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显微外科的迅速发展,下颌骨缺损修复技术已有了很大进展,吻合血管的骨移植已将移植成功率提高到90%以上,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应用于下颌骨的重建的各种血管化骨移植方法,对各种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3.
下颌骨缺损在临床上较常见 ,80 %为肿瘤切除术后所致。下颌骨缺损的修复旨在重建下颌骨的完整性 ,恢复下颌骨的功能 ,矫正颌面畸形。修复的方法较多 ,自体髂骨或助骨游离移植 ,依然是目前修复下颌骨缺损较理想的方法。我们自 1993年以来 ,采用此二种方法修复下颌骨缺损均取得满意效果。本文将其治疗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1.1 本组共选择病例 18例 ,男性 10例 ,女性 8例 ,年龄 12~6 5岁之间。1.2 下颌骨缺损的原因均为肿瘤切除后所致。1.3 一侧下颌骨缺损 1例 ,一侧下颌体缺损 4例 ,部分下颌体缺损 9例 ,一侧下颌升支缺损 2例 ,部分…  相似文献   

4.
12例两侧下颌骨缺损的修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因肿瘤和创伤致两侧下颌骨体部和颏部同时缺损时 ,称之为两侧下颌骨缺损 ,亦有称巨大下颌骨缺损[1] ,此种缺损严重影响患者的面容并造成咀嚼、咬合、吞咽和语言功能的破坏 ,修复较为困难 ,是口腔颌面部疑难的问题之一[2 ,3] 。我科 1990~ 2 0 0 0年间共修复下颌骨缺损 2 16例 ,其中两侧下颌骨缺损 12例 ,现总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男 7例、女 5例 ,年龄 2 5~ 5 8岁 ,平均 39岁。缺损原因及范围 :下颌骨巨大造釉细胞瘤 3例 ;下颌骨多发性角化囊肿 2例 ;恶性肿瘤致下颌骨缺损 5例 ;电击伤和爆炸伤致下颌骨缺损 2例。缺损范围 :…  相似文献   

5.
6.
下颌骨缺损修复的护理NURSINGOFMANDIBULARDEFECT王爱根杨明达作者单位:浙江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310009)下颌骨缺损的修复,一直是众所关注的课题,本文讨论的重点是肿瘤手术遗留的缺损修复。我院于1958年开展此项手术,以后又对...  相似文献   

7.
基于反求工程和快速原型的下颌骨缺损的修复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目的 探讨应用反求工程和快速原型技术进行下颌骨缺损修复的设计和植入体制作的可行性。方法 应用反求工程和快速原型技术完成2例下颌骨缺损的修复体设计和制作,并行修复体植入术。结果 经计算机设计和严密制作的修复体术中仅数分钟顺利就位,各部件达到设计位置,术后患者面部外形与健侧对称,咬合关系良好,下颌偏斜纠正。结论 反求结合快速原型能够完成下颌骨缺损的修复体的设计和制造,提高了手术精度,节省了手术时间,在颌骨缺损的个体化和定制化修复中有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8.
作者选用旋肩胛血管为蒂的肩胛骨瓣修复部分下颌骨缺损8例,术后骨瓣全部成活。本文对肩胛骨瓣的设计,血管蒂的解剖,切取骨瓣及其转移方法作了介绍,应用肩钾瓣修复下颌骨缺损,可视受区需要设计单纯骨瓣或骨肌皮瓣,骨瓣的长,宽,厚与下颌骨相似,外形恢复良好,骨瓣供区血管闰置恒定,易于寻找,血管口径与受区管接近,吻合后通畅率高,易成活。  相似文献   

9.
