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探讨侵袭性肺曲霉菌病(IPA)的MSCT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41例经临床及病理证实为IPA的MSCT表现。结果 35例血管IPA的MSCT主要表现为多发病灶25例,以肺野外周带分布为主26例;表现为结节或肿块影29例,伴晕征16例,出现空气半月征或空洞20例。6例气道IPA的MSCT主要表现为沿支气管分布的斑片影4例,以双肺中上野分布为主4例。15例血管IPA随访患者中,在出现晕征后的第2、4周分别出现空气半月征6例、空洞4例;5例气道IPA在随访1周时出现斑片结节融合4例,2周时支气管扩张4例,4周时4例支气管扩张加重。结论 血管IPA的MSCT多表现为肺野外周带多发结节或肿块影,常伴晕征或空气半月征或空洞;气道IPA多表现为沿支气管分布的斑片影,以中上肺野分布为主,常合并逐步加重的支气管扩张。IPA进展迅速,CT动态随访观察有助于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免疫功能正常者肺曲霉菌病的影像学表现。方法 收集9例经组织病理学确诊的免疫功能正常的肺曲霉菌病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X线片和CT表现。结果 9例患者均有胸片资料,其中8例有CT资料,且均接受增强CT检查。胸片示单发病灶1例,多发病灶8例,主要表现为多发结节影及大片状实变影,实变影及结节周围模糊,部分结节内可见空洞影。CT表现:肺部大片实变4例,其中3例可见"支气管气相征",实变并肺部小叶间隔增厚1例;肺部多发结节4例,结节周围可见"晕征";多数结节影沿支气管血管束分布,3例结节内见空洞,部分空洞内可见细线状分隔。增强后片状实变影及结节影均有强化,平扫CT值平均为(32.94±2.93)HU,增强后CT值平均为(64.13±6.31)HU。9例患者中3例合并胸腔积液。结论 免疫功能正常者肺曲霉菌病影像学表现多种多样,但在部分患者可有一定的特殊表现。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免疫正常的侵袭性肺曲霉菌病的CT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20例免疫正常的侵袭性肺曲霉菌病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其CT特征.[结果]20例确诊的免疫正常的侵袭性肺曲霉菌病患儿中,20例CT均可见异常改变,表现为斑片影、实变、结节、团块影等.肺实变75%(15/20),多沿肺段分布,呈节段性肺实变;25%(5...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免疫正常肺曲霉菌病患儿的CT表现。方法回顾分析经临床确诊的15例无基础疾病及免疫缺陷肺曲霉菌病患儿的临床资料和CT表现。结果 15例中,13例表现为肺内多发结节,其中细支气管周围分布10例,粟粒结节7例;12例实变,其中沿肺叶分布6例,小斑片影6例;6例支气管扩张,其中呈柱状扩张5例,呈串珠状扩张1例;6例支气管壁增厚;5例空洞,在上中(舌)肺叶支气管周围分布4例,厚壁空洞4例,薄壁空洞1例。随访发现12例痊愈,2例未愈,1例死亡。结论年龄小于2岁免疫正常儿童长期发热,CT主要表现为肺内小结节、实变、支气管扩张及空洞时,应该高度警惕肺曲霉菌感染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肺曲霉菌影像学特征,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收集经临床病理组织学检查或痰培养证实的18例肺曲霉菌病,对其影像学表现作回顾性分析。结果18例肺曲霉菌病中,6例为曲霉菌球,典型表现为“空气半月征”及“洞内球”,10例表现为肺内单发或多发结节(肿块),病灶周边可见斑片影(晕征),2例表现为一侧肺上叶不张。结论肺曲霉球菌病的影像学表现具有多样性。但若出现实变与结节(he块),绕有“晕征”的结节和楔形实变影时应考虑是否有真菌感染可能,但最终需结合病理学做出诊断。  相似文献   

6.
肺挫裂伤CT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急诊外伤的胸部X线平片检查中,胸部挫裂伤的某些影像表现常常被遗漏或被其他影像表现遮盖[1].胸部CT扫描可以对肺挫裂伤的部位、类型和严重程度做出准确地判断,为治疗及预后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内型侵袭性纤维瘤病的CT特征。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腹内型侵袭性纤维瘤病的影像学资料。结果:6例中,肠系膜来源5例,腹腔来源1例。边界清楚2例,边界不清楚4例,4例与周围肠管分界不清楚。4例呈实性肿块,2例呈囊实性肿块,密度不均匀5例。2例患者呈不均匀强化。结论:腹内型侵袭性纤维瘤病的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CT对于其定位、评价病变范围及周围组织侵犯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对我院1994-02~2005-09经病理证实的单发性肺转移瘤(SPM)32例CT表现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男14例,女18例,年龄27~82岁,40岁以上27例.SPM与原发肿瘤同期发现者4例,另28例自原发肿瘤确诊至发现SPM间隔3个月~12 a.原发肿瘤中结肠(含直肠)癌8例,乳腺癌6例,肾癌、膀胱癌、宫颈癌各3例,甲状腺癌、胰腺癌各2例,鼻咽癌1例(上述28例癌患者中腺癌12例,鳞癌6例,其余类型共10例),骨肉瘤2例,软骨肉瘤、滑膜肉瘤各1例.27例临床上无呼吸系统症状与阳性体征,5例有咳嗽、胸痛、咯血等症状.  相似文献   

