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孟老师读的书堆起来不亚于一座"小山"。孟老师不仅书读得多,而且读得也非常好,学校里许多老师都想让他教自己的学生朗诵。孟老师上课很幽默。一次我们没读好,他就学我们读,读的时候拐  相似文献   

2.
步遥 《课外阅读》2008,(5):36-38
我的"禽兽"教师就是程小刚,这个外号可不是我们给他起的,而是他经常自己这么称呼自己,所以我们才慢慢也这样叫他了。至于他为什么最钟爱这个名称,谁也不知道。  相似文献   

3.
网名调侃     
最有中国味道的网名———王小山按理说,这个名字在现在光怪陆离的网坛上应该不甚响亮才对。这个名字的确是平凡,看到这个名字,你会隐约想起好像以前上幼儿园的时候也有个叫“王小山”的呀,有一种发自内心的熟悉感。小学时候上三堂语文课就学会写的名字。哎。套一句话来说,有人的地方就有中国人,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一个叫王小山的家伙。最有中国味道的网名,“王小山”当之无愧。最耸人听闻的网名———猛小蛇据说猛小蛇这个名字典出《三言二拍》。但这掩盖不了人们对这个名字的第一个感觉:怕。人的视觉有一种叫第一感的说法,蛇。猛…  相似文献   

4.
回声的启示     
肖德安 《下一代》2013,(11):1-1
有一个孩子,不知道回声是啥玩意一天,他独自在旷野中叫道:"喂!喂!"附近小山立即回话:"喂!喂!"他大声问道:"你是谁?"对方反问道:"你是谁?"他大声训斥道:"你是蠢材!"从山上又传来相同的回音:"你是蠢材!"。他恼怒了,朝着小山骂起来。然而,小山仍日毫不客气地回敬他。他回家后向母亲诉说母亲开导他:"那是山的回声呀!明天你再去试试,  相似文献   

5.
案例:回声 有一个孩子,不知道回声是什么东西.有一次,他独自站在旷野里,大声叫道:"喂!喂!"附近小山立即反射出他的回声:"喂!喂!"他又叫:"你是谁?"回声答道:"你是谁?"他又尖声大叫:"你是蠢材!"立刻又从山上传来"蠢材"的回答声.孩子十分愤怒,向小山骂起来,然而,小山仍旧毫不客气地回敬他.  相似文献   

6.
积累将来     
肖晓阳 《师道》2002,(4):56-57
“审慎在我们没有把握的时候是必要的,至少我们保护了孩子对学习的渴望。”从书上看到的这句话虽然不是什么至理名言,于我却有很深的体会。我的儿子长得精灵、可爱,我们都叫他“阿迪”。我和丈夫都是学艺术的,潜意识里希望儿子将来也像我们一样从事有关艺术方面的职业。我们都觉得阿迪有着这方面的潜能。他的观  相似文献   

7.
我们先来看一篇上海卷的优秀作文。“回声”的启示小孩子不知回声之为何物,竞同小山呕气,实无异于与他自己呕气。这当真是好笑。然而母亲所说的话,并非笑他  相似文献   

8.
板爷     
有一条河叫滦河,河不宽,却很深很深,泛着绿。河岸边有一个村子,叫小相村。村子里有一个古板冷漠的老头儿,村民们都"板爷""板爷"地叫他。  相似文献   

9.
板爷     
有一条河叫滦河,河不宽,却很深很深,泛着绿。河岸边有一个村子,叫小相村。村子里有一个古板冷漠的老头儿,村民们都板爷板爷地叫他。几十年了,人们甚至  相似文献   

10.
自古以来,梦和醉都是历代文人满腔悲痛最主要的消解方式,晏小山也不例外.在晏几道的《小山词》中,他创造了独立的意象群,其中最典型的莫过于“梦”意象了.晏几道梦意象的成功运用,为我们展示了他细腻而丰富的内心世界.以小山词中的“梦”为主体,可从小山梦词的多元表现、多重美感、多层原因三个方面探讨关于梦意象的相关内容.  相似文献   

11.
“啾啾啾……”一只小山鹑从田野里飞过来,它一窜,窜进草丛里躲了起来。吉吉走过去,一把把小山鹑捉住了。小山鹑啾啾啾地大叫起来,声音好大好大。这时,山鹑妈妈不知从哪儿飞了出来,它看见自己的小宝宝被捉住了,心里很着急,就咕咕咕地叫着扑了过去,“啪”地一下,它摔倒在地上,聋拉着翅膀。  相似文献   

