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8 毫秒
1.
目的 探讨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因子2A/2B(CDKN2A/2B)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是否能够预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缺血性脑卒中(CIS)的发生风险.方法 选取自2019年1月至2020年10月在澄迈县中医院高血压管理信息系统中登记的30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高血压组)与158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CIS患者(合并CIS组)为研究对象,采用亚硫酸盐扩增子高通量测序法(BSAS)对血液样本进行定量甲基化分析,检测CDKN2B基因甲基化水平.结果 合并CIS组患者饮酒史比例、同型半胱氨酸(Hcy)、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DKN2B甲基化水平均高于高血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饮酒史、血清Hcy和LDL水平升高以及CDKN2B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是高血压患者发生CI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另外,根据性别对患者进行分层,在调整饮酒史、Hcy、TC、LDL等变量后,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患者,CDKN2B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均是CI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对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CDKN2B基因甲基化水平与患者年龄呈正相关性(rs=0.178,P<0.05).CDKN2B基因甲基化水平预测高血压患者继发CIS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为0.677(95%可信区间0.589~0.779).另外,对男性和女性患者CIS发生风险的预测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03(95%可信区间0.527~0.678)和0.754(95%可信区间0.693~0.8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579,P<0.05).结论 高血压合并CIS患者普遍存在CDKN2B基因高甲基化水平,其可作为一个有效预测CIS发病风险的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查尔森合并症指数(WIC)评分系统评价基础疾病对于重症监护病房(ICU)危重患者28 d死亡风险的影响.方法 单中心、回顾性分析上海长征医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0月ICU 406例危重病患者的临床信息,按照28 d治疗转归分为死亡组(104例)和存活组(302例);记录一般临床资料;计算入院时WIC评分和入院24h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 与存活组比较,死亡组患者年龄、WIC评分、APACHEⅡ评分、严重脓毒症的比例及主要致病因素如肺部感染的比例均较高,多发伤的比例较低.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WIC评分、APACHEⅡ评分、肺部感染、多发伤、严重脓毒症与患者28 d预后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WIC评分[优势比(OR)=1.538,95%可信区间(95%CI)为1.265 ~ 1.869,P=0.000]、APACHEⅡ评分(OR=1.193,95%CI为1.137~1.252,P=0.000)、肺部感染(OR=0.546,95%CI为0.304~0.982,P=0.043)、严重脓毒症(OR=0.178,95%CI为0.098 ~ 0.323,P=0.000)与患者28 d预后独立相关.WIC评分、APACHEⅡ评分及二者合并后预测预后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面积[AUC(95%CI)]依次为0.657 (0.592~ 0.722)、0.790(0.739 ~ 0.841)、0.821(0.772 ~ 0.869).结论 WIC评分系统可以较好地评价ICU危重患者的28 d预后.  相似文献   

3.
