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刘彩霞 《中国安防》2011,(10):48-51
核与辐射恐怖事件发生的潜在危险时刻存在。城市轨道交通(包括地铁和轻轨)作为人流高度密集、运行环境复杂的公共交通运营系统,一旦发生恐怖事件,极易出现群死群伤等严重人员伤亡后果,并造成恶劣社会影响。本文结合轨道交通实际环境,分析了轨道交通核与辐射恐怖事件的形式特征与可能后果,提出了加强放射源的安全控制与管理、巩固轨道交通环境现有安全防范措施和构建轨道交通环境辐射监测网络等轨道交通核与辐射恐怖事件的防范要点。  相似文献   

2.
为进一步加强北京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控工作,基于北京市1998—2018年发生的43起重大级别及以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数据信息,从类型、时间和地点及人群分布3个维度分析其特征,并结合风险评估的一般流程和步骤,根据传染病、食物中毒、工业中毒、饮用水污染4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特点,采用文献调查方法建立4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风险评估体系,利用该体系对43起事件开展评估,结合评估结果提出措施。结果表明:北京市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2002—2003年间发生较为频繁;顺义区、海淀区、朝阳区发生事件较多;学校及工作地等人员密集场所容易发生传染病和食物中毒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根据风险评估结果,极高和高风险级别事件集中于传染病和食物中毒类别。最后从构建全过程风险预警体系等3个方面提出的应对措施,为北京市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危险化学品生产与储存场所的危险化学品库容风险是反映危险化学品生产与储存场所安全与否的重要指标,为增加评估危险化学品库容量时的客观性、准确性,在统筹其3类主要事故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危险化学品生产与储存场所的危险化学品库容风险当量评估模型。该模型以传统风险理论为载体,不仅对单一危险源的伤害风险进行计算,且对各种危险化学品的不同库容事故损失、发生概率、伤害风险做统一关联分析,以使危险化学品库存地的风险实现合理叠加。再根据相同区域风险值和当量的叠加,结合区域坐标、人员密度、风险界限,通过MATLAB仿真模拟,确定危险化学品生产与储存场所整体风险区域图,进而标出危险致命区域,计算库容临界量。  相似文献   

4.
一线     
《现代职业安全》2009,(10):13-13
北京市安监局召开人员密集场所安全生产联席会议 9月4日,北京市安监局召开人员密集场所安全生产联席会议。会议传达了北京市应急办关于《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期间本市人员密集场所安全形势分析与风险控制对策》,通报了北京市安监局《关于落实(国庆60周年庆祝活动期间人员密集场所风险控制对策)的实施意见》,各单位对国庆期间安全生产工作的开展情况、存在的突出问题和下一步工作措施进行了交流,并进行了研讨。北京市安监局陈清副局长对各部门国庆期间的安全生产工作提出3点意见:一是统一思想,落实责任。二是明确任务,强化落实。三是加强职守,严密防范。  相似文献   

5.
为深刻吸取福建泉州"3·7"坍塌事故教训,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期间安全生产工作,广西应急管理部门把准安全生产的“风险点、关键点、空白点”,深入开展涉疫场所安全隐患大排查,切实为企业顺利复工复产和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安全环境。聚焦风险点,全力抓好涉疫场所安全风险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工作。自治区将新冠肺炎疫情隔离点、集中观察点等疫情隔离观察场所、已开复工项目复工人员集中居住场所建筑为重点排查整治范围,进一步部署开展涉疫场所安全风险隐患大排查大整治活动。  相似文献   

6.
作业场所风险影响因素分析及评估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的现状和特点,结合企业安全生产活动的过程和大量职业病患病案例,从人、物、环境、管理、安全技术、法制监管和社会经济利益等方面对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风险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出7大类、36个要素.运用系统工程理论,对各风险影响因素进行了定性和量化处理,建立了作业场所风险影响因素的5级多层递阶解释结构模型.通过分析作业场所风险影响因素的关系结构,得到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风险的表层直接影响因素、中层间接影响因素和深层影响因素.以表层直接影响因素为基础,形成风险评估体系,建立了作业场所风险模糊综合评估模型.运用此模型对某轧钢企业作业场所的职业危害进行风险评估,结果表明,该企业作业场所风险等级为第2级,属于一般危害程度,与该企业实际的状况相符合.实例证明,该模型适用于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的风险评估.  相似文献   

