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利用蒸气扩散法合成了1,3,5-苯三酸与铜(Ⅱ)的二维网状聚合物{[Cu3(btc)2(py)9]·3C6H6·8.5H2O}n(H3btc=1,3,5-苯三酸,py=吡啶)。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每个Cu(Ⅱ)中心离子都具有Cu^ⅡN3O2的五配位环境,配位构型是扭曲的三角双锥,三个来自吡啶(py)的N原子与Cu(Ⅱ)共平面,两个来自不同btc的O原子位于轴向位置。通过btc的桥联作用形成二维网状结构,溶剂苯分子和结晶水夹杂在层间的空隙中。  相似文献   

2.
利用蒸气扩散法合成了1,3,5-苯三酸与锰(Ⅱ)的二维层状聚合物{[Mn3(btc)(Hbtc)(H2btc)(H2O)6]·6H2O}n(H3btc=1,3,5-苯三酸).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中心离子Mn(Ⅱ)处于扭曲的八面体配位环境中,来自btc同一个羧基的两个氧原子,和分别来自Hbtc、H2btc的两个氧原子占据赤道平面,两个配位水的氧原子占据轴向位置.  相似文献   

3.
采用水热反应法合成超分子化合物C11H6N2O·H3PO4·H2O,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X射线单晶衍射对其组成、结构进行分析.该化合物属于三斜晶系,空间群P-1,晶胞参数a=0.73350(6)nm,b=0.74191(7)nm,c=1.15692(14)nm,α=96.395(2)°,β=92.9940(10)°,γ=90.3440(10)°,V=0.62477(11)nm3,Z=2,F(000)=308,Dc=1.585g·cm-3,最终偏差因子R1=0.0521,wR2=0.1282.该化合物的不对称单元由3个独立的分子4,5-二氮芴-9-酮、磷酸和水分子构成,氢键连接分子形成三维超分子化合物.  相似文献   

4.
赵卫星 《光谱实验室》2013,(6):3200-3204
以NiCl2·6H2O和均苯三酸(1,3,5-苯三甲酸)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合成了一维链状均苯三酸镍的配合物,利用元素分析和X-射线单晶衍射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分析,结果表明:该配合物的分子式为Ni3O30 C18 H42,三斜晶系,P-1 (2)空间群,a=0.6698 (3)nm,b=1.0771(4) nm,c=1.2323 (5)nm,α=73.342 (9)°,β=77.76(1)°,y=71.76(1)°,V=801.59 (57),D=1.982g· cm-3,F (000)=4500,Rgt (F)=0.0287,wRre f(F2)=0.0809.  相似文献   

5.
由对氨基苯磺酸、吡啶-2-甲醛、KOH和Co(Ac)2.4H2O在甲醇和水的混合溶剂中反应得到了标题配合物[Co(PBSP)2(H2O)2]·CH3OH(KPBSP=对氨基苯磺酸缩吡啶-2-甲醛席夫碱的钾盐),并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和热重分析等表征.结果表明:标题配合物属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1,晶体学参数为:a=1.0188(4)nm,b=1.1079(5)nm,c=1.3243(5)nm,α=98.371(5)°,β=102.324(5)°,γ=106.419(4)°,V=1.3664 (10)nm3,Z=2.配合物中的金属钴离子位于非对称中心,分别与两分子脱质子的PBSP-配体中的吡啶氮原子、亚氨基氮原子及两个水分子的O原子配位,形成变形的八面体结构.  相似文献   