脓毒症患者并发急性肺损伤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影响脓毒症患者并发急性肺损伤(ALI)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入住本院急诊ICU的36例脓毒症并发ALI病例,根据其预后分为存活组(17例)和死亡组(19例),将两组各项指标进行比较,其后选择有意义的变量(P<0.05)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提示,患者呼吸、平均动脉压、APACHEⅡ评分、急性肺损伤(LIS)评分、住院时间、pH值、氧分压、血乳酸值、氧合指数、既往慢性病史、是否机械通气在脓毒症发生急性肺损伤存活组与死亡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体温、心率、二氧化碳分压、性别、感染部位、细菌培养结果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APACHEⅡ评分、氧合指数对脓毒症并发ALI预后有显著影响.结论:脓毒症患者并发ALI病死率高,APACHEⅡ评分高、氧合指数低是疾病死亡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血清外泌体微小RNA(miR)-146a、miR-92a对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sCAP)患者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自2019年1月至12月重庆市长寿区人民医院收治的72例sCAP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合并ARDS情况将患者分为合并ARDS组(n=35)与未合并ARDS组(sCAP组,n=37).根据入院28 d内的存活情况,将合并ARDS组患者进一步分为存活亚组与死亡亚组.采用超速离心法从患者血清中提取并纯化得到外泌体,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血清外泌体miR-146a、miR-92a水平,记录ARDS患者28 d院内死亡情况等.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血清外泌体miR-92a、miR-146a水平对于sCAP患者发生ARDS的预测价值.结果 合并ARDS组患者miR-146a、miR-92a水平均明显高于sCAP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外泌体miR-146a、miR-92a水平预测sCAP患者发生ARDS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17(95%可信区间0.717~0.918)、0.801(95%可信区间0.688~0.913).入院28 d,死亡亚组患者miR-146a、miR-92a水平均高于与存活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外泌体miR-146a、miR-92a水平预测ARDS患者28 d死亡的AUC分别为0.832(95%可信区间0.680~0.984)、0.859(95%可信区间0.734~0.983).结论 血清外泌体miR-92a、miR-146a水平对预测sCAP患者ARDS发生风险和院内病死率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脓毒症诱发急性肝功能障碍患者的发生率、危险因素和临床特征.方法对160例脓毒症患者,收集个人和临床资料,以是否发生急性肝功能障碍分为脓毒症组和肝功能障碍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阐明脓毒症诱发急性肝功能障碍可能的危险因素;比较两组生化指标、血浆内皮素-1(ET-1)、脓毒症相关器官衰竭(SOFA)评分的关系.结果 在160例脓毒症患者中,出现急性肝功能障碍的患者25例,发生率15.6%.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长期饮酒( OR=4.102,95%CI1.288 ~ 13.063)、心功能不全史(OR =4.109,95% CI1.352 ~ 12.493)以及低血压(OR =5.833, 95%CI1.712 ~ 19.868)为脓毒症诱发急性肝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除氧合指数( PaO2/FiO2)、血小板(PLA)、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外,肝功能障碍组患者的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肌酐(Cre)、血糖波动范围(Rglu)、动脉血乳酸(Lac)、血浆ET-1、SOFA评分都高于脓毒症组;肝功能障碍组病死率高于脓毒症组.结论 长期饮酒、心功能不全史以及低血压为脓毒症诱发急性肝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肝功能障碍组具有较高的动脉Lac、血浆ET-1和SOFA评分,预示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应用左西孟旦和多巴酚丁胺治疗脓毒症心肌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福建省立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66例脓毒症心肌病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多巴酚丁胺组(n=32)和左西孟旦组(n=34),分别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多巴酚丁胺和左西孟旦.分析治疗前后2组患者的N末端B型利尿钠肽原(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肌钙蛋白I、乳酸水平、氧合指数、住院时间、住院死亡率、去甲肾上腺素总剂量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NT-proBNP、肌钙蛋白I、乳酸、氧合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NT-proBNP、乳酸、肌钙蛋白I水平比治疗前降低,氧合指数比治疗前升高(均P<0.05).治疗后,左西孟旦组患者的NT-proBNP、肌钙蛋白I、乳酸水平、住院时间和去甲肾上腺素总剂量比多巴酚丁胺组低,氧合指数比多巴酚丁胺组高(均P<0.05);与多巴酚丁胺组相比,左西孟旦组心律失常发生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左西孟旦与多巴酚丁胺相比,能更好地改善脓毒症心肌病患者的心功能,稳定血流动力学,减少住院时间,但无法降低住院死亡率.  相似文献   

7.