12.
院子中有堆黄砂,是去年家里装修房子时用剩下的,现在成了我六岁儿子的乐园。 每天从幼儿园放学回来,儿子都要去黄砂堆玩一会儿,筑道城墙、挖两个洞、堆几座小山、摆个战场什么的,只要他能想像到的,他都尝试做过。做得自己满意时还要拉我们过去瞧瞧,我们自然也赞扬  相似文献   

13.
我有两位朋友,是在共同的学习生活中结识的。我们感情很深,亲密无间。不过,你不要以为他们是我同窗几载的学友,或是志同道合的同事,全不是。咱们是忘年交,他们只是上十岁的小学生。你一定要问,我是怎样和他们交上朋友的,让我从头跟你说起。俗话说:不打不相识。我结识江海和王静,正在他们“血战”的时候。那天,江海和王静动了真,你一拳头来,他一拳头去,两个人打得鼻青脸肿,哭妈叫娘。也是我们三生有缘,恰好被我碰上。我这个新到的实习老师。先做了中间人,劝他们停止“战争”。然后我抽个空把他们叫到办公室,对他们发起了攻势。我们进攻不靠三拳两脚去解决问题,而是先分析“战争”发生的原因、经过,再叫他们自己追究自己的责任,直到他们从心底里认  相似文献   

14.
他以前总抱怨自己的命不好。自他记事时起,就一直没有见过母亲。据说,她是厌倦了小山沟里的穷日子,一个人悄悄地走了,连声招呼也没打。父亲却从没责怪过母亲,默默地拉扯着他。13岁,他有了新的娘,他也想  相似文献   

15.
别样的生日     
韦小山10岁那年,一场大火烧毁了他的家。韦小山的母亲在大火中惨遭毁容,不久,父亲扔下他和两个姐姐以及毁容的母亲离家出走,一直杳无音讯。几年来,一家四口相依为命。韦小山的母亲很坚强,虽然毁容了,手脚也不灵便,但是每天坚持在大街上帮人看守自行车,以此获得微薄的收入,维持一家人的生活。韦小山作为家中的独子,母亲很爱他,两个姐姐们也都宠着他。也许是母亲的毁容与父亲的出走,令韦小山备受打击,他变得冷漠、孤僻、自暴  相似文献   

16.
有个年轻人,不远千里地去寻找一位宝玉师傅。他见到老师傅,说明了自己学玉的志向。老师傅拿起一块玉给他,叫他捏紧,然后给他讲中国历史,却一句也没有提到玉。第二天他去上课,老师傅仍然交给他一块玉,叫他捏紧,又继续讲中国历史,一句也不提玉的事。  相似文献   

17.
"大家好,我叫萱萱!"嘿嘿,我喜欢向每个人这样介绍自己,今天我就向新来的同学介绍自己了,这样她就一定会对我有很深的印象。因为有个明星就叫萱萱嘛,而且我也不比她差多少。我聪明美丽,不用太用功就可以拿到高分。在同学们中间很有号召力,也是老师的宠儿。我的座右铭和口头禅是同一句话"表现自己!"在家里,客人来了,我会把  相似文献   

18.
(三)大方的林小气我们班上的同学叫我大香蕉,我总是很生气。不过这也没有什么,因为我也乱叫别人,比如林晓琪,我就叫他林小气。林晓琪是我上幼儿园时的小朋友,后来我们一起上小学了,而且还在一个班级。在幼儿园时,没有人叫我大香蕉,也没有人叫他林小气,可是后来上小学了,就开始叫了。林晓琪很生气,说,谁叫他林小气,那么谁就是自己小气。然后他就叫:“戴小桥,大香蕉。”我说:“你为什么叫我大香蕉?”他说:“明明是你先叫我林小气的!”其实刚才我根本没有叫他林小气,而是叫林晓琪的。“你是叫林小气,以为我听不出来吗?”我…  相似文献   

19.
我的名字叫莫一凡,它的含义很深,而我最喜欢其中那个“一”字。“一”是再简单不过的字了,没有一个字比它更让人一目了然。它坦坦荡荡,完全暴露自己,没有任何修饰,也不作任何掩盖。但是,它却有着丰富的内涵。“一”是所有自然数的开始,“一”也表示“一样”,又表示“满”,还表示“统一”。与其他汉字一起组成含义丰富的词语,比如“专一”、“一旦”等,变化多端。“一”里有很深的哲学道理。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意思是说由“道”派生出一,然后,由一再生出世界万物。实际上,所有的古今中外的哲学家都认…  相似文献   

20.
1背景 他叫小山是个初一的学生.他来的时候,足由他的班主任带过来的,只是说要跟笔者谈谈.那是班主任的意愿.他是个比较矮小,面目清秀的孩子.只是一双眼睛总是看着地面,始终没有说一句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