值分别为5.91、5.95、5.23 (lg(CFU/g)),其中菌落总数指标符合国家二级鲜肉标准。因此,-1 ℃冰温条件下结合75% O2+25% CO2气调包装可以使羊肉有效保鲜42 d,是较好的鲜羊肉保鲜方法。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包装方式和宰后不同时间包装对羊肉贮藏品质的影响,本研究对宰后1 h热分割羊肉和冷却成熟24 h后的分割羊肉分别进行热收缩包装、真空包装、贴体包装、50%(体积分数,下同)O2+50%CO2气调包装,测定其在(2±2)℃贮藏过程中pH值、色泽、贮藏损失率、蒸煮损失率、离心损失率、剪切力、挥发性气味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宰后24 h包装相比,宰后1 h包装羊肉pH值在贮藏14 d时更高,但其贮藏期间色泽较好,色泽稳定性更高,贮藏损失率更低。从整体来看,3种真空处理(热收缩包装、真空包装、贴体包装)羊肉嫩度均优于气调包装羊肉,且宰后1 h包装时真空条件处理对羊肉嫩化效果最好,宰后24 h羊肉在贮藏前期气调包装对羊肉嫩化效果较好;而无论何时包装,热收缩包装和气调包装羊肉贮藏损失率均显著小于其他处理组(P<0.05),在贮藏前期色泽及稳定性较好,但贮藏后期色泽稳定性下降明显,气调包装羊肉在14 d时已部分发绿,贮藏21 d时挥发性气味变化显著。综上,宰后1 h包装有利于提高羊肉贮藏期间色泽及持水力,改善真空处理羊肉嫩度,宰后24 h包装可提高50%O2+50%CO2气调包装羊肉贮藏前期...  相似文献   

20.
气调包装中氧气含量对冷鲜猪肉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5,(7):215-219
为研究气调包装中氧气含量对冷鲜猪肉贮藏期间品质的影响,采用高阻隔性包装材料及两种不同气体比例(80%O2+20%CO2和50%O2+20%CO2+30%N2)对冷鲜猪肉进行气调包装,以托盘包装为对照,对冷鲜猪肉贮藏期间的菌落总数、色差、保水性、剪切力及包装内气体组成等指标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气调包装组能够维持贮藏过程中包装盒内气体成分基本恒定;与托盘包装相比,50%O2气调包装可延长冷鲜猪肉货架期6 d,80%O2气调包装冷鲜猪肉货架期更长;气调包装组冷鲜肉红度值a*、黄度值b*显著高于(P0.05)托盘包装组;气调包装冷鲜猪肉保水性比托盘包装差,而两气调包装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贮藏过程中气调包装组剪切力值大于托盘包装组(P0.05),80%O2气调包装组剪切力值小于50%O2气调包装组(P0.05);结论:气调包装会对冷鲜猪肉保水性、嫩度等品质造成一些不良影响,但可显著延长其货架期,采用80%O2比50%O2保鲜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