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分析达格列净联合利拉鲁肽对2型糖尿病患者相关代谢指标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9月我院收治的136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8例.对照组在常规干预的基础上给予利拉鲁肽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达格列净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血糖指标、胰岛功能指标、脂代谢指标、APN和氧化应激指标.结果 治疗后,两组的FPG、2 h PG水平及HbA1c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FINS、2 h INS、FCP、2 h CP水平及HOMA-β较治疗前升高,HOMA-IR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TG、TC、LDL-C水平较治疗前降低,HDL-C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APN、GSH-Px及SOD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达格列净联合利拉鲁肽治疗2型糖尿病能有效控制血糖,提高胰岛功能,改善糖脂代谢水平及氧化应激指标.  相似文献   

2.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19):3369-3370
目的探讨利拉鲁肽联合达格列净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46例进行研究,按照服药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单独使用利拉鲁肽治疗,观察组使用利拉鲁肽联合达格列净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前体重、BMI、FBG、2hPG、FCP、2hCP、FINS、2hINS、Hb Alc、HOMA-β、HOMA-IR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上述指标均得到明显改善,与治疗前相比组内差异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体重、BMI值无明显差异(P>0.05),而观察组的其他相关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利拉鲁肽与达格列联合使用对肥胖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及其他糖尿病指标的控制效果较好,还能防止出现低血糖,避免体重增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贝那普利与左氨氯地平联合治疗对高血压左心室肥厚和尿微量白蛋白的疗效.方法 选择高血压并左心室肥厚及有尿微量白蛋白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3组,分别给予贝那普利、左氨氯地平及贝那普利联合左氨氯地平治疗,于受试前、后分别测定血压及二维彩色B超,检测室间隔厚度(IVS),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Dd),E/A,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同时测定尿微量白蛋白、血清尿素氮和肌酐.结果 3组在受试2周后与治疗前相比,血压均开始下降,联合治疗组降压疗效与贝那普利组、左氨氯地平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24周IVS、LVPW和LVMI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均P<0.01),LVEF和E/A升高(均P<0.01).3组治疗4周后尿微量白蛋白都有所下降,其中联合治疗组明显降低(P<0.01).联合治疗组随用药时间的延长,尿微量白蛋白不断降低,24周后明显优于贝那普利组、左氨氯地平组(P<0.01).结论 贝那普利与左氨氯地平联合治疗有良好的降压作用,并且能逆转左心室肥厚,降低尿微量白蛋白及血清尿素氮和肌酐.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贝那普利与左氨氯地平联合治疗对高血压左心室肥厚和尿微量白蛋白的疗效.方法 选择高血压并左心室肥厚及有尿微量白蛋白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3组,分别给予贝那普利、左氨氯地平及贝那普利联合左氨氯地平治疗,于受试前、后分别测定血压及二维彩色B超,检测室间隔厚度(IVS),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Dd),E/A,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同时测定尿微量白蛋白、血清尿素氮和肌酐.结果 3组在受试2周后与治疗前相比,血压均开始下降,联合治疗组降压疗效与贝那普利组、左氨氯地平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24周IVS、LVPW和LVMI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均P<0.01),LVEF和E/A升高(均P<0.01).3组治疗4周后尿微量白蛋白都有所下降,其中联合治疗组明显降低(P<0.01).联合治疗组随用药时间的延长,尿微量白蛋白不断降低,24周后明显优于贝那普利组、左氨氯地平组(P<0.01).结论 贝那普利与左氨氯地平联合治疗有良好的降压作用,并且能逆转左心室肥厚,降低尿微量白蛋白及血清尿素氮和肌酐.  相似文献   

5.
