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唐守伟 《中国麻业》2006,28(1):28-28
2005年12月23日-24日,受科技部委托。全国供销总社、农业部、国家林业局组织有关专家对项目中的八个课题进行了会议验收。“特产资源”项目涉及茶叶、麻类、葫芦巴胶、辛香料、特种昆虫、蜜蜂、蚕桑和特种动物等资源的高效利用与产业化技术研究。其中“麻类资源高效利用与产业化技术研究”课题,申报国家发明专利2项。分别为“环保型麻地膜及其制造工艺”和“一种利用欧文氏杆菌提取β-甘露聚糖酶的工艺”,建成麻类脱胶酶制剂生产线1条,选育麻类专用新品种5个。  相似文献   

2.
简要总结了中国苎麻种质资源(栽培种和野生种)收集、整理、保存、鉴定、评价与利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了中国苎麻种质资源利用研究的特点、分歧与问题,明确提出了中国苎麻种质资源的研究方向、重点任务及加强苎麻种质资源研究和利用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3.
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优异稻种资源是推动水稻生产发展的保障。我国稻种资源丰富,如何有效保存利用这些宝贵资源已成为农业工作者研究的重要领域。本文从我国水稻种质资源的搜集﹑保存﹑研究与利用方面进行了综述,探讨了稻种资源研究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4.
陕西茶树种质资源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树种质资源是茶树育种、遗传研究及生产利用的重要物质基础,是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本文综述了近几年来国内学者对陕西茶树种质资源分类、生化成分、DNA分子鉴定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并对陕西茶树种质资源保护利用进行了展望,为科学保护与合理利用陕西茶树种质资源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中日合作稻耐冷性研究十五年进展概述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在1982-1997年中日双方合作在昆明进行稻耐冷性研究,建立了一套耐冷性鉴定评价体系,构建了一套耐冷性鉴定标准比较品种,筛选出一大批多种类型的耐冷性资源并加以有效利用,开展了稻耐冷性生理及遗传方面的基础研究,为稻资源的有效利用及云南省稻谷增产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6.
古茶树资源是在长期的自然演化过程中形成的珍贵遗产,在研究茶树起源与种质资源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因此其保护与利用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介绍了城固县古茶树资源的保护与利用现状,剖析存在问题并提出对策,以期为城固县古茶树资源保护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种质资源的鉴定评价方法,总结了种质创新利用技术,并详细阐述了黄麻、红麻在优异种质资源鉴定评价与创新利用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分析了黄麻、红麻种质资源研究领域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对黄麻、红麻种质资源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2001年12月7日,由日本红麻协议会主办,日本地球人间环境协会、日本木材学会纸浆和纸研究会、日本机能纸研究会等协办的"第五届红麻等植物资源利用研究会"在东京机械振兴会馆召开.研究会的主题是"地球环境保全及植物资源利用",总共有6篇有关红麻资源栽培和利用的研究论文在会上发表.现将其中的5篇作简要介绍,希望对我国红麻研究和利用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
对古茶树种质资源及古茶树的研究进行了概述,同时对利用与开发古茶树资源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酸角是一种用途广泛的热带特色资源植物,其果实营养丰富,可用作多种用途,具有很好的食品工业前景。与其他经济类果树相比,酸角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研究相对滞后,严重制约了酸角种质创新和遗传改良。本文首先从酸角的起源与分布、全球种质资源的收集与保存、繁殖生物学特性以及优良品种的常规选育等方面介绍了酸角种质资源及创新利用现状;随后通过对酸角形态学研究、生态因子对其形态变异的影响以及居群遗传多样性的研究,综合分析了酸角遗传多样性研究取得的进展,并概括了分子标记技术在酸角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最后对酸角种质资源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标准及规范进行探讨,并就进一步的保护和利用提出具体建议,以期为今后酸角种质资源保护和遗传改良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江西省棉花品种资源牧集、保存、整理与利用研究”是省科委1979年下达的《农作物品种资源收集、保存、整理与利用研究》重点项目专题之一。由省棉花所主持,三个单位承担、五个单位参加(仅提供品种资源资料)四十余人参加研究的,历时13年,现巳完成了下达任务。省农牧渔业厅于1993  相似文献   