6.
Li L  Jin J  Shi ZF  Xing YH  Niu SY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0,30(9):2443-2446
通过水热方法合成了6种Co(Ⅱ/Ⅲ)配合物Co(H2O)6·H2btec(1);{[Co2(HCOO)6]·CH3OH}n(2);([Co(4,4'-bipy)2(H2O)4]·suc·4H2O}n(3);Co(NA)2(H2O)4(4);[Co(mal)(4,4'-bipy)H2O]n(5);[Co(HCOO)4Co(H2O)4]n(6)(H4btec=均苯四甲酸,H2suc=丁二酸,HNA=娴酸,H2mal=丙二酸,bipy=联吡啶)},测试了配合物的UV-Vis吸收光游和表面光电压光谱(SPS),并通过X-ray单晶衍射确定了配合物的结构.它们的表面光电压光谱在300~800 nm范围内均表现出正的光伏响应,并将其与UV-Vis吸收光谱进行了分析和对比,发现SPS中表面光伏响应带与UV-Vis吸收光谱的吸收峰具有良好的对应关系.通过对比6种配合物的SPS可以看出,中心金属离子的价态、配位模式及配位微环境均对SPS响应带的位置和形状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7.
以咪唑与间二氯甲基苯为原料合成二水合[1,3-二(N-咪唑基甲基)苯]柔性双咪唑配体,通过IR、1H NMR和元素分析对配体进行了表征,并利用X射线单晶衍射仪对其结构进行了鉴定.晶体结构分析表明,该标题化合物属单斜晶系,空间群C2,晶胞参数为a=1.6852(6)nm,b=0.9529 (3)nm,c=0.46494(16)nm,β=100.552(4)°,V=0.7340 (4) nm3,Z=2,Dc=1.241g·cm-3,F (000)=292,μ=0.086mm-1,最终偏差因子R1=0.0323,wR2=0.0826.运用HF/6-31G(d)方法对其分子结构进行了理论研究,结果表明,该配体的端基N原子活性较高,易于与中心金属原子配位.  相似文献   

8.
何国芳 《光谱实验室》2003,20(5):647-649
合成了水杨醛缩二乙基三胺 (配体 L,2 - [(N- Salicylideneamino) ethyl]amine)与 Cu( )形成的配合物[Cu L(H2 O) ]Cl,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X射线单晶衍射进行了结构分析。配合物为单斜晶系 ,空间群P2 (1) / c,晶体学结构数据 ,a=0 .912 3(5 ) nm,b=1.382 1(7) nm,c=1.0 82 9(5 ) nm,β=10 1.712 (7)°,V=1.336 9(11) nm3 ,Z=4 ,Dcalcd=1.6 0 6 mg/ m3 ,F(0 0 0 ) =6 6 8,R1=0 .0 377,w R2 =0 .10 18。结构分析表明 ,配合物通过氢键形成二聚结构  相似文献   

9.
徐涵 《光谱实验室》2013,(6):2800-2805
用溶液法合成了标题化合物[Cu2(NPG)4(4,4'-bipy)2(H2O)2]·2H2O(HNPG=邻苯二甲酰甘氨酸4,4'-bipy=4,4'-联吡啶),并通过X射线衍射对其单晶结构进行了测定.该结构属于三斜晶系,空间群P1,分子量Mr=1328.14,晶胞参数a=0.85512 (15)nm,b=1.7083 (3)nm,c=2.1115(4)nm,V=2.9996(9)nm3,Z=2,Dc=1.470g·cm-3,F(000)=1364.0.Cu(Ⅱ)配位形成变形的三角双锥构型,配合物的分子间和分子内氢键及π-π堆积将其拓展为三维结构,并对稳定晶体结构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由1-正丁基咪唑(C7H12N2)和氯化钴(CoCl2)合成了一种新的配合物1-正丁基咪唑合钴配合物[Co (C7H12N2)6]Cl2.采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X射线单晶衍射对配合物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合成的配合物C42H72Cl2CoN12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P2,晶胞参数:a=8.540(3)nm,b=16.851(5)nm,c=17.237(5)nm;α=90.00°,β=104.037(5)°,γ=90.00°;V=2406.5 (13)nm3,Z=2,Dc=1.207g· cm-3,F(000)=938,μ=0.509mm-1,R1 =0.0526,wR,=0.1664.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显色剂2-(5-溴-2-吡啶偶氮)-5-二乙氨基酚(简称为5-Br-PADAP)与铁(Ⅱ)显色反应条件,在pH=6.0的醋酸-醋酸钠缓冲体系中,采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溴代十六烷基吡啶增溶增敏。铁(Ⅱ)与显色剂形成的配合物组成为Fe(Ⅱ)∶R=1∶2,络合物具有两个吸收峰,分别位于λ1=556nm与λ2=748nm。选择748nm进行测定,其摩尔吸光系数为ε748=3.3×104L·mol-1·cm-1。铁含量在0—30μg/25mL范围内服从比耳定律。此法用于水样中微量铁的测定,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15-冠-5(15-C-5)与Na2[Pd(SCN)4]的反应,得到的配合物[Na(15-C-5)]2[Pd(SCN)4]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单晶X射线衍射进行了结构分析.该配合物为单斜晶系,空间群C2/c,晶体学数据: a=1.3525(6)nm,b=1.3729(6)nm,c=2.0312(9)nm,β=102.985(6)°,V=3.675(3)nm3,Z=4,F(000)=1696,R1=0.0288,wR2=0.0457.结构分析表明,该配合物由两个[Na(15-C-5)]+配阳离子和一个[Pd(SCN)4]2-配阴离子组成,二者通过Na-N相互作用形成二维网状结构.  相似文献   

