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主动脉窦瘤破裂195例手术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主动脉窦瘤破裂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5例行主动脉窦瘤破裂修复手术患者临床资料、手术方法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在全身麻醉体外循环下行心内直视修补术。本组患者围术期死亡2例,死亡率1.03%,无远期死亡;再次手术5例;余患者心功能改善明显,手术效果满意。结论主动脉窦瘤破裂是少见的心脏疾病,手术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本病一旦确诊应尽早手术。  相似文献   

2.
主动脉瓣叶相对应的主动脉管腔向外呈壶腹样膨出在半月瓣上方形成的腔叫主动脉窦。1831年Hope首先报告本病,属少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之一。国内文献报告,男性发病多于女性。其比例约为4:1,发病年龄多在25~40岁。东方人干下室间隔缺损多见。  相似文献   

3.
主动脉窦瘤破裂手术治疗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主动脉窦瘤破裂患者破裂类型,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 对55例主动脉窦瘤破裂患者手术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主动脉右冠状动脉窦瘤46例,其中45例破入右心室,1例破入右心房;无冠状动脉窦瘤7例,其中5例破入右心房,2例破入右心室;左冠状动脉窦瘤2例,破入左心室。合并室间隔缺损24例,主动脉瓣关闭不全32例,其它畸形6例(有的同时合并几种畸型),并发感染性心内膜炎8例。所有患者均及时施行了手术治疗,1例术前存在严重左心功能不全,巨大左室患者,回重症监护病房后死于顽固性心律紊乱,另1例患者术前合并严重感染性心内膜炎,心功能4级患者,术后死于低心排综合征,余效果良好。结论 主动脉窦瘤以右冠窦瘤最常见,且多数破入右心室;主动脉窦瘤破裂一经确诊,应尽早手术治疗,以免延误手术时机,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尤其如此。  相似文献   

4.
廖树民 《中国校医》2002,16(4):340-340
主动脉窦瘤破裂多发生在 2 0~ 67岁之间 ,男性多于女性。我所 2 0 0 1年 10月新生入学体格检查时发现 1例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王某 ,男性 ,2 1岁 ,2 0 0 1年级电信工程系学生。于 2 0 0 1年 10月入学体检时 ,听诊发现胸骨左缘第三、四肋间有连续性粗糙而响亮的机器样杂音 ,响度Ⅳ~Ⅴ级 ,伴有心前区震颤。口唇、面部无紫绀 ,胸廓无畸形 ,初步诊断先天性心脏病。经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胸外科门诊检查 (做二维超声心动图 ) ,确诊为右主动脉窦瘤破裂 (破入右房 )。 2 0 0 1年 11月 6日收住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入院后积极术前准备 ,…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告主动脉窦瘤13例,突然发病10例,隐伏起病1例,无症状2例。窦瘤破入右室4例,右房7例,突入右房和右室流出道未破各1例。全部病例在低温体外循环下行直接缝合修补或补片修补术,窦瘤合并室间隔缺损3例,同时予以修补。13例均康复出院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主动脉窦瘤破裂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在主动脉窦瘤破裂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18例患者中,高位室间隔缺损17例,经右心房和升主动脉根部双切口1例,经右心室和升主动脉根部双切口17例。主动脉瓣置换术6例,主动脉瓣叶悬吊成形术4例,在以补片修补主动脉窦瘤破裂和高位室间隔缺损过程中使主动脉瓣叶复位8例。结果本组18例中手术死亡1例(5.6%),出院17例。17例经门诊复查或信访1~8年,其中1例死于感染性人造瓣膜心内膜炎。结论当主动脉窦瘤破裂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时应尽早手术,术中观察主动脉瓣病变程度,一期矫正瓣膜关闭不全。若瓣膜损伤明显,宜行主动脉瓣置换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主动脉窦瘤破裂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在主动脉窦瘤破裂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的18例患者中,高位室间隔缺损17例,经右心房和升主动脉根部双切口1例,经右心室和升主动脉根部双切口17例.主动脉瓣置换术6例,主动脉瓣叶悬吊成形术4例,在以补片修补主动脉窦瘤破裂和高位室间隔缺损过程中使主动脉瓣叶复位8例.结果 本组18例中手术死亡1例(5.6%),出院17例.17例经门诊复查或信访1~8年,其中1例死于感染性人造瓣膜心内膜炎.结论 当主动脉窦瘤破裂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时应尽早手术,术中观察主动脉瓣病变程度,一期矫正瓣膜关闭不全.若瓣膜损伤明显,宜行主动脉瓣置换术.  相似文献   