9.
目的 提高CT诊断肺硬化性血管瘤的认识。方法 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肺硬化性血管瘤9例,男性1例,女性8例。年龄从25到56岁,平均年龄为41.1岁。全部病例均作CT平扫和增强扫描,并分析其CT表现。结果 肺硬化性血管瘤的CT表现为孤立性肿块,边界清晰,边缘光整,增强扫描时肿块密度均匀或不均匀强化,少数病例可见空气新月征。肿块周围肺组织、肺门及纵隔未见异常。结论 CT薄层增强扫描,有助于肺硬化性血管瘤的  相似文献   

10.
腐生型肺曲霉菌病的CT诊断(附6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腐生型肺曲霉菌病的CT特点及其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搜集经病理活检、手术证实的6例腐生型肺曲霉菌病的CT进行分析,其中结核继发曲霉菌病3例,慢性肺脓肿、糖尿病肺大泡和包虫囊肿各1例,常规CT扫描,病变区变换体位扫描。结果:6例CT分别于肺结核空洞、慢性脓腔、肺大泡空腔及包虫囊腔内见结节状曲霉菌球,变换体位曲霉菌球游离于空腔或空洞内,其周围有新月样透亮影。讨论:结节样均匀的高密度曲霉菌球,其周围有新月样透亮影,曲霉菌球随体位的变化游离于空腔或空洞内是腐生型肺曲霉菌病的CT特征。结合原发病史,变换体位进行病变区扫描对其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背景:实体器官移植后肺部感染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尤其是作为机会感染的曲菌,早期诊断侵袭性肺曲霉菌病是困难的。目的:总结实体器官移植后侵袭性曲菌性肺炎的CT表现。方法:以“实体器官移植/肾移植/肝移植/肺移植/心脏移植,曲菌,真菌,霉菌,肺,侵袭性,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为中文捡索词,以“solid organ transplantation/renal transplantation/liver transplantation/lung transplantation/heart transplantation, aspergil osis , fungus , mold , pulmonary invasive, tomography computerized”为英文检索词,检索维普和中国知网(CNKI)期刊全文数据库、Medline,highwire和外文生物医学期刊全文数据库(Foreign Journals Integration System)2001年1月至2012年10月有关肺曲菌感染和真菌或霉菌肺感染报告中主要涉及曲菌的侵袭性曲菌肺炎 CT 表现的临床报道。然后二次人工检索实体器官移植后,纳入有关实体器官移植后侵袭性曲菌肺炎CT表现的文献,排除重复性研究和不典型报道。结果与结论:实体器官移植后侵袭性肺曲霉菌病典型的胸部 CT 表现包括结节、肿块、实变以及磨玻璃影。随感染时间依次出现晕征、反晕征、空洞和空气半月征。这些征象的发生率的不同可能与 CT 检查时间和早期抗真菌治疗已经真菌预防性治疗有关。有意义的结果是侵袭性肺曲霉菌病征象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无实变或肿块和小腔空洞存在可能与更好预后相关。大结节、多发梗死性实变、肾脏替代治疗和持久性的血清半乳甘露聚糖阳性是90 d的死亡率独立的预测因子。而代表出血的晕征与90 d的死亡率无关。尽管报告较少,用 CT 肺血管造影诊断侵袭性真菌性肺炎是有前景的诊断手段,可以早期发现反映侵袭性血管受累的血管闭塞征,其敏感性和特异性优于晕征,与血清曲菌半乳甘露聚糖试验近似。  相似文献   