13.
邻苯二胺与草酸反应合成了一种新的化合物邻苯二胺草酸盐,采用元素分析,IR,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并采用X射线单晶衍射仪测定了该化合物的晶体结构,该化合物属单斜晶系,空间群P21/c,晶胞参数a=1.1428(2)nm,b=0.62170(12)nm,c=1.2845(3)nm,a=90°,β=103.50(3)°,γ=90°;V=0.8874(3)nm,Dc=1.483g/cm3,Z=4,F(000)=416,μ=0.121mm-1.该晶体结构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邻苯二铵的N(1)和N(2)原子各结合了一个氢质子H ,从而形成质子化阳离子,另一个特点是:邻苯二铵质子化阳离子与草酸根阴离子之间通过分子间氢键形成-维网状结构.  相似文献   

14.
以4-氨基-1,2,4-三氮唑与对二甲氨基苯甲醛为原料, 在冰醋酸催化下合成了配体4-氨基-1,2,4-三氮唑缩对二甲氨基苯甲醛(L)。 然后利用L与过渡金属硝酸盐[M(NO3)2·xH2O(M=Cu, Co, Zn, Cd; x=3~6)]在无水乙醇中反应, 制得固态配合物M3L6(NO3)6(H2O)2。 通过元素分析、 红外光谱、 紫外光谱、 荧光光谱等手段对合成的配体及配合物进行了表征。 实验结果表明, 该物质是一种多晶粉末状的发光材料, 在紫外光的激发下, 在乙醇溶液体系中的荧光发射峰在416 nm处, 为蓝色荧光, 色纯度高, 荧光量子效率高, 而配合物M3L6(NO3)6(H2O)2的荧光发射峰则红移至445 nm左右, 同时荧光强度显著增强。 M3L6(NO3)6(H2O)2中与M(Ⅱ)发生配位作用的基团是配体中三氮唑环上的氮原子。  相似文献   

15.
夏金虹  刘峥  王松梅 《光谱实验室》2011,28(4):1926-1929
合成了[Co (C5O2H8)2]·H3COH金属配合物,通过X射线衍射仪测得配合物[Co(C5O2HD2]·H3COH的晶体结构.晶体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 (1)/c,其晶胞参数为a=0.93325(16)nm,b=1.15015(16)nm,c=1.30029(16)nm,α=90.00°,γ=90.00°,...  相似文献   