7.
赵明 《安全》2016,37(4)
液氨作为重要的化学原料,应用范围广泛。液氨泄漏事故时常发生,危及社会稳定。以北京市涉氨单位环境安全调查工作为依据,较为全面地分析了涉氨单位环境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措施,对降低涉氨单位环境安全风险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冯志斌  佟瑞鹏 《安全》2009,30(10):26-29
城市社区公共场所作为经济文化的主要载体承担着各种活动。公共场所入群高度密集,一旦发生灾害,将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因此人员密集场所的非常规突发事件以及城市社区运行承载力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通过有针对性地对社区发生在7类人员密集场所12类事故的460个案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了我国人员密集场所易发的事故和事故易发的场所,以及几类易发事故和其场所的原因,以此总结出我国社区各类人员密集场所易发事故的现状。对人员密集场所事故风险采取预防、管理和控制,制定全面的风险预防策略,运用科学的安全管理手段,执行严格的应急控制措施,是我国安全社区建设的重要环节和内容。  相似文献   

9.
主要在事故灾难范围对安全发展城市进行探讨,提出了安全发展城市的概念。运用事故致因理论对城市事故灾难风险进行分析,提出两类危险源引起事故灾难风险因素的理论。并将城市事故灾难风险因素分为两类,第一类事故灾难风险因素是产生能量的能量源或拥有能量的能量载体,第二类事故灾难风险因素主要包括人、物、环境、管理控制能量方面的问题。并从降低事故灾难风险因素的途径,对安全发展城市各要素进行了构建。  相似文献   

10.
钱重阳  王尧  李季梅 《安全》2019,40(7):24-28
近年来,我国部分城市开展了城市安全风险评估工作。为了能够得到科学的风险评估方法和有效的结果,本文基于突发事件机理分析及单一事件链,对城市安全风险评估方法进行了研究及应用。通过引入控制因子,构建基于突发事件机理分析的单一事件链模型,并将该模型转化为风险评估工作的指标体系,并将该指标体系在某区城市安全风险评估工作中进行了应用,对该区17种单位或场所,涉及到的18类风险,共计201家企业进行风险级别评估。最终得出该区17种单位或场所中每种单位或场所的整体风险等级,以及重大风险数量的占比情况,为该区提出有针对性的风险管控意见奠定了一定基础,并对本文的局限性和下一步研究方向提出一些看法和意见。  相似文献   

11.
工业设施受恐怖袭击风险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鉴于全球范围恐怖活动日益猖獗的形势,无论从学术研究还是维护社会安全稳定的角度,恐怖袭击都应作为一个重要的风险因素加以深入研究.恐怖袭击事故是由恐怖分子策划和实施的,其风险机理不同于系统失效或人为失误造成的事故机理.科学地分析、预测和预防恐怖袭击的风险成为当前安全科学领域面临的新课题.本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进展做了较详细的评述,提出了对重要工业设施和公共设施在加强传统安全管理的同时要加强脆弱性评价和保安管理体系建设等建议.  相似文献   

12.
反核生化恐怖与大气科学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在组成反恐战略诸要素中 ,科技政策是核心要素。“9·1 1”事件后 ,反恐上升为美国科技领域的头号课题 ,政府加大了对科技反恐的投入 ,我国也面临同样的抉择。恐怖活动除了直接实施核生化恐怖威胁之外 ,还通过破坏核生化设施同样达到核生化恐怖的效果 ,甚至比直接实施核生化恐怖更为严重。据调查 ,各大中城市生产使用有毒、有害、易燃、易爆化学物质的工厂占全部工厂的 80 %以上 ,年用量成千上万吨。在恐怖分子应用最多的爆炸和燃烧事件中 ,人员的主要伤亡不是来自于炸伤、烧伤 ,而是因爆炸和燃烧所产生的毒气中毒。研究表明 ,在各种有毒物质传播途径中 ,空气和水体扩散所占比例最大。笔者针对反恐问题 ,论述了大气科学与核生化恐怖的关系 ,重点突出了大气科学、空气动力学及流体力学在反核生化恐怖科研中的战略地位  相似文献   

13.
为科学评估城市公共安全风险,基于“脆弱性—能力”综合评估框架从公共安全风险事件维度入手,构建城市公共安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选取2015—2019年与脆弱性和风险承载能力相关的22个指标,采用改进后的自适应灰色面板聚类从绝对量、增量和波动量3方面进行测度。聚类结果将全国城市的公共安全风险水平分为6个类型;基于研究结果进一步分析造成不同类型特征的原因,明确各城市公共安全管理存在的薄弱点,提出相关改进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和上海在3个层面上均有较好表现,属于低风险城市;全国大部分地区呈现出绝对量水平中等或较差,增量和波动量水平较好的特征。  相似文献   

