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观察火龙灸治疗寒湿痹阻型肩周炎的疗效。方法:选取寒湿痹阻型肩周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火龙灸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艾灸治疗,两组均治疗2周。结果:治疗组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火龙灸治疗寒湿痹阻型肩周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蠲痹颗粒联合中药熏洗治疗寒湿痹阻型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寒湿痹阻型膝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30例采用院内蠲痹颗粒15 g口服1日2次+中药熏洗7次/周,1次/d,对照组30例采用硫酸氨基葡萄糖钾胶囊0.5 g口服,1日2次,中药熏洗7次/周,1次/d,疗程均为8周。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VAS评分及CRP、ESR等相关项目。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83.3%,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均能降低患者关节疼痛VAS评分、ESR、CR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蠲痹颗粒联合中药熏洗能有效改善寒湿痹阻型膝骨关节炎患者关节疼痛症状,降低ESR、CRP水平,起效迅速,安全性好,未见明显的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自拟彝药方口服配合熏洗疗法治疗寒湿痹阻型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0例寒湿痹阻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醋氯芬酸缓释片口服;观察组给予自拟彝药方口服配合熏洗治疗。治疗后观察比较肩关节VAS、肩功能评分、临床疗效以及复发率。结果:治疗前两组VAS、肩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肩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2%,高于对照组的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自拟彝药方口服配合熏洗治疗寒湿痹阻型肩周炎临床疗效较好,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尪痹中药熏洗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寒湿痹阻型的效果。方法: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用美洛昔康联合来氟米特治疗,治疗组用尪痹中药熏洗汤治疗,比较两组实验室指标及中医证候积分。结果:治疗后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指标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尪痹中药熏洗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寒湿痹阻型可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舒肩通痹方联合热敏灸治疗肩周炎风寒湿痹型对肩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13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8例。两组均用舒肩痛痹方内服,观察组加用热敏灸。结果:治疗后观察组CMS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肩通痹方联合热敏灸治疗肩周炎风寒湿痹型可改善临床症状,提高肩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热敏灸联合西医治疗痰浊痹阻型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痰浊痹阻型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试验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采用热敏灸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敏灸联合西医治疗痰浊痹阻型稳定性心绞痛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针刺、热敏灸、西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寒湿痹阻型的临床疗效。方法:28例用针刺、热敏灸、西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寒湿痹阻型。结果:治疗8周后,总有效率93%,治疗后主要症状、体征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性改善(P〈0.05或P〈0.01),治疗后CRP、ESR、RF均较治疗前低(P〈0.05)。结论:针刺、热敏灸、西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寒湿痹阻型有良好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以中医辨证分型为基础应用中国灸结合中药熏洗疗法对不同中医证型的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辨证护理效果。方法:将180例I、II期TAO患者均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基本治疗均采用抗菌消炎、抗凝或抗血小板治疗、改善微循环,两组患者均在基本治疗的基础上施护。对照组采用常规血管外科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措施基础上对血脉瘀阻型、寒湿阻络型两种中医证型患者选择不同中药局部熏洗并进行中国灸,疗程2月。结果:观察组临床治愈率、显效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无效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进步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根据中医理论对I、II期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进行辨证施护,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肩周围刺联合自拟寒湿痹阻汤治疗寒湿痹阻型肩周炎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在辽宁省沈阳市沈阳中大骨科医院中医科就诊的80例寒湿痹阻型肩周炎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40例采取肩周围刺联合自拟寒湿痹阻汤治疗;对照组40例患者提供传统自拟寒湿痹阻汤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后的VAS评分及各项肩关节功能评分。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各项肩关节功能评分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肩周围刺联合自拟寒湿痹阻汤治疗寒湿痹阻型肩周炎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药熏洗联合微创经筋刀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及护理体会。方法:66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4例,治疗组采用中药熏洗联合微创经筋刀治疗,对照组采用一般常规药物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3.75%,对照组44.1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证型疗效风寒湿痹型100%、风湿热痹型100%、肝肾两虚型87.5%、痰瘀痹阻型75.5%,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熏洗联合微创经筋刀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在缓解症状和恢复功能方面效果明显,同时做好治疗前后护理及宣教,对提高患者疗效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加用艾灸联合中药泥灸治疗寒湿痹阻证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的疗效。方法:将80例寒湿痹阻证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并口服甲氨蝶呤片10 mg,每周1次。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艾灸联合中药泥灸治疗,每天1次。两组治疗均以1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关节疾病活动度(DAS28)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疼痛VA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DAS28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50%,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用艾灸联合中药泥灸治疗能改善类风湿关节炎寒湿痹阻证患者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江星  邱爽 《时珍国医国药》2013,24(5):1188-1189
目的 观察除痹汤熏洗治疗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40例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予甲氨蝶呤片每次10 mg,一周一次,扶他林75 mg,每日两次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方选除痹汤,水煎熏蒸手关节,待水温适宜进行手关节浸泡,以腕关节没入药液为度,时间为每次15 min.每日1次,3个月为1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在患者症状体征方面经统计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在实验室指标方面治疗组亦略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药局部熏洗治疗寒湿痹阻型类风湿关节炎在改善患者局部症状体征方面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药熏洗配合拔火罐治疗寒湿型腰腿痛的疗效及护理。方法:将48例寒湿型腰腿痛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针对寒湿型腰腿痛常规进行针灸治疗。观察组除针对寒湿型腰腿痛常规进行针灸治疗外,运用中药熏洗配合拔火罐治疗。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有效率为87.5%,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熏洗配合拔火罐治疗寒湿型腰腿痛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4.