8.
正确使用超声心动对主动脉窦瘤破裂的诊断有一定的特异性。及早手术可获痊愈,否则绝大多数一年内死亡。术中强调封闭窦口和主动脉辦脱垂的成形。  相似文献   

9.
王巍  安君  樊纪丹  伏鹏  何凤璞 《中国医师杂志》2011,13(10):1381-1382
目的探讨主动脉窦瘤破裂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51例主动脉窦瘤破裂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患者手术经过顺利,死亡1例,死亡率为1.9%。术后随访3个月至10年,随访者心功能恢复到Ⅰ~Ⅱ级(NYHA)。结论主动脉窦瘤破裂一经确诊,应尽早手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总结主动脉窦瘤破裂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易感因素及治疗经验.方法 对2000年1月至2008年3月收治的30例主动脉窦瘤破裂中10例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9例手术治疗,其中6例同时行主动脉瓣替换术.结果 9例行手术治疗患者均康复出院.随访2个月至8年,心功能恢复到Ⅰ级7例,Ⅱ级2例.死亡1例系未行手术治疗者,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结论 合并室间隔缺损是主动脉窦瘤破裂易感因素之一;主动脉窦瘤破裂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一经确诊,应足量有效抗炎治疗并尽早手术;合并中度以上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应果断换瓣治疗.  相似文献   

11.
单纯性肝囊肿不同外科治疗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单纯性肝囊肿合理的外科治疗方式。方法对51例单纯性肝囊肿患者分别行剖腹开窗术、腹腔镜下开窗术及超声引导下囊肿穿刺抽液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腹腔镜下开窗术及剖腹开窗术术后囊肿复发率明显低于超声引导下囊肿穿刺抽液术,为0复发率,其差别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腹腔镜下开窗术与剖腹开窗术相比,其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手术并发症又明显少于剖腹开窗术,其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腹行肝囊肿开窗术,创伤大,恢复慢,并发症多。腹腔镜肝囊肿开窗术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痛苦轻、患者康复快、住院时间短、复发率低等优点。单纯性肝囊肿抽液术虽然创伤轻、痛苦小,但仅能暂时缓解症状,复发率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电解可脱式微弹簧圈 (GDC)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方法。方法 采用美国波士顿公司GDC栓塞治疗 1 7例患者中 1 8个颅内动脉瘤 ,其中 1 5例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发病者 ,术前Hunt和Hess分级 :Ⅰ~Ⅱ级1 0例 ;Ⅲ级 3例 ;Ⅳ级 2例。结果  1例死亡 ,3例轻度短期神经功能障碍 ,1 3例痊愈。结论 GDC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较为理想 ,但还需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肾盏结石的疗效。方法 应用NE -V型B超定位电磁波源碎石机治疗单纯性肾盏结石 41 1例 ,其中肾上盏结石 76例 ,中盏 62例 ,下盏 2 73例 ,结石大小以cm2 表示 ,根据结石大小又将患者分为 3组。最后一次治疗后根据B超、腹部平片和静脉肾盂造影检查评价碎石效果 ,治疗 3次结石未被粉碎为治疗失败。结果  340例得到随访。每次治疗平均冲击电压为 1 7.5kV ,平均冲击次数为 2 0 2 1次。 3个部位结石冲击电压、冲击次数和复碎次数无显著差异。结石的排净率及复碎率和结石的大小显著相关 ,结石总排净率为68% ,上盏、中盏和下盏结石排净率分别为 70 %、72 %和 64 % (P >0 .0 5) ,大于 2cm2 组总排净率为 46 % ,上盏、中盏和下盏结石排净率分别降低为 42 %、60 %和 43 %。治疗失败 1 7例 (5 % )。结论 体外冲击波碎石是治疗单纯肾盏结石的有效方法 ,治疗肾脏上、中、下盏结石的有效率无明显区别 ,体外冲击波碎石应作为小于 2cm2 的肾盏结石的首选疗法 ,大于 2cm2 肾盏结石的最佳治疗方法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单向活瓣式补片在治疗室缺合并肺动脉高压中的作用。方法 自 2 0 0 1年 1月~ 2 0 0 2年 12月应用单向活瓣式补片治疗室缺合并严重肺动脉高压患者 10例。平均肺动脉压为 6 0~ 90mmHg[(72± 11)mmHg],动脉血氧饱和度 0 .89~ 0 .95 (0 .92± 0 .0 4 )。结果 术后 4 8h均顺利脱离呼吸机 ,无早期死亡。随访 1~ 2 4个月 ,活瓣均已关闭 ,平均肺动脉压降至 15~ 30mmHg[(2 0± 5 )mmHg],动脉血氧饱和度升至 0 .95~ 0 .98(0 .96±0 .0 2 ) ,术后早期无肺高压危象发生 ,术后晚期症状均明显缓解消失。结论 单向活瓣式补片治疗室缺合并严重肺动脉高压 ,有利于渡过术后肺动脉高压危象期 ,能预防右心功能不全的发生 ,降低手术死亡率。  相似文献   

