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以黑豆红色素为试验材料,采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不同光照处理对黑豆红色素稳定性的影响,筛选有助于提高黑豆红色素光稳定性的辅色剂并确定其最佳添加量。结果表明:太阳光下照射4 h时黑豆红色素保存率最低。对辅色剂的筛选结果表明:柠檬酸、苹果酸、草酸、丙二酸、酒石酸、冰乙酸和乳酸均可以提高黑豆红色素对光的稳定性,最佳添加量分别为0.06%、0.06%、0.03%、0.05%、0.05%、0.10%、0.10%,色素保存率分别可达到103.19%、94.00%、111.88%、106.56%、103.73%、112.44%、102.04%。  相似文献   

2.
褚盼盼 《大豆科学》2022,41(2):209-215
为促进黑豆红色素的稳定性,对比不同类型食品防腐剂的作用效果,以黑豆红色素为试验材料,色素保存率为指标,从苯甲酸钠、丙酸钙、丙酸钠、山梨酸钾、对羟基苯甲酸乙酯、亚硝酸钠和漂白剂7种化学合成防腐剂及鱼精蛋白、溶菌酶、纳他霉素和乳酸链球菌素4种生物天然防腐剂中筛选能够促进黑豆红色素稳定性的食品防腐剂。结果表明:苯甲酸钠、丙酸钙、溶菌酶和山梨酸钾4种食品防腐剂对黑豆红色素溶液的稳定性具有破坏作用,色素保存率分别降低40%、50%、50%和35%;亚硝酸钠、纳他霉素、丙酸钠、漂白剂、乳酸链球菌素和对羟基苯甲酸乙酯6种食品防腐剂对黑豆红色素溶液具有辅色作用,色素保存率分别提高30%、20%、30%、80%、60%和30%;鱼精蛋白对黑豆红色素溶液的稳定性影响不显著。结果说明不同食品防腐剂对黑豆红色素的稳定性影响存在差异,且影响效果与防腐剂的类型无关。在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可以选择亚硝酸钠、纳他霉素、丙酸钠、漂白剂、乳酸链球菌素和对羟基苯甲酸乙酯等6种食品防腐剂来提高黑豆红色素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高粱红色素稳定性研究李淑芬,李景琳,潘世权(辽宁省农业科学院高粱研究所)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对食用色素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食用色素分为人工合成和天然色素两种,而合成色素对人体有害,目前天然色素倍受欢迎。高粱红色素是从高粱颖壳中提取的天然红...  相似文献   

4.
紫草红色素提取及其理化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紫草红色素是从紫草科紫草属植物的根中提取的红色素,它不仅安全性高,而且具有一定的药理作用。我国紫草资源非常丰富,近些年来已成功地将紫草人工栽培。辽宁、吉林及黑龙江等省均有一定栽培面积。紫草种籽可提取工业用油,其籽内含丰富的营养物质,如β-亚麻酸及SO...  相似文献   

5.
为增加火龙果中天然红色素的稳定性,实现其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以红肉火龙果果肉为原料,研究pH值、金属离子、甜味剂、食品添加剂等因子对其喷雾干燥粉、冻干原粉及冻干包埋粉中红色素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该火龙果粉中色素对高温敏感,喷雾干燥粉中的色素损失率高于冻干原粉和冻干包埋粉;色素在pH6的环境中较稳定;Ca2+、K+、Mg2+对色素稳定性影响不大,Na+有利于提高喷雾干燥粉中色素的稳定性,Zn2+、Al3+不利于色素热稳定性,Fe3+、Cu2+可对果粉中的色素稳定性造成严重损坏;甜味剂等碳水化合物对火龙果粉中色素稳定性无不利影响;丙酸钙不利于色素稳定,过氧化氢明显降低喷雾干燥粉热处理后的色素残留率,亚硫酸钠对3种果粉的色素均可造成严重破坏,抗坏血酸可明显提高3种果粉色素的热稳定性。该结果为促进火龙果粉的加工及利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沧黑豆2号是以MSP287不育系为母本,以小黑豆、冀豆12等资源混合群体为父本,经连续多轮选择而成的黑豆新品种。2021年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具有籽粒大、高产、抗病性和抗逆性好等特点。2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2 403.8 kg/hm2,比对照冀黑豆1号增产12.1%;生产试验产量为2 652.4 kg/hm2,比对照冀黑豆1号增产14.5%。介绍了沧黑豆2号的选育过程及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7.
辣椒红色素制取和应用研究概述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张华  吕玉璋 《杂粮作物》2000,20(6):38-43
辣椒红色素作为优质的天然色素,具有广阔的国内外市场。我国既是辣椒红色素潜在生产国,又是其潜在的巨大市场。依据国内近20年来有关辣椒红色素的研究资料,概述了辣椒红色素特性、提取工艺、除辣技术、提高产出率和稳定性以及应用方面的研究成果和信息,期望能对辣椒红色素的研究、开发和产业化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8.
红麻花黄色素的提取及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红麻花为原料,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设计正交试验进行色素提取工艺的优化研究,得出最佳提取条件为:在55℃下,以丙酮为提取剂,料液比为1∶40(g/ml),恒温浸提6h.同时研究温度、pH值、自然光照、氧化剂、还原剂和金属离子对色素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红麻花色素在90C以下热稳定性良好;pH对色素的影响明显,在强酸下稳定性较好;具有良好的抗还原性和一定的抗氧化性;金属离子Ca2+、Mg2+对色素影响不大,Cu2+、Al3+、Na+、K+对色素有一定的降解作用.  相似文献   

