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莉芳 《基层医学论坛》2013,(29):3894-3895
目的对比分析鼻骨侧位片、多层螺旋CT扫描对鼻骨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9例鼻骨骨折患者行X线片和多层螺旋CT扫描诊断。结果 39例患者中,X线检查发现鼻骨骨折21例,未发现骨折18例。CT检查均为阳性,其中单侧鼻骨骨折24例,双侧鼻骨骨折15例。结论普通X线检查只能作为简单初步的检查方法。为防止误诊漏诊,对临床复合型鼻部创伤患者应行CT扫描,对怀疑鼻骨骨折并上颌骨额突骨折应选冠状位CT检查及多层螺旋CT 3D成像检查。  相似文献   

2.
莫燕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13):1782-1783
目的:探讨DR侧位片和128层螺旋CT三维重建检查在鼻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127例鼻骨外伤,临床诊断鼻骨骨折病人急诊行DR侧位片,后再行128层螺旋CT三维重建检查,对比分析影像学结果。结果:127例病人中,DR侧位片检查仅发现骨折102例,占80.3%,DR未显示骨折7例,显示不清18例。而128层螺旋CT三维重建检查后发现鼻骨骨折122例,占96.1%,无骨折仅5例,并对骨折部位、数量及复合性骨折显示清晰。经统计学检验,两者检查结果有显著差别,P<0.01。结论:DR侧位片检查作为鼻骨骨折在急诊检查中作为首选,但由于其漏诊较多,会延误病人的诊治,只能作为初步的检查方法。而为进一步明确诊断,并为临床医生提供最好的治疗依据,128层螺旋CT三维重建是鼻骨骨折最好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X线平片与CT检查技术在鼻骨骨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对比。方法我院在2014年1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鼻骨骨折患者中,选择具有可比性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患者,观察组鼻骨骨折患者给予CT检查技术诊断,对照组鼻骨骨折患者给予X线平片诊断,对比两组患者在鼻骨骨折诊断中的准确性并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结果观察组患者经CT检查技术诊断后发现,50例患者均为鼻骨骨折,准确率为100%,其中诊断出有单纯鼻骨骨折患者13例、有鼻中隔骨折患者26例以及有复合鼻骨骨折患者11例,诊断符合率为100%;对照组患者经X线平片诊断后发现,50例患者中有23例为鼻骨骨折、有14例为可疑鼻骨骨折以及有13例未见鼻骨骨折,准确率为46%,其中诊断出有单纯鼻骨骨折患者7例、有鼻中隔骨折患者12例以及有复合鼻骨骨折患者4例,诊断符合率分别为46.7%、46.2%以及44.4%。结论 CT检查技术诊断鼻骨骨折准确性高,对鼻骨骨折患者的骨折类型、骨折范围以及骨折程度都有很高的确定性,CT检查技术的临床价值明显高于X线平片,值得临床的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普通X线侧位片及螺旋CT在鼻骨骨折检查中CT的优势。方法:通过对41例鼻骨骨折患者分别行X线侧位片及进行螺旋CT扫描,靶区多平面重建(MPR)及三维重建(3D),立体观察成像,对比分析其相应的表现和诊断。结果:确诊的41例鼻骨骨折中,X线平片只显示了28例阳性,CT检查全部阳性,其中单侧鼻骨骨折16例,双侧鼻骨骨折8例,鼻骨汇合部骨折5例,其中鼻骨骨折伴鼻缝分离2例,鼻骨骨折伴上颌骨额突骨折6例,鼻骨骨折伴鼻中隔骨折4例。结论:普通X线检查鼻骨骨折只是简单初步的检查方法,螺旋CT及其图象重建能动态、立体观察鼻骨骨折及其周围结构的改变,是具有重要临床价值的检查方法。为防误漏诊,应将CT列为其必备的检查项目,X线平片、CT扫描两种检查互相补充对诊断鼻骨骨折有很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总结螺旋CT重建技术在骨盆环骨折中的诊断和治疗价值。方法选择本院在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接收的64例骨盆环骨折患者,按照骨折程度分为A型40例,B型15例,C型9例。给予A型患者应用保守的方法进行治疗,根据骨折具体的严重程度给予B型、C型患者采用手术方法进行治疗,主要包括经皮行骶髂关节空心螺钉内固定术与开放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后的检查使用螺旋CT技术,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恢复情况进行评估比较。结果本组全部64例患者中,骨盆后环骨折患者的X线DR片被诊断出疑似骨折7例,骨盆后环骨折患者的X线DR片被漏诊12例,骨盆前环骨折患者的X线DR片被诊断出疑似骨折5例,骨盆前环骨折患者的X线DR片被漏诊4例。经过螺旋CT技术检查后对其结果进行更正。