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经股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尿潴留的发生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对29例冠心病患者经股动脉行介入治疗术后发生尿潴留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实施护理。结果 29例尿潴留患者在介入术后4 h全部解除,未再次发生尿潴留。结论经股动脉行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术后易出现尿潴留,应针对不同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2.
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后并发症的护理要点,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335例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335例患者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迷走神经反射性低血压11例(3.3%),穿刺部位血肿12例(3.6%),出血3例(0.9%),假性动脉瘤3例(0.9%),排尿困难14例(4.2%)。经过相应护理患者均康复出院。结论:加强卫生知识宣教,分析有关冠心病介入治疗并发症的发生原因,针对性地做好护理工作,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心血管介入治疗术后血管迷走反射发生的原因,提高护理质量.方法选择2007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实施心脏介入治疗术528例患者,对于所发生的28例血管迷走神经反射并发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心血管介入术后引起的血管迷走神经反射并发症由多种因素引起.结论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预防心血管介入治疗术后迷走反射的发生,提高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分析冠心病介入诊疗术血管并发症的治疗和护理方法以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2月到2012年4月在我科接受治疗的25例冠心病介入诊疗术血管并发症患者的临床记录资料,总结冠心病介入诊疗术血管并发症的治疗方法和护理经验.结果经全组25例患者中有10例出现皮下血肿症状患者,7例表现出假性动脉瘤的患者,4例出现动静脉瘘的患者,2例穿刺点出血患者,2例出现经脉血栓的患者,经过积极治疗和护理后,症状全部消失.结论积极了解冠心病介入诊疗术血管并发症的发病原因,及时准确的进行治疗、适当的护理对提高冠心病介入诊疗术血管并发症的治疗效果,减少患者痛苦和经济压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分析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术后发生血管并发症的原因,探讨其护理方法,从而为患者减轻痛苦,改善预后。方法:选择2007年1月~2010年2月在我科进行介入手术的1 174例冠心病患者,对发生血管并发症者进行原因分析,总结护理要点。结果:1 174例患者中发生血管并发症者58例,其中发生穿刺口渗血、血肿者41例,发生率为3.49%;拔管综合征者12例,发生率为1.02%;假性动脉瘤者2例,发生率为0.17%;急性血管闭塞者2例,发生率为0.17%;动静脉瘘者1例,发生率为0.09%。上述患者经过相应治疗及积极有效的护理均康复出院。结论: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术后发生血管并发症的原因复杂。熟练的操作技术,充分的术前准备及对患者的病情严密观察、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和精心的护理是降低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的原目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分析我院2007年5月~2008年4月心血管内科行冠心病介入治疗的308例患者其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采取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在308例患者中出现并发症18例,包括:急性冠状动脉闭塞2例,心律失常5例,低血压3例,穿刺部位局部出血和皮下血肿4例,尿潴留4例.各并发症患者经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均痊愈出院.结论 对冠心病介入治疗采取积极监测措施,可以减少和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出现.提高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成功率和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冠脉造影及冠脉介入治疗外周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和发生率,总结治疗护理经验。方法:分析689例经皮冠脉介入诊治术后有外周血管并发症的患者的资料。结果:689例患者中25例发生外周血管并发症,其中穿刺部位单纯血肿15例,严重出血3例,假性动脉瘤4例,下肢深静脉血栓2例,股动脉血栓1例。1例患者需要外科修补,无1例死亡。结论:冠脉介入术后外周血管并发症并不少见,对冠脉造影和介入治疗的患者应当加强护理,针对不同的血管并发症制定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冠心病介入术后并发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的原因和护理效果。方法以2014年7月2016年1月为期,共选出376例冠心病患者,其均以血管介入方法进行治疗。分别记录患者并发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的几率、护理后效果以及并发原因等。结果 376例患者中术后发生并发症者共3例,并发率为0.80%,经过护理干预3例患者均恢复健康。结论导致介入治疗后并发假性股动脉瘤的原因有很多,例如穿刺操作不标准、抗凝药物使用不标准、患者肥胖等,需要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改善并发症状况。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冠脉内介入治疗常见并发症的预防措施和护理方法。方法:收集我科进行PCI术患者53例,对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原因和护理方法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接受CAG患者中冠心病检出率为73.5%,并发症发生情况为:血管迷走神经反射4例,穿刺部位出血和淤斑7例,术后尿潴留3例,肾功能损害1例。结论:PCI术为一项有创手术,术后密切观察和细致的护理可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对患者预后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冠心病介入诊疗术后患者血管并发症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对我院2010-01~2011-12住院治疗行冠状动脉造影及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加支架植入术发生血管并发症的30例患者进行分析,并制订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 30例血管并发症患者均得到有效控制,所有患者顺利出院。结论重视术前护理,积极的术中及术后护理对预防和减少冠心病介入诊疗术后血管并发症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发生并发症的的原因,总结有效的护理干预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134例在我院介入治疗中心行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术后并发症发生的情况,总结相对应的护理措施。结果:53例患者发生术后发生并发症,表现较多,经过临床上积极对症给予处理,患者均恢复正常。结论:密切观察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一般情况,根据各种并发症的特点,尽早识别,准确判断、积极治疗,使患者的术后并发症的危害降至最低,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潘丽萍 《当代医学》2016,(25):89-90
目的:分析心脏介入术并发心血管系迷走神经反射的原因,并总结相应的护理措施,以提高心脏介入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以518例心脏介入治疗的患者作为本组研究的观察对象,其中共并发心血管系迷走神经反射13例,分析其发生原因,并观察护理效果。结果13例并发心血管系迷走神经反射患者中,疼痛刺激5例、血容量不足3例、心理因素3例、空腔脏器刺激2例,通过针对患者的发病原因采取相应的护理方案,所有患者均恢复正常,未发生严重不良后果。结论心脏介入术后要积极预防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发生,针对患者的发病原因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防止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3.