9.
为优化微波提取黑豆总黄酮化合物的工艺,并对其抗氧化性进行初步研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取液料比、乙醇体积分数和微波功率为自变量,总黄酮得率为响应值的三因素三水平的响应曲面分析法,模拟得到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提取工艺的最佳条件为功率600 W、液料比40∶1、乙醇体积分数60%,在此条件下,总黄酮得率达到22.1 mg·g~(-1)。抑制油脂过氧化作用的研究结果表明黑豆黄酮是一种天然的抗氧化剂。  相似文献   

10.
探讨了槟榔中制备红色素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槟榔色素最佳的提取溶剂为含0.1mol/L盐酸的50%乙醇,最佳的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50℃、料液比1:30、提取时间90min。  相似文献   

11.
以黑豆为原料,按照一定条件萌发处理。利用微波辅助提取法,通过对料液比、乙醇浓度、微波处理时间、微波功率进行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探讨黑豆豆芽中大豆异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因素,并优化筛选其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影响大豆异黄酮提取率的因素顺序为:微波处理时间料液比微波功率乙醇浓度。黑豆豆芽中大豆异黄酮的最佳微波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25、乙醇浓度50%、微波处理4 min、微波功率为450 W。在此条件下,黑豆豆芽中大豆异黄酮的提取率为0.595%。  相似文献   

12.
大豆种皮特异性启动子的克隆及功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PCR技术从大豆品种吉农17基因组DNA中分离得到大豆种皮特异性启动子片段SCSP,长度约为1268 bp.序列分析表明SCSP与报道序列同源性达97%以上.将其与GUS基因融合,构建植物表达载体pSCSP-GUS后,转化到EHA105根癌农杆菌中,通过根癌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介导法转化烟草(Nicotiana tabacum)NC89.转基因植株的GUS活性检测表明,仅能在种皮检测到GUS活性,而在茎、叶和花等其它组织中都未检测到GUS活性,证实SCSP片段具有种皮特异性表达功能.  相似文献   

13.
对黑豆皮花青素不同提取方法,传统有机溶剂法、水浸提法、超声波辅助法的提取率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法的提取率最高,达到20.50%。并采用滤纸片法对3种不同提取方法所得的花青素抑菌效果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水浸提法对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3种细菌的抑菌圈均最大,抑菌效果最好。另采用平板菌落计数法对水浸提法所得的花青素抑菌率进行比较发现,从低浓度到高浓度抑菌效果逐渐增强。当花青素在浓度为0.3 g·m L-1时,对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3种细菌的抑菌率最高,分别达到79.75%、74.50%和81.60%。  相似文献   

14.
赵贵兴  陈霞 《大豆科学》2003,22(4):306-309
以新鲜豆渣为原料,通过L9(3^4)正交实验设计方法,就影响膳食纤维含量的碱浓度、温度、时间和酶用量四项因素进行了实验。研究确立了制备豆渣纤维的最佳工艺条件。利用本工艺,湿豆渣经浸泡、碱处理、酶解、干燥和超微粉碎等程序,即得到豆渣膳食纤维,工艺产率为85%,产品纤维素含量是80%,本文还以豆渣膳食纤维为原料研制出大豆纤维系列食品。  相似文献   