结论对骨盆环骨折患者采用螺旋CT重建技术进行诊断和治疗,能够提高其临床诊断准确率,减少漏诊、误诊等不良情况的发生,保证患者的生存质量,在临床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DR与64层螺旋CT在鼻部外伤中的诊断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77例鼻部外伤患者1-7d内鼻骨侧位DR和头部64层螺旋CT检查的图像资料,比较DR和三维薄层CT显示鼻骨及其周围结构骨折的优缺点。结果77例鼻部外伤患者中,CT诊断鼻骨线性骨折38例,粉碎性骨折31例,正常8例,合并邻近周围部位骨折25例。DR诊断骨折44例,疑似骨折14例,未见骨折19例(包括漏诊13例和正常6例),未见邻近周围部位骨折。CT诊断鼻骨骨折的正确率是100%, DR诊断鼻骨骨折的正确率和漏诊率分别为63.8%和18.8%,CT和DR两种诊断方式的诊断正确率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DR诊断鼻部外伤效果不佳,而64层螺旋CT能正确判断鼻骨有无骨折、骨折部位、类型及是否合并邻近周围部位骨折,建议将多层螺旋CT作为鼻部外伤诊断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DR和CT检查在鼻骨骨折诊断中的实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疑似鼻骨骨折患者100例。患者就诊使接受DR检查,一天至一周内接受CT检查。比较两种影响结果诊断结果。结果:鼻区骨折33例,鼻骨汇合部骨折31例,双侧鼻骨骨折21例,鼻骨汇合部骨折合并双侧鼻骨骨折15例。DR诊断阳性分别为15例、14例、9例、4例。CT全部诊断阳性。结论:鼻骨骨折诊断中CT较DR有较高的诊断效果。  相似文献   

8.
朱燕 《中国乡村医生》2010,(20):165-165
目的:对照研究和评价X线平片与CT检查在鼻骨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别运用CT扫描及X线对45例鼻骨外伤患者进行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45例鼻骨骨折患者中,鼻骨侧位X线平片未发现骨折10例(22.2%),单纯鼻骨骨折29例(64.5%),合并眼眶及额骨骨折6例(1.33%)。CT检查全部为阳性。结论:普通X线检查鼻骨骨折只是简单初步的检查方法,为防误漏诊,应将CT列为其必需的检查项目。CT扫描是诊断鼻骨骨折最好的检查方法,且诊断准确率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数字化X线成像(DR)与螺旋CT在胫骨平台骨折诊断和分型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别对61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行DR及螺旋CT扫描,并采用MPR、VRT及SSD等后处理技术进行Schatzker分型,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价值。[结果]61例胫骨平台骨折病例中DR检查明确诊断52例,疑似诊断2例,漏诊7例,其中6例分型诊断经手术证实不准确;螺旋CT扫描明确诊断60例,漏诊1例,其中46例行内固定手术,证实螺旋CT分型诊断正确。[结论]螺旋CT扫描及后处理技术能够明确损伤部位、程度,有助于提高胫骨平台骨折的诊断率及分型诊断正确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多排螺旋CT在鼻骨骨折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1年7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36例鼻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分别应用多排螺旋CT检查和X线影像学检查,比较两种影像学检查的诊断结果.结果 本组36例患者中,20例(55.6%)为单侧骨折,16例(44.4%)为双侧骨折,单侧与双侧鼻骨骨折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X线平片共检出25处骨折,多排螺旋CT共检出57处骨折,多排螺旋CT的骨折检出率明显高于X线平片(P<0.05);多排螺旋CT检出19处合并其他骨折,X线平片未检出合并其他骨折,二者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在鼻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诊断中,应用多排螺旋CT检查,可对骨折部位、程度、范围及类型进行准确显示,在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用16层螺旋CT技术诊断肋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50例胸部外伤患者进行16层螺旋CT检查和X线平片检查,并对比分析其检查结果的准确性。