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淑芹  贾存义 《现代康复》2001,5(2):123-123
精神病临床医生做了大量的精神病人及其家庭成员的心理教育工作,但这方面的报道尚少。作为精神病人的完整的治疗方案不但包括药物治疗,还应包括病人和病人家庭成员的心理教育。心理教育是采用会谈的方式进行,从知识教育入手,重点是调整家庭成员的情感表达。鉴于此,笔对50例精神病人的家庭进行了心理状态的初步调查和心理教育的尝试,将其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精神病人住院时家庭成员的心理状态分析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病人为中心”给护理领域带来一系列的变化。现代护理更重视对病人的心理、社会、家庭等方面的研究。护士通过了解病人的家庭状况 ,能有针对性地为病人解决遇到的相关问题 ,并对其家庭成员进行家庭护理指导 ,以促进病人的康复 ,为此 ,作者为 76例住院精神病人的家庭成员进行了问卷调查 ,了解住院前后其家庭成员承受的心理压力和心理健康程度。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方法对 1998年 12月至 1999年 2月在我院住院的精神病人(男 2 7例 ,女 49例 )的家庭成员采取了问卷式调查。评定工具 :1)自编《家庭成员调查表》。 2 )Hamilton抑郁…  相似文献   

3.
老年精神病相关因素分析与健康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院于 2 0 0 0年 6月在老年病区开展整体护理 ,在对老年病人的基础护理、生活护理的同时 ,加强心理护理 ,着重对老年精神病人进行健康教育 ,配合药物治疗加快病情的恢复。我们将开展健康教育之后的 6 8例患者与开展之前的 5 8例患者对相关知识认知情况进行调查 ,接受健康教育的病人和家属对精神疾病知识及家庭护理知识的了解 ,以及不良行为的改变明显高于未接受健康教育的病人。1 临床资料1 998年 1 1~ 2 0 0 1年 2月共收住老年精神病人1 2 6人 ,男性 6 7人 ,女性 5 9人 ;其中文盲 5 4人 ,初小以上文化 72人 ;年龄 6 0~ 81岁。 1 2 6例…  相似文献   

4.
随访对出院后精神病人依从性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依从性(Compliance)是指病人对治疗及治疗行为的遵从程度。提高精神病人的依从性可以大大降低精神疾病的复发率。据报道,精神病人接受健康教育、治疗依从及家庭经济状况好者其复发率明显低于未接受健康教育、治疗不依从及家庭经济状况差者。如何提高精神病人的依从性,尤其是出院后精神病人的依从性,已成为所有精神科医护人员研究的重点。作者对我院200例出院病人进行随机分组,  相似文献   

5.
随访对出院后精神病人依从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依从性 (Compliance)是指病人对治疗及治疗行为的遵从程度[1 ] 。提高精神病人的依从性可以大大降低精神疾病的复发率。据报道 ,精神病人接受健康教育、治疗依从及家庭经济状况好者其复发率明显低于未接受健康教育、治疗不依从及家庭经济状况差者[2 ] 。如何提高精神病人的依从性 ,尤其是出院后精神病人的依从性 ,已成为所有精神科医护人员研究的重点。作者对我院 2 0 0例出院病人进行随机分组 ,对试验组开展随访工作 ,结果显示 :试验组病人的依从性明显提高 ,发病率显著下降 ,现将调查研究情况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1 对象。 2 0 0 2年 4~…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恢复期精神病人心理状态,有针对性地做好心理护理。方法:对127例恢复期病人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恢复期病人的心理问题主要是担心出院后不适应工作及生活环境,担心疾病复发。对人际交往失去信心。结论:消除社会偏见,争取家庭成员及单位领导的支持,进行有效的个体心理辅导,可消除病人负性心理,提高病人自信心,促进病人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7.
藏药是精神病人对抗治疗的常见方法。深入研究精神病人藏药心理,提高护理人员的防范措施,使患者尽快达到预期治疗效果,对减轻病人家庭经济负担,提高医院病床周转率,预防意外事故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一、临床资料:通过查阅护理记录及护士交班报告,发现我科自2000年6月~2002年5月收治的421例精神病患者中,有藏药行为者26例,其中男14例,女12例;病种:精神分裂症18例,躁狂症3例,抑郁症2例,偏执性精神病2例,反应性精神病1例。藏药病人发生率6.17%,见附表。  相似文献   