赵卉  胡惠萍 《系统医学》2023,(13):108-111
目的 分析达格列净联合利拉鲁肽在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3年3月盐城市大丰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122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表将其分为两组,各61例。对照组给予达格列净治疗,观察组联合利拉鲁肽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血糖、血脂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8.26%)高于对照组(86.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19,P<0.05)。结论 达格列净联合利拉鲁肽在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和血脂指标水平,取得较为显著的疗效。可见该治疗方式在患者临床治疗应用的价值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丹蛭降糖胶囊联合达格列净治疗30例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了2020年9月—2021年9月期间在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确诊的糖尿病肾脏病患者,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单一的达格列净(10 mg/d)治疗,观察组则采用丹蛭降糖胶囊(5.25g/d)和达格列净联合治疗,治疗周期为12周。检测并分析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糖相关指标:血清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以及肾功能的相关指标: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尿微量白蛋白(mALB)。结果:2组治疗FPG、餐后2h血糖、HbA1c、BUN、Scr、UAER、mALB均有显著改善(P<0.05)。结论:丹蛭降糖胶囊联合达格列净可以明显改善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糖指标,并且降低尿蛋白,对糖尿病肾病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7.
高莉  褚璇 《临床荟萃》2021,36(7):616
目的 探讨达格列净联合利拉鲁肽治疗2型糖尿病伴代谢综合征患者临床疗效。方法 2型糖尿病伴代谢综合征患者52例,按1∶1随机分为对照组(n=26)与观察组(n=26)。对照组应用利拉鲁肽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达格列净治疗。疗程为1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相关指标变化。结果 治疗后,两组血糖代谢指标、胰岛功能指标、体重指数、腰围、血压及血脂代谢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抵抗指数、体重指数、腰围、收缩压、舒张压、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胰岛素、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较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达格列净联合利拉鲁肽治疗2型糖尿病伴代谢综合征患者,能有效控制血糖,降低体重、改善肥胖状态,调控血压和血脂代谢,同时减轻胰岛素抵抗和改善胰岛功能,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利拉鲁肽治疗微量白蛋白尿期(Ⅲ期)糖尿病肾病(DN)疗效及安全性进行观察。方法 将86例微量蛋白尿期DN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降糖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利拉鲁肽治疗,治疗6个月后比较两组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 IR)、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MAER)、血肌酐(SCr)、计算尿白蛋白肌酐比值(ACR)及肾小球滤过率(eGFR)。结果 治疗前,两组血糖及肾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BMI、FBG、PBG、HbA1c、HOMA IR 、BUN、SCr、UMAER及ACR降低,而FINS及 eGFR水平升高(P<0.05),但观察组改善更加明显(P<0.01)。观察组低血糖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 利拉鲁肽可在降血糖的基础上保护肾脏,改善肾功能且发生低血糖的概率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随机尿样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和24h尿白蛋白定量测定之间的关系。方法:分别采用放射免疫法、免疫比浊法和酶法检测124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58例健康体检者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24h尿白蛋白定量,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A1c的浓度,并对数据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糖尿病组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对数值为1.46±0.83,明显高于对照组0.42±0.14(P<0.01),且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与24h尿白蛋白定量,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A1c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03,0.025,0.038。结论:随机尿样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与24h尿白蛋白定量结果呈高度等级相关,可以快速诊断微量白蛋白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缬沙坦和氨氯地平联合应用对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伴尿微量白蛋白的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将90例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伴尿微量白蛋白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均为30例,A组在接受包括胰岛素、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等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缬沙坦胶囊,给药剂量为80 mg,po qd,B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氨氯地平片5 mg,po qd,C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缬沙坦胶囊(80 mg)和氨氯地平片(5 mg)。