马春霞  范卉  董蕾  周瑶 《河南中医》2022,(12):1913-1916
目的:观察雷火灸热敏穴治疗寒湿痹阻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江苏省中医院老年科治疗的寒湿痹阻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清艾条灸治疗,观察组给予雷火灸热敏穴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estern ontario and mcmaster universities osteoarthritis index, WOMAC)、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ore, VAS)变化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7.50%,对照组有效率为75.00%,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WOMAC评分、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火灸热敏穴治疗寒湿痹阻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可明显减轻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火龙灸疗法治疗寒湿痹阻型肩周炎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媛 《新中医》2021,53(3):151-154
目的:观察火龙灸疗法治疗寒湿痹阻型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寒湿痹阻型肩周炎患者9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各48例。常规组采用传统艾灸治疗,研究组采用火龙灸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肩关节简式疼痛问卷量表(SF-MPQ)评分、肩关节功能Constant-Murley评分变化,并评估2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100%,常规组为87.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SF-MPQ各项评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Constant-Murley各项评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SF-MPQ、Constant-Murley各项评分及总分均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出现不良反应情况。结论:火龙灸治疗寒湿痹阻型肩周炎临床疗效显著,能显著缓解肩关节疼痛,促进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6.
《陕西中医》2016,(11):1488-1489
目的:观察热通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3例寒湿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3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给予热通汤熏蒸患处;对照组给予温热水熏洗治疗,两者疗程均为28d。治疗后观察患者用药后患处关节的改善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疗效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通汤熏洗治疗寒湿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明确。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中药外洗方2号联合甲氨蝶呤片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寒湿痹阻型的治疗效果。方法:将88例RA寒湿痹阻证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均44例;对照组口服甲氨蝶呤片治疗,疼痛剧烈时采取美洛昔康片内服;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给予中药外洗方2号熏洗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1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临床症状评分和关节主要指标改善情况;分析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和类风湿因子(RF)水平。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18%,对照组为72.72%,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χ2=5.143,P0.05);治疗组治疗后中医临床症状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治疗后关节主要临床指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治疗组ESR、RF和CR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西医治疗基础上,采取中药外洗方2号联合甲氨蝶呤片治疗RA寒湿痹阻型可明显降低中医临床症状评分,改善关节临床症状,降低ESR、RF和CRP水平,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药熏蒸为主干预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30例的效果。方法:将60例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采用腰椎牵引联合五点支撑法干预,观察组3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药熏蒸及中医特色护理干预。对比2组的综合疗效、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分。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0. 00%(27/30),对照组为73. 33%(2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2组JOA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运用中药熏蒸为主治疗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中药水罐联合针刺疗法治疗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0年9月就诊于北京市朝阳区常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60例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中药水罐联合针刺疗法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针刺疗法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JOA评分,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JOA评分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治疗组JOA评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6.67%,29/30)优于对照组(80.00%,24/30)(P0.05)。结论:中药水罐联合针刺疗法是治疗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毛振  涛郎娜 《新中医》2017,49(6):107-109
目的:观察中药热熨联合手法治疗肩周炎寒湿痹阻证临床疗效。方法:将15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功能锻炼加中频电疗法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药热熨联合手法治疗,2组疗程均为4周。进行治疗前后McGill疼痛问卷[包括疼痛分级指数(PRI)、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及现在疼痛状况(PPI)3维度]评分、肩关节活动度(采用Melle评分)、日常活动能力[采用美国肩肘外科医师评分(ASES)肩关节功能评价量表]和寒湿痹阻证评分。结果:临床疗效总有效率观察组85.33%,高于对照组70.67%,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VAS、PRI、PPI及SF-MPQ量表总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PRI、VAS、PPI及SF-MPQ量表总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Melle评分和寒湿痹阻证评分均下降,ASES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观察组Melle评分和寒湿痹阻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药热熨联合手法治疗肩周炎性颈肩痛寒湿痹阻证患者,能改善颈肩痛症状,改善肩关节活动度,降低中医证候评分,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临床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