脑出血合并神经源性肺水肿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出血合并神经源性肺水肿(NPE)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脑出血无合并NPE患者和脑出血合并NPE患者各45例,对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心率、脑钠肽、氧合指数和血清高教C-反应蛋白行对照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两组比较,年龄、性别、GCS评分和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率、脑钠肤和氧合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心率增快(OR:1.053,P<0.05)和脑钠肽升高(OR:1.002,P<0.05)为脑出血合并NPE的独立危险因素.氧合指数是脑出血合并NPE的保护因素(OR:0.965,P<0.05).结论:心率增快和脑钠肽升高是脑出血合并NPE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氧合指数是脑出血合并NPE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观察严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患者血管外肺水指数(extravascular lung water index,EVLWI)与氧合指数(PaO2/FiO2)和胸腔内血容量指数(intrathoracic blood volume index,ITBVI)的相关性,探讨血管外肺水在脓毒症相关性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LI/ARDS)患者液体管理中的指导意义,为脓毒症相关性ALI/ARDS患者的液体管理提供新的临床策略.方法 选择2006年4月至2008年4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重症医学科符合严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伴ALI/ARDS患者24例,应用PiCCO技术监测患者胸腔内血容量指数(ITBVI)和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用血气分析同时监测动脉血氧分压(PaO2),以PaO2/吸入氧浓度(FiO2)计算氧合指数.比较EVLWI与PaO2/FiO2和ITBVI与EVLWI之间的相关性.采用简单相关分析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EVLWI与PaO2/FiO2呈明显负相关(r=-0.45,P<0.01).进一步以EVLWI=14 mL/kg进行分层分析,当EVLWI≤14 mL/kg时,两者无明显相关性(r=0.12,P=0.243);当EVLWI>14 mL/kg时,两者呈明显负相关(r=-0.47,P<0.01).这可以提示对严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伴ALI/ARDS患者,EVLW不是影响氧合的唯一因素,当EVLWI>14 mL/kg时,可以通过降低EVLW来改善氧合,但更应综合考虑影响氧合指数的各种因素.ITBVI与EVLWI无明显相关性(r=0.02,P=0.84).进一步以ITBVI=1000 mL/m2进行分层分析,当ITBVI≤1000 mL/m2时,两者无明显相关性(r=0.13,P=0.17);当ITBVI>1000 mL/m2时,两者呈明显正相关(r=0.40,P<0.01).这提示我们对于脓毒症相关性ALI/ARDS,当ITBVI>1000mL/m2时,可以通过降低ITBV来降低EVLW,但对于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症引起的EVLW,不能通过降低ITBV来降低.结论 EVLW在脓毒症相关性ALI/ARDS的液体管理中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绝经后女性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血清性激素水平的变化,以及性激素水平与胰岛素抵抗、肝酶学异常的相关性。方法以86例无亲缘关系绝经后女性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和90例年龄相匹配的健康绝经后女性对照人群为研究对象,血清总睾酮(TT)、雌二醇(E2)和胰岛素(INS)测定采用化学发光法,血清雌酮(E1)测定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采用稳态模型评价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并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肝肾功能、血脂。结果 NAFLD组患者谷丙转氨酶(ALT)、谷氨酰转肽酶(GGT)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NAFLD组患者INS、HOMA-IR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Z=2.812和3.129,P<0.01),而TT、胰岛素敏感指数(HOMA-ISI)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Z值为1.611和3.052,P<0.01);而两组间E1、E2水平无显著差异(Z值为0.564和0.946,P>0.05)。经年龄、血糖和血甘油三酯纠正后,NAFLD患者TT、E1和E2与HOMA-IR呈负相关,与HOMA-ISI呈正相关。与<95%可信区间相比,E1和E2=95%可信区间和>95%可信区间组NAFLD患者ALT水平显著降低(P<0.05);TT=95%可信区间和>95%可信区间的NAFLD患者ALT、GGT显著低于<95%可信区间(P<0.05)。