16.
谢安  骆耿耿 《发光学报》2012,33(11):1192-1197
以AgCl与柔性配体1,2-二(4-吡啶)乙烷(bpe)为原料,在1∶1的甲醇-水混合溶剂中超声反应合成了一个新的无机-有机杂化聚合物[Ag3Cl3(BPE)2]n(1),并对该配合物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分析、热重分析、发光测试以及晶体结构研究。配合物属于三斜晶系,P1空间群,a=0.998 8(2)nm,b=1.115 1(2)nm,c=1.269 5(3)nm,α=64.27(3)°,β=85.71(3)°,γ=86.70(3)°,V=1.269 7(5)nm3,Z=2。单晶结构分析表明,该化合物1含有一维的(Ag6Cl6)n链,双氮配体BPE进一步连接该一维链形成了二维双层结构。固体发光性能测试表明,该化合物在385 nm光激发下能发出峰值为525 nm的黄光。此外,热分析表明,该化合物热稳定性可达到170℃。  相似文献   

17.
徐涵 《光谱实验室》2013,(6):2942-2946
合成了标题化合物{Mn(IBG)(4,4'-bipy)(H2O)2}·(H2O)2(H2IBG =1,3-苯二甲酰二甘氨酸,4,4'-bipy=4,4'-联吡啶),并通过X-射线衍射对其单晶结构进行了测定.该结构属于三斜晶系,空间群P-1,分子量Mr=561.41,晶胞参数a=0.90278(8)nm,b=1.16584(1)nm,c=1.31133(1)nm,V=1.21309(2)nm3,Z=2,Dc=1.537g·cm-3,F(000)=582.0.由于分子间氢键,使得分子结构更趋稳定.通过红外光谱、热重分析等对化合物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8.
希夫碱配合物M3L6(NO3)6(H2O)2的合成与光谱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4-氨基-1,2,4-三氮唑与对二甲氨基苯甲醛为原料,在冰醋酸催化下合成了配体4-氨基-1,2,4-三氮唑缩对二甲氨基苯甲醛(L).然后利用L与过渡金属硝酸盐[M(NO3)2·xH2O(M=Cu,C0,Zn,Cd;x=3~6)]在无水乙醇中反应,制得固态配合物M3L6(NO3)6(H2O)2.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荧光光谱等手段对合成的配体及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该物质是一种多晶粉末状的发光材料,在紫外光的激发下,在乙醇溶液体系中的荧光发射峰在416 nm处,为蓝色荧光,色纯度高,荧光量子效率高,而配合物M3L6(NO3)6(H2O)2的荧光发射峰则红移至445 nm左右,同时荧光强度显著增强.M3L6(NO3)6(H2O)z中与M(Ⅱ)发生配位作用的基团是配体中三氮唑环上的氮原子.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三种新型不同链长尾式卟啉 -吡啶季铵盐与Cu2 的显色反应条件 ,其络合物最大吸收波长分别为 4 13nm(Ⅰ ) ,(Ⅱ ) ;4 14nm(Ⅲ )。在相同条件下 ,试剂最大吸收波长分别为 4 4 3 5nm(Ⅰ ) ;4 4 4nm(Ⅱ ) ;4 4 6nm(Ⅲ )。对比度大约 30nm。试剂与铜络合比均为 1∶1,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 (Ⅰ ) 3 4× 10 5,(Ⅱ )2 9× 10 5;(Ⅲ ) 2 5× 10 5L·mol-1·cm-1,铜含量分别在 (Ⅰ ) 0~ 0 5 μg·( 10mL) -1;(Ⅱ ) 0~ 0 6 μg·( 10mL) -1;(Ⅲ ) 0~ 1 0 μg·( 10mL) -1内符合比尔定律 ,可用于痕量铜的测定。  相似文献   

20.
合成了配合物单晶[Zn(PSA)2(H2O)2],其中PSA-为4-苯基丁酸根.配合物为单斜晶系,Cc空间群,a=3.8340(11)nm,b=0.51865(15)nm,c=1.0734(3)nm.a=90°,β=103.064(4).,r=90°,C20H26O6Zn.Mr=427.79,Z=4,V=2.0791(10)nm3,D=1.212g/cm3,F(000)=900,-46≤h≤43,-4≤k≤6,-13≤l≤13,R1=0.0780,wR2=0.2029.PSA-以两个氧原子与中心离子Zn(Ⅱ)离子形成四元螯合环,PSA与PSA反式构型.配合物分子之间存在氢键弱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