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政策     
正北京:把垃圾分类和物业管理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4月24日上午,北京首次高规格召开生活垃圾分类和物业管理推进大会。北京市委书记蔡奇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重要讲话精神,以实施两个条例为契机,动员全市各方面力量,齐心协力抓好垃圾分类和物业管理这两个"关键  相似文献   

2.
再谈上海生活垃圾分类收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概况 生活垃圾又被称为"放错地方的资源",对生活垃圾进行源头分类,将其中可利用资源进行粗分类,可便于再利用.居民对生活垃圾投放方式的改变,将引起环卫作业方式、环卫管理和物业管理方式的一系列转变,进而达到提高人居环境质量和管理水平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花都区围绕"人人懂、人人会"垃圾分类总体目标,面向全区中小学、幼儿园广泛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教育和实施工作,形成了在校知分类、能分类,校外懂分类、倡导分类的良好氛围. 高度重视.花都区将校园垃圾分类纳入重点工作.一是各学校按要求结合实际制定垃圾分类实施方案,完善垃圾分类管理制度和操作规范,建立垃圾分类责任制,确保责任到人.二是加强经费保障,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经费纳入年度预算,确保生活垃圾分类设施设备、宣传培训、垃圾运输处理工作有序开展.三是督促指导学校建立健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管理台账制度,对校内垃圾分类投放类别、数量、去向等情况精准掌握,做到精准溯源,推进校园垃圾分类达标.  相似文献   

4.
《城乡建设》2022,(3):36-37
一、将生活垃圾分类纳入地方性法规 湖州市在《市容环境卫生条例》中,规定了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的责任义务和行为规范.在《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条例》中,明确了城乡生活垃圾处理一体化要求.在《美丽乡村建设条例》中,填补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法律空白.在《物业管理条例》中,强化了物业服务人生活垃圾分类责任,系统构建了从城市到乡村、从...  相似文献   

5.
广州市从化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以"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为目标,将校园垃圾分类作为城市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推动教育系统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现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文明整个社会. 加强组织领导,垃圾分类常态化 从化区积极探索文明生态校园建设新途径,始终将垃圾分类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抓紧抓好,突出重点、把握关键,切实做细做实垃圾分类工作.  相似文献   

6.
随着广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的全面开展,越秀区吹响争当示范的"冲锋号",以减量、控量为核心,以分类为重点,全力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以实际行动狠抓垃圾分类"关键小事",为全市垃圾分类工作提供了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越秀经验".  相似文献   

7.
<正>1999年上海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局编制了《上海市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置实施方案》,报告首次确定了生活垃圾按照"有机垃圾""无机垃圾""有毒有害垃圾"分类的标准,垃圾分类工作的推进到今年刚好20年。最近,在国家决策层部署下,已经试点推行了二十年的垃圾分类工作骤然提速。一个明显的变化就是"强制措施"的引入:7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规定,个人混合投放垃圾,  相似文献   

8.
<正>一则"上海人被垃圾分类逼疯"的社会新闻,以一种猝不及防的速度进人大家的视野,然而这种新的"生活方式"从"人人都是垃圾生产者"到"人人都是垃圾分类者",究竟能否抛砖引玉、铺天盖地成为国民的一种习惯、一种美德?新鑫物业从良好实践及切身体会中,认为这是一定的,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垃圾分类中产生的问题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是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新鑫物业管理项目近百个,区  相似文献   

9.
自广州市垃圾分类"两定四分"建设全面铺开以来,为进一步巩固生活垃圾分类成果,更高效、规范提升垃圾分类投放,2021年,南沙区启动891个星级投放点创建及生活垃圾分类星级投放点智能平台建设,按照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三个标准,全面开展投放点星级建设管养提升工作,高要求高标准打造星级投放点,以"绣花"功夫,提档升级人居环境. 科技赋能 精细化监管促成效 智能垃圾分类是未来垃圾分类的发展趋势,南沙城管以信息化技术推动垃圾分类可持续发展,打造南沙区生活垃圾分类星级投放点智能监管平台,开启由人工模式转变为"智能化+大数据"的垃圾分类监管新模式,高效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提质扩面.  相似文献   

10.
回望2021年,广州市南沙区城市管理局从3个"高"角度,抓好生活垃圾分类关键环节,切实推动垃圾分类工作全链条提升、全方位覆盖、全社会参与,交出一份生活垃圾分类领域的"出色答卷".  相似文献   

