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汪晔  胡晓飞 《临床肺科杂志》2007,12(12):1389-1389
目的分析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对35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随访,观察血糖控制情况和肺结核的治疗,预后情况。结果35例患者痊愈30例,3例迁延不愈,2例好转。结论糖尿病并发肺结核起病较为隐匿,进展较快,症状复杂,痰菌阳性率高。血糖控制情况是糖尿病并发肺结核的危险因素,严格的控制血糖及全程督导化疗可以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影响重庆市老年肺结核患者治疗效果的因素,为结核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以重庆市2011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60岁以上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连续动态收集老年结核病患者的人口学基本信息、患病情况及治疗相关情况,利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筛选影响肺结核治疗效果的因素.结果 研究纳入5 678例老年肺结核患者,患者治愈率为76.24%.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均显示,结核初治、2月末及5月末痰检结果阴性及全程督导管理模式是提高肺结核治愈率的关键因素,患有糖尿病和对结核常规治疗药物耐药是降低肺结核治愈率的主要因素.结论 深入贯彻“全程督导”模式,及时积极地参与治疗、有效地定期随访以及合理搭配用药有助于提高老年肺结核患者治愈率.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合并结核病的社区防治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早期诊断及社区全科与专科医师配合进行综合治疗,以提高确诊率与治愈率,减少复发率与死亡率。从源头上遏制结核病传染源的扩散,以降低结核病的发病率。方法采集普陀区1999年~2005年发病的981例结核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这些病人均作胸片、痰找结核病检查、化验空腹血糖、尿糖、肝肾功能接受抗结核病的全程督导治疗。结果74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的病人中菌阳病人54列占73.0%,空洞11例占14.9%,复发5例占6.8%,死亡1例占1.4%,结核伴空洞11例占14.9%。治疗菌阳病人阴转率低,治疗两个月末阴转17例占31.5%,6个月末阴转37例占68.5%,12个月末阴转数44例占81.5%。与对照组比(单结核病即不合并糖尿病的),这组病人是构成结核病的主要传染源。结论要重视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早期诊断,在治疗中要积极控制糖尿病、延长抗痨治疗的疗程或巩固期增加药量。  相似文献   

4.
66例新发菌阳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治疗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分析了解肺结核合并糖尿病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分析2007年1月~2010年12月四年中登记管理和治疗的331例初治菌阳肺结核病例中,统计出66例菌阳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与管理效果.结果 66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其肺结核治愈率为95.45%,实现了这种高治愈率,是实施了DOTS策略管理和加强健康教育的投入起主导作用.另外还总结了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时临床综合性特点.结论 采用DOTS策略管理、治疗菌阳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治愈率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并研究全程护理模式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介入治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4月—2013年5月接收冠心病合并糖尿病介入治疗患者100例作为研究人员,按随机法平均分成两组(常规组、干预组),常规组患者给予临床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给予全程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结果。结果临床干预结果显示,经相应干预后,两组患者的遵医行为和生活质量均发生明显性变化,干预组患者变化程度和常规组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冠心病合并糖尿病介入治疗患者全程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肺结核合并支气管结核的外科治疗效果和手术适应症。方法总结1973年1月至2007年底手术切除的205例肺结核合并支气管结核的临床疗效。全组肺结核包括:原发综合征3例、浸润性肺结核19例、空洞性肺结核53例、慢性纤维空洞性肺结核45例、结核瘤或干酪性肺炎48例、结核性支气管狭窄27例、毁损肺10例。按照支气管结核分型,I型30例、Ⅱ型91例、川型50例、IV型34例。结果全肺切除术15例、全肺切除+胸廓成形术(胸改术)32例、肺叶切除术106例、肺叶切除术+胸改29例、支气管袖状成形术14例,其他手术9例。全组临床治愈率93.0%,手术并发症率为11.2%,手术死亡率为0.05%。结论虽然肺结核合并支气管结核是以抗结核药物为主要治疗方法,但目前仍有部分患者需要外科治疗。手术可提高肺结核合并支气管结核的临床治愈率。  相似文献   

7.
结核病与糖尿病都属于常见病、多发病,糖尿病是一种终身眭疾病,肺结核需经过长期药物治疗结核病合并糖尿病治疗效果往往不理想。本文对我中心结核科近两年收治的46例初治肺结核合并糖尿病进行临床分析。  相似文献   

8.
肺结核合并糖尿病10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临床表现及其糖尿病控制对结核病治疗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08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以2型糖尿病为主。肺结核X线表现以广泛渗出干酪性病变为主,伴空洞发生率高,痰菌阳性率高,合并症多为临床特点。血糖均控制在7.8mmol/L以下。结论对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应进行早期规则抗结核治疗,同时有效控制血糖是治疗结核合并糖尿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老年肺结核合并糖尿病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老年肺结核合并糖尿病的临床表现及其治疗方法。方法对78例老年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了分析。结果老年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以2型糖尿病为主,肺结核X线表现以广泛渗出干酪性病变为主,伴空洞发生率高,痰菌阳性率高,合并症多为临床特点。结论对老年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应进行早期规则抗结核治疗,同时有效控制血糖是治疗结核合并糖尿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和结核病是两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疾病,两者之间相互影响。糖尿病不仅增加了患者感染结核病的风险,还加重了结核病的严重程度和治疗难度。全球范围内,糖尿病和结核病的共患率正在上升,给公共卫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目前,关于糖尿病合并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的流行病学资料还很缺乏,但有证据表明,糖尿病患者的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患病率是非糖尿病人群的两倍。为了有效地控制糖尿病合并结核分枝杆菌双重流行,需要对糖尿病合并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的患者进行及时的筛查、诊断和预防性治疗。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关于糖尿病合并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相互作用、诊断方法以及预防策略等方面的最新进展,旨在为临床实践和公共卫生干预提供参考和启示。  相似文献   

