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高速铁路浅埋大跨度隧道下穿公路施工安全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都至贵阳客运专线南厂沟浅埋大跨度隧道下穿公路,重载车辆繁多,对隧道施工安全及道路行车安全造成威胁。采用FLAC3D软件分别对无行车条件下和行车荷载作用下施工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对比分析了两种工况下的受力及变形,结果表明,行车荷载对该隧道施工影响较小。下穿施工过程及监测数据分析表明,南厂沟隧道下穿公路数值模拟是合理的,为顺利施工提供了有益指导。  相似文献   

2.
隧道建成投入运营后,为确保行车速度、行车安全及洞内设备的正常使用,必须保证隧道内各部位不渗水。因此,隧道结构施工防排水措施的到位尤其重要,结合四川锦屏一级水电站场内辅助道路工程大奔流隧道施工实践,介绍隧道结构防排水施工。  相似文献   

3.
柯尊伟  陈晓兵 《西部探矿工程》2003,15(6):114-115,124
隧道建成投入运营后,为确保行车速度、行车安全及洞内设备的正常使用,必须保证隧道内各部位不渗水。因此,隧道结构施工防排水措施的到位尤其重要,结合成南高速公路陈家湾隧道施工,介绍隧道结构防排水施工。  相似文献   

4.
张细宝 《西部探矿工程》2006,18(11):144-146
在高速公路运营线下下穿铁路隧道施工,为确保公路隧道行车安全和铁路隧道的施工安全,必须综合采用弱爆破、强支护、勤监测等措施,结合遂渝引入线龙凤隧道下穿渝合高速公路北碚隧道设计及施工实例,对管棚施工及控制爆破进行总结,以资借鉴.  相似文献   

5.
中梁山隧道运营10余年,现隧道多处出现裂缝及渗漏水,为保证行车安全,对该隧道进行了地质雷达无损检测,检测结果表明:该隧道在衬砌厚度、衬砌背后空洞、围岩密实性及衬砌破损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应对病害严重地段尽快整治,确保运营安全.  相似文献   

6.
新建兰青复线虎头崖隧道出口段与既有隧道线间距较近,为保证既有隧道正常行车安全,对新建和既有隧道进行支护加固并采用微振动爆破技术施工,同时采用振动测试仪对隧道爆破振动进行监测,根据监测结果对下一次爆破参数进行优化。通过合理选择爆破时差、最大装药量、微差起爆、掘进进尺、预裂爆破等方面的振动控制技术措旌,使该隧道开挖施工爆破中的地面振动速度值控制在安全范围以内,保证,虎头崖隧道开挖作业安全、顺利地进行。  相似文献   

7.
"5.12"汶川大地震后公路隧道震害检测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5. 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灾区各级公路隧道受到不同程度的震害,及时掌握震后隧道整体受损情况及对行车(人)安全危害程度,查明隧道各类病害特征、内部缺陷和震害分布,根据各类病害特征分析判断隧道技术状况并制定处治措施,为灾后工程修复(或重建)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在建隧道内的煤系地层在施工车辆振动荷载下的变形规律,以某公路隧道为工程背景,构建了施工车辆荷载作用于隧道煤系地层的数值模型,并采用多物理场仿真软件COMSOL进行了求解计算,分析了施工车辆载重、行车速度、行车次数、煤岩位置与不同深度5个因素对隧道煤系地层变形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施工车辆载重的增加,隧道内煤系地层的位移响应与塑性应变量呈现先急剧增大、后增加趋势减缓的变化规律;施工车辆行车速度对煤系地层位移与损伤影响较弱;煤系地层位移量随车辆往返次数依次经历剧增加、缓慢增加、降低与稳定4个阶段,塑性应变呈4个阶梯增加;隧道底部越浅处的煤层受车辆振动荷载影响越大,导致其变形程度越大。研究结果可为瓦斯隧道安全施工提供一定的理论佐证。  相似文献   

9.
白云隧道穿越地形复杂,地质条件极其复杂,隧道围岩主要有石灰岩、页岩、泥岩,有断层破碎带、含煤地层、岩溶、瓦斯、涌水等不良地质段,为了有效的预防这些不良地质灾害,需提前作好施工对策,保证安全施工.  相似文献   

10.
安银萍 《西部探矿工程》2006,18(11):250-251
随着高速公路建设的发展,长大隧道内大多数采用水泥混凝土刚性路面,混凝土路面的质量直接关系到行车的安全,通过红山隧道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的介绍,可供其它类似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11.
洞室开挖区周围一定范围内若遇到象页岩、泥岩极易吸湿或遇水膨胀的岩石,对可能导致洞室围岩产生膨胀突出、坍塌、冒顶、底鼓等不利影响,严重时会使洞室产生变形破坏,采用开掘卸压槽的方法是改进膨胀岩洞室应力分布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2.
适用于软泥岩巷道的掘进机设计改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软泥岩巷道主要指巷道的底板、顶板中,泥岩占主要成分,泥岩遇水,则会变成泥浆,对巷道开拓、煤矿安全生产都会带来严重影响,主要针对软泥岩巷道的特性,对掘进机的设计提出一些改进措施,提高掘进机对软泥岩巷道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3.
重庆目前是我国页岩气勘探开发的重点区域,目前有四个区块在进行页岩气勘探工作,我国首个页岩气田也位于重庆。页岩气赋存的特殊性决定了页岩气的开采必须采用储层改造技术,水力压裂是常用的储层改造技术,水力压裂具有高耗水的特点,重庆处于中度缺水区,水资源量具有季节性的特点,需要正确的评估页岩气开采对当地生产生活的影响。页岩气开采用水量虽占可用水资源量的比重不大,但是用水比较集中,仍可能对当地用水造成一定的威胁。本文在分析研究区水资源承载能力的基础上,提出了重庆地区页岩气开发的用水方案:尽量从流经该地区的流量大的江河中取水;加强返排液的处理利用;强化水资源管理,优化水资源配置。  相似文献   

