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肝脏》2015,(9)
目的探讨乙肝肝硬化患者外周血IFN-γ、IL-32和IL-6水平的临床相关性。方法收集42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和50例健康对照者空腹血清,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IFN-γ、IL-32和IL-6水平;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血清HBV DNA载量;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肝功能水平。结果健康对照者血清IFN-γ、IL-32和IL-6水平分别为(14.41±3.71)、(182.24±72.22)、(1.62±0.63)ng/mL,乙肝肝硬化患者分别为(182.12±41.37)、(1218.21±215.08)、(37.70±9.77)ng/mL。IFN-γ水平与ALb水平呈负相关(r=-0.342,P0.05),与HBV DNA水平呈正相关(r=0.319,P0.05);IL-6水平与ALT水平呈负相关(r=-0.314,P0.05)。结论 IFN-γ、IL-32和IL-6在慢性HBV感染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可作为评估慢性乙型肝炎病情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2.
《肝脏》2015,(10)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接受干扰素α-2a(INFα-2a)联合阿德福韦酯(ADV)抗病毒治疗,血清IFN-γ、IL-10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及与肝功能ALT恢复、血清HBV DNA含量变化的关系。方法 106例HBeAg(+)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接受干扰素α-2a和阿德福韦酯抗病毒治疗,ELISA法检测治疗前及治疗48周后IFN-γ、IL-10的血清浓度变化,并同时检测肝功能ALT、HBV DNA含量的变化。结果 106例HBeAg(+)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治疗48周后,94例患者ALT恢复正常,占88.7%,72例HBV DNA102拷贝/mL,占67.9%,51例发生HBeAg血清学转换,比例为48.1%。HBeAg/HBeAb转换组的IFN-γ表达水平高于HBeAg未变化组和转阴组(P0.05);IL-10表达水平低于HBeAg未变化组(P0.05)和HBeAg转阴组(但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HBeAg/HBeAb转换组、HBeAg未变化组及转阴组的IFN-γ和IL-10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细胞因子IFN-γ、IL-10与慢性乙型肝炎干扰素联合阿德福韦酯抗病毒治疗后血清ALT复常及HBV DNA含量下降相关,T h1/T h2亚群细胞因子平衡是促进肝功能ALT恢复、HBeAg血清转换及HBV DNA含量下降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HBV感染患者病毒载量对细胞因子、外周血T淋巴细胞及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HBV感染患者120例,依据患者血清HBV DNA的拷贝数可分为阴性组、低拷贝组、中拷贝组以及高拷贝组,分别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流式细胞术和酶偶联法检测4组患者细胞因子、外周血T淋巴细胞、肝功能情况。结果:高拷贝组患者IL-2、IL-6、TNF-α水平均高于阴性组、低拷贝组和中拷贝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患者CD4~+、CD8~+T细胞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拷贝组患者ALT、AST、GGT水平均高于阴性组、低拷贝组和中拷贝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依据Pearson检验,HBV感染患者ALT、GGT、AST水平与IL-2、IL-6、TNF-α水平呈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HBV感染会引起患者肝功能损害,随病毒载量提高,细胞因子与肝功能指标均上升,但对外周血T淋巴细胞分布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4.