疗程6周,分别于治疗前后行动态血压检查,比较24 h、白天、昼夜平均收缩压、舒张压及血压变异性,血压达标率;测定尿微量白蛋白、血肌酐水平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1)治疗前三组患者24 h、白天、昼夜平均收缩压、舒张压、白天收缩压血压变异性(d SBPV)、白天舒张压血压变异性(d DBPV)、夜晚收缩压血压变异性(n SBPV)、夜晚舒张压血压变异性(n DBPV)及尿微量白蛋白、血肌酐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6周后三组24 h、白天、昼夜平均收缩压、舒张压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上述指标较A、B两组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两组d SBPV、d DBPV、n SBPV、n DBPV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A组治疗前后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患者降压总有效率分别为50.0%、56.7%和90.0%,C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A、B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A、C两组尿微量白蛋白、血肌酐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B组治疗后上述指标虽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三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分别为3.3%、6.7%、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可有效控制血压,降低血压变异性,同时能减少尿微量白蛋白,改善肾功能,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缬沙坦联合百令胶囊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口服缬沙坦联合百令胶囊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及尿白蛋白的影响.方法: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121例,随机分为对照组、缬沙坦组、百令胶囊组及联合治疗组.联合治疗组应用缬沙坦联合百令胶囊治疗;缬沙坦组应用缬沙坦治疗;百令胶囊组应用百令胶囊治疗;对照组应用川芎嗪注射液治疗.结果:治疗后联合治疗组、缬沙坦组、百令胶囊组尿白蛋白排泄量和血肌酐含量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缬沙坦组、百令胶囊组、联合治疗组分别与对照组白蛋白排泄量和血肌酐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与缬沙坦组、百令胶囊组作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随访3个月,尿白蛋白和血肌酐含量无明显变化.结论:缬沙坦、百令胶囊均能减少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尿白蛋白排泄量和血肌酐水平,改善肾功,两药联用疗效优于两药单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α硫辛酸应用于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疗效.方法 70例早期DN患者随机分为使用α硫辛酸组35例(观察组)和未使用α硫辛酸治疗组35例(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的控制血糖等治疗;治疗组加用d硫辛酸300 mg/d静脉滴注,治疗两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尿微量白蛋白及肌酐变化,并在3个月后复查尿微量白蛋白与尿肌酐.结果 经过两周的治疗,治疗组的hs-CRP从(3.92±4.56) mg/L下降至(2.24±2.49) 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03,P<0.05),尿微量白蛋白从(127.18±76.91) mg/L下降至(84.50±122.87) 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01,P<0.05),尿微量白蛋白与尿肌酐的比值从(28.95±30.49) mg/mmol下降至(13.76±20.83) mg/mmo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16,P<0.05).而对照组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但3个月后两组的尿微量白蛋白及其与尿肌酐的比值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05).结论 α硫辛酸治疗后短期内能够减少DN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但其能否长期减少DN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玛参多糖片对慢性肾脏病微量白蛋白尿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解放军北戴河康复疗养中心肾脏病科住院确诊的慢性肾脏病患者100例。受试患者按照入组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检测治疗前及治疗4周结束后3 d内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比值(ACR)、血清T-SOD,对治疗前后的尿微量白蛋白定量值及血清T-SOD值进行比较。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组治疗后尿微量白蛋白显著下降;而对照组治疗后尿微量白蛋白虽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各亚组(DN亚组、HPT亚组、Ig AN亚组)尿微量白蛋白均显著下降且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0.000 1);对照组各亚组尿微量白蛋白虽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后血清T-SOD值均显著升高。治疗组各亚组(DN亚组、HPT亚组、Ig AN亚组)血清T-SOD值均显著升高且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00 1);对照组DN亚组及Ig AN亚组血清T-SOD值升高且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00 1),但HPT组血清T-SOD值虽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玛参多糖片具有显著的抗氧化作用,能够减少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Ig A肾病等慢性肾脏病的微量白蛋白,保护肾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西洛他唑联合替米沙坦对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和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 ICAM-1)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早期2型DN 60例随机分为西洛他唑联合替米沙坦组和替米沙坦组两组各3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西洛他唑联合替米沙坦组予西洛他唑和替米沙坦治疗,替米沙坦组仅予替米沙坦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24 h尿微量白蛋白、血压及血清MCP-1、s Ic AM-1、丙氨酸转氨酶、肌酐、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24 h尿微量白蛋白及血清MCP-1、s Ic AM-1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西洛他唑联合替米沙坦组24 h尿微量白蛋白及血清MCP-1、s Ic AM-1均明显低于替米沙坦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洛他唑联合替米沙坦可减少早期2型DN患者尿白蛋白排出,保护肾脏,延缓疾病进展,且临床应用相对安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估限蛋白质摄入联合α酮酸治疗对Ⅲ、Ⅳ期2型糖尿病肾病在营养状况和胰岛素抵抗方面的影响.