11.
罗雪雁  郭慧  尹蔚兰 《临床肺科杂志》2013,18(10):1909-1909,1919
目的 观察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我院2型糖尿病合并初治肺结核患者6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随机抽取同期单纯肺结核患者70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空洞发生率、痰菌阳性率明显高于单纯肺结核,血糖控制较好糖尿病合并初治肺结核组与单纯肺结核组抗结核治疗效果相近,血糖控制较好组比血糖控制较差组抗结核治疗效果好.结论 糖尿病并发肺结核时,两病应同时治疗,积极控制血糖,早期合理抗结核治疗,能提高肺结核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2.
腺苷脱氨酶及结核抗体在糖尿病合并肺结核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腺苷脱氨酶和结核抗体检测用于辅助诊断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价值。方法对116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133例糖尿病合并非结核肺部感染患者以及120例健康人群的血清腺苷脱氨酶(ADA)、结核抗体(TB-Ab)进行检测并分析。结果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血清ADA水平(22.7±7.3 u/L)和阳性率(70.3%)明显高于其它两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TB-Ab阳性率(71.5%)较糖尿病合并非结核肺部感染患者(8.5%)和健康人群对照组(7.5%)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ADA和TB-Ab联合检测对于辅助诊断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特别是结核症状不典型的病例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3.
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肺结核210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合并肺结核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对我市结核病防治专业机构近2年收治的210例COPD合并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通过规则治疗、合理护理后大部分治愈或好转。结论 COPD合并肺结核多见于老年患者,由于基础疾病容易掩盖结核病状,导致误诊率增高。此类人群免疫功能普遍低下,结核菌素试验(PPD)、结核抗体(TBAB)阳性率不高,多途径痰检是明确诊断的重要方法,且病程较长,临床上需引起高度重视,要早诊断,早治疗,以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老年精神障碍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特点,提出针对性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10月该院收治的老年精神障碍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护理干预经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老年精神障碍合并糖尿病患者经过特定的护理措施后,有效治愈率为66.7%,无效死亡率为3.8%。结论老年精神障碍合并糖尿病患者依存性差,治疗难度大,可针对患者临床特点进行饮食护理、运动疗法、预防感染、健康教育等护理干预,有助患者健康,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糖尿病与非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脉病变情况、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方法选择白城市某二级医院2014—2015年治疗50例糖尿病并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研究组)和同期具有可比性的40例非糖尿病心肌梗死患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分析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情况、冠脉病变特点和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高血压史、高血脂史、心功能不全、多支病变构成比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临床治愈率未见差异。结论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合并症多,冠状动脉病变复杂严重,应根据接诊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积极的院前急救措施,就近送至医院,使患者得到积极有效的治疗,提高患者治愈率水平。  相似文献   

16.
腔隙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6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玲  李绪贵 《内科》2008,3(4):536-537
目的研究糖尿病与腔隙性脑梗死的临床关系。方法对158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作回顾性分析,根据是否合并糖尿病将其分为非糖尿病组(A组)90例及糖尿病组68例(B组),比较两组治疗结果。结果A组治愈率和病死率分别为94.44%和5.56%;B组治愈率和病死率分别为76.47%和23.53%。两组治愈率和病死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糖尿病是腔隙性脑梗死的高危因素,糖尿病后患腔隙性脑梗死预后差,病死率高,临床应高度重视糖尿病合并腔隙性脑梗死的治疗。  相似文献   

17.
结核病与糖尿病都属于常见病、多发病,糖尿病是一种终身性疾病,肺结核需经过长期药物治疗;高血糖又会加重肺部结核感染,损害组织和脏器功能,使病情恶化[1]。结核病合并糖尿病治疗效果往往不理想。本研究对我院近5年收治的56例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临床分析。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34例行颈椎病前路减压植骨术的糖尿病患者的全程护理措施进行总结,探讨全程护理措施的重要性。方法选取该院自2013年6月—2015年7月收治的合并糖尿病的颈椎病手术患者进行全程护理措施,对患者术后恢复情况进行随访。结果该组34例患者血糖稳定,颈椎病临床征状和体征术后均有显著改善和痊愈,无感染、伤口不愈合、神经功能损害、褥疮、泌尿系统并发症等。结论进行全程护理措施的患者均恢复良好,全程护理措施对提高糖尿病人颈椎前路减压植骨手术疗效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考察糖脂消方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8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用盐酸吡格列酮和糖脂消方进行治疗,并检测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等指标。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以及空腹血糖等指标显著比对照组组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脂消方可以显著提高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的治愈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临床全程护理效果。方法以该院62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为例,随机分为两组,即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1例,给予实验组患者全程护理办法,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方法,8周后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护理前后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实验组患者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度都高于对照组,即实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采用全程护理能够提高患者满意度,促进医患关系的改善,改善患者心理状态,从而有利于治疗活动的有序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