12.
茶树种质资源的收集与保存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树种质资源是生产利用、品种创新和生物技术研究的物质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本文系统阐述了茶树种质资源的收集与保存方法及国内外有关研究的主要成就和进展情况,并对茶树种质资源的收集与保存工作的研究提出了建议和展望。  相似文献   

13.
作物种质资源是育种和生产重要的物质基础,种质创新是种质资源研究的核心.通过多年的系统研究,我国麻类种质资源研究已跃居世界先进水平,成为世界麻类资源大国.但是,麻类种质创新落后、育种材料遗传基础狭窄、可利用资源贫乏的矛盾还十分突出,种质资源研究与育种和生产还有较大的差距.本文报告了麻类种质创新的方法和技术,麻类优异基因源的发掘和利用,"十五"苎麻、红麻、亚麻、黄麻优异种质创新和利用的成果,对今后的麻类种质创新工作提出了一些设想和建设性建议.  相似文献   

14.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稻麦研究所品资室完成的“福建稻种资源保存、鉴定、研究与利用”研究项目在 2 0 0 3年 1月 5日通过省级科技成果鉴定。本项目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 :1 .广泛征集各种类型的稻种资源 ,使福建省水稻地方品种得到补征 ,挽救了濒临灭绝的本省老品种。现有保存包括国内外稻种资源及本省地方稻种和野生稻共 60 1 0份 ,丰富了我国栽培稻和野生稻资源的基因库 ,对保护我国水稻遗传多样性具有深远的意义。并研究出一种新的种子贮存方法 - -用石腊封口西林瓶种子贮存法。2 .先后对 60 0 0多份的稻种资源进行 65项植物学形态特征、主要…  相似文献   

15.
亚麻是重要的多用途作物,其综合利用价值非常高,我国是亚麻加工和产品出口大国,随着亚麻生产的发展,对优异亚麻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亚麻种质的研究和利用已成为推动亚麻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分别从亚麻种质资源的种类及分布、我国亚麻种质资源收集与保存、鉴定与评价、利用与创新等方面进行综述,并提出了现有研究的不足和建议,以期为促进我国亚麻种质资源创新和亚麻属作物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我国荞麦种资源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简述了国际上荞麦资源的收集与保存概况,介绍了我国在医麦遗传资源收集、农艺性状与品质性状鉴定评价、保存与利用情况,并对今后我国医麦资源研究工艺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牧草遗传资源是牧草遗传与育种研究的基础材料,然而数量庞大的遗传资源给牧草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研究和利用带来诸多不便,因此,有必要开展牧草遗传资源核心种质研究。本文系统阐述了牧草核心种质的概念、构建方法、步骤和核心种质的管理。  相似文献   

18.
我国红麻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与评价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红麻生产国,也是最大的种质资源拥有国.我国政府十分重视红麻种质资源的研究和利用,并促进其在育种和生产中的利用.本文讨论了我国红麻的种植历史、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及收集保存、鉴定评价、利用创新等问题.同时还探讨了红麻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问题,提出了持续发展和利用对策.我国红麻种质资源研究和利用的成功经验,可为红麻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9.
吉林省玉米种质资源保存利用现状及研究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吉林省玉米种质资源的保存利用现状的阐述,说明了玉米种质资源创新利用的重要性,提出了加强对玉米种质资源研究和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玉米种质资源的评价、改良与利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根据玉米种质资源的分类,对各类种质资源的特性加以评价,并阐述了改良利用的途径和方法。加强地方种质、外来种质的研究,尤其是热带、亚热带种质以及玉米野生近缘种的研究与利用,是拓宽我国玉米种质遗传基础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