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脑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发生破裂时,可引起脑血管痉挛、微血栓栓塞,甚至脑动脉血栓形成,导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脑梗塞,若起病小于24h,统称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自2000年6月-2004年6月,笔者收治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72例,其中86例,采用合理抗凝治疗,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中风后三级中医综合康复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10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50例。试验组应用中医综合康复方案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加西医康复治疗。结果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两组治疗后第4周、8周、12周评分降低(P〈O.05),在第8周、12周试验纽的ADI。评分低于对照组(P〈O.05)。Fugl-Mever运动功能评分:试验组治疗12周后运动功能积分明显提高(P〈O.05);对照组在第4周、12周运动功能积分无变化(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第4周时运动功能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周时试验组运动功能积分高于对照组(P〈O.05)。结论规范的三级中医综合康复治疗在急性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可明显促进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  相似文献   

3.
美国心脏学会(AHA)根据心肺复苏准则,制定了缺血性卒中病人急诊处理准则,就急性脑卒中病人的早期识别、紧急支持治疗和急性并发症的处理、抗血栓或抗血小板药物的早期治疗、溶栓治疗、血液稀释疗法、细胞保护治疗和外科治疗等提出了原则性意见,供广大临床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针药"病证结合"早期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的方法,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25例。两组均给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中的规范化内科治疗,治疗组在规范化内科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针药"病证结合"治疗(针灸+中药辨证治疗)。治疗第7天、第14天(或出院当天)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价病人神经功能缺损情况,采用Barthel指数(Barthel-index,BI)评价病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治疗后第30天、90天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 RS)和BI评价预后。结果治疗组治疗第14天NIHSS评分与治疗前差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第30天、第90天,两组m R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治疗后第90天BI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针药"病证结合"早期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能显著降低病人神经功能缺损的程度,改善病人远期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5.
王雷  王翠兰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22):4917-4918
目的 探讨老年人首次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预后.方法 选择老年人首次发作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52例,男345例,女307例,根据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高血脂等分为不同组,在老年人发生首次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出院后随访6个月,统计各组患者的病死率及NIHSS、BI量表评分.结果 老年人首次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伴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高血脂的患者3个月的病死率较高,而NIHSS、BI评分较低.结论 老年人首次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与血压、血糖、血脂、血胆固醇、血管粥样硬化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脑卒中根据病理变化分为出血性和缺血性脑血管病两大类[1].其中缺血性脑卒中约占全部脑卒中70%,发病后中枢神经系统受到严重的缺血缺氧损伤,常会致严重神经功能缺损,甚至死亡,而存活的患者常伴有神经系统局灶体征和意识障碍[2-4].本研究旨在观察神经保护剂神经节苷脂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9年1月至2011年6月我院神经内科住院脑卒中患者1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90例,其中治疗组男49例,女41例,年龄42 ~ 72[平均(61.34 ±8.87)]岁;对照组男51例,女39例,年龄39 ~ 75[平均(61.33±10.66)]岁,两组年龄、性别、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异明显(P>0.05).  相似文献   

7.
<正>最新流行病学研究显示,脑卒中已成为我国成年人致死和致残的主要原因。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是最常见的脑卒中类型,约占全部脑卒中的60%~80%。高血压为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适当降低血压是一级和二级预防脑卒中的重要措施[2]。但在AIS发病最初数小时到数天内的  相似文献   

8.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95年以来,静脉内给予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MS)成为首选。但其作用不理想,同时由于其较短的治疗时间窗和禁忌证、并发症,使得接受治疗的患者的选择范围较窄。美国的许多地区,只有  相似文献   

9.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病3h以内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ecombimnttissueplasminogenactiva-to,rt-PA)的静脉溶栓治疗仍然是至今惟一被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批准用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药物治疗方法。虽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基础理论研究已取得了很大的进步,针对缺血性脑损伤的不同机制,许多药物在动物试验获得了良好的疗效,如:兴奋性氨基酸受体拮抗剂、钙通道拮抗剂、自由基清除剂、白细胞粘附抑制剂、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等;但所有这些治疗方法均没有被严格的临床试验证实有明显的疗效或其疗效十分有限。  相似文献   