14.
为保障核事故应急疏散的时效性和安全性,降低核事故损失,基于核辐射时空分布特征,对疏散集中点和疏散路网进行风险评价,提出分区疏散组织策略,结合行政区划法,完成核电站场外疏散区域划分;将总暴露风险作为优化目标,构建基于元胞传输的分区疏散规划模型,并以我国某沿海核电站为研究对象,验证分区疏散方案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考虑核辐射风险后的分区疏散方案,能够有效提高疏散效率,保障公众安全,降低疏散时间和暴露风险,优化疏散期间交通状况。研究结果可为核应急疏散组织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恐怖袭击风险减缓实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为避免被安全机构监视和追踪 ,恐怖组织常常利用网络结构的优势 ,通过对被动支持者的渗透 ,以突然出现的聚集群方式发动恐怖袭击。军队、警察等传统的反恐工具在试图压制这种多源性恐怖活动时将面临更大挑战。以“东突”问题为例 ,应用物理学的渗透概念模拟特定区域恐怖袭击威胁的形成机理 ,从理论上分析了采取非破坏性手段减缓恐怖袭击风险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While the prevalence of terrorism has increased substantially, there is a paucity of research on the effects of terrorism on employee behavior at work. Building on conservation of resources (COR) theory, and its extension, the conservation of social resources theory, we close gaps in the literature by investigating the effect of fear of terror on increased job burnout over time, the mediating effect of insomnia, and the moderating effect of supervisor and co‐worker support on these relationships. This longitudinal study followed a large sample of Israeli employees (n = 670) across three time measurements over 7 years, in a time period characterized by a high number of terror attacks. The results showed fear of terror to be related to elevated job burnout over time, even during a period in which terror attacks were reduced substantially. Further, insomnia mediat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ear of terror and increased burnout, while co‐worker support, but not supervisor support, moderated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fear of terror and increased insomnia and between increased insomnia and increased burnout. The results further support the notion of loss cycles in COR theory, as well as the importance of social resources, which are the cornerstones of conservation of social resources theory. Copyright © 2014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7.
对一艘船舶而言,由于其货物、人员、贸易航线具有流动性、危险性和隐蔽性等特点,存在着不同程度被恐怖主义利用和攻击的威胁风险,并且一旦发生保安事件所带来的后果非常严重,包括人命伤害、财产损失、环境破坏,甚至引起社会恐慌等,因此,船舶保安已成为国际航运界关注的焦点。本文根据风险管理原理,结合ISPS规则要求,确定船舶保安风险管理流程,并对船舶面临的保安威胁进行辩识分析,提出旨在降低船舶可能遭受恐怖威胁的保安措施,以指导航运企业保安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我国企业近来境外项目突发事件状况,发现恐怖袭击、社会治安等原因是境外企业突发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分析了境外高风险地区项目的风险特点,阐明了加强安保管理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境外高风险地区项目安保管理方案,包括安保评估、安保体系建设、安保设施建设、安保培训、信息搜集与预警、营地与人员出行安保以及应急准备与响应。最后,通过某中东油气生产项目分析了该安保管理方案的可行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19.
核电火灾是现代消防安全的重要部分。依据核电厂的实际组成构造对其进行了层次划分,建立了由堆本体、一次冷却系统、化容控式系统堆安全系统、汽轮发电机组和燃料操作系统为中间层的核电火灾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结合收集到的相关核电事故数据资料,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核电厂各系统部位引发火灾造成的核电安全风险进行了评估,确定了各组分的统计权重,得到了针对核电厂各构造部位的火灾危险性层次评价模型。并利用评价打分的方法对核电厂进行调查模拟评价,计算出核电厂各组成部分消防安全状况的危险指数,所得结果比较符合核电火灾实际统计。  相似文献   

20.
新形势下的核安全与辐射安全对策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随着核资源广泛利用,核安全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笔者在新的安全形势下,从实际情况出发,分析了我国核和辐射安全现状,特别是近年来,世界范围内核恐怖事件的潜在危险在不断增加,核设施和辐射设施在运行过程中,由于失误等原因引起事故的可能性是客观存在的,在现代战争条件下,核设施极有可能成为敌人精确打击的战略目标,因此,核安全和辐射安全面临着新的挑战。针对核安全和辐射安全存在的隐患,应从应急组织体系建设、监测系统开发、人员培训、基本信息数据库的建立、应急决策支持系统开发、完善法规、加强国际合作等方面,提出了改善我国核安全与辐射安全现状的相关对策,以不断提高我国核安全和辐射安全的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