结论绝经后女性性激素水平的下降可通过诱导胰岛素抵抗途径,介导NAFLD的发生,且与NAFLD的肝酶学异常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脑出血后合并神经源性肺水肿(NPE)发生的危险因素,探讨其与氧合指数及血清乳酸(LAC)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8年8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64例脑出血后合并NPE患者作为研究组,以同期80例单纯脑出血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单因素分析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和血清学指标差异,并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引发NPE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心率、脑钠肽、LAC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动脉血pH值和氧合指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心率(OR=1.721,P<0.05)、血清LAC水平(OR=2.277,P<0.05)、氧合指数(OR=0.431,P<0.05)是脑出血后合并NPE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心率和血清LAC水平是脑出血后合并NPE的独立危险因素,氧合指数为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血清瓜氨酸化组蛋白H3(CitH3)、沉默信号调节因子1(SIRT1)检测在急诊脓毒症患者病情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自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海口医院收治的115例脓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设为观察组).根据脓毒症患者病情程度将其分为脓毒症组(n=39)、严重脓毒症组(n=48)、感染性休克组(n=28).选取我院同期体检的80例健康志愿者为健康组.检测并比较各组血清CitH3、SIRT1水平差异.根据患者住院治疗30 d后的生存情况将其分为存活组(n=81)与死亡组(n=34).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脓毒症患者30 d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血清CitH3高于健康组,SIRT1水平低于健康组;感染性休克组血清CitH3水平高于严重脓毒症组和脓毒症组,严重脓毒症组血清CitH3水平高于脓毒症组;感染性休克组血清SIRT1水平低于严重脓毒症组和脓毒症组,严重脓毒症组血清SIRT1水平低于脓毒症组;死亡组血清CitH3水平高于存活组,血清SIRT1水平低于存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itH3预测脓毒症患者30 d死亡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为0.828,敏感度与特异度分别为0.710、0.774.血清SIRT1预测脓毒症患者30 d死亡的AUC为0.853,敏感度与特异度分别为0.742、0.83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序贯器官衰竭评分、血清CitH3和血清SIRT1是影响脓毒症患者30 d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脓毒症患者血清CitH3表达升高、血清SIRT1表达降低,其水平变化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不良有关,并对脓毒症患者临床预后的有一定预测价值,血清CitH3和血清SIRT1是影响脓毒症患者30 d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清血管紧张素(Ang)Ⅰ与Ang1-7比值对脓毒症相关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8例脓毒症相关ARDS患者的相关资料,根据28 d死亡结局分为存活组(n=52)和死亡组(n=36),比较两组患者在基本情况、入院24 h脓毒症相关器官衰竭估计(SOFA)评分、血气分析、血小板、血清白蛋白、总胆红素、血肌酐、血乳酸、AngⅠ、Ang1-7及AngⅠ/Ang1-7比值等方面的差异。应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脓毒症相关ARDS患者28 d死亡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各指标对脓毒症相关ARDS患者28 d死亡的预测价值;采用S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脓毒症相关ARDS患者AngⅠ/Ang1-7比值与SOFA评分及氧合指数的相关性。结果:死亡组患者SOFA评分、AngⅠ、AngⅠ/Ang1-7比值、血乳酸、血肌酐及总胆红素水平明显高于存活组,而Ang1-7、氧合指数、碳酸氢根、pH及血小板水平明显低于存活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OFA评分(OR=1.371,95%CI:1.042~1.804,P=0.024)、AngⅠ(OR=1.502,95%CI:1.063~2.123,P=0.021)、Ang1-7(OR=0.196,95%CI:0.050~0.770,P=0.020)及AngⅠ/Ang1-7比值(OR=1.641,95%CI:1.090~2.470,P=0.018)为ARDS患者28 d死亡的独立影响因素。AngⅠ、Ang1-7、AngⅠ/Ang1-7比值及SOFA评分预测脓毒症相关ARDS患者28 d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04(95%CI:0.706~0.881)、0.625(95%CI:0.515~0.726)、0.926(95%CI:0.850~0.971)、0.782(95%CI:0.681~0.863)。AngⅠ/Ang1-7比值预测脓毒症相关ARDS患者28 d死亡的AUC明显大于AngⅠ、Ang1-7及SOFA评分预测脓毒症相关ARDS患者28 d死亡的AUC(Z=2.322,P=0.020;Z=5.266,P<0.001;Z=2.564,P=0.010)。当AngⅠ/Ang1-7比值的最佳临界值为1.99时,预测脓毒症相关ARDS患者28 d死亡的敏感度为86.1%,特异度为92.3%。S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脓毒症相关ARDS患者AngⅠ/Ang1-7比值与SOFA评分呈明显正相关(r=0.478,P<0.001),而与氧合指数呈明显负相关(r=-0.245,P=0.021)。