方法 选择住院治疗的Ⅲ、Ⅳ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66例,分为三组,分别予以普通饮食、单独低蛋白低磷饮食(A组)和低蛋白低磷饮食联合α酮酸-必需氨基酸制剂(B组)治疗12个月,定期测定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肾功能、血红蛋白、白蛋白、24 h尿白蛋白、肌酐清除率、空腹胰岛素及血糖,测量血压、体重指数、体脂百分比,三头肌皮褶厚度、上臂肌围等.结果 三组病人体重指数(BMI)、三头肌皮褶厚度(TSF)、上臂肌围(MAMC)、糖化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肾功能、血红蛋白、血脂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24 h尿白蛋白A、B组治疗后均低于治疗前(P<0.05),而且B组的24 h尿白蛋白的降低优于A组(P<0.05).肌酐清除率(CCr)A、B组治疗后均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B组的胰岛素抵抗指数、空腹胰岛素低于A组和对照组(P<0.05).结论 低蛋白饮食联合α酮酸治疗可以显著减少Ⅲ、Ⅳ期2型糖尿病肾病病人24 h尿白蛋白排出量,增加肌酐清除率及其胰岛素敏感性,从而减缓肾病的进程,减少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生,而且可以防止糖尿病其他并发症的发展,对血糖、血脂等的控制均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与达格列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将2018年9月至2019年3月亳州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诊治的100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纳入研究,均给予二甲双胍治疗12周后,检测糖化血红蛋白比值,将未达标(糖化血红蛋白比值7.0%)的79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9例,对照组40例。观察组在二甲双胍单药基础上加用达格列净10 mg,对照组在二甲双胍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格列汀25 mg,继续治疗12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体重、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情况。结果:治疗24周后,观察组体重较前下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下降不明显,较前无明显差异。两组的糖化血红蛋白均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更低但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两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低密度脂蛋白降低明显,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甲双胍单药治疗效果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加用达格列净或阿格列汀均能有效控制血糖,但达格列净能够有效控制体重,可能对肥胖型2型糖尿病获益明显,且对低密度脂蛋白升高的2型糖尿病患者受益更明显。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血塞通软胶囊联合雷米普利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微量白蛋白尿的影响.方法 将符合2型糖尿病肾病诊断标准的84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28例,治疗组A组予口服血塞通软胶囊和雷米普利,治疗B组口服雷米普利,对照组常规降糖治疗,检测治疗前后尿微量白蛋白.结果 治疗两组较对照组尿微量白蛋白有较明显改善,治疗A组获得满意疗效,A组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塞通软胶囊联合雷米普利治疗对2型糖尿病肾病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达格列净联合利拉鲁肽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2019年5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13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例。对照组采用利拉鲁肽治疗,观察组采用达格列净联合利拉鲁肽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平均血糖(MBG)、血糖水平标准差(SDBG)、餐后血糖波动幅度(PPGE)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低于对照组,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PAI-1)、胱抑素C(CysC)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Nesfatin-1、热休克蛋白60(HSP60)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达格列净联合利拉鲁肽有利于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波动、胰岛素抵抗,下调TNF-α、PAI-1、CysC、Nesfatin-1、HSP60水平,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必净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筛选符合条件的糖尿病患者60例,分为对照组和血必净组,各30例,血必净组常规治疗加血必净治疗,对照组仅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血肌酐(Scr)、血尿β2微球蛋白(β2-M)、尿清蛋白/肌酐比值的变化。结果:血必净组血β2-M、尿清蛋白/肌酐比值较治疗前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各指标无显著变化。结论:血必净可以降低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微量白蛋白尿。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血必净注射液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合并低蛋白血症患者血清白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 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的试验设计方法,将200例MODS患者分为白蛋白组(A组)、血必净组(B组)、血必净早期联合白蛋白组(C组)、血必净后期联合白蛋白组(D组)4组,每组50例.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3、5、7 d测定血清白蛋白水平,并计算患者Marshall评分和胃肠功能评分.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B、C、D组血清白蛋白水平均逐渐升高,Marshall评分和胃肠功能评分逐渐下降;B组7 d时,C组5 d起,D组3 d起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B组7 d时与A组,C组5 d起与A、B组,D组3 d起与A、B、C组比较差异即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血必净注射液后期联合应用白蛋白可显著提高MODS合并低蛋白血症患者的白蛋白水平,并可对患者衰竭器官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