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1880莫索(MOSSO)研究人类疲劳开始,距今已经有100年的历史,此文在阅读大量有关运动性疲劳的研究报告、论文之后并加以总结,对运动性疲劳的产生机制、分类、判定以及运动性疲劳的恢复做了较为详细地总结,其目的在于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为以后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建议。在第五届国际运动生物化学会议(1982)上对疲劳的概念取得了统一的认识,即疲劳的概念是:机体生理过程不能继续机能在特定的水平上进行和/或不能维持预定的运动的强度。  相似文献   

2.
机体不能维持某一预定的运动强度称为疲劳。疲劳是由于长时间运动使体内能源物质被逐渐消耗而产生的。判断疲劳的依据主要是自我感觉和某些外部表现。每个运动者都必须掌握一定的科学恢复身体机能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滕波  杨鸣亮 《科技信息》2010,(26):266-266
运动性疲劳是机体不能将其生理机能保持在某一特定水平或不能维持某一预定的运动强度,也可以说疲劳是指运动引起肌肉产生最大收缩力量或者最大输出工率暂时性下降的生理现象。  相似文献   

4.
对田径运动训练中恢复性训练积极作用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径运动训练中,运动员机体的各种机能在一定运动结束后,将不能保持一定特定水平或不能维持预定的运动强度,即产生疲劳.通过采用恢复性训练,采用有效的恢复措施,使运动员机体内能量物质分解后更好地合成,促进运动员机体的迅速得到充分的恢复和提高.文章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从生理、心理、运动技术学习三个方面阐述了恢复性训练在田径运动训练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适当的运动可改善心肌功能、增强体力、强壮体质,故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体育锻炼。但运动必须讲究科学性,不当的运动所引起的疲劳反会影响工作、学习和生活。这是因为要获得并保持健康,不仅需要有规律的锻炼,更需要适当的膳食和营养,才能从运动中获益。 ⒈ 运动性疲劳的原因及后果 疲劳是机体复杂的生理生化变化过程,是机体生理过程不能将其机能持续在一定水平或各器官无法维持其预定的运动强度。通常,人的疲劳反映在人体的三大系统:①神经系统的疲劳;②心血管系统的疲劳;③骨骼肌的疲劳。由于运动引起机体生理生化改变而…  相似文献   

6.
在阐述疲劳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运动后出现的“显性疲劳”与“隐性疲劳”的种种现象,并根据综述了目前与运动疲劳机制相关的几大学说:1)大脑皮层紊乱学说;2)神经内分泌学说;3)谷酰胺学说;4)氨基酸色氨酸减少学说;5)能量物质耗竭学说;6)训练单调学说;7)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学说;8)心理生物现象学说;9细胞因子学说。  相似文献   

7.
钙与运动疲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钙不仅促进机体的生长发育,维持组织细胞机能的正常运转,而且影响着机体的运动能力与肌肉疲劳。从线粒体聚钙、肌浆网钙转运,游离钱的改变等方面阐述了钙离子与运动疲劳的关系。提示维持体内钙稳定,对提高运动能力、减缓运动疲劳的出现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运动性疲劳是指由于运动过程中机体生理生化的改变导致人体运动能力暂时下降的现象.如果疲劳长期积累而不能被清除,就会发展成为过度疲劳,危害人体的健康;还可能导致运动损伤,影响运动员成绩的提高.介绍了运动性疲劳产生的原因和部位,提出了预防队员运动性疲劳的注意事项以及消除运动性疲劳的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9.
运动性疲劳的产生与消除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运动性疲劳是运动训练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运用科学的方法可以尽快地消除疲劳,使机能尽快得到恢复,进而提高运动能力。本文阐述了运动性疲劳的产生机制及消除疲劳的有效方法,以期对教学和训练发挥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0.
余刚 《科技信息》2013,(19):272-273
所谓运动性疲劳是指机体运动到一定时候时,组织器官及至整个机体工作能力暂时降低的现象。本文对运动性疲劳产生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运动性疲劳产生的机制及恢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占宾 《科技信息》2009,(30):179-179
运动性疲劳是运动训练过程中的必然现象,本文在阐述运动性疲劳产生的几种机制学说的基础上,从营养、按摩和中草药的方法对疲劳恢复手段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2.
运动训练是疲劳——恢复——再疲劳——再恢复的过程,同样也是机体进行超量恢复和提高身体机能水平的过程,认识和了解篮球运动员运动训练疲劳的产生机理、分型、诊断,采取有效的恢复手段,将有助于篮球运动员身体机能和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某些中药药物具有抗运动疲劳作用,合理应用可使运动训练者的机体运动性疲劳得以有效消除,使机体运动能力得到有效提高,从而减轻运动疲劳对人体产生的不利影响.论述了中药抗运动疲劳的作用机制、治疗原则以及所用中药的种类,指出应当遵循科学原则,合理使用中药,从而达到抗运动疲劳的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14.
生理学家将人在肌肉活动中出现的肌肉功能性工作能力减弱(或工作量降低)以至完全丧失的现象叫做疲劳。虽然疲劳产生的机制目前尚未十分清楚,但学者们普遍地认为,“在整体情况下,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状态是影响疲劳的产生与发展的重要因素”,“疲劳时神经系统的机能下降”。“近年来测定疲劳时脑电及肌电图的变化为各国学者所重视”。查阅国内有关疲劳机制的研究文献,发现在研究方法上,运用较多的生理指标仍为心电图、肌电图、呼吸肌耐力和视觉闪烁临近融合频率等,疲劳的大脑皮层电活动的研  相似文献   