15.
肝囊肿一般分为两类 :先天性和获得性 ,前者包括孤立性良性非寄生虫性囊肿、多囊性肝病和Car oli′s病 ;后者有肿瘤性囊肿 (即新生物性囊肿 )、损伤性囊肿和感染性囊肿。感染性囊肿包括阿米巴、化脓性、包虫性囊肿。本文仅就先天性孤立性良性非寄生虫性肝囊肿的诊断与治疗作一介绍。1 发病率和发病机制肝囊肿常在剖腹术中被意外地发现 ,故其真正的发病率难以确定。 1 989年欧洲研究报告指出 1695例的腹部或盆腔BUS中肝囊肿总发病率是2 5 % ,60岁以上的发病率明显增加[1] 。另一组欧洲报告 2 60 0 0例腹部BUS中有 1 2 3 5例肝…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心脏恶液质综合征的外科治疗方法和特点。方法 对 1996年 4月至 2 0 0 2年12月符合心脏恶液质综合征诊断标准的 18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外科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其中二尖瓣置换术 14例 ,二尖瓣及主动脉瓣置换术 4例 ,18例均同时进行 De Vega三尖瓣成形术。结果 术后主要并发症为低心排综合征及在此基础上并发的多脏器功能衰竭 ,早期死亡 4例 ,均为多脏器功能衰竭。结论 外科治疗可提高风湿性心脏病合并心脏恶液质综合征病人的治疗成功率和长期存活率 ,正确恰当的围术期处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总结肺隔离症诊断及外科治疗体会。方法 对 4 5例肺隔离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前诊为肺囊肿综合征 2 2例、肺隔离症 19例、支气管肺癌 3例、肺大泡 1例。异常血管源于胸主动脉 2 8例、腹主动脉 12例、肋间动脉 4例、膈动脉 1例。结果 均行手术切除 ,无手术死亡。结论 本病常于青年时出现反复肺感染 ,好发于下叶后基底段 (尤左下叶 ) ,治疗以手术为主 ,应注意手术时机的选择、异常血管及胸腔粘连的处理等  相似文献   

18.
急性重症胆管炎手术时机和死亡原因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急性重症胆管炎的手术时机与死亡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92年 6月~ 2 0 0 0年 12月收治的急性重症胆管炎 136例。结果 术后临床痊愈 113例。围手术期死亡 2 3例 ,术后 72h内死亡 16例 ,72h以后死亡4例 ,总死亡率 16 9% (2 3/136 )。死亡原因为多系统器官衰竭 9例 ,DIC 4例 ,感染性休克 4例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3例 ,ARDS 3例。结论 急性重症胆管炎的早期判断、手术前的充分扩容治疗及手术时机与手术方式的掌握 ,是减少并发症和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前瞻性研究最低剂量胺碘酮防止老年患者心房颤动(房颤)复发的长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共65例老年房颤患者口服最低剂量胺碘酮(84±34)mg/d以维持窦性心律(窦律).其中39例患者为慢性房颤,经胺碘酮药物复律或电击除颤后再服药维持窦律,另26例为阵发性房颤病例直接服药防止房颤复发.平均年龄(70±7)岁,平均随访(24±13)个月(31d~46个月).结果随访满1、2和3a的窦律维持率分别是87%、80%和76%.33例患者房颤复发,但增加药物剂量后30例(91%)又转复窦律,其中27例随访期超过1a,85%维持窦律.因副作用而停药的发生率1、2、和3a分别为0、2.5%和4.8%.副作用有甲状腺毒性2例(3.1%)和干咳1例(1.5%).随访期中未发现有胺碘酮致死亡的病例.结论最低剂量胺碘酮防止老年患者房颤的复发疗效高,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应用组织多普勒成像定量评价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手术前后右室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 56例VSD患者分为PH(+)组(n=33)和PH(-)组(n=23)。应用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于手术前及手术后1个月、6个月分别测量两组的三尖瓣环Sa、Ea与Aa、右室IVCT、IVRT、ET、Tei指数。结果两组手术后1个月及6个月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房内径及肺动脉收缩压均小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PH(-)组,术后6个月肺动脉收缩压低于术后1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三尖瓣环Sa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PH(+)组,术后6个月的IVRT、Tei小于术前,术后6个月的ET大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能定量评价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手术前后右室功能的变化,判定肺动脉高压对预后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