结果:本组50例患者在进行X线肋骨正位和斜位(DR)检查时,有28例患者被诊断发生了肋骨骨折,此后经16层螺旋CT检查被确诊患有肋骨骨折;有12例患者的检查结果正常,此后经16层螺旋CT检查发现有10例患者存在无移位骨折。有10例患者的检查结果为“疑似骨折”,此后经16层螺旋CT检查确诊这10例患者患有肋骨骨折,本组患者在进行X线肋骨正位和斜位(DR)检查时被检出的肋骨骨折共有54根,被检出的疑似骨折有16根;在进行16层螺旋CT检查时被检出的肋骨骨折为103根。在为本组患者进行16层螺旋CT扫描时,我们对疑似骨折的肋骨采用曲面重组进行检测,显示肋骨骨折的几率为100%,此外我们还发现有5例患者发生肺挫裂伤,有11例患者发生胸腔积液,有1例患者发生锁骨骨折。结论:16层螺旋CT对肋骨骨折的检出率、诊断率明显高于X线平片,是胸部外伤患者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关节外伤患者在检查时采用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的价值。方法对2010年1月~2011年1月所收集的50例关节外伤患者,通过螺旋CT扫描之后,再对图像进行后处理,分析检查的状况。并选择50例一般资料不存在显著差异的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普通X图像进行检查,对比其检查效果。结果所有患者经过螺旋CT扫描,并处理其图像,可以明确显示患者骨折发生位置及移位状况等。其中,损伤位置为:14例膝关节,13例髋关节,9例颞颌关节,7例肘关节,6例踝关节,3例肩关节和1例肘关节。检查正确率98.0%(49/50),满意程度为96.0%,普通X线图像检查的正确率为76.0%,(38/50),满意程度为80.0%,螺旋CT图像后处理检查的正确率和满意程度均比普通X线图像检查高(P<0.05)。结论关节外伤患者在检查时采用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具有较高的价值,能清楚显示骨折位置,检查正确率和效果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肋骨及肋软骨骨折中的应用。方法资料显示,我院在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共接诊治疗过80例胸部外伤患者,给予患者常规CT扫描、正斜位DR拍片和图像重建,采用VR、MPR对患者肋骨及肋软骨影响进行探讨分析。结果多层螺旋CT在图像重建后诊断80例患者共有216处肋骨及肋软骨骨折,诊断准确率为100%;正斜位DR拍片诊断真确率为(79.6%),常规CT拍片诊断准确率为(81.4%)。多层螺旋CT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正斜位DR拍片和常规CT检查准确率。结论多层螺旋CT图像处理直观、清晰、准确、多方位,对肋骨及肋软骨骨折患者的检查治疗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值得被广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旨在探讨DR与MSCT后处理技术在鼻骨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鼻骨骨折患者73例。对所有患者均进行综合性检查,比较DR、CT两种检查方法对鼻骨骨折及骨折发生部位的诊断准确率、误诊、漏诊率。结果采用DR扫描对鼻骨骨折患者的诊断准确率为71.23%,进行CT扫描对鼻骨骨折患者的诊断准确率为95.89%,CT扫描的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DR扫描诊断准确率(P0.05)。DR对鼻骨骨折鼻额部的诊断准确率为71.42%(15/21),CT扫描对鼻骨骨折鼻额部的诊断准确率为100%(21/21);DR对鼻骨骨折鼻窦部的诊断准确率为72.72%(16/22),CT扫描对鼻骨骨折鼻窦部的诊断准确率为90.90%(20/22);DR对鼻骨骨折鼻颌部的诊断准确率为70.00%(21/30),CT扫描对鼻骨骨折鼻颌部的诊断准确率为96.66%(29/30)。CT扫描对鼻骨骨折部位诊断误诊、漏诊率为4.10%(3/73),DR扫描对鼻骨骨折部位诊断误诊、漏诊率为28.76%(21/73)(P0.05)。结论对鼻骨骨折患者采取CT检查的方法比DR检查的诊断准确率更高,对骨折显示更为清晰,CT检查可为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可靠的影像学基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比研究数字化X线摄影(DR)与CT对急性膝关节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7年3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100例急性膝关节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将CT检查及DR检查所得的图像进行对比分析,比较两种检查对不同损伤类型的检出率及诊断骨折塌陷和劈裂距离的准确性。