结论:血清AngⅠ/Ang1-7比值与脓毒症相关ARDS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密切相关,为28 d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作为评价脓毒症相关ARDS患者预后的较好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Pitt菌血症评分(PBS)、感染相关性器官功能衰竭评价系统(SOFA)、查尔森合并症指数(CCI)及D-二聚体(D-D)、清蛋白(ALB)预测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血流感染患者死亡的价值,并分析CRKP的耐药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东部战区总医院秦淮医疗区收治的210例CRKP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包括年龄、体质量指数、合并疾病、侵入性操作、既往抗菌药物应用、各项评分及实验室指标等,并分析CRKP的耐药性.根据住院期间预后情况将患者分为存活组(n=132)和死亡组(n=78),分析CRKP血流感染患者死亡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 临床共分离CRKP 236株,药敏试验显示对替加环素耐药率较低(8.0%),对阿米卡星、厄他培南、替加环素敏感率较高,均在80.0%及以上.死亡组体质量指数、ALB、血红蛋白(Hb)水平均显著低于存活组(P<0.05);死亡组合并呼吸系统疾病、肿瘤患者占比及CCI指数、PBS评分、SOFA评分、D-D水平均显著高于存活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合并呼吸系统疾病[OR(95%CI)=1.432(1.048~1.957)]、CCI指数[OR(95%CI)=1.538(1.183~2.000)]、PBS评分[OR(95%CI)=1.478(1.289~1.847)]、SOFA评分[OR(95%CI)=1.647(1.359~1.996)]、ALB[OR(95%CI)=1.438(1.218~1.698)]、D-D[OR(95%CI)=1.593(1.379~1.840)]是CRKP血流感染患者死亡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PBS评分、SOFA评分、CCI指数及D-D、ALB对预测CRKP血流感染患者死亡具有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血清中总RNA浓度在脓毒症患者诊断及预后评估方面的应用.方法 选择2009年10月至2010年11月入住解放军总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脓毒症患者76例,取血提取总RNA后测定其浓度,用散射比浊法测定C-反应蛋白(CRP),用酶联荧光分析试验(ELFA)测定降钙素原(PCT);并记录患者的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和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另选取24例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人作为对照组.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判断血清总RNA浓度诊断脓毒症的最佳水平;采用二分类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脓毒症患者死亡危险因子.结果 脓毒症组血清中总RNA浓度(ng/μl)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4.233 (0.204,37.733)比1.593(0.319.5.913),P<0.01],其诊断脓毒症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20;当总RNA浓度为2.027 ng/μl时,诊断脓毒症的敏感性为95.9%,特异性为65.2%.总RNA浓度在健康对照组、脓毒症生存组(42例)和死亡组(34例)呈逐级增高的趋势[3组分别为1.593(0.319,5.913)、4.178(0.204,10.776)、5.006(0.997,37.733),F=8.061,P=0.001].二分类变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是脓毒症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子[APACHEⅡ评分:优势比(OR)=1.265,95%可信区间(95%CI)为(1.031,1.553),P=0.025;SOFA评分:OR=1.151,95% CI( 1.031,2.284),P=0.012],而PCT则无关[OR=1.075,95%CI(0.974,1.187),P=0.151].总RNA浓度在二分类变量单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中显示的OR为1.149,但南于样本量太少,P=0.061.结论 脓毒症患者血清总RNA浓度明显升高,且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可以用于脓毒症时的检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评分系统与脓毒症患者病情评估及预后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08年12月本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收治315例脓毒症患者的资料,按住院28 d的预后分为生存组(194例)与死亡组(121例).比较两组患者血小板计数(PL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及纤维蛋白单体的差异;用logistic单因素回归分析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DIC评分与预后的关系,评价APACHEⅡ评分、DIC评分在脓毒症诊断中的价值.结果 死亡组PLT、Fib显著低于生存组,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时间(ACT)和纤维蛋白单体值显著高于生存组,且APACHEⅡ评分、DIC评分显著高于生存组(P<0.05或P<0.01).APACHEⅡ评分、DIC评分与脓毒症预后间均呈显著正相关[DIC评分:χ2=17.741,P<0.001,优势比(OR)=1.413,95%可信区间(CI)为1.203~1.659;APACHEⅡ评分:χ2=36.456,P<0.001,OR=1.109,95%CI为1.072~1.147].APACHEⅡ评分曲线下面积(0.706)高于DIC评分曲线下面积(0.611).结论 APACHEⅡ评分、DIC评分均可作为脓毒症预后的预测指标,但DIC评分对脓毒症的诊断和预后判断价值低于APACHEⅡ评分.  相似文献   

16.
