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潜证刍议     
潜证属于中医学“证”的范畴。本文对潜证的概念、传统医学对“潜证”的认识及潜证的微观化研究等作了初步探讨 ,对临床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湿热潜证是指多种皮肤病发病过程中可能存在着湿热的共性.或者病情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湿热倾向性改变。从文献、皮肤生理功能以及湿热致病的基本特点进行分析,提出了皮肤病“湿热潜证”为中心的诊疗思路.对于提高皮肤病诊断的预见性和临床疗效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潜证即潜伏于体内还未暴露于外之病证;隐证即体表反应不明显之证,二者类似,下称潜证。如隐匿性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常无明显的临床体征,而经现代医学检查所证实,其体内确实存在着某种病变而急需治疗。又如中医辨治哮喘病,即使哮喘平息其人如常时,也仍应采取治本或标本同治之法以防宿疾引动而诱发等,尤其重视补益肾气之  相似文献   

4.
5.
朱日 《江苏中医药》2011,43(1):11-12
中医临床治病主要是辨证施治。辨证施治要求医者运用各种辨证方法对患者所表现的症状、体征进行分析、归纳、综合,最终得出一个证。这里有一个前提是患者要表现出一定的症状与体征后,医者才能辨证施治。但临床上有时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极少甚至缺如,  相似文献   

6.
证是古人运用朴素的整体系统思维和意象思维方法,通过司外揣内的方式,整合外现的相关生命现象的改变,与内在机能系统的失调联系起来,辨析病位、病因和病性,是辨证论治的主要依据,也是防治疾病的核心和准则。然而,在疾病初期“病已初成于内、证尚未见于外”时,常常会无证可辨,面对这种“已病未证”的情况,应如何进行中医药的防治呢?  相似文献   

7.
老年潜证特点与防病延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老年潜证特点与防病延年山东中医学院1994级博士生(250014)李玉清关键词老年潜证,肾虚,血瘀随着国际人口老龄化趋势的迅速增长,研究老年人潜证特点,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治老年病和延缓衰老,是目前老年医学的重要课题。1老年潜证特点潜证,是机体内有少量的...  相似文献   

8.
俞洁 《光明中医》2009,24(12):2340-2341
本文通过探讨"未病"与潜证的内涵、相互关系等方面的内容,阐述了潜证属于"未病"的范畴,利用不断完善和发展的四诊手段和辨证体系将能更好地辨析潜证,可提高诊断的预见性,达到"治未病"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动脉粥样硬化潜证的气虚血瘀病机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动脉粥样硬化炎症是一种潜证,其病机主要是气虚血瘀。心、肝、脾、肾等多个脏器的功能失调是气虚血瘀形成的主要原因。基于气虚血瘀病机的预防性治疗,对于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严重心脑血管事件具有“消患于未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反向型银屑病是发生于特殊部位的银屑病。湿热潜证广泛存在于反向型银屑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湿热之邪为外感因素,因人体质从化与合病是发病基础,肝经湿热、脾虚湿蕴是病机关键,疾病日久耗伤肝血,患者情志不畅肝气失调,影响气血运行,导致恶性循环,疾病缠绵难愈。据此,临床上从肝论治,治宜畅肝健脾,清热利湿,透转渗利,注重保津,养血化瘀,搜邪护正,方收良效。附验案1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11.
心肌重构为慢性心力衰竭的主要病理生理变化,可归属于中医学“络积”范畴,其以“气虚痰瘀”为主要病机特点。中医有效辨证,尽早施治,延缓心肌重构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有效途径。文中主要讲述“潜证”理论在中医药防治慢性心力衰竭中的应用,为临床早期辨治,减缓甚至逆转疾病进展提供思路与启发。  相似文献   

12.
强直性脊柱炎证候研究概况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强直性脊柱炎 (AS)是一种原因不明的自身免疫病 ,以中轴关节慢性炎症为主要表现 (主要侵犯脊柱和骶髂关节 ) ,也可累及内脏及其他组织。本病特点为逐渐出现骶髂关节、脊柱各关节的纤维化及骨性强直 ,至晚期骨强直后 ,病情即不可逆转。本病原因未明 ,一般认为与携带某些病因、  相似文献   

