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重金属捕集剂的合成与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两种低分子量多胺物质与二硫化碳通过二步反应制得重金属捕集剂.通过正交实验优化,所合成重金属捕集剂对2 mg·L-1Cu2+和Ni2+废水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8.35%和95.65%.并讨论了重金属捕集剂投加量、pH值及Cu2+、Ni2+共存条件对捕集剂处理低浓度Cu2+和Ni2+废水的影响.结果表明,重金属捕集剂投加量为0.0621~0.0955 mg·L-1时,处理后的水即可达到国家排放标准;pH值为7~10时,重金属捕集剂处理效果较好;在不同比例的Cu2+、Ni2+共存情况下,重金属捕集剂对两种离子均有较高的去除率,具有进一步研究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利用乙二胺和二硫化碳为原料合成了重金属捕集剂DTC(EDA),并将其应用于含锌废水的处理,系统考察了DTC(EDA)投加量、反应时间、p H、絮凝剂投加量等因素对DTC(EDA)处理含锌废水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DTC(EDA)投加量为90 mg/L,p H为8,反应时间为35 min,PAC投加量为32 mg/L的条件下,捕集率达到97.3%,锌离子残留质量浓度为0.27 mg/L,达到国家相应的排放标准;在其他重金属离子共存的条件下,DTC(EDA)对锌离子仍有较高的捕集效果,并且对其他重金属离子也有较好的捕集效果,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硫化钠-重金属捕集剂组合处理酸性含镍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硫化钠-重金属捕集剂组合处理酸性含镍废水,研究了药剂的加入量、反应时间、pH值和加药方式对废水中Ni 2+的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反应时间超过30min,硫化钠和重金属捕集剂按理论量投加,pH值大于4,先投加组合药剂再用NaOH调节pH值的条件下,出水中Ni2+的质量浓度达到国家排放标准,渣中镍的质量分数大于14%,具有回收价值,且处理过程中无H2S气体溢出,可以实现工业酸性含镍废水的资源化、无害化处理。  相似文献   

4.
以XMT作为重金属离子捕集剂,进行了电镀废水Cu2+的捕集研究,探讨了XMT加入量、pH、絮凝剂加入量及反应时间等因素对Cu2+捕集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质量分数为10%的XMT加入量2.0mL、pH=3~12、质量分数为0.01%的PAM絮凝剂加入量1.0 mL、反应时间10~30 min等优化工艺条件下,Cu2+去...  相似文献   

5.
合成了一种新型聚二硫代氨基甲酸盐捕集剂,并考察了该捕集剂用于处理模拟含镉废水的实验效果,研究了捕集剂加入量、p H值以及搅拌时间等因素对镉离子捕集效果的影响,并考察了该捕集剂应用到实际电镀废水的捕集效果。结果表明,最佳处理条件为p H值3~9,50 g/L捕集剂的添加量为1.8 m L,搅拌时间为5 min。处理实际电镀废水时,无需调节p H,Cd(II)的去除率可达99.9%以上,剩余Cd(II)的浓度小于0.05 mg/L,成本低廉,处理效果好,满足国家最新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1900—2008的排放要求。  相似文献   

6.
合成了一种新型聚二硫代氨基甲酸盐捕集剂,并考察了该捕集剂用于处理模拟含镉废水的实验效果,研究了捕集剂加入量、p H值以及搅拌时间等因素对镉离子捕集效果的影响,并考察了该捕集剂应用到实际电镀废水的捕集效果。结果表明,最佳处理条件为p H值39,50 g/L捕集剂的添加量为1.8 m L,搅拌时间为5 min。处理实际电镀废水时,无需调节p H,Cd(II)的去除率可达99.9%以上,剩余Cd(II)的浓度小于0.05 mg/L,成本低廉,处理效果好,满足国家最新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1900—2008的排放要求。  相似文献   

7.
合成了重金属捕收剂主剂ME-1,并对其进行复配得到复合捕收剂系列。用捕收剂系列进行实验室配制重金属废水条件试验,并进行了郴州某公司复杂重金属废水处理研究。考察了四种重金属捕收剂在单一金属Cd离子条件下和多种重金属离子共存条件下对含Cd废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在处理时间为12 min,捕收剂加入量为理论用量的1.2倍,p H为2~7时处理效果较好,处理后的废水Cd浓度能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多种金属离子共存情况下捕收剂的捕收效果依然良好。综合考虑使用条件、效率、效益等因素,最终确定ME-2为最佳重金属捕收剂。该处理方法工艺简单,费用较低,处理效果良好,可广泛用于选矿、电镀、冶炼及造纸等行业的含多种重金属的废水的处理。  相似文献   

8.
采用重金属捕集剂三巯三嗪三钠(TMT)深度处理低含量矿山废水中Cu2+、Zn2+、Pb2+、Cd2+、Cr3+等多种混合重金属离子,研究了pH、添加量、搅拌时间、反应时间、温度以及絮凝剂等因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调节废水pH为7左右,投加0.4 mL质量分数为10%的TMT溶液,室温下搅拌5 min再添加适量联合絮凝剂,总反应20 min后,各重金属离子去除率均达到98%以上,出水中所考察的重金属离子含量均远低于GB 8978-1996排放要求,捕集产物稳定性高,二次污染风险小。因此,TMT在深度处理低浓度多金属离子共存的矿山废水领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有机重金属捕集剂铜试剂(DDTC)对剥锡废液中的溶解性铅和铜离子进行分离,并加入高分子絮凝剂PAM强化固液分离。通过添加还原性铁粉抑制废液对捕集剂的氧化作用,着重研究了Fe加入量、DDTC加入量、pH对分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每升废液中还原性铁粉最佳加入量为20-30g,当DDTC加入量为理论值的1.2-1.4倍,pH为3-5时,铅和铜的捕集率分别可以达到98%和97%以上。  相似文献   

