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确定不同含水条件下聚驱油井流入动态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合理设计聚合物驱采油装置及生产制度,由连续性方程、运动方程、状态方程,考虑流体流变性的变化,建立了聚合物驱不稳定渗流的IPR曲线模型,结合油相IPR曲线进行加权,可以得到聚合物驱油藏不同含水条件下油井的综合IPR曲线。分析了含水率、注入液和采出液浓度对聚合物驱油藏油井综合IPR曲线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水力压裂油井产能计算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油藏渗流理论,基于裂缝为有限导流能力,建立了水力压裂油井产能计算模型及其求解方法,并编制软件计算分析了低渗透油藏水力裂缝参数对油井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裂缝半缝长一定时,裂缝的导流能力对油井IPR曲线的影响较小;而当裂缝的导流能力一定时,裂缝半缝长对油井IPR曲线的影响明显,提高裂缝半缝长能显著增加油井的产量;对于一定的裂缝半缝长,存在最佳的裂缝导流能力。  相似文献   

3.
油井未来向井流动态关系预测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一种新的对未来不同开发时期IPR曲线的制作方法。该方法考虑地层压力采用物质平衡方程得到;通过应力敏感试验结果拟合得到地层渗透率随地层压力变化关系,以相渗曲线为基础得到产液含水率随采出程度的变化关系,进而确定出不同开采时间的产液含水率,在已知地层压力、采液指数、含水率条件下采用Petrobras综合IPR方法确定油井的IPR。  相似文献   

4.
根据理论推导得出应用段塞测试压力数据可确定非自喷井IPR曲线。经理论推导得出,在半对数图中段塞流压力恢复压差函数与时间呈直线关系,由该直线斜率可以求得油井极限产液指数,从而可求得油井最大产液量和不同流压下的产液量。通过矿场应用证明,该方法是可行的,误差小于2%。  相似文献   

5.
新型IPR方程的应用与对比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将对于油井提出的新型IPR方程应用于计算饱和油藏(PR=Pb)和未饱和油藏(PR>Pb)及油井的绝对无阻流量和IPR曲线,均取得了比较好的结果。通过实验应用表明,新型IPR方程比Vogel于1968提出的IPR方程具有较好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6.
利用油藏渗流理论,基于裂缝为有限导流能力,建立了水力压裂油井产能计算模型及其求解方法,并编制软件计算分析了低渗透油藏水力裂缝参数对油井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裂缝半缝长一定时,裂缝的导流能力对油井IPR曲线的影响较小;而当裂缝的导流能力一定时,裂缝半缝长对油井IPR曲线的影响明显,提高裂缝半缝长能显著增加油井的产量;对于一定的裂缝半缝长,存在最佳的裂缝导流能力。  相似文献   

7.
基于Petrobras方法含水综合IPR曲线公式的修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并推导了含水油井综合IPR曲线的两个新公式,并推导了综合IPR曲线上最大产油量处斜率的精确表达式。确定综合IPR曲线分为两个步骤:一是计算采液指数,二是计算任意流压──产量点。Petrobras方法第一步骤采用产量加权平均法,第二步骤使用流压加权平均法,故理论上不严格,实际上存在较大的误差。文中提出的第一种方法是两个步骤全采用产量加权平均法,第二种方法是两个步骤全采用流压加权平均法,并推导出了采用流压加权平均法时在综合IPR曲线的最大产油量处斜率的精确表达式。该表达式与原式比较极为简单。最后对三种方法的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和讨论,利用新公式可以更精确地进行油井产能的预测。  相似文献   

8.
针对江汉油田油井结盐严重的现象,分析了油井结盐的原因、影响结盐的因素及结盐对油井正常生产造成的危害。着重阐述了通过准确计算油井产出液中Cl^-浓度、掺水量与动态监测相结合控制油井结盐的方法及现场施工工艺,并以2口井的应用实例分析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及其在现场应用中所产生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9.
油井产能评价在油田开发规划和方案的编制工作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基于Evinger-Muskat 方程,应用Fetkovich 方法,建立了未饱和油藏应用一点法确定油井的IPR 曲线、预测油井产能变化的方法,并通过实例,说明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抽油井液性分段的基础上确定了适合江汉抽油井的流压计算公式,进而推导了静压的计算公式。根据江汉抽油井的特点,本文着重分析了有关参数的取值方法。1984年以来,对计算压力与环空测压资料进行了一百多井次的对比,得到了较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对油井含水动态进行分析,并对其开发指标进行预测,有助于掌握油井的工作状况及油井的开发现状,是进行油田开发调整,提高油田最终采收率必不可少的工作。油井含水率 ̄时间关系曲线因含水率的不稳定难以判断油井的工作特征,油井水驱特征曲线能反映该井泄油范围内的水驱特征,消除了含水率的波动,但因其具有曲线形状难以外推,只能用于短期预测,本文提出的油井含水特征曲线可方便地对每口井进行含水特征研究,并确定其工作指标。  相似文献   