张雷家  张金萍  胡冰 《山东医药》2005,45(31):21-22
对95例乙肝病毒(HBV)感染患儿和30例健康儿童用双抗夹心ELISA法检测其IL-10、IL-12和IFN-γ血清水平,同时检测HBV—DNA和HBVM。结果HBsAg携带(ASC组)和慢性乙型肝炎患儿(CHB组)的IL-10、IL-12和IFN-γ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P值分N〈0.05,〈0.01,〈0.01)。ASC组高病毒载量者IL-10和IFN-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值均〈0.01),CHB组高载量者IL-10、IL-12和IFN-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值均〈0.01)。ASC组和CHB组IL-10与IL-12、IFN-γ均呈显著正相关,IL-12与IFN-γ呈显著正相关。HBV感染患儿存在异常细胞免疫应答,与HBV—DNA水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干扰素刺激基因(STING)表达水平与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复制的关系。方法纳入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于我院收治的6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我院收治的54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以上对象STING mRNA及干扰素基因α-干扰素(IFN-α)mRNA、β-干扰素(IFN-β)mRNA相对表达量并进行比较。分析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不同乙型肝炎病毒DNA(HBV DNA)载量与STING及上述干扰素基因相对表达量的关系,并观察患者STING mRNA与HBV DNA载量及上述干扰素基因相对表达量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STING mRNA、IFN-αmRNA、IFN-β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 DNA载量10~6组、10~5组、10~4组STING mRNA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高于HBV DNA载量≤10~4组(P0.05)。慢性乙型肝炎患者STING mRNA相对表达量与HBV DNA载量呈弱相关性(r=0.340,P=0.000),与IFN-αmRNA、IFN-βmRNA相对表达量均呈正相关(r=0.517、0.511,P=0.000、0.000)。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机体内STING表达升高,具有干扰HBV转录复制作用,临床上应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IL-18、IFN-γ、TGF-β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ASC)11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CHB)63例和健康对照者50例,采用流式细胞术和ELISA法分别检测CD4+CD25+细胞和IL-18、IFN-γ、TGF-β水平;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HBV DNA载量。结果CHB患者外周血CD4+CD25+Treg细胞数、IL-18、IFN-γ、TGF-β水平分别为(30.97±18.78)%、(448.51±75.75)ng/ml、(190.93±38.52)ng/ml和(331.22±71.67)ng/ml,ASC组分别为(28.17±18.52)%、(524.52±81.42)ng/ml、(204.93±47.77)ng/ml和(336.01±82.61)ng/ml,均显著高于健康人[分别为(27.30±17.59)%、(49.79±25.68)ng/ml、(14.41±11.75)ng/ml和(42.28±17.50)ng/ml,P0.05]。结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存在CD4+CD25+Treg细胞数的变化,IL-18、IFN-γ和TGF-β可能参与了乙型肝炎患者肝损伤过程。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干扰素-g(interferon-g,IFN-γ)、白介素(interleukin,IL)-17与IL-10在慢性乙型肝炎发病中的作用机制,观察聚乙二醇a干扰素(polyethylene glycol interferona,PEG-IFNa)抗病毒治疗对上述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应用PEG-IFNa治疗的不同时间点抽取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及健康对照组静脉血,分离血清,检测血清中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 g)、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定量(HBV DNA)、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以及血清中的IFN-γ、IL-17、IL-10.结果:慢性乙型肝炎患者IFN-γ、IL-17、IL-10的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抗病毒治疗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IFN-γ、IL-17和IL-10的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性下降(P0.05).结论:IFN-γ、IL-17、IL-10共同参与了慢性乙型肝炎的发病,此结论对预测抗病毒疗效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慢性HBV感染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CD3+、CD4+、CD8+和CD4+/CD8+)及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15、IL-16表达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4年7-12月在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63例(CHB组),慢性HBV携带者112例(ASC组),健康对照者84例(对照组),运用流式细胞术检测3组患者血清中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酶联免疫法检测IL-15、IL-16表达水平,运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HBV DNA载量。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组内数据的相关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法。