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目的 探讨用中西医结合方法 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方法 应用中药口服及外敷配合西医抗凝、溶栓等方法 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观察患者症状、体征的变化.结果 本院用中西医结合方法 治疗的3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恢复良好,下肢瘀肿均有不同程度缓解,无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疗效显著,能有效地降低血液粘度,促进静脉再通,改善肢体血运,防止血栓复发.  相似文献   

3.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手术后较常见且较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可致血栓后综合征,严重者引起致命性肺动脉栓塞[1]。对46例术后并发DVT的患者应用四物汤加减联合抗凝治疗,取得了明显的临床疗效。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01年2月—2008年2月术后并发DVT的46例患者,男28例,女18例  相似文献   

4.
中西医结合分期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48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杜全胜  张建强 《河北医药》2000,22(6):467-468
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深层静脉管腔的炎症,同时伴有血栓形成及静脉回流障碍的一种常见周围血管疾病。其发病率逐年增高,若延误治疗时机,多遗留不同程度的后遗症。笔者运用中西医结合分期治疗下肢DVT48例,取得良好疗效,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48例,男21例,女27例;年龄17~89岁,平均46岁;诱发因素:产后12例,盆腔术后16例,腰椎术后1例,长期卧床8例,不明原因6例,外伤5例;发病部位:左下肢32例,右下肢16例;髂股静脉血栓31例,小腿肌肉静脉丛血栓17例;病程3d~3月;分期:急性期28例,慢性期20例;血液流变学检测均为高粘滞血症。本组病例…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患肢水肿变化,并动态检测D-二聚体的变化情况。结果:82例患者中,临床治愈27例,有效30例,显效2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6.3%。治疗前后患肢周径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第3天D-二聚体显著性升高,第7、10、14天D-二聚体开始下降,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疗效显著,检测D-二聚体的变化可以作为疗效评价及判断预后的特异性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用中西医结合法治疗下肢骨折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至2012年8月期间在我院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的下肢骨折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20例的资料,治疗前后分别统计患者的平均全血黏度高切值,平均全血黏度低切值,平均血浆黏度值和平均凝血因子值,最后统计学方法检验患者治疗前后相关指标变化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以此评价中西医结合法治疗下肢骨折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结果 20例患者治疗前平均全血黏度高切值(5.21±0.67)η/(mPa s),平均全血黏度低切值(14.01±2.32)η/(mPa s),平均血浆黏度值(1.92±0.32)η/(mPa s),平均凝血因子值5.03±1.12ρ/g/L,与治疗后数值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按文中疗效标准计算总有效率为95%(19/20)。结论中西医结合法治疗下肢骨折深静脉血栓形成具满意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0~2005年对58例下肢深静脉血栓病患者采用中药活血、化瘀、通络止痛,并结合西药尿激酶等溶解血栓,恢复静脉血流畅通。采用上述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下肢静脉血栓病总有效率达91.38%。  相似文献   

8.
1994~1997年对门诊及住院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38例患者,随机分治疗组24例,对照组14例。治疗组:男18例,女6例,年龄24~65岁,平均44.5岁,病程10~60天,平均35天;发病诱因:产后2例,长期卧床4例,下肢静脉曲张8例,真红细胞增多症2例,原因不明8例,发病部位:左下肢15例,右下肢9例;实验室检查:血粘度增高5例,白细胞计数及中性分类增高9例,超声多普勒检查患肢深静脉闭塞或回流不畅20例。对照组:男8例,女6例;年龄17~70岁,平均43.5岁;病程8~58天,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疏血通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2例骨科术后发生DVT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2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给予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疏血通注射液,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肢周经缩小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疏血通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DVT疗效显著且安全可靠,优于单纯低分子肝素治疗。  相似文献   