12.
基于油井流入动态曲线的防砂井产能预测方法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以防砂前油井流入动态(IPR)曲线为基础,考虑各种防砂措施在井底附近造成的附加阻力表皮,建立一套基于IPR曲线的防砂井产能预测方法。利用防砂前IPR曲线资料用最小二乘法计算将防砂前油井总流动表皮折算为零时的折算等效渗透率,然后计算防砂措施造成的附加层流和紊流表皮,再用产能基本公式预测防砂井的产能。借助IPR曲线避开了实际地层渗透率的获取和大量表皮系数的计算,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杨满平  高超  杜少恩 《特种油气藏》2012,19(4):69-72,154
油藏开采过程中,当流动压力低于饱和压力时,溶解于原油中的天然气析出,水驱油藏油井出现三相渗流,部分油井受其影响,产量出现随着流动压力降低而下降的现象,表现为IPR曲线发生倒转。利用新建立的油井流入动态关系方程,能够合理地拟合和描述这种倒转现象,并可以判断油井IPR曲线是否出现倒转现象或具有拐点,计算油井的最低合理流动压力。新建立的IPR方程通式囊括了大部分经典的IPR方程,包括经典的Vogel方程和Fetkovich方程及其推广式,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4.
目前 ,普遍采用的产能预测方法是在沃格尔方程基础上演变而来的油气水三相产能预测方法———广义 (或综合 )IPR曲线法。IPR方法计算所需要的参数包括 :油层静压、饱和压力、体积含水、某一产液量及所对应的井底流压值。但是 ,多数井缺乏油层静压和井底流压数据。本文在广义IPR曲线方法的基础上 ,演变出几种广义IPR曲线的计算方法 ,解决了产能预测过程中理论与实际脱节的问题。1 广义IPR曲线的原形Petrobras在Vogel方程的基础上 ,提出了一种计算三相流动IPR曲线的方法。(1)产液指数计算。当时Pwftest≥Pb 时Jt =qttestPr-Pwftest(…  相似文献   

15.
DB油田是一个高密度、中低粘度、高饱和压力油藏,有灰岩和砂岩2套不同性质的开发层系。首先从分析油藏特性出发,提供了一种计算不同含水时期、不同结构油井的采液指数的方法;然后采用节点系统分析方法对自喷生产动态进行了预测,对油层的自喷能力进行了评价,并对生产管柱进行了选择;最后对人工举升方式进行了优选。从而形成了一套集油井产能计算、井筒管柱选择与举升方式优选于一体,并适用于直井、斜井和水平井的油井生产系统设计方法,为高效开发DB油田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6.
针对传统提液方法提液效果差、指标预测不准确等问题,从单井生产动态出发,综合Bendakhlia IPR方法与广适水驱理论,提出贯穿油井整个开发周期的提液方法:无水采油阶段,采用遗传算法求取Bendakhlia IPR曲线方程,指导油井优化产能;稳定水驱阶段,采用动态方法反演无因次采液指数变化规律,指导油井提液设计。该方法运用于BZ油田开发井的初期产能优化及后期提液设计中,矿场效果与预期基本一致,说明该方法准确、可靠。该研究成果对海上油田的高效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江汉石油科技》1991,1(2):26-26
在油田开发的日常生产和管理过程中,要经常进行油井生产动态分析.江汉油田有300多口油井。如果逐一进行分析,工作量大。必然花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造成对油井生产中的问题不能及时发现.影响生产的正常进行.针对这一情况,我们编制了抽油机井动态控制图应用软件.为油田开发的生产和管理提供了一种及时、准确、可靠的预测和分析手段.  相似文献   

18.
IPR发展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PR属于产能试井范畴,其方程因简洁、实用而应用广泛,是油井生产动态分析、产能预测、举升工艺设计以及优化的理论基础之一.本文首先回顾常用的常规IPR方程,然后通过理论推导得出一种新的IPR综合关系式,该关系式概括了多种常规IPR方程.根据理论分析和实际经验提出用多点IPR方法评价油井流入动态具有较好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9.
沈阳油田注水区块有效提液技术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油井IPR曲线分析法预测油井产液能力,对沈阳油田主力注水区块(沈84-安12、沈67、法哈牛等区块)实施有效提液技术,达到发挥油井潜能,增加产油量的目的.现场实施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同类油田提液增油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20.
多油层合采时,由于层间压力及物性的差异,各油层对油井产量及合水率的贡献不同。论从简单常见的油水两层模型入手,假定各油层地饱压差较大,油层为刚性水驱,基于达西定律,结合分层和全井的IPR曲线,推导出了全井的含水率与井底流压、合水率与产液量、含水率与产油量、产油量与产液量的关系式,并通过实例对这些关系式进行了分析讨论。论虽以油水两层为例,但其研究思路、方法和所得结论可推广到含油气两相流条件下的多层油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