14.
The mechanical property of mudstone/shale in coal measures is a key factor of engineering mechanics that influences the development of shale gas. A rock mechanics test was performed in order to analyze the complete stress-strain mechanic characteristics and influence factors of mudstone/shale in paralic coal measures, from the Carboniferous-Permian periods in a coal field of Northern China.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mudstone/shale in coal measures, and its chemical component, water content are established, and their models are constructed.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mudstone/shale has low mechanical strength, low elastic modulus and a high Poisson’s ratio. The complete stress-strain curve has apparent elastoplastic deform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after reaching peak strength, it exhibits obvious strain softening characteristics. The uniaxial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mudstone/shale and its elastic modulus increases exponentially with the increase of SiO2 content, and as the ignition loss increases, the uniaxial compressive strength and elastic modulus of mudstone/shale will decrease according to the law of power function. The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mudstone/shale and its elastic modulus will decrease with the increase of water content in mudstone/shale.  相似文献   

15.
文章采用“系统动力学”方法,构建了以水资源、人口、产业发展和页岩气4大子系统为支撑的“区域页岩气开发水资源承载力系统动力学模型”,并结合美国重要页岩气地——Marcellus页岩气地的Bradford郡实证数据进行了不同情景下的仿真模拟,在此基础上总结和归纳对中国页岩气开发及相关政策制定的启示:1)在开发前需要系统分析区域人口和产业发展情况以及页岩气单井开采水资源需求量;2)在开采过程中,要逐步提高页岩气水资源的回收技术,通过制定强制性的法律法规以及相关补贴政策,提高页岩气的回流率和重新利用率,从而提高区域水资源对于页岩气开采的承载能力。  相似文献   

16.
炭质页岩常规三轴试验和本构方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XTR01-01型微机控制电液伺服岩石三轴试验仪,研究了堡镇隧道大变形段的裂隙岩体(炭质页岩)在围压为0~25MPa下的应力—应变全过程曲线,建立了屈服强度、峰值强度、残余强度与围压的关系。根据塑性力学的相关理论,提出三线性弹性—线性软化—残余理想塑性五线性模型,并应用于炭质页岩,得到了炭质页岩各段的本构方程,并讨论了软化段。结果表明,理论模型和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7.
油页岩矿松软破碎围岩巷道变形机理及控制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俊光 《煤炭学报》2010,35(4):546-550
为了探讨松软破碎围岩巷道合理的控制方法,通过现场调查、实验室实验和理论分析及数值计算方法,对吉林桦甸油页岩矿支护现状进行分析,总结破坏原因。并针对其破坏特点,提出了以自钻注浆锚杆为核心,锚网喷+全封闭U型钢可缩性金属支架耦合支护技术。工程实践表明:采用自钻注浆锚杆为核心的耦合支护结构,有效地解决了松软破碎围岩巷道的支护问题。  相似文献   

18.
钻井液润湿性影响页岩井壁稳定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煤层气井单井产量往往较低,综合勘探开发煤系非常规天然气是提高煤层气开发效益的重要途径,但这要求钻井液能同时解决煤层、致密砂岩和页岩地层的井壁稳定问题。为此,提出基于"正电性-中性润湿-化学抑制-纳米材料封堵-合理密度支撑"的协同防塌理论,并开展了钻井液润湿性影响页岩井壁稳定性的实验工作。首先优选出能有效降低钻井液表面张力、增加钻井液与页岩接触角的表面活性剂复配方案,并结合钻井液流变性、滤失性、润滑性、水活度和抑制性等参数测试和页岩压力传递实验,对钻井液润湿性影响页岩井壁稳定性的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复合表面活性剂能够有效改变水基钻井液的润湿性能,与优选的水基钻井液相比,钻井液表面张力降低42.6%,与页岩的接触角增大162.1%;复合表面活性剂与水基钻井液具有良好的配伍性,具有较好地抑制性和抗盐能力;与清水相比,复合表面活性剂能显著阻缓页岩孔隙压力传递速率,降低钻井液侵入页岩的程度,页岩渗透率降低幅度在99%以上;说明通过控制钻井液润湿性来增强页岩井壁稳定性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在页岩气的开发过程中,存在着诸如水资源消耗大、水环境污染、生产废水等比较突出的水环境问题,为了使页岩气在我国能够逐步成为真正的绿色能源,需要加强环境影响规划和管理,进一步提高页岩气勘探开发的装备水平,以实现页岩气资源开采与环境保护的可持续性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0.
在岩心观察和实验测试的基础上,对习页1井钻遇的五峰组—龙马溪组富有机质页岩岩性、地球化学特征、储层特征以及含气性进行系统研究,以期对贵州页岩气勘探开发、有利区优选以及资源潜力评价提供地质依据。研究表明,富有机质页岩为碳质页岩和硅质页岩,主要位于五峰组和龙马溪组底部,为深水陆棚沉积,具有有机质丰度高、热成熟度高、有机质类型好、含气量大的特点,说明黔西北地区五峰组—龙马溪组富有机质页岩段具有良好的页岩气形成的地化条件;从水下隆起—浅水陆棚—深水陆棚环境富有机质页岩自生石英含量逐渐增加,黏土矿物含量逐渐减少;富有机质页岩段储集空间以有机质孔隙为主,天然气多以吸附形式存在;页岩形成的沉积环境和保存条件是控制我国南方地区页岩气含量高低的决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