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时间:2月10日地点:上海科技馆报告厅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脚步越来越近,这样的"盛会"对于我们的城市未来究竟有什么重要意义?上海科普大讲坛2010年首讲"科技世博城市未来",特邀相关专家学者,对上海世博在能源、低碳、生态等方面的先进理念和应用案例对公众进行讲解,以便让大众了解科技对城市发展的影响、思索城市的发展及人的发展之间的关系以及感悟世博会对于城市未来的真正意义。  相似文献   

2.
《杭州科技》2010,(6):39-40
上海、深圳、天津、南京四市在“十二五”期间不约而同地将发展的眼光聚焦在“建设创新型城市”和“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两大关键任务上,与杭州市“十二五”科技发展方向较为一致。未来五年,将成为城市之间竞争创新、竞争转型的五年。  相似文献   

3.
图片新闻     
《华东科技》2010,(11):10-10
2010年国际技术转移大会在上海召开 2010年10月13至14日,“2010年国际技术转移大会——中国·上海”在上海举办。大会以“世博科技与国际技术转移—共同的发展机遇”为主题,  相似文献   

4.
“科教兴市”的核心是创新,关键在人才,目标是全面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未来五年.上海科技工作将面临扩大开放的良好机遇,同时也对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提出新挑战。如何更好地发挥科技优势.是实施“科教兴市”战略.走通“华山天险一条路”一项十分艰巨而紧迫的任务。要把握好时代的机遇.上海科技工作应在“广度”和“深度”上分别有突破。  相似文献   

5.
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对于上海的转型发展,意义重大;“科技创新推动转型发展”成为这一时期响亮的号召。 那么,科技创新究竟在多大程度上推动了上海的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6.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不仅是全球顶尖科技、风土人情的集中展示,更淋漓尽致地体现了世界各国对于未来城市发展的共同追求——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为特征的低碳城市。"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不仅是为期半年的世博会的主题,更是未来城市发展的精彩缩影。  相似文献   

7.
劳坚红  袁飞 《小学科技》2009,(12):F0002-F0002
为了迎接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海杨浦区杭州路第一小学小橘灯环保小组的同学们.从“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理念出发,携手学校大队部,围绕“回收牛奶纸盒”这一主题,开展了具有杭一特色的“绿色世博,盒我同行”科技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8.
《合肥科技》2006,(5):4-4
随着我市《合肥市“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的出台,到2010年,我市将建成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和科技创新示范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城市科技创新能力和吸纳国内外科技资源能力显著提升,成为国内重要的高新技术研究与产业化基地和全国重要的科技创新型城市。  相似文献   

9.
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谋划“十二五”发展、奠定未来发展基础的重要一年。在这样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我国将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关键时期,科技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重大机遇和挑战。如何提升科技战略研究水平,充分发挥科技战略研究在应对金融危机、优化经济结构、  相似文献   

10.
上海在未来20年里,将处于中国改革和开放的最前沿。 “一个龙头”和“三个中心”的发展目标模式,从理论到实践上均已明确了上海21世纪初期的城市地位和作用。本刊特约华东师大软科学研究中心学者就21世纪上海科技发展走向的有关问题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1.
把科教兴市喻作“华山天险一条路”,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陈良宇的“原创”。作为世纪之交上海辉煌巨变的建设者和见证者之一,陈良宇对这座城市未来的发展既充满信心又有着忧思,在各种不同的场合,他每每急迫地呼唤:“如同上华山只有一条路一样,上海下一步的发展也只有唯一的一条路,就是依靠科技,依托科教兴市来深入进行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在攀登华山天险的过程中,毫无疑问,我们需要的是科技创新,政府助推,榜样带动和全社会方方面面的合力。  相似文献   

12.
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增强上海城市综合竞争力,关键是要科技创新,实现科技,教育和产业发展的融合.依托科技、教育推进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的升级,为上海经济的发展提供新动力。  相似文献   

13.
赵志耘 《广东科技》2006,(11):I0003-I0003
2006年对于中国科技发展来说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年。国务院不仅在年初颁布了《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而且,胡锦涛总书记还在年初的全国科技大会上,提出了“加强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国家战略。这一战略既有“以人为本,自主创新”的科技自身部署,又有“重点跨越,引领未来”的庞大气魄和长远考虑。在理论上成功地解决了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地位、立足点、动力、路径和支撑力量等一系列重大战略问题,对中国科学技术事业的迅速崛起起到巨大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8月25~26日,以“聚焦、融合、突破、共赢”为主题的首届上海嘉定科技博览会在上海汽车会展中心隆重举行,这是继2009年“嘉定区产学研合作洽谈会”、2010年“嘉定区产学研洽谈会暨高新技术展示会”之后,又一次拓展科技创新交流平台、推进产学研深度对接的全新尝试。  相似文献   

15.
李冲 《华东科技》2023,(10):6-9
<正>从2010年提出“硬科技”概念,到2023年孵化硬科技企业,数十年间,米磊一直致力于硬科技的发展。“底层硬科技的时代即将到来。”2023年9月We Start全球创业投资大会现场,米磊预测了硬科技行业的未来,他认为硬科技的风口来了。从硬科技领域的研发工程师、创业者、基金投资人到孵化平台带头人,在硬科技领域,米磊是当之无愧的“硬科技”理念缔造者和“硬科技”投资先行者。  相似文献   

16.
“无线城市”是城市信息化的建设目标,国际上已有很多发达国家聚焦“无线城市”的建设。假如上海能够在2010年之前建成“无线上海”,无疑会给2010年的世博会增添一道绚丽的风景线。  相似文献   

17.
“每一届世博会,无论规模大小,都使人类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世博的主角是科技和人类的智慧,它满足了人类内心深处隐藏着的展示成就的愿望。2010年上海世博会带来了怎样与众不同的科技创新,未来城市又将是怎样一番景象?  相似文献   

18.
北京市科委在这届科博会主办了“科技北京”建设成果展,展示了“十一五”期间科技发展规划实施所取得的重大成果及北京市科委2010年重点工作,全面、系统地宣传了北京市科技工作的成果和意义。  相似文献   

19.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经济社会发展最具革命性的推动力量。科技法律法规政策,是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的作用、推进科技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法律依据。科技政策法规工作,对于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新时期科技工作“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积极推进依法行政,规范科技工作,保障和促进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当2010年世博会主办权被上海获得之时,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到这里。目前,上海发展的蓬勃气势和光辉前景,已成为东方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与其说世人是在关注此次世博会能否成功举办,不如说他们是在关注上海未来的发展前景。 近年来,我国全面落实邓小平同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贯彻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全体科技工作者与科技管理工作者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大力推进科技创新、科技创业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上海市作为华东地区六省一市的龙头更是一马当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