每搏量变异对老年严重脓毒症患者液体反应的预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评价每搏量变异(SVV)预测机械通气老年严重脓毒症患者的液体反应性.方法 采用前瞻性临床研究方法,在液体复苏过程中共对17例机械通气的老年严重脓毒症患者进行31次液体负荷试验.采用脉搏波指示剂连续心排血量(PiCCO)技术监测SVV.将液体负荷后心脏指数(CI)增加值(ΔCI)≥10%定义为液体反应阳性.观察液体负荷试验前后血流动力学及肺水指标的变化,评价SVV、中心静脉压(CVP)与ΔCI的相关性.结果 液体负荷后SVV显著降低[(6.6±2.1)%比(12.1±3.7)%,P<0.01],CVP显著增高[(12.5±3.6) mm Hg比(8.9±4.1) mm Hg,1 mm Hg=0.133 kPa,P<0.01].直线相关分析显示,液体负荷前SVV与ΔCI显著相关(r=0.447,P=0.012),CVP与ΔCI无直线相关关系(r=0.082,P=0.674).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示,液体负荷前SVV、CVP与CI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72[95%可信区间(95%CI)0.463~0.885]和0.336(95%CI 0.133~0.539).SVV为11.5%时对液体反应的敏感性为71%,特异性为67%.结论 SVV能反映机械通气状态下老年脓毒症患者液体复苏时的液体反应性,可作为指导老年严重脓毒症患者液体治疗的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应用PiCCO技术监测并比较脓毒症合并急性肺损伤(ALI)或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改变,以探讨血管外肺水与各肺损伤指标及肺内炎症因子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40例2009年至2010年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ICU住院脓毒症患者进行观察,其中未合并ALI/ARDS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应用PiCCO技术连续7d监测血管外肺水等血流动力学指标,并记录血气分析结果、呼吸机参数、胸片,检测血清及肺泡灌洗液中炎症因子白介素-1( IL-1)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结果 在40例脓毒症患者中,15例(37.5%)合并ARDS,14例(35%)合并ALI.与对照组相比,ALI及ARDS患者表现为显著增高的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及肺泡灌洗液中IL-1、TNF-α水平.同时,血管外肺水指数与氧合指数、肺损伤指数及IL-1、TNF-α水平呈显著相关性(r=-0.524,r=0.147,r=0.572,r=0.655;P<0.05),且高ELVW水平组患者ICU病死率及住院病死率均显著高于低ELVW水平组.结论 在脓毒症介导的ALI及ARDS患者中,血管外肺水指标与肺内炎症因子水平及肺损伤严重程度具有相关性.因此,EVLW的检测可能对于判断脓毒症患者肺损伤程度及预后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8.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低氧性呼吸衰竭前瞻性队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PPV)对急性低氧性呼吸衰竭(AHRF)的治疗作用和治疗失败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04年1月-2007年12月北京朝阳医院呼吸重症监护病房应用NPPV治疗AHRF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NPPV成功与否将患者分为成功组和失败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NPPV模式和时间以及NPPV前和2 h、24 h的生命体征、血气分析和氧合指数(PaO2/FiO2)的变化.结果 ①59例患者NPPV成功率为62.7%(37/59).②与NPPV失败组比较,成功组平均年龄及因肺部感染导致AHRF比例较低(P均<0.01).NPPV前成功组PaO2/FiO2与失败组无显著差异,但成功组NPPV后2 h和24 h PaO2/FiO2均较失败组显著改善(P<0.05和P<0.01),且NPPV后24 h成功组心率和呼吸频率均较失败组显著降低(P均<0.01).