10.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的处理准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爱丽 《高血压杂志》1997,5(2):157-162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的处理准则美国心脏学会(AHA)脑卒中委员会专家组GuidelinesforTheManagementofPatientswithAcuteIschemicStrokeASpecialWritingGroupofStrokeCou...  相似文献   

11.
<正>缺血性脑卒中如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将引起严重的神经功能缺损,增加患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1〕。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溶栓治疗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超早期最为有效的治疗方案~〔2〕,可以有效挽救患者缺血半暗带,最大限度恢复局部脑组织梗死区域的血液供应,避免不可逆性损伤现象的发生~〔3,4〕。本研究分析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3月接受rt-PA(爱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急性脑梗死的治疗取得了很大进展,但对高龄急性脑梗死患者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报道尚少见.我院2003年1月至10月间应用奥扎格雷钠治疗高龄急性脑梗死患者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14.
近年来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机制、病理、治疗及预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使其发病率、致残率、病死率明显降低,对脑卒中的超早期溶栓治疗,取得较好的进展。但对75岁以上的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治疗及预后,有良好疗效的报道较少。我们就此采用纤溶酶治疗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急性重症缺血性脑卒中是全球性死亡率和致残率较高的疾病之一。文章对急性重症缺血性脑卒中临床后果和治疗所遵循的原则及最新的研究进展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缩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救治时间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3月至8月在北京大兴区中西医结合医院急诊就诊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 AIS)患者11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同年9月至11月不断优化护理方案;选取2021年12月至2022年10月在大兴区中西医结合医院急诊就诊的AIS患者110例作为治疗组,采用优化后的护理方案。观察比较两组预检分诊——急诊内科医生接诊时间、接诊评估——CT完成时间、预检分诊——溶栓药物首推时间(Door-to-Needle Time, DNT)、静脉溶栓前及溶栓后24小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评分。结果 两组年龄、性别、体重、治疗前NIHSS评分等一般资料基线一致具有可比性,治疗组预检分诊——急诊内科医生接诊时间为4.0(3.0,6.0)分钟,低于对照组的6.0(5.0,8.0)分钟;试验组接诊评估——CT完成时间为22.0(16.0,37.0)分钟,低于对照组的36.0(30...  相似文献   

17.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抗血小板药物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卒中是世界范围致死和致残的主要疾病之一,其中约70%~85%的卒中是缺血性卒中,缺血性卒中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脑部血液供应障碍,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导致脑组织发生的不可逆损害。缺血性卒中的主要治疗原则是尽快恢复缺血区血液灌注、挽救缺血半暗带、减少神经细胞死亡,恢复神  相似文献   

18.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我国中老年人群的常见病及多发病,发病率、死亡率、致残率均较高。溶栓治疗被认为是目前最重要的恢复血流措施,近年来研究者对溶栓药物及其临床应用已进行了大量研究,本文就溶栓药物及其临床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正>脑卒中是神经内科中高致残、高致死的常见病,目前除了超早期溶栓治疗及阿司匹林强化治疗被证实有效外,其他药物的治疗作用均不够确切。丁苯酞是一种抗脑缺血药物,能够改善缺血区脑细胞的新陈代谢,保护线粒体,挽救"缺血半暗带",减轻病人症状,对缺血性脑卒中有明显的临床疗效[1]。我们对急  相似文献   

20.
李花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3):3184-3185
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根据其发病机制的不同分为脑血栓形成、脑栓塞和腔隙性脑梗死等主要类型.其中脑血栓形成是缺血性脑卒中最常见的类型,约占全部脑梗死的60%[1].缺血性脑卒中是神经内科常见的危重症,如不及时治疗,可致脑组织不可逆性损伤.然而即便及早诊疗,患者治愈后仍有再发风险,复发性脑卒中致残、致死率较初发脑卒中更高,患者临床预后更差,多数会留有永久性后遗症[2].心脑血管疾病已经成为我国城镇人口死亡的首要死因,而脑卒中亦占其中约1/3的比重.缺血性脑卒中治疗后,再发脑卒中的比例很高,给临床治疗带来了很大困难[3].本研究回顾性分析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再发脑卒中的相关风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