10.
11.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临床上常见的血管外科疾病.我院自2004年10月至2009年10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下肢DVT 75例,并与西药常规治疗26例对照观察,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聂英 《中国实用医药》2012,7(16):184-185
目的 分析探讨中西医结合疗法对妇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预防作用.方法 126例妇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63)和预防组(n=63),对照组用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预防DVT,预防组予以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通脉饮口服+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对比两组DVT发生情况.结果 对照组术后DVT 5例(占7.9%),预防组无术后DVT,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疗法预防妇科手术后DVT形成效果显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venous thrombosisDVT)指纤维蛋白、血小板及血细胞等血液成分在深静脉血管腔内形成凝血块即血栓。有人认为DVT和PE是一种疾病的两种临床表现,是骨科及其他手术后严重并发症之一。深静脉血栓形成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郑州市骨科医院自2001年1月至2008年12月共发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30例,经采用活血祛瘀汤加抗凝溶栓治疗,取得良好结果,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桃红四物汤配合利伐沙班预防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疗效。方法将96例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围手术期治疗组口服利伐沙班后配合口服桃红四物汤预防性治疗;对照组口服利伐沙班预防性治疗。结果治疗组DVT的发生率为2%,对照组DVT的发生率为8.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桃红四物汤配合利伐沙班能有效促进下肢静脉回流,消除肿胀,改善患者术后高凝、高黏状态,可以更有效降低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DVT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韩花强 《医药论坛杂志》2008,29(17):108-109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防治措施。方法回顾分析近年来收治的骨折和创伤患者中出现的8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资料。结果8例出现了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经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全部治愈。结论骨折和创伤后,尤其是骨盆骨折和人工关节置换术后的患者,易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应加强手术前后的预防,一旦发生,应尽早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能取得满意的疗效,减少致残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提高下肢深静脉形成疗效治疗方法。方法运用活血祛瘀汤、理疗、中药熏洗,配合抗凝综合疗法,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42例。结果治愈26例(61.90%),显效13例(30.90%),进步1例(2.38%),无效2例(4.29%),其中并发肺栓塞1例(2.38%),总有效率为95.24%。结论活血祛瘀汤、理疗、中药熏洗、抗凝综合疗法,是治疗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正>生活中创伤及军训伤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较常见,药物治疗易导致血栓后遗症,影响生活质量和部队战斗力,故近年来主张手术或介入方法治疗[1]。笔者所在科室以往主要采用经患侧切开显露股静脉,再介入操作的杂交手术,取得较好临床疗效[2],但存在创伤大、出血多、恢复慢、术后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缺点。2010年1月—2014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采用新型全腔内微创法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  相似文献   

18.
自 1992年 7月~ 2 0 0 2年 2月 ,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股骨头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血栓形成 2 4例 ,效果满意 ,现对情况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 2 4例 ,男 9例 ,女 15例。年龄 5 8~85岁 ,平均 77 8岁 ,左侧 14例 ,右侧 10例。术后发病时间 :术后 3天发病 18例 ,3天以后发病 6例。1 2 诊断标准 本组 2 4例 ,均在股骨头置换术后出现同侧下肢不同程度肿胀 ,疼痛皮温升高、低热等症 ,结合彩色DOPPLER证实 ,诊断为髂静脉血栓形成。1 3 治疗方法 本组 2 4例病人均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 ,具体包括 :①抬高患肢 ;② 5 0 %…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溶栓治疗的临床效果及临床护理.方法 对41例下肢DVT的患者进行溶栓、抗凝、祛聚治疗及护理.结果 41例下肢DVT的患者平均住院7~15 d,肢体肿胀明显消退,疼痛及压痛明显缓解,无1例出现股青肿及股白肿.患肢大腿周径平均缩小5.2 cm,小腿周径平均缩小3.2 cm.结论 加强对下肢DVT的患者溶栓治疗的护理,可提高溶栓治疗的效果,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综合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方法: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中医辨证分型论治,同时加用西药、中成药及外敷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中成药及外敷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68.8%,对照组治愈率为43.8%。经X^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