③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PPV失败的危险因素为年龄≥60岁[比值比(OR)=8.30,95%可信区间(CI)2.49~27.60,P=0.002]、呼衰诱因为肺部感染(OR=6.19,95%CI 1.90~20.20,P=0.027)、NPPV后2 h PaO2/FiO2<150 mm Hg(1 mm Hg=0.133 kPa,OR=3.65,95%CI 1.20~11.04,P=0.044)、NPPV后24 h心率>100次/min(OR=7.45,95%CI 2.15~25.58,P=0.010)和呼吸频率>30次/min(OR=7.26,95%CI 1.88~24.49,P=0.018).结论 NPPV可作为无绝对禁忌证AHRF的一线呼吸支持方式,但对老龄和肺部感染诱发的AHRF患者失败率较高;短期应用NPPV治疗后呼吸、循环和氧合状况无显著改善的AHRF患者,应及早改为有创通气.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生理评分系统(PSS)在危重病患者病情评估和预后判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我科2010-03-01~2010-07-05收治的115例危重病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前瞻性研究,以入住 ICU时为观察起点, 30 d为观察终点,分别计算每一位患者的EWS评分、MEWS评分和PSS评分.结果 115例中存活66例,死亡49例.存活组EWS评分、MEWS评分、PSS评分和住ICU时间与死亡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5).随着PSS评分的增加,死亡率也逐步增加(rp=0.964,P=0.000).EWS评分ROC曲线下面积0.732(95%可信区间0.636~0.828,P=0.000),评分6.5分时Youden指数最大,为0.472;MEWS评分ROC曲线下面积0.776(95%可信区间0.686~0.865,P=0.000),评分4.5分时Youden指数最大,为0.452;PSS评分 ROC曲线下面积0.801(95%可信区间0.721~0.880,P=0.042),明显高于EWS评分、MEWS评分(P<0.01),PSS评分5.5分时Youden指数最大,为0.434.结论 PSS评分对危重病患者病情评估和预后判断有较好的效果,相对简单、依从性好,优于EWS评分、MEWS评分.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价N末端前B型利钠肽(NT-proBNP)对严重感染及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的预测作用.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收集并观察50例严重感染及感染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于入重症监护病房(ICU)0、24、48、72 h测定血浆NT-proBNP水平,根据住院30 d死亡情况分为死亡组与存活组并进行比较.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价血浆NT-proBNP水平对死亡的预测作用;采用线性回归分析评价血浆NT-proBNP的干扰因素.结果 死亡组(20例)血浆NT-proBNP水平(μg/L)在入ICU 0 h[20.86(14.28,23.92)]时明显高于存活组[30例,10.02(5.58,16.41),P<0.01],且这种差异持续至72 h[19.68(13.90,24.02)比9.24(4.30,11.81),P<0.01],但组内各时间点之间比较均无明显差异;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42,95%可信区间(95%CI)为0.764~0.922,P<0.01.以入ICU时血浆NT-proBNP水平>13.30μg/L作为判断死亡的最佳临界值,其敏感性为80.6%,特异性为70.2%.线性回归分析发现,氧合指数(PaO2/FiO2,r=-0.839,P=0.003)、血小板计数(PLT,r=-0.803,P=0.032)和入ICU 0 h时感染相关器官功能衰竭评分(SOFA,r=0.874,P<0.001)是NT-proBNP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 血浆NT-proBNP水平可以预测严重感染及感染性休克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