应用反求与快速原型技术修复下颌骨缺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索应用反求与快速原型技术对下颌骨节段缺损进行功能性修复的方法.方法:6 例下颌骨缺损畸形的患者,先行CT扫描获得颌面部影像数据,在计算机内进行三维重建;应用反求技术行缺损修复、设计修复体;应用快速原型技术制作修复体模型,然后通过铸造获得钛修复体并植入体内.同时在修复体上设计义齿固位装置,其中1 例6 个月后行二期手术,义齿修复.结果:手术过程快捷,伤口一期愈合,治疗过程顺利.术后患者的面形双侧对称,余留牙咬合关系良好、稳定.平均随访4年以上,外形满意.结论:应用反求与快速原型技术对下颌骨缺损进行修复是恢复面部对称性、重建功能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下颌骨肿瘤术后缺损修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术前三维模拟技术在游离腓骨瓣修复下颌骨缺损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2例因下颌骨肿瘤需行下颌骨切除术的患者,利用腓骨瓣或腓骨肌皮瓣修复,术前应用三维重建软件对患者进行模拟手术。同时进行三维原型实体模型制作,临床手术中根据模型塑形腓骨。结果:术前三维模拟腓骨重建下颌骨缺损手术与临床术中所见及操作一致。术后患者面部外形满意。结论:术前应用三维模拟技术可充分评估患者下颌骨肿瘤的切除范围,详细了解腓骨及腓血管的情况,再结合快速原型技术,不仅为临床手术节省了时间,也提高了手术精确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快速成型技术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11月在我院进行口腔修复治疗的120例患者,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常规组,每组各60例.试验组采用快速成型技术进行修复,常规组采用临床常规治疗方法修复,比较2组患者的修复效果、治疗满意程度及不良反应情况.采用SPSS 19.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且试验组患者对修复过程及修复结果满意度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常规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显著多于试验组.结论:采用快速成型技术对患者进行口腔修复治疗效果理想,患者满意度较高,术后不良反应少,安全性及可行性较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下颌骨缺损成型钛板即刻修复重建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患者下颌骨缺损及软组织缺损范围采用不同的修复方法,对下颌骨修复重建后的面部形态和咬合关系进行比较。结果8例同时行游离髂骨移植者均为Ⅰ级,16例单纯钛板植入者为Ⅰ级9例,Ⅱ级4例,Ⅲ级2例,Ⅳ级1例。7例钛板加肋骨修复者Ⅰ级5例,Ⅱ级2例。结论成型钛板是一种修复下颌骨缺失的良好材料。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快速原型(rapid prototyping, RP)技术制作的高仿三维头颅模型与精确制取的牙弓石膏模型在面弓介导下精确结合,进行模型外科,用于指导下颌骨不对称畸形患者正颌手术的可行性,并评价其应用效果。方法 15例下颌骨不对称畸形、需要正颌手术的患者均进行全头颅三维螺旋CT扫描,将数据输入快速原型机,制作三维头颅模型,然后将牙弓石膏模型按等比例替换三维头颅模型的牙弓,以组成RP-石膏模型复合体;利用RP-石膏模型复合体进行术前模拟截骨,评价截骨位置及截骨量,评估患者颏部的对称性以及颞下颌关节的改变情况,术后6个月评估手术效果。结果 15例患者术前建立RP-石膏模型复合体,很好地预测了手术效果;2例发现经双侧下颌骨矢状劈开截骨术(BSSRO)后,颏部仍有偏斜,增加颏成形术。术后半年随访,患者对外形感到满意,无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TMJ)等并发症。