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聚乙二醇缩水甘油醚对丝素蛋白膜的改性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合成了不同分子量的聚乙二醇缩水甘油醚(PEGO),用1H-NMR,红外吸收光谱对其进行了表征,并将其用于改性丝素膜,用X射线衍射法,氨基酸分析仪研究了PEGO改性丝素膜的结构,并对改性丝素膜中的溶出率以及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PEGO可以改变丝素膜的结构,降低丝素大分子的溶出率,改性后的丝素膜具有较好的拉伸强度和较大的断裂伸长率,得到了较为柔韧的改性丝素膜。  相似文献   

2.
廖大刚  陈忠敏  陈鹏  罗琴  刘永 《材料导报》2013,27(8):78-80,84
以废弃的蚕茧为原料,采用盐溶透析法制备了再生丝素蛋白(SF),通过中性蛋白酶酶解制备出纳米级的丝素蛋白(NanoSF)。氨基酸组成分析结果显示,酶解未破坏丝素蛋白中具有反应活性的氨基酸。将经过丁二酸酐酰化反应活化后的聚乙二醇(PEG)酰化物接枝到NanoSF上,得到NanoSF/PEG接枝化合物,红外光谱表征显示NanoSF与PEG接枝成功。采用正交试验法对接枝合成时间、温度、投料配比三因素进行筛选,结果表明合成时间为3h、温度为80℃、NanoSF与酰化PEG的物质的量比为1∶10时化合物转化率最佳。  相似文献   

3.
用丝素蛋白、柠檬酸和乙二醇制备了一种新型丝素蛋白膜(简称SFCE膜),研究了其力学性能、膜中丝素蛋白的聚集态及对水的pH值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聚乳酸改性丝素膜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用不同分子量的聚乳酸共混改性丝素,研究结果表明,与纯的丝素膜相比,共混合膜的力学性能明显提高,透汽性也有所提高,但透湿性略有下降;聚乳酸的分子量对共混膜的力学性能、透湿性均有一定的影响,但对共混膜的透汽性影响不大.FTIR和XRD表征结果表明聚乳酸的加入丝素分子β构像的含量明显增多;用Vigot 函数以1265和1235cm-1为中心在1200~1300cm-1之间对红外光谱进行了分峰,用I1265/1235cm-1来表征混合膜中β构像丝素分子的含量,结果表明比例为5/100的聚乳酸/丝素共混膜中,丝素分子β构像含量最多,为0.64.  相似文献   

5.
SPA用于丝素膜的生物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生长因子RGD半抗原(GLY-ARG-GLY-ASP-SER-PRO-LYS)连接到卵清蛋白Ovalbumin(OVA)载体上诱发出了抗RGD抗体IgG,并用丝素溶液包埋SPA(Staphylo-coccal protein A,简称A蛋白或SPA)制成不溶性SPA丝素膜为材料,然后用诱发出的RGD抗体IgG结合到不溶性SPA丝素膜的表面,制成IgG-SPA丝素膜,再在其上结合粘附生长因子RGD,制成RGD-IgG-SPA丝素膜。利用这一丝素膜培养血管内皮细胞(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简称EC细胞),用四甲基偶氮些盐比色方法(MTT法)检测细胞的生长增殖情况。结果表明,RGD-IgG-SPA丝素膜能有效促进EC细胞的生长。对不溶性SPA丝素膜和IgG以及IgG和RGD之间的生物结合力测定,表明其结合力远大于离解力。同时在细胞培养液中没有检测到丝素膜中SPA的渗漏。RGD-IgG-SPA丝素膜为其作具有的这些优良性质为血管支架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丝素蛋白对胶原膜性能改善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冯桂龙  王松  朱鹤孙 《功能材料》2003,34(6):716-718
天然高分子由于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而受到广泛的关注。本研究用酶法自制了具有一定水溶性的猪皮胶原。尝试利用丝素和胶原蛋白各自的优点。用简单的溶液浇铸法制备了胶原-丝素共混膜。并通过FTIR、TGA、SEM等手段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由于共混膜中俩组份间存在的分子间作用力,加入小于50%的丝素的胶原膜经乙醇处理后与纯胶原膜相比。其力学性能及热稳定性有所的改善。通过改变丝素比例可以调整共混膜的吸水性。由于两组分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预料该共混膜可用作生物材料。  相似文献   

7.
丝素蛋白膜上vWf抗体的固定化及其体外抗凝血性能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凝血因子的抗体对生物材料进行表面改性以提高其抗凝血性能。以丝素蛋白膜为基质,利用等离子体处理辅助的共价交联方法对vWf因子(von Wilebrand factor)抗体进行了固定化。用酶联免疫法和抗体过剩法对固定化效果进行了评价,固定化抗体的活性采用体外凝血时间(APPT,TT和PT)测定进行检测。结果显示,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将vWf抗体固定化,丝素蛋白膜固定化vWf抗体后,其抗凝血性能有了一定的改善。本研究结果拓宽了抗体固定化技术的应用范围,同时为抗凝血材料的设计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丝素蛋白膜的研究和应用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主要介绍了丝素蛋白膜的制备及其结构变化特征 ,丝素膜可作为酶的固定膜、生物传感器和药物控释膜等不同材料 .它具有无毒、无污染、可降解等优良特性 ,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  相似文献   