10.
针对传统化学沉淀方法处理实际电镀综合废水中重金属离子无法达标的问题,选取了3种市售重金属捕集剂对实际电镀废水中的Cu2+、Zn2+、Ni2+进行同步深度处理,采用红外光谱分析仪对3种捕集剂的分子结构进行表征,并比较了三者对电镀废水中重金属离子的处理效果。结果发现,三聚硫氰酸三钠(Trimercaptotriazine,简称TMT)对Cu2+的去除效果最为显著,投加量少且效果稳定,但对Ni2+的去除效果较差。在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类(Dithiocarbamate,简称DTC)捕集剂中,Me2DTC(Me=—CH3)的适用性最强,对3种重金属离子均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可达到《电镀废水排放标准》(GB 21900—2008)中表3的排放标准,且在p H=9.70时,处理效果最佳;Et2DTC(Et=—CH2CH3)对Ni2+的去除效果不佳,表明DTC分子结构中的取代基种类不同,可能会对Ni2+的捕集效果产生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1.
重金属离子捕集剂处理含Cu2+废水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合成水溶性二硫代氨基甲酸钠螯合树脂(DTCR),评价其对含铜废水的处理效果。方法:利用含铜废水考查自合成物(DTCR)的除铜能力。控制废水pH值、重捕剂以及絮凝剂(聚丙烯酰胺)加入量,搅拌一定时间后,静置,过滤,采用原子吸收法测定滤液中Cu2+的含量。结果:在反应时间为6小时,重捕剂加入量为0.3mL,聚丙烯酰胺(浓度为0.9mg/L)加入量为0.8mL,pH值为4-10时,废水中Cu2+的去除率可达到98%以上,经过处理的废水达到国家排放标准(GB8978-1996)。  相似文献   

12.
牛金平  张红梅 《日用化学工业》2007,37(6):401-403,409
主要介绍了N-酰基ED3A螯合性表面活性剂的表面活性、泡沫稳定性、螯合能力、洗涤能力、润湿能力等性能,认为当烷链长度在12~18时,该类表面活性剂同时具备优异的表面活性和螯合性,泡沫稳定性好,尤其在电解质存在下。但该类表面活性剂的表面活性等性能与体系pH有一定的相关性,其螯合能力与表面活性剂的浓度也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唐山氯碱有限公司20万t/a离子膜烧碱装置中螯合树脂塔的技术改造情况。  相似文献   

14.
提高鳌合树脂塔运行能力的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杰 《中国氯碱》2009,(7):14-16,23
通过对鳌合树脂塔运行情况的分析,结合实际运行中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提出了提高整套装置运行能力的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15.
从螯合(络合)物形成的结构化学原理出发,讨论了农用微量元素螯合(络合)剂的选用,同时考虑螯合(络合)物的水溶性和稳定性,并举例说明微量元素螯合物(或络合物)在肥料中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6.
《国际聚合物材料杂志》2012,61(1-2):115-116
Abstract

The Sixth Semenov's? Readings were held on April 15, 1993, in Moscow, at the Institute of Chemical Physics (ICP) of the Russian Academy of Sciences. They were organized by the Scientific Council of Moscow Semenov Institute of Chemical Physics, the Scientific Council of Chernogolovka Institute of Chemical Physics? and by the Scientific Council on Chemical Kinetics and Structure of Compound of the Division of General and Technical Chemistry of the Russian Academy of Sciences. Following annual tradition the Readings were held on the Birthday of Professor Nikolai N. Semenov.  相似文献   

17.
N-酰基乙二胺三乙酸类表面活性剂的结构特点与物化性能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重点介绍了螯合性表面活性剂-N-酰基乙二胺三乙酸钠的制备与性能,该类表面活性剂同时具备表面活性和螯合性,对人体和环境温和,与其他表面活性剂的配伍性好,与酶,漂白剂的相容性好,对金属具有防腐和钝化作用。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18.
概述了螯合树脂的选型。详细介绍了螯合树脂塔的工艺条件核准、树脂检查及树脂装塔运行,提出了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9.
螯合态微量元素桉树专用肥对桉树的促生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中化"牌螯合态微量元素按树专用肥促进林木生长的效果进行综合评价.通过几种肥料的对比试验表明:"中化"牌螫合态微量元素按树专用肥对桉树有明显的促生作用.施用该专用肥,按树长势旺盛,成活率高,树形整齐,树干通直匀称.螯合态微量元素桉树专用肥是理想的按树专用肥,值得在桉树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综述了螯合剂的品种和其在各行业中的主要用途;针对现有主要螯合剂产品进行了概述,详细研究了乙二胺四乙酸(EDTA)、二乙烯三胺五乙酸(DTPA)、氮川三乙酸(NTA)以及羟乙基乙二胺三乙酸(HEDTA)等传统螯合剂的生产工艺;同时针对易降解、无害的新型螯合剂进行了概述,重点阐述了谷氨酸N,N-二乙酸(GLDA)和葡庚糖酸(Glucoheptonate)的生产工艺以及突出优势;展望了螯合剂产品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