结果CT检查检出患者的骨折损伤类型共94例,检出率为94.00%(94/100);DR检查检出患者的骨折损伤类型共61例,检出率为61.00%(61/100)。CT检查的检出率显著高于DR检查(P<0.05);DR检查在诊断骨折塌陷和劈裂距离测量的准确性显著低于CT检查(P<0.05)。结论DR和CT检查均可有效地显示膝关节损伤的影像学特点,但CT检查鉴别诊断膝关节损伤的能力优于DR检查,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 DR 与 CT 技术在鼻骨骨折诊断中的临床诊断效果进行比较,并根据比较结果评价以指导临床诊断方式的选择。方法:选取2009年4月-2013年1月我院接诊的鼻骨骨折的患者98例,回顾其数字化 X 线成像(DR)影像学图像、CT 检查结果和临床症状,并对 DR 与 CT 技术的诊断结果的准确性进行分析。结果:DR 诊断结果发现鼻骨骨折53例,疑似鼻骨骨折21例,未发现骨折征象24例,分别占54.1%、21.4%和24.5%;CT 检查结果显示所有患者均发现鼻骨骨折,诊断准确率为100%;两种诊断方式的诊断准确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CT 技术在鼻骨骨折的诊断中具有极高的准确率,是临床诊断首选的方法之一,在之后的临床治疗上具有明显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及后处理在鼻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80例鼻外伤病例平片检查拟诊为骨折的采用16层螺旋CT扫描并运用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重建(VR),评价是否骨折及对骨折进行分型。结果确诊鼻骨骨折74例,排除鼻骨骨折6例。74例鼻骨骨折病例中粉碎性骨折49例,单纯线型骨折25例;单纯性鼻骨骨折30例,鼻骨复合性骨折44例。结论多层螺旋CT及其后处理功能在鼻骨骨折诊断中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分析DR侧位片及128层螺旋CT三维重建在鼻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93例鼻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分别进行DR侧位片及128层螺旋CT三维重建诊断,对比2种方法的诊断准确率。结果:DR侧位片检出率为77.4%(72/93),128层螺旋CT三维重建检出率为96.8%(90/93),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鼻骨骨折诊断中应用128层螺旋CT三维重建可显著提高检出率,为临床诊断工作提高有效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CT扫描(冠状位+横断位)在鼻骨骨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58例鼻部外伤患者均行X线侧位片和冠状及横断位高分辨率CT扫描检查,主要分析X线侧位片及高分辨率CT扫描对鼻骨骨折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X线检查确诊鼻骨骨折46例,高分辨率CT检查52例发现鼻骨骨折,其中粉碎性骨折5例,鼻区线性骨折26例,汇合部横断骨折19例,鼻中隔骨折1例,鼻额缝分离1例。结论:高分辨率CT扫描(冠状位+横断位)对鼻骨骨折的诊断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作为鼻骨骨折的常规和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胫骨平台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入本院骨科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胫骨平台骨折患者80例,所有患者经手术证实为胫骨平台骨折,术前均接受多层螺旋CT检查及DR平片检查,对比不同检查方法的诊断准确情况.结果:多层螺旋CTⅠ型、Ⅱ型、Ⅲ型、Ⅳ型、Ⅴ型骨折诊断正确率显著高于DR平片检查(P<0.05),Ⅵ型与DR平片检查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总诊断正确率显著高于DR平片(P<0.05),多层螺旋CT在并髁间隆突骨折、并腓骨小头骨骨折检出率显著高于DR平片(P<0.05).结论:在胫骨平台骨折诊断中应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进行检查可提高分型正确率,且对合并骨折的检出率更高,具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