8.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病因未明的重型精神病,病程迁延,呈现反复加重或恶化的趋势。许多研究证实,影响精神分裂症预后的主要因素是维持治疗和家庭关系。我国现有社区精神卫生网络还不够健全,社区护理还不能深入到家庭,而精神病人的康复与家庭护理是密不可分的。为了增加精神病人家庭成员对疾病相关知识的了解,提高其对疾病的认识,更好地护理病人,我院护理部于2005年开始在部分病区对出院病人进行家访,目的在于帮助精神病人家庭应对精神疾病的困扰,帮助家属护理病人,减少复发,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但在电话随访和家庭访问过程中遇到不少困难,经过家访组成员的共同努力,采取相应的对策,基本完成了随访任务。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全菊林  徐鸿华 《现代康复》1999,3(6):694-694
大多数精神病人经药物治疗后,能收到良好效果。但其中不步病人不可避免地进入慢性阶段,由于各种原因而长期住院,药物对他们无明显疗效。这部分病人的治疗受到心理学家的重视及注意,并对精神疾病病人的心理康复治疗进行研究。其目的是使病人残存的功能尽可能地发挥出最好水平,使所受的损害尽可能缩小,以达到适应家庭及社会生活的能力。本报告50例精神分裂症病人心理康复治疗情况。  相似文献   

10.
老年痴呆病人的家庭护理及预防保健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老年性痴呆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精神衰退性疾病。由于痴呆病住院治疗是短暂的,而出院后的治疗和护理更为重要,因此家庭成员的精心护理对于巩固疗效,防止复发具有重要意义。现总结在护士指导下,痴呆患者的家庭护理及预防保健。1临床资料1992-1995年共收治痴呆患者14例(男8例、女6例),经治疗护理后治愈7例,好转5例,2例病情稳定。2护理2.1心理护理病人一旦被诊断为老年性痴呆,由于情绪不佳很容易产生不良的心理,其表现为恐惧、懊丧、焦虑、失望。我们向家属宣讲有关老年性痴呆的一般常识,说明哪些是病态,随时掌握病人的思想动态,…  相似文献   

11.
359 满足危重患者家庭需要的护理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危重患者的家庭成员进行适时的评估和正确的护理可以提高其家庭的稳定性及应对能力。危重患者家庭的需求可以归纳为五个方面 :接近、信任、信息、支持和舒适。这些需要是普遍的和保持不变的。护理干预的方法  ( 1 )鼓励病人家属多探视。 ( 2 )护士加强与病人家属的联系。( 3)允许在常规救治和复苏时家庭成员在场。( 4 )把病人家庭作为支持和教育的对象。( 5)提供有关疾病的信息。满足病人家庭需要的护理干预  ( 1 )满足接近的需要 :护理干预应集中在满足家庭成员接近病人的需要上。可修订探视制度 ,采取非限制性探视 ,或安排儿童和宠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老年精神病人的临床特征及主要护理的问题,提出护理对策。方法:采用自编的调查表对我院85例老年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老年病人护理上存在的问题:(1)精神症状表现复杂。(2)合并躯体疾病多。(3)副作用大。(4)生活自理能力差,并发症多,护理难度大。结论:住院老年精神病人通过积极的治疗,加强护理,疗效满意,应持积极的态度。  相似文献   

13.
60例有糖尿病史精神病患者的心理分析和健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淑玲  邓星广 《现代护理》2002,8(2):134-134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文化知识的丰富 ,健康指导和教育措施在糖尿病防治中显得非常重要。对 60例有糖尿病 (DM)史精神病人的心理进行观察分析和健康教育 ,有效地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 ,使其能很好的配合药物治疗 ,在控制病情方面取得明显的效果。1 临床资料从 1 998年 1月~ 2 0 0 0年 1月 ,我院收治有DM史的精神病人 ,分为受健康教育组与未受健康教育组分别有 34例和2 6例 ,其中男 2 8例 ,女 32例。 2 0岁以下者 2例 ;2 0~ 2 9岁者6例 ;30~ 49例者 1 1例 ;50~ 60岁者 32例 ;61岁以上者9例 ,30岁以上者居多占 88% ,与文献报告资…  相似文献   