15.
周元 《科技信息》2009,(15):183-183
本文综述了如何通过营养补充加快运动后疲劳恢复。疲劳是一种生理现象,它和运动后机体内营养素的缺乏有很大关系。运动后及时补充抗疲劳的营养素,对于疲劳恢复、增加机体耐力有积极的意义。糖类能提供能量、迅速恢复体力,蛋白质有助于受损骨骼肌细胞修复,水、矿物质和维生素可以维持内环境的稳定和酶活性,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清除自由基.促进疲劳恢复。  相似文献   

16.
关于中医理论对运动员疲劳恢复作用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中医理论作为依据,运用中医的阴阳学说,以人体内外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整体观念,结合运动训练后人体机能出现疲劳的生理变化,通过中医药的"补气"、"补血"、"补阳"、"养阴清热"等补给手段,使疲劳尽快恢复以达到机体阴阳建立在高水平的动态平衡中  相似文献   

17.
运动与氧化应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动与自由基研究是运动医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研究发现,机体进行大强度运动时,体内氧自由基的大量增加是导致运动性疲劳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如何有效地提高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和预防产生过量的自由基,对提高运动员的运动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氧化过程占主导地位,可导致氧化损伤和机体生理机能的减退,促进生物体衰老与死亡。长期有氧训练,有利于促进自由基的消除,抑制增龄引起的抗氧化能力降低,调节机体氧化与抗氧化系统的平衡,对机体产生有益影响,这是运动延缓衰老的主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8.
运动性中枢疲劳首先是由运动所引起的,使其中枢神经系统不能够产生和维持足够的冲动到运动所需的肌肉现象.然而引起运动性中枢疲劳的因素很多,例如能量的供应不充分,氨中毒、中枢氧化还原状态不平衡,以及中枢神经递质发生了一些改变等等.长时间运动所引起的中枢神经递质的变化被看成为引起运动性疲劳的最主要的机制,也就是说,当中枢的兴奋性和抑制性不能够达到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时,就会引起运动性疲劳的产生.本文对运动性疲劳的中枢机制进行综合的分析,重点阐述中枢单胺类神经递质与中枢氨基酸神经递质发生紊乱时对运动能力的影响及与运动性疲劳产生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疲劳是一种正常生理现象,它是运动到一定阶段必然出现的一种生理功能的变化.如果运动性疲劳没有得到及时的恢复而使疲劳累积导致疲劳过度,就会变成一种病理观象,从而对健康造成不良影响.所以根据疲劳的产生机理,原因分析进而运用一些消除运动性疲劳的方法,使机体快速有效地进行超量恢复,以便再更好的投入训练,进行更高水平的恢复,提高人体功能能力达到更高水平的运动能力贮备.  相似文献   

20.
彭磊  杨刚 《科技信息》2011,(28):277-277,280
运动性疲劳是运动训练中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没有训练就没有疲劳,没有恢复就没有提高,疲劳与恢复是相辅相成的一个整体,适宜的疲劳与合理的恢复是提高运动成绩的关键。本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以及对羽毛球运动员的生理机能分析,对运动性疲劳的产生机制和诊断方法进行了阐述,并从不同角度对羽毛球运动员运动型性疲劳的恢复进行了总结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