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ASC组和CHB组CD3+、CD4+T淋巴细胞百分数以及CD4+/CD8+T淋巴细胞百分数比值均显著降低,CD8+T淋巴细胞百分数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ASC组和CHB组IL-15、IL-16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CHB患者中HBV DNA高载量组CD3+、CD4+、CD4+/CD8+T淋巴细胞百分数比值较HBV DNA低载量组显著降低,CD8+T淋巴细胞百分数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ASC组HBV DNA高载量者CD4+、CD4+/CD8+T淋巴细胞百分数比值显著低于HBV DNA低载量组,CD8+T淋巴细胞百分数显著高于HBV DNA低载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CHB患者外周血CD4+表达水平与IL-15呈正相关(r=0.516,P0.05),CD8+表达水平与IL-16呈正相关(r=0.665,P0.05)。ASC组外周血CD3+表达水平与IL-15呈正相关(r=0.618,P0.05)。结论 HBV感染者存在T细胞亚群比例异常,IL-15、IL-16可能导致机体存在不同程度细胞免疫功能障碍和细胞免疫调节异常。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 DNA含量对IL-12诱导其PBMC产生Th1/Th2类细胞因子协同效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20例,对所有患者的血清乙肝病毒的脱氧核糖核酸(HBV DNA)含量进行测量,对不同血清HBV DNA含量的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产生Th1/Th2类细胞因子含量进行测量。结果 HBV DNA含量10~3拷贝/mL的患者21例,在10~3~10~5拷贝/mL之间的患者37例,在10~5~10~7拷贝/mL之间的患者32例,10~7拷贝/mL的患者30例;随着HBV DNA含量升高,抗原单独诱导或者是与IL-12一同诱导,PBMC产生Th1类细胞因子IL-2(白细胞介素-2)、IFN-γ(γ-干扰素)的含量不断下降,而Th2类细胞因子IL-4(白细胞介素-4)、IL-10(白细胞介素-10)的含量不断增高。抗原单独诱导与联合IL-12一同诱导相比较,随着HBV DNA含量升高,IL-12对PBMC产生的IFN-γ细胞因子协同效应不断下降,尤其对于10~7拷贝/mL的患者基本无协同效应。对于10~3拷贝/mL的患者,IL-12对HbeAg(e抗原)诱导PBMC产生的IL-4细胞因子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在10~3~10~5拷贝/mL之间的患者,对IL-4细胞因子、IL-10细胞因子有显著的抑制作用;e抗原阴性患者PBMC产生的IFN-γ、IL-4细胞因子高于e抗原阳性患者(P0.05);e抗原阴性患者PBMC产生的IL-10细胞因子含量低于e抗原阳性患者(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 DNA含量对IL-12诱导其PBMC产生Th1/Th2类细胞因子协同效应的研究期间,血清HBV DNA含量越高对IL-12诱导其PBMC产生IFN-γ细胞因子协同效应存在明显的抑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磷脂酰肌醇-4-磷酸酶(PI4KA)表达与HBV载量的关系。方法收集2012年6月-2013年4月在青岛市立医院就诊的18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利用荧光定量PCR检测其HBV DNA的载量,根据其HBV DNA载量的高低,分为3组,每组60例:高病毒载量组(HBV DNA1×107拷贝/ml)、中病毒载量组(1×105拷贝/ml≤HBV DNA≤1×107拷贝/ml)及低病毒载量组(HBV DNA1×105拷贝/ml),同时以60名健康人作对照。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外周血清中的PI4KA的浓度。多组间血清HBV DNA定量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PI4KA水平与HBV DNA载量之间的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检验。结果健康人血清PI4KA的浓度为(2.29±0.75)ng/ml;低、中、高病毒载量组血清PI4KA的浓度分别为(2.73±0.71)、(3.52±0.78)及(4.72±0.77)ng/ml。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不同病毒载量组与健康对照组间血清PI4KA的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9.958,P0.01),并且不同病毒载量组都显著高于对照组。随着HBV DNA载量的升高,PI4KA的浓度增加,两者呈正相关(r=0.758,P0.01)。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PI4KA的浓度与HBV DNA载量密切相关,这一结果提示PI4KA可能在HBV DNA的复制中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DCs HBV DNA载量与DCs功能的关系.方法:采集2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10例健康人的抗凝外周静脉血,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IL-4和GM-CSF的作用下培养使DCs增殖、成熟,以流式细胞技术分别检测DCs表面HLA-DR、CD-1α、CD80及CD86的表达:ELISA检测DCs培养上清液IL-12的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DCs HBV DNA的载量,同种异体混合淋巴细胞反应检测DCs刺激同种异体T细胞增殖能力.结果: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DCs内亦可检测至HBv DNA,患者DCs表面HLA-DR、CD-1α、CD80及CD86的表达水平、DCs分泌IL-12水平及DCs刺激同种异体T细胞增殖能力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其中DCs HBV DNA阳性组较DCs HBV DNA阴性组下降更为明显(39.17±6.02 VS 60.11±7.92,46.03±5.52 VS 58.77±4.12,20.95±6.32 VS 35.24±7.41,25.16±6.05 VS 45.30±8.01,19.67±7.32VS 30.74±8.39,0.32±0.08 VS 0.59±0.11,均P<0.01或0.05);HLA-DR、CD-1α、CD80及CD86的表达、IL-12水平及DCs刺激同种异体T细胞增殖能力与DCs HBV DNA载量呈显著负相关(r=0.713,-0.713,-0.623,-0.702,-0.525,-0.841,均P<0.001).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DCs可被HBV DNA感染,患者DCs HBV DNA载量与DCs功能有密切关系,病毒栽量低者DCs功能好,病毒栽量高者DCs功能差.  相似文献   

12.