12.
MSCT测量不同CT阈值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潴留体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采用MSCT测量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不同CT阈值下肺潴留体积.方法 对28例COPD患者行64排CT吸气及呼气双相扫描,应用Emphysema软件测量不同CT阈值下(吸气相-950 HU、呼气相-950、-930、-910、-890、-870、-850 HU)的肺潴留体积,同时测量吸气末全肺容积(Vin)及呼气末全肺容积(Vex).比较吸气相-950 HU与呼气相不同CT阈值下肺体积占肺总体积的百分比(Vtrap%),分析Vtrap%、Vin和Vex与肺功能参数的相关性.结果 不同时相及不同CT阈值下Vtrap%测值不同,呼气相-930 HU下与吸气相-950 HU下Vtrap%最接近,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吸气相-950 HU以下和呼气相不同CT阈值下Vtrap%与第1秒用力肺活量与用力肺活量的比值呈负相关;Vin与肺总量、Vex与残气量之间呈正相关.结论 MSCT测量不同CT阈值下肺潴留体积不同,本研究条件下-930HU为呼气相测量COPD患者肺潴留体积的最佳阈值.  相似文献   

13.
肺曲菌病的CT表现及文献复习(附7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为了加深对肺曲球菌病的认识,提高CT诊断水平。方法 总结分析经穿刺活检和支气管镜检确诊的肺曲菌病7例。结果 CT表现主要为:空洞内可移动肿块及半月形空气征;蜂窝状改变中见小团块密影;软组织肿块,边缘可见“晕轮征”。结论 肺曲菌病寄生于空洞内的病变诊断容易,侵袭性曲菌病,肺部形成肿块样浸润炎症,诊断较困难,需要病理或细菌学检查确诊。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侵袭性肺曲菌病(invasive pulmonarya spergillosis,IPA)的CT及临床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7年1月。2011年1月25例确诊为IPA的肝移植患者胸部cT及临床表现。结果2l例(84.00%)IPA表现为肿块样实变,增强后无明显强化;在肿块样实变的病例中合并其他类型病灶,其中空洞18例,晕轮征14例,空气半月征8例。4例(16.00%)表现为斑片、大片实变影,无肿块样实变及空洞。25例(100%)IPA患者肺内病灶为多发。经抗真菌治疗后,18例较前好转,4例未见明显变化,3例较前进展。因侵袭性肺曲菌病死亡3例。IPA平均发生时间为肝移植术后31d。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发热(19/25)。25例在诊断为IPA时均无低白细胞血症。结论肝移植术后肺内出现肿块样实变合并空洞、空气半月征及晕轮征等多种形态病灶高度提示IPA。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肺包虫病的特征性CT表现。材料与方法:搜集32例经CT诊断,手术证实的肺包虫病人的检查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2例肺包虫病的主要CT表现是.肺内单纯型,直径2~8cm单发或多发肺内包虫,边缘清晰、密度均匀.内外囊壁紧贴,厚0.1~0.3cm,增强扫描,囊内未见强化。直径9cm以上单囊单发肺内包虫,内囊壁薄而光滑,外囊壁明显增厚粗糙,与受压肺组织分界不清,厚0.4~2cm。含子囊型.囊肿呈分叶状,内伴有网格样高密度影,形似“蜂房状”或“车轮状”.外壁钙化型,卵园型周围呈“蛋壳状”.肺内复杂型,包虫破入支气管,气体窜入内外囊壁之间包虫囊前方呈现“镰刀征”,气体窜入囊内,囊内形成气液平,内液中夹杂气体影,形同“满天星”。包虫破入胸腔,见胸腔积液,胸膜粘连,包央外壁肥厚,内囊塌陷,显示“水上浮莲征”.结论:CT诊断的准确率为100%.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双源CT(DSCT)术前定量评估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闭锁患者肺动脉及体肺侧支发育的价值.方法 20例肺动脉闭锁伴室间隔缺损(PA-VSD)患者同期接受DSCT、心血管造影(CA)和超声心动图检查(ECHO),以临床诊断为标准,对照分析3种检查对各种心脏畸形的检出率;着重对照同一患者肺动脉和体肺侧支相同位置的DSCT和CA测量值,并分别计算相应McGoon比值、肺动脉指数(PAI)和总体新生肺动脉指数(TNPAI)比值,对结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本组患者各种心脏畸形共55处,其中DSCT检出52处(94.55%),ECHO检出43处(7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体肺侧支DSCT检出14例(共37支),CA检出13例(32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00).肺动脉融合部DSCT检出16例,CA检出10例(P=0.047);DSCT和CA测量肺动脉、体肺侧支及膈水平胸主动脉直径的定量比较具有高度相关性(r=0.95~0.98,P<0.01);相应McGoon比值(DSCT:1.18±0.60;CA:1.23±0.64)、PAI[DSCT:(130.96±99.38)mm2/m2;CA:(140.91±107.87)mm2/m2]和TNPAI[DSCT:(160.31±125.62)mm2/m2;CA:(169.14±122.81)mm2/m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在无需获取压力等血流动力学资料的情况下,DSCT结合多普勒超声能够初步取代CA,成为肺动脉闭锁患者术前常规检查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