9.
丝素蛋白作为天然高分子,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降解性,在医用材料、食品、化妆品方面作为复合材料组分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综述了丝素蛋白分别与壳聚糖、纤维素、角蛋白、聚乙烯醇、聚电解质、聚氨酯、无机硅和羟基磷灰石互配所制得的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分析了丝素蛋白复合材料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纳米氧化锌具有良好的电化学、荧光以及抗菌性能,但较高的细胞毒性限制了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为降低其细胞毒性,用丝素蛋白对纳米氧化锌进行改性。采用X射线衍射仪、红外光谱、扫描电镜等研究丝素蛋白改性前后纳米氧化锌的结构和形貌;使用抑菌环法检测改性前后纳米氧化锌的抗菌性能;采用CCK-8试剂盒检测改性前后纳米氧化锌的细胞毒性。结果表明,改性后,丝素蛋白改变了纳米氧化锌结晶过程,晶体结构明显弱化,呈无定型结构,形貌结构由球状晶体演化为片状、针状构成的花瓣状晶体。改性后纳米氧化锌具有良好的抗菌性能。细胞实验结果表明,改性后纳米氧化锌细胞毒性降低,且呈明显的剂量依赖效应。  相似文献   

11.
丝素膜表面磺酸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蚕丝中提取丝素蛋白制备成纯丝素膜及PEGO丝素膜,首次采用硫酸处理,在丝素膜材料表面引入了磺酸基团;采用电子能谱和全反射红外光谱分析材料的表面性质,表明硫酸处理丝素膜,可以使PEGO丝素膜表面带上磺酸基团,以共价键的结合方式牢固地固定在表面.这将大大提高丝素膜的抗凝血性,防止细胞在丝素膜上的粘附.X射线衍射表明,丝素膜在硫酸处理后,其结晶度增加,特别是silk Ⅰ的结晶,但是,经硫酸处理后,丝素膜的断裂伸长率与强度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2.
聚酯薄膜表面的光化学接枝改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在氮气保护下,紫外光照射,以二苯甲酮为光引发剂,丙烯酰胺,在聚酯薄膜表面的气相接枝聚合。探讨了反应条件对接枝结果的影响,并对接枝机理作了初步探讨。用光电子能谱,水接触角,染色程度作为接枝改性结果的表征。  相似文献   

13.
应用变角ATR-FT-IR光谱检测了聚乙二醇/聚乙烯共混物薄膜不同深度表面层中聚乙二醇组分的浓度梯度分布;利用扩散方程描述了聚乙二醇组分迁移扩散行为,并明确了扩散方程适用的基本条件;利用扩散方程拟合了扩散行为所产生的浓度梯度,进一步通过变角ATR-FT-IR光谱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14.
PET和PBT的紫外光辐照交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聚树苯二甲酸乙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及其共混物在熔融加工时加入适量三烯丙基三聚氰酸酯后的紫外光辐照交联。所得结果表明,通过紫外光辐照后的PET和PBT凝胶含量分别达到60%和80%以上。辐照后的聚酯材料具有良好的热机械性能,在熔融温度下测定的剪切模量达到0.2-1.0MPa。  相似文献   

15.
聚乙二醇/聚己内酯两亲性三嵌段共聚物纳米胶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制备聚乙二醇-b-聚己内酯-b-聚乙二醇两亲性三嵌段共聚物(PECL)纳米胶束的各种影响因素,发现PECL纳米胶束的粒径受制备方法的影响较大,且随着PECL的相对分子质量和混合溶剂中二氯甲烷用量的增大而增大。PECL的临界聚集浓度小于4×10-6mol/L,随着共聚物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大而减小,纳米分散液的临界聚沉浓度随着PECL中PCL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加而减小,分散液稳定性下降。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聚苯乙炔单分子膜的成膜特性及其结构,结果表明,聚苯乙炔能在较大的表面压范围内形成稳定的单分子膜,并具有不可重复压缩性,表面压力的各向异性和松弛特性,TEM照片显示,聚苯乙炔分子链在单分子膜中是有序排列的,转移比和XPS研究证明,单分子膜向铝片的沉积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17.
报导了聚乙二醇及其络合物的~(13)C CP/MAS谱并测量了质子旋转坐标系自旋-晶格弛豫时间,结果反映了络合物的相结构或分子堆积结构不同于聚乙二醇。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在聚乙二醇(PEG)存在下,淀粉与丙交酯的原位熔融接枝反应。较系统地考察了PEG的加入量及分子量的变化对淀粉一聚乳酸原位熔融接枝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有PEG存在时,丙交酯可以有效地接枝到淀粉链上,得到淀粉一聚乳酸接枝共聚物。PEG对淀粉的增塑效果是影响淀粉与丙交酯熔融接枝反应至关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