14.
高血压患者家属的健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10~2006-10我们采取对患者实施常规健康教育的同时,对家属同步实施健康教育,效果显著。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随机选择240例住院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138例,女102例,年龄35~65(50±5.72)岁。1.2方法(1)在对患者给予抗高血压治疗及健康教育的同时,对患者家属进行高血压知识宣教,包括疾病知识宣教,向家属宣教高血压的相关知识,包括高血压的病因,诱发因素预防和治疗,识别并发症及先兆,提高家属对高血压的认知程度。心理指导:讲解心理、情绪对高血压的影响,对家属进行心理指导,减少家属的应激、焦虑情绪。在患者焦虑,烦躁时…  相似文献   

15.
应用临床路径对首次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的健康教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一项重要内容,精神分裂症病人完整的治疗方案也包括病人和家庭成员的心理教育.从2001年3月起,应用临床路径[1]对首次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实施健康教育,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精神病人家属的心理状态,使精神病人家属能了解、信任、配合精神科治疗工作,让病人得到更好的亲情支持。方法对精神病人家属及时进行心理护理、言语沟通、宣教,公开病人的护理计划。结果家属不良心理状态得到纠正,医患关系明显改善。结论 注重病人家属的心理状态,及时施护是护理工作顺利完成的重要因素,是精神病人良好的心理支持,是减少医疗纠纷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精神病人在康复期心理问题是大量的,为了找出病人最普遍、最突出的心理问题,有的放矢的做好心理护理,我们对100例康复期精神病人进行了初步调查,现将有关资料报告如下。 对象与方法 一、资料:本组病例为我院1998年12月至1999年10月住院精神病病人,经系统治疗,选取临床疗效为痊愈和显进,自知力大部分恢复的病人100例为调查对象。疗效和自  相似文献   

18.
刘佰云 《全科护理》2009,(8):742-742
精神疾病的家庭护理是精神科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在家庭中对精神病人实施的特殊护理,精神病人已由住院医疗跨人社会性治疗领域。某些精神病病人虽经过充分的治疗,仍需要在家庭成员的照顾下接受较长期的医疗和护理,即医院与社会、家庭之间,具有统一整体性,连续性的医疗服务网,从而得到家庭和社会的支持与关怀,消除或避免一切不利因素,有利于病人的康复,防止疾病的复发。  相似文献   

19.
1例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后溶血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健康教育是整体护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精神分裂症病人完整的治疗方案也包括病人和家庭成员的心理教育。从2 0 0 1年 3月起 ,应用临床路径[1] 对首次住院精神分裂症病人实施健康教育 ,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2 0 0 1年 3月~ 2 0 0 2年 5月在我院早期干预病区首次住院的病人。入组的标准 :( 1)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二版修订本 (CCMD—Ⅱ—R)精神分裂症的标准者 ;( 2 )无严重的躯体疾病 ;( 3 )年龄 15~ 45岁 ;( 4)能合作完成健康教育 ,符合标准并完成健康教育共 2 0 0例。按 1:1随机分组 ,研究组…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50例康复期病人出院后归宿问题进行心理分析及护理对策,对50例康复期精神病人分四个方面即婚姻、社会、家庭、价值等方面作出答卷了解病人的心理动态。并做出:(1)深入病房和病人谈心,交心了解病人的心理活动。(2)有计划的安排组织病人学习使病人掌握各种知识。(3)经常组织文体活动,增强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4)进行开放管理使病人适应社会。(5)可取得家庭和杜会的支持和配合中、从内心感到社会、家庭的温暖等护理对策。从而使病人心理上战胜病魔,早日成为社会的有用之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