11.
2021年,广州市计划推进建设200个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样板村.广州市番禺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以创建广州市示范村、样板村为抓手,大力推进垃圾分类工作,积极统筹"两网融合"设点工作,完善农村生活垃圾资源回收体系,探索适合农村垃圾分类减量的管理模式,打造乡村垃圾分类特色.  相似文献   

12.
今年,广州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联席会议办公室发布《关于开展"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垃圾分类居民自治试点活动》的通知,以"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作为工作理念,开展垃圾分类居民自治长效管理机制和模式的探索,强调垃圾分类工作中的居民主体,进一步强化垃圾分类的基层社会治理.广州市番禺区委深入贯彻落实市级垃圾分类工作部署,选取辖区内洛浦街锦绣半岛小区、东环街金山谷领仕小区、石碁镇大龙社区一区小区、市桥街康乐园小区4个小区试点,鼓励居民参与"站桶"督导,开展社区垃圾分类居民自治.  相似文献   

13.
正2016年9月15日,根据北京市"十三五"时期城市管理发展规划,"十三五"期间北京市将研究适时推进生活垃圾强制分类,新建生活垃圾焚烧厂和建筑垃圾处置场所,基本实现原生垃圾零填埋。从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了解到,"十三五"期间,再生资源回收是垃圾分类工作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4.
自广州市推行生活垃圾"两定四分"以来,番禺区围绕生活垃圾科学治理和源头减量目标任务,率先树立"抓中间、促两端"工作思路,从前端分类到末端处理齐发力,高质量推进垃圾分类工作.  相似文献   

15.
罗卫斌 《城乡建设》2021,(24):72-73
企业是垃圾分类工作的主体之一,也是推动垃圾分类工作基层治理的重要力量.广州市南沙区城市管理局在全区范围内开展"社企结对共建,携手推动垃圾分类,'点亮'美好家园"主题宣传活动,推动垃圾分类基层治理与企业文化建设深度融合,实现社会各行业领域垃圾分类全覆盖,综合提升社区环境建设品质.2021年12月7日,南沙区"社企共建"结对仪式在蕉门公园垃圾分类宣传体验基地举行,标志着南沙区生活垃圾分类社企共建模式全面展开.  相似文献   

16.
2021年,广州市增城区始终秉承着用心为群众办实事的宗旨,踏实迈好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每一步,朝着"全链条提升、全方位覆盖、全社会参与"的分类目标全力以赴,提炼出可借鉴的分类经验,推进全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出新出彩,获得群众认可.  相似文献   

17.
周钰 《城乡建设》2021,(24):112-113
近年来,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构建"3214"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体系,全域建立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立体网格,全区201个小区、227家公共机构、6372家企业参与生活垃圾分类,实现了城乡生活垃圾分类覆盖面100%,群众参与率达到96%以上.目前,南浔区生活垃圾分类已逐渐实现常态化,但在收运过程中出现了重前端分类收集、轻末端处理的掣肘问题.对此,南浔区在湖州市率先实施易腐垃圾就地处理模式,以社会化、专业化双轨战略为抓手,科技赋能、智引治理,把握数字高地建设的时代要求,全面提升垃圾分类智慧化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8.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垃圾分类的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有关部署,落实落细经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进一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若干意见》,积极转化推广生活垃圾分类可复制政策机制和好经验、好方法,扎实推行垃圾分类和减量化、资源化,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积极创新工作举措,按照完全自愿原则,在尊重有关各方意愿前提下,建立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1对1"交流协作机制,由19个先行省份、重点城市与19个中、西部和东北地区省份结对,加强沟通协作、促进交流互鉴、实现互促互进.  相似文献   

19.
<正>江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全面开展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实施意见》,计划构建"互联网+资源回收"新模式,打通生活垃圾回收网络与再生资源回收网络通道。根据实施意见,江西省计划建立垃圾分类回收体系,加快生活垃圾清运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设,推动再生资源规范化、专业化处理,促进循环利用。  相似文献   

20.
自广州垃圾分类迈入"强制时代",垃圾分类逐渐成为居民的"新时尚".社区是开展垃圾分类的"最先一公里",全面深入推进住宅小区垃圾分类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黄埔区长岭街奥园春晓小区见"圾"行事,主动响应,把垃圾分类作为重点实践内容,坚持党建引领助推居民自治,有效推进垃圾分类落地见成效. 以党建聚人心,化"邻避"为"邻利" 化解邻避冲突是破解推进垃圾分类"原地踏步"的关键一环.自2020年黄埔区全域推进生活垃圾分类"撤桶并点"工作以来,长岭街高度重视,以党建引领为"方向盘",发挥堡垒作用,助推社区垃圾分类提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