结论 RP-石膏模型复合体可精确模拟截骨,对患者术后颏部及TMJ的改变,正颌手术的效果及可能出现的问题都具有重要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计算机辅助软件进行颞下颌关节手术前设计,经快速原型技术制作模型,探讨该技术在下颌骨及颞下颌关节重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1例(13侧)需要进行髁突-下颌支-下颌体重建手术的患者为快速原型组,术前均进行头颅三维CT扫描(层厚0.625mm):将DICOM格式的CT数据输入电脑软件Simplant CMF,通过软件对头颅模型进行下颌骨分离、截骨线设计、截骨及骨块移动;利用镜面反射原理,以健侧下颌骨为标准,重建患侧下颌骨;然后以重建的头颅模型为标准.对钛板进行塑形;术中根据已经塑形好的钛板,对移植骨块进行塑形,重建颞下颌关节。另选24例用传统方法进行髁突-下颌支-下颌体重建的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SPSS13.0软件包分析2组患者手术用时,并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对Simplant测量出的CT扫描数据,采用配对t检验分析快速原型组内手术前、后面部对称性的差异。结果:所有患者伤口均一期愈合,无感染、出血、面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术后临床及影像学检查显示,患者面形基本对称,对手术效果满意,咬合关系良好:MRI显示移植的肋骨肋软骨头均在关节窝内。手术用时传统方法平均为7.09h,快速原型组平均为5.67h.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应用Simplant对下颌骨CT扫描的数据进行处理,测量每个患者术后的CI(condyle—incisor)、CM(condyle—mental foramen)、CA(condyle—angle)3组变量,对健、患侧的测量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3个指标的健、患侧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利用快速原型技术,可以达到准确重建颞下颌关节、保持下颌骨双侧对称的目的,有利于改善术后颞下颌关节功能,提高颞下颌关节及下颌骨重建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快速原型技术对复杂下颌骨缺损重建术后患者髁突位置和颞下颌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对下颌骨良性肿瘤切除同时需保留髁突的复杂缺损重建术患者50例,其中20例用快速原型技术指导下颌骨重建(快速原型组),30例用传统方法进行下颌骨重建(对照组)。所有患者手术前、后均行下颌骨及颞下颌关节三维螺旋CT扫描,测量髁突的三维空间位置,并用Fricton颞下颌关节功能量表进行术后颞下颌关节功能检查,计算颞下颌关节功能障碍指数(DI)、肌压痛指数(PI)及颞下颌关节紊乱指数(CMI)。采用SPSS11.5软件包,用配对t检验分析组内手术前、后差异,Mann-Whitney非参数检验分析组间差异。结果:所有肿瘤术后无复发,移植骨成活,关系良好。快速原型组外形对称,下颌运动功能正常,髁突位置正常。对照组6例面型不对称,8例CT显示患侧髁突有较明显的移位。快速原型组手术前、后的髁突前距离,内距离,上、下距离及长轴夹角数值无统计学差异。对照组手术前、后前距离有统计学差异(P〈0.05),上、下距离及长轴夹角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1),内距离无统计学差异(P〉0.05)。快速原型组及对照组组间术前髁突位置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术后前距离及上、下距离有统计学差异(P〈0.05),长轴夹角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1),内距离无统计学差异(P〉0.05)。快速原型组及对照组间术后颞下颌关节各项功能指数中,DI及CM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快速原型技术能通过保持髁突三维空间位置,改善术后颞下颌关节功能,提高下颌骨重建效果。  相似文献   

17.