刘姝莉 《吉林医学》2013,34(7):1354-1355
目的:探讨心血管术后外周血管并发症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行心血管介入治疗的1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术后并发外周血管类疾病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心血管术后并发外周血管病症情况:出血41例,严重出血3例,骨筋膜室综合征3例,局部血肿31例,假性动脉瘤15例,动静脉瘘6例,下肢静脉血栓1例,经对症治疗和相应护理后,均治愈。结论:熟识介入术后可能的外周血管并发症及致病因素,并采取相应护理措施对其防治很重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介入术后出现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原因及护理措施。方法:将我院收治的实施心脏介入手术的患者3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例,观察组给予预防性护理措施,对照组仅采取心内科常规护理。结果:两组迷走神经发生率分别为5%、27.78%,观察组的迷走神经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脏介入治疗后,实施有针对性的预防性护理,可以预防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冠心病介入诊疗术后血管并发症的原因及护理干预方法。方法纳入此研究中的1000例研究对象均为我院于2014年6月至2016年4月期间收治的冠心病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介入诊疗手术方法进行治疗,随后对患者进行相应的护理干预。结果 1000例患者术后出现拔管综合征患者30例,出现血肿患者40例,合并静脉血栓患者10例,比对患者护理前后的生存质量评分,其维度内容经对比均呈现统计学意义。结论冠心病患者进行介入诊疗术后,护理人员应对其实行护理干预,从而有效降低血管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患者的护理干预进行分析。方法:选取自2013年5月至2014年9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随机抽样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的同时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术后焦虑、抑郁、服药依从性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1.7%,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31.7%;术后焦虑自评量表、服药依从性以及抑郁自评量表等多项指标要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1)。结论: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及抑郁情绪,提高其服药依从性,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7.
秦弘 《中国医药导报》2009,6(31):156-157
目的:通过对冠心病介入手术患者术前的充分指导准备及术后的护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最大限度地提高冠心病介入手术术后的疗效。方法:选择583例冠心病介入手术患者进行术前、术后观察及护理并进行评价。结果:全部病例中发生皮下血肿4例,低血压2例,其余577例无并发症发生,术后护理效果满意。结论:冠心病介入手术是目前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良好的术前、术后护理可避免不良事件,明显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对术后患者的康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对冠心病经桡动脉介入治疗术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方法:以问卷的形式对随机抽取的32例拟行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进行心理状态调查分析,针对患者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30例患者术前都有焦虑、紧张、恐惧心理,采用心理宣教、心理护理后,患者不良心理状况好转,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减少了术前、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术前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可有效配合手术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经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2月我院收治入院并采取介入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64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2例,对观察组患者于术前术后采取综合心理干预护理,对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根据焦虑自评表和抑郁自评表对患者心理情况进行评分。结果:观察组经护理干预后两表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几率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理护理能明显改善经介入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且能显著降低发生并发症的几率,为顺利进行手术及良好预后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20.
为了总结介入治疗患者的护理及康复的方法,对48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针对各自的治疗实施相应的护理。结果48例患者治疗技术成功率100%,术后2例发生血管迷走神经反射,对保证患者手术顺利、预防并发症发生有重大意义。目的:进行介入治疗的病人及早明确社会角色的转变,主动配合介入治疗及护理,达到最佳康复程度。方法:根据术前、树种、术后的治疗需要,采用不同的护理方法。结果:病人及家属掌握了一定的介入护理知识,康复情况良好。结论:应加大介入护理的宣传力度,使更多病人受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