马清峰  王威  李丽  熊亮  陈青松 《肝脏》2007,12(2):112-114
目的 初步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白细胞介素-18(IL-18)水平与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关系.方法 ELISA法检测HBV感染者(轻、中、重度三组)和正常组的血清与PBMC IL-18水平,同时检测血清AJJT/AST水平;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患者血清和PBMC HBV DNA量,并分成HBV DNA病毒载量低、中、高三组.结果 CHB各组患者间血清和PBMC培养上清IL-18水平有显著差异(P<0.05),由高到低依次为:重度组、中度组、轻度组;血清IL-18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PBMC培养上清IL-18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不同血清病毒载量组,血清IL-18水平有显著差异(P<0.05):由高到低依次为:低病毒载量组、中病毒载量组、高病毒载量组;PBMC内HBV DNA阴性组IL-18水平明显高于HBV DNA阳性组(P<0.05);CHB患者血清IL-18水平与血清ALT/AST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IL-18可能参与了CHB的免疫应答,在清除HBV感染同时也造成了肝细胞炎性损伤,其与肝细胞损伤严重程度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慢性乙型肝炎重叠急性戊型肝炎患者血清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10(IL-10)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慢性乙型肝炎重叠急性戊型肝炎患者(重叠组)、急性戊型肝炎患者(AHE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CHB组)和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血清IFN-γ、IL-2、IL-10水平;分别采用实时荧光PCR和ELISA方法测定重叠组和CHB组的乙肝病毒(HBV)基因定量(HBV DNA)和HBV血清标记物;同时检测重叠组、AHE组和CHB组的主要肝功能指标。结果 重叠组IFN-γ高于CHB组和对照组,IL-10低于CHB组和对照组,IL-2高于CHB组(P〈0.05);CHB组IL-10高于其他3组(P〈0.05)。重叠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清总胆红素(TBIL)高于CHB组,胆碱酯酶(CHE)、白蛋白(ALB)、凝血酶原活动度(PTA)低于CHB组(P〈0.05)。重叠组乙型肝炎e抗原(HBeAg)和HBV DNA阴性率高于CHB组(P=0.00)。重叠组组中HBV-DNA阴性者IFN-γ、IL-2水平高于HBV-DNA阳性者,IL-10水平低于HBV DNA阳性者(P〈0.01)。结论 IFN-γ、IL-2、IL-10参与慢性乙型肝炎重叠急性戊型肝炎肝细胞免疫损伤过程;IFN-γ、IL-2、IL-10可作为判断重叠感染后肝细胞损伤程度的指标;重叠感染后IFN-γ、IL-2可能影响HBV的复制。  相似文献   

14.
Li WJ  Li BA  Zhao JM  Han JQ  Liu Y  Jiang L  Mao YL  Lu FM  Xu DP 《中华肝脏病杂志》2011,19(11):815-817
目的 检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HBV共价闭合环状DNA (cccDNA)和血清HBsAg,分析两种定量指标之间及其与血清HBV DNA载量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PSAD消化+滚环扩增+跨缺口实时荧光PCR方法,定量检测5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甲醛固定石蜡包埋肝组织HBV cccDNA水平;用化学发光试剂定量检测患者血清HBsAg.用Pearson检验及直线回归分析方法 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患者肝组织HBV cccDNA与血清HBsAg定量水平之间呈正相关(r=0.459,P<0.01),但与血清HBV DNA载量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血清HBsAg定量水平与血清HBV DNA载量呈正相关(r=0.328,P< 0.05),与病毒复制效率呈负相关(r=-0.373,P<0.05).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HBV cccDNA载量与血清HBsAg定量水平相关,结合血清HBVDNA定量检测,可以更全面的反映HBV的复制水平,评价抗病毒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 DNA含量与肝功能损害程度的关系。方法 应用荧光能量转移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233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 DNA含量。结果 HBeAg阳性患者血清HBV DNA含量(10~(6.18±2.04)拷贝/毫升)显著高于HBeAg阴性/抗-HBe阳性患者的含量(10~(4.16±1.78)拷贝/毫升)(P<0.001);不同ALT水平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 DNA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无黄疸组、轻度黄疸组、中度黄疸组、重度黄疸组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 DNA含量分别为:(10~(5.56±2.02)拷贝/毫升)、(10~(5.38±1.84)拷贝/毫升)、(10~(5.46±1.92)拷贝/毫升)、(10~(5.34±1.98)拷贝/毫升),四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HBV DNA含量与HBeAg密切相关;病毒复制程度与肝功能损害程度无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白介素(IL)-18及其结合蛋白与乙型肝炎病毒(HBV)DNA载量的相关性。方法将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60例根据HBV-DNA载量不同分为高载量组和低载量组,检测两组患者的IL-18及其结合蛋白含量、肝纤维化指标以及免疫功能指标。结果 1高载量组患者血清中IL-18含量高于低载量组,IL-18BP含量低于低载量组;2肝纤维化指标:高载量组患者的透明质酸酶(HA)、层黏连蛋白(LN)、Ⅳ型胶原(ⅣC)、Ⅲ型前胶原(PⅢNP)水平均高于低载量组;3高载量组患者的CD4+T细胞、CD16/65+自然杀伤细胞(NK)含量低于低载量组,CD8+T细胞的含量高于低载量组;4IL-18含量与HA、LN、ⅣC、PⅢNP水平以及CD8+T细胞含量呈正相关(β=2.245~2.654,R=0.458~0.782,t=6.182~8.654,P0.05),与CD4+T细胞、CD16/65+NK细胞含量呈负相关(β=-2.753,-2.648,R=-0.478,-0.532,t=7.032,7.294,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IL-18含量增高,IL-18BP含量降低,且二者与HBV DNA载量、肝纤维化程度、免疫功能具有良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细胞表面CD127表达水平的变化及与慢性重型乙型肝炎发病的关系。