CAD/CAM联合游离腓骨肌皮瓣修复双侧下颌骨大范围骨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恢复双侧下颌骨大范围骨缺损的解剖外形、重建患者咬合功能的有效方法。方法:对病变累及双侧下颌骨、需进行(或已进行)节段性骨切除术的15例患者行术前CT扫描,提取扫描数据,采用CAD/CAM快速原型技术行数字化颅颌面骨三维重建和下颌骨实体模型打印。在实体模型上设计截骨区间和钛网外形,数控成型机冲压钛网,使预成钛网与缺损区下颌骨外形完全一致。切取腓骨肌皮瓣,血管化游离移植联合预成钛网植入完成下颌骨缺损的修复重建。结果:15例患者腓骨肌皮瓣全部存活,创口愈合良好,下颌骨解剖外形包括自然弧度、曲率和高度恢复满意,同期修复者手术前后容貌无明显变化。结论:CAD/CAM快速原型技术联合游离腓骨肌皮瓣移植修复双侧下颌骨大范围节段性骨缺损,不仅可以最大限度地重建下颌骨的自然外形,维持患者容貌,也为种植体植入及咬合功能重建创造了良好条件。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快速成型(RP)技术辅助下制作的个体化假体复合珊瑚羟基磷灰石(CHA)、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rhBMP-2)修复兔下颌骨缺损的成骨效果。 方法以27只新西兰大白兔为实验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成3组(每组9只),全部建立下颌骨连续性缺损模型,并在兔下颌骨缺损区分别植入个体化假体+自体骨(A组)、个体化假体+CHA(B组)、个体化假体+CHA+rhBMP-2(C组)。分别于术后4、12、24周3个时间点处死动物取材,进行大体标本观察,以及骨钙素(OC)、Ⅰ型胶原(COL-1)的免疫组化观察,分别比较各组修复骨缺损的能力,并对实验数据进行重复测量设计资料的单因素方差分析。 结果术后24周各组实验兔外形均对称,通过OC及COL-1的吸光度检测,骨缺损区均有大量新骨形成,A组(0.537 ± 0.010)、C组(0.530 ± 0.010)可见大量骨小梁及编织骨结构,缺损区的新骨OC、COL-1的免疫组化观察基本一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 0.007,P>0.05);但A组强于B组(0.415 ± 0.009,t = 0.122,P<0.001);C组也强于B组(t = 0.121,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在兔下颌骨缺损修复中,通过RP技术和组织工程技术相结合,CHA复合rhBMP-2后成骨能力明显增强,成骨效能肯定,为后期的临床应用提供可靠的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在游离腓骨肌瓣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过程中应用三维模拟技术(CAD/CAM)的方法。方法对11例患者(成釉细胞瘤8例,骨化性纤维瘤1例,下颌牙龈癌2例)术前应用三维模拟技术进行模拟手术,利用快速成型机制作出与患者下颌骨实际大小和外形完全一致的实体模型和手术辅助导板,在模拟修复完成的下颌骨模型上预成形重建钛板。手术中,一组根据术前设计的截骨方案切除病变下颌骨;另一组利用辅助导板在不断蒂状态下对腓骨进行精确的分段截骨,将截开的腓骨段准确塑形后,用预成形重建钛板加以固定,待受区准备完成后断蒂移植。结果11例患者移植的腓骨肌(皮)瓣均存活,术中移植腓骨所截取的长度合适,截骨、塑形、定位速度明显加快。术后随访1~24个月,影像学检查显示患者下颌骨重建形态及固位良好,颞下颌关节就位准确,口内检查剩余牙列咬合关系恢复正常。结论在游离腓骨肌(皮)瓣移植修复下颌骨缺损中应用三维模拟技术,不仅能够降低手术难度与风险,节省手术时间,还可提高手术质量,保证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20.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快速成形技术辅助制作全口义齿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索全口义齿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 aided design,CAD)与快速成形技术辅助制作技术路线,并开发相关程序。方法用三维自动切层扫描仪获取人工牙外表面三维数据并建立人工牙三维图形数据库(可用于参数化定位)。用三维点激光扫描仪获取无牙颌石膏模型及骀堤表面的三维数据,利用模型关系定位器记录猞堤的颌间关系数据。基于Imageware 11软件探索全口义齿CAD技术路线,包括创建排牙线、人工牙定位标志点、定位坐标系以及基托构建线、控制线等,完成全口义齿包括人工牙列、基托组织面和磨光面外形以及全口义齿石膏阴模的完整三维设计,针对该路线编程,开发CAD软件平台。用快速成形技术制作全口义齿石膏阴模,手工插入人工牙并完成全口义齿的制作。结果确立了全口义齿CAD技术路线,通过编程开发了CAD软件平台,完成1例全口义齿的制作。结论利用自行开发的CAD软件可将教科书上的全口义齿排牙原则、基托设计原则和美学原则表达在CAD过程中,并在设计时应用猞堤的三维数据,实现了全口义齿的数字化、智能化和个性化的设计制作流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