15.
研究"紫娟"晒青绿茶主要呈色成分及其稳定性。采用酸性甲醇-水和水分别提取"紫娟"晒青绿茶色素,利用HPLC-ESI-MS/MS方法对其主要色素进行了分离鉴定。结果显示,"紫娟"晒青绿茶含有14种花色素苷、24种黄酮、8种酚类以及3种生物碱。主要的花色苷类物质为天竺葵素-3-葡萄糖苷或天竺葵素-3-半乳糖苷、天竺葵素-3-(6-香豆酰基)-葡萄糖苷、飞燕草素-3-葡萄糖苷、飞燕草素-3-芸香糖苷、飞燕草素-3-O-(6-香豆酰基)-葡萄糖苷、Prodelphinidin B-2(or 4)3′-O-gallate、Procyanidin B-2(or 4)3′-O-gallate、Petunidin-3-glc-4-vinylphenol和Malvidin-3-glc-4-vinylepicatechin等。酸性甲醇-水提取的"紫娟"晒青绿茶红色素水溶性好,颜色随pH值变化而变化。酸性条件下该色素对光、低温有很好的稳定性,耐氧化性与耐还原性较强。Cu2+、Fe3+使色素稳定性变差。明确了"紫娟"晒青绿茶呈现紫色的主要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6.
采用微波辅助提取豆粕中大豆异黄酮,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研究了微波火力、乙醇浓度、料液比、微波时间对大豆异黄酮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范围内各因素对大豆异黄酮提取率的影响主次顺序为:微波火力>乙醇浓度>料液比>微波时间.微波辅助提取大豆异黄酮的最佳条件为:料液比1∶20(g∶mL),微波火力中高火,微波时间3 min,乙醇浓度50%.在此条件下,大豆异黄酮的提取率可达到1.2432%.  相似文献   

17.
大豆与大豆芽中异黄酮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占静  郭睿  李宁 《大豆科学》2008,27(2):357-360
以乙醇为溶剂,分别以大豆、大豆芽为原料,研究了异黄酮的提取工艺,并在最佳工艺条件下探讨了两者中异黄酮的得率,试图寻找提取大豆异黄酮的最佳原料和工艺方法.结果表明温度、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等'因素对异黄酮的提取均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大豆芽中异黄酮含量比大豆中高.通过正交试验得出从大豆、大豆芽中提取异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分别为温度80℃,乙醇浓度70%,料液比120,时间2 h;温度80℃,乙醇浓度70%,料液比114,芽长6 mm,在此条件下异黄酮的提取率分别为1854、2105 μg·g-1.  相似文献   

18.
为优化提取和纯化低温豆粕中皂甙的加工工艺,采用微波法提取低温豆粕中的大豆皂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了微波火力、乙醇浓度、料液比、微波时间对大豆皂甙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范围内各因素对大豆皂甙提取率影响的主次顺序为微波时间>微波火力>乙醇浓度>料液比;在微波火力为中高火、微波时间2.5 min、乙醇浓度60%、料液比1:25(g:mL)的条件下得到最优工艺条件,此时大豆皂甙的提取率为0.640%.  相似文献   

19.
豆渣中水溶性大豆多糖的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豆多糖是大豆中的有效活性成分之一,具有抗氧化性、食品稳定性等作用.以市售豆渣为材料,采用不同的提取温度、液固比和提取时间进行单因素试验,然后在此基础上采用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对水溶性大豆多糖的提取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提取温度对水溶性大豆多糖提取率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液固比,再次是提取时间.水溶性大豆多糖提取的最优工艺参数是:提取温度为90℃、液固比为5:1、提取时间为3 h.经苯酚-硫酸法测定,水溶性大豆多糖含量为7.47%(以葡萄糖计).  相似文献   

20.
超声波提取豆渣中水溶性大豆多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郝继伟 《大豆科学》2011,30(3):507-510
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探讨在超声波环境下提取温度、液料比、提取时间以及超声波功率对豆渣中提取大豆水溶性多糖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功率对水溶性大豆多糖提取率的影响较大,其次是提取温度和液料比,然后是提取时间.水溶性大豆多糖提取的最优工艺参数是:提取温度80℃,液料比10∶1,提取时间40 min,超声功率16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