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胫腓骨骨折合并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损伤是下肢一种严重的复合伤,在临床上较少见。若单纯行胫腓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未能及时对后交叉韧带损伤作出有效的诊治,造成漏诊,常使膝关节功能恢复不良。对我院1999~2006年胫腓骨骨折合并后交叉韧带损伤漏诊35例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男27例,女8例,年龄20~45(平均33)岁。左侧21例,右侧14例。致伤原因:车祸27例,重物砸伤5例,坠落伤3例。后交叉韧带在胫骨起点处撕脱骨折9例,胫骨起点处撕裂12例,中央部断裂8例,股骨止点处撕裂6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7例,闭合性骨折28例。手术时间:受伤后1 d以内5例,2周…  相似文献   

2.
胫骨上端骨折合并交叉韧带损伤是临床常见损伤 ,由于早期诊断困难 ,易漏诊 ,延误治疗时机 ,给患者造成不应有的损失。自 1997- 0 6~ 1999- 0 6 ,我科收治 9例漏诊病例 ,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7例 ,女 2例 ,年龄 2 4~ 5 2岁 ,平均34 .7岁。受伤原因均为交通事故致伤。胫骨上端骨折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2例 ,保守治疗 7例 ,X线片示 :骨折均骨性愈合 ,漏诊时间最短 7个月 ,最长 12个月 ,平均 8.5个月 ,均因下地行走后发现膝关节不稳而就诊。1.2 漏诊情况 本组漏诊前交叉韧带损伤 4例 ,后交叉韧带损伤 3例 ,前后交…  相似文献   

3.
对我院关节镜下两条平行丝线固定法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手术配合体会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男12例,女5例;年龄11~48(平均23.5)岁。致伤原因:滑雪伤8例,车祸伤4例,踢球伤3例,其他伤2例。新鲜骨折14例,陈旧骨折3例。按Meyers—Mckeever分型:Ⅱ犁5例,ⅢA型8例,ⅢB型4例。伤后至手术时2~30d,平均8.3d。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多为高能量暴力伤,常常合并有其他的副损伤。本组合并内侧半月板损伤7例;合并内侧副韧带损伤5例;合并外侧半月板损伤2例;合并胫骨平台裂纹骨折2例。  相似文献   

4.
胫骨平台骨折是常见的关节内骨折,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处理相当困难,容易残留肢体畸形及功能障碍[1]。2009年1月-2013年7月本院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30例,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30例,男l7例,女13例,年龄20~59岁;左侧16例,右侧14例;均为闭合性骨折,合并前交叉韧带撕脱骨折者4例,后交叉韧带撕脱骨折者3例,半月板损伤3例。骨折按Schatzker分型:V型18例,Ⅵ型l2例。受伤至手术时间7~15 d,平均12.4 d。损伤原因:21例为交通事故导致的损伤,高处坠落伤3例,重物砸伤4例,其他伤2例。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的磁共振表现及其在临床中应用价值。方法 :82例磁共振诊断为交叉韧带损伤进行手术治疗患者 ,急性损伤 6 5例 ,陈旧性损伤 17例。以手术和关节镜为诊断标准 ,本组患者前交叉韧带 (ACL)断裂 2 3例 ,重度撕裂 19例 ,ACL胫骨附着点撕脱骨折 30例 ,后交叉韧带 (PCL)体部断裂 3例 ,PCL胫骨附着点撕脱骨折 7例。结果患者均顺利进行磁共振检查 ,本组ACL损伤的磁共振表现为 :韧带完全断裂 ,断端分离移位 15例。ACL撕裂 2 7例 ,表现为韧带局限性变细 ,撕裂达韧带宽径一半以上 3例 ,撕裂 <韧带宽径一半 19例 ,ACL前倾角增大 ,胫骨轻度前移仅 5例ACL胫骨附着点撕脱骨折 30例 ,表现为ACL胫骨附着处骨块或骨片撕脱伴移位 ,8例骨折畸形愈合表现胫骨关节面隆起。本组PCL损伤的磁共振表现为 :PCL断裂伴断端分离移位 3例 ,PCL韧带附着点撕脱骨折 7例。经与手术结果对照分析 ,ACL损伤诊断正确率为 88% ,撕裂、断裂、撕脱骨折诊断正确率分别为 86 .3%、6 5 .2 %、10 0 %。PCL诊断正确率达 10 0 %。本组 4 5例患者施行了交叉韧带重建术 ,2 9例患者施行了骨折复位内固定术 ,8例施行了骨折畸形愈合复位内固定术。结论 :膝关节磁共振检查对交叉韧带损伤程度、类型诊断较为准确 ,对临床治疗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6.
胫腓骨折合并膝关节后十字韧带损伤18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胫腓骨骨折合并同侧膝关节后十字韧带损伤早期常易忽视造成漏诊 ,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难取得满意疗效 ,我院自1996 - 0 7至今共收治 18例 ,经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良好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 13例 ,女 5例。胫腓骨粉碎骨折 12例 ,横断骨折 6例 ,其中开放骨折 6例 ,本组 18例均为车祸伤。后十字韧带损伤早期确诊 11例 ,漏诊 5例 ,伤后至就诊最长时间 98d,最短 5 d,平均 2 4.4d。急性期诊断明确的 11例中 ,2例采用外固定治疗 ,余 9例均手术治疗 ,胫腓骨骨折钢板内固定 ,后交叉韧带损伤行探查修补术。早期漏诊后十字韧带损伤 5例 ,采用半…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小切口小空心钉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04年1月至2007年10月应用直径4.0mm自攻半螺纹空心钉,通过膝关节后侧“广”形小切口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共23例。结果经过平均10个月(7~15个月)的随访,本组23例骨折平均愈合时间6.4周(5~9周)。根据Lysholm膝关节评分标准,本组患者平均得分(91.4±2.7)分。结论小切口小空心钉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固定可靠的特点,是一种较好的手术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伴有胫骨髁间隆突撕脱骨折的交叉韧带损伤的MRI表现及临床意义。方法:40例X线平片示胫骨髁间隆突骨折,疑有交叉韧带损伤的MRI检查。结果:前交叉韧带附着处撕脱骨折15例,后交叉韧带附着处撕脱骨折24两,10例伴有相应韧带的弥漫性损伤。结论:MRI在诊断伴有髁间隆突撕脱骨折的交叉韧带损伤中具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同侧胫腓骨骨折、髋关节骨折-后脱位合并膝后交叉韧带损伤的创伤机制及诊断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对2007年1月至2008年6月收治的7例同侧胫腓骨骨折、髋关节骨折-后脱位合并膝后交叉韧带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诊治经过和随访结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胫腓骨开放性骨折3例(42.9%),闭合性骨折4例(57.1%);髋关节均有后脱位,其中伴有髋部骨折5例(71.4%)。膝后交叉韧带实质部断