13.
中医痰证微观指标现代研究概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痰证理论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中医证候客观化研究的不断深入 ,近年来有关痰证微观指标的研究报道日益多见 ,本文就目前的研究状况及所取得的进展 ,综述如下。1 痰证与血液、循环的关系1 1 与脂质代谢的关系有关血脂水平与痰证关系的研究 ,是痰证现代研究中最早开展的内容之一。徐济民等发现 ,冠心病痰浊型患者胆固醇 (TC)、甘油三脂 (TG)、低密度脂蛋白 胆固醇 (LDL C)的含量明显高于非痰浊型患者及正常人[1] 。巩尊科等发现 ,脑梗塞患者中痰证组载脂蛋白aPoAI 低于肝肾亏虚组 ,而aPoB则高于肝肾亏虚组 ,该两…  相似文献   

14.
中医证型物模型研究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近年对证实质的研究,走过了许多弯路,踏入了不少误区,其中以中医证型动物模型的复制研究为甚,在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及财力后,所获甚微,本文从中医证型动物模型研究工作存在的几个突出问题入手,阐述了中医证候的研究不宜转移至低等动物身上,其实质及临床价值根本没有必要也不可能由动物实验所证实,而应把有限的科研力量用于解决临床常见及疑难病症之上.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糖足方对糖尿病足筋疽潜证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将6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两组均予相同的基础治疗措施,治疗组同时加服糖足方冲剂,对照组予安慰剂。两组疗程均为1个月,观察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2(IL-2)以及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的变化情况。结果 1治疗前后组内比较,治疗组2 h PG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组2 h PG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治疗前后组内比较,治疗组TNF-α、Hs-CRP、IL-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组TNF-α、Hs-CRP、IL-6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糖尿病足筋疽潜证存在微炎症改变,糖足方对潜证微炎症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可降低TNF-α、Hs-CRP、IL-6等微炎症指标,为糖尿病足的未病先防,以及溃疡愈合后的巩固治疗、防止复发提供了较好的临床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6.
虫证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虫证” ,在古代医籍中 ,大多另立专门 ,论述颇多 ,是对由“虫”所致疾病的概括 ,其中尤以现代寄生虫病为主要论述对象。现代医者常将“虫证”局限于寄生虫病 ,而无更多的发展。其实 ,历代医家对“虫证”的认识远超出此范畴。只是由于原始、朴素的思维方式以及科学技术的限制 ,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无法以客观的事实给予证实。从诸多医籍的记载描述中 ,笔者认为 :“虫”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它包括了中医的多种致病因素。《外台秘要》云 :“人腹中生虫 ,大率有九 ,皆能食人脏腑。一曰伏虫 ,二曰蛔虫 ,三曰白虫 ,四曰肉虫 ,五虫肺虫 ,六早…  相似文献   

17.
回顾古代医家对肥胖证候的认识和演变,结合近年文献分析,认为肥胖证候研究存在病例数偏少、证候命名不规范、辨证方法未统一、判定标准不明确等局限和不足。证素独立规范,组合灵活多样,证素辨证可以用于肥胖的证候研究,挖掘、归纳肥胖人群的证候特征,有利于为本病的中医临床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痰证研究思路探讨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20  
根据结合自己的研究工作,探讨痰证的研究思路,指出需立足中医理论,采用科学的方法研究痰证,必须建立痰证辨证标准;从自由基损伤、免疫功能失常、体液调节失控等方面,探讨了选用合适指标的思路;强调临床与实验研究相结合、医与药研究相结合,并提出了一个全新的痰证病理生理学本质的假说。  相似文献   

19.
20.
从血液流变学、微循环、血液动力学、血凝动力学、血液生化及心功能等多方面、多指标对近10余年来冠心病血瘀证及气病致瘀的微观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指出研究中尚存在诸多不足之处,今后应进一步创新与发展其研究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