方法:流式细胞术检测30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20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和20例健康志愿者外周血T细胞中CD127的表达,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细胞因子IL-7(白细胞介素-7)的表达。结果: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组和CHB组CD8+T比例均较健康对照组高(P均<0.01),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组CD4+T比例较健康对照组高(P<0.01)。慢性重型乙型肝炎与CHB组CD127+细胞的比例均较健康对照组低(P均<0.05)。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组CD4+CD127+双阳性细胞的比例低于CHB组,CHB组又低于健康对照组(P均<0.01);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组CD8+CD127+双阳性细胞比例较CHB组和健康对照组低(P均<0.01)。CD8+CD127+细胞的表达与HBV DNA载量呈负相关。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组和CHB组血清IL-7含量均较健康对照组高(P均<0.01)。结论: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中CD4+CD127+、CD8+CD127+细胞表达降低;以CD8+CD127+降低更明显,并与HBV DNA载量呈负相关;血清中IL-7表达增高,可能与慢性重型乙型肝炎的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18.
乙型肝炎患儿细胞因子与HBV DNA及血清乙肝标志物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小儿慢性乙型肝炎(CHB)细胞因子IL-12和INFγ与HBV DNA定量及HBVM的关系及意义。4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儿和30例健康儿童均分别以ELISA法检测IL—12和IFNγ及HBVM,以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 DNA。HBeAg阴性组IL—12和IFNγ较HBeAg阳性组明显升高(P值均〈0.05)。高病毒载最组IL-12和IFNγ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值均〈0.01)。慢性乙型肝炎患儿IL—12和IFNγ与HBeAg及HBV DNA水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可溶性程序性死亡受体(sPD)-1、白细胞介素(IL)-12、IL-10、干扰素(IFN)-γ及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在临床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浆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台州市椒江区妇幼保健院、台州市仙居县中医院及台州市黄岩区妇幼保健院2017年9月至2018年11月慢性重型肝炎患者100例临床资料,分为好转组80例、死亡组20例,同期体检的健康者10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3组血浆中sPD-1、 IL-12、IL-10、 IFN-γ及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水平,分析其与肝功能及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死亡组sPD-1、 IL-10、IL-12与IFN-γ含量明显高于好转组与对照组(均P0.05),死亡组与好转组CD4~+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CD8~+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sPD-1、 CD4~+、IL-10水平与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γ-谷氨酸基转移酶(GT)]呈正相关(r=0.639、0.712、0.598、0.726、0.703、0.608、0.546、0.642、0.575,均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不同反应细胞因子与肝功能相关,血浆中sPD-1、IL-10水平高的患者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不同HBVDNA载量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经拉米夫定治疗前后外周血单核细胞(PM-BC)分泌IFN-γ、IL-6水平变化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血清HBVDNA载量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测定,PMBC分泌IL-6、IFN-γ水平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DAS-ELISA)测定。结果治疗前CHB患者IFN-γ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IL-6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拉米夫定治疗后HBV高、中载量组IFN-γ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和P〈0.05),IL-6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和P〈0.05),治疗后中、低载量组IFN-γ水平仍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IL-6的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患者INFγ水平变化与HBVDNA载量呈负相关(r=0.89,P〈0.001),IL-6水平变化与HBVDNA载量和ALT呈正相关(分别为:r=0.92,P〈0.001;r=0.74,P〈0.001)。结论不同HBVDNA载量CHB患者经拉米夫定治疗应答与IFN-γ、IL-6水平程度有关,IFN-γ和IL-6的含量能较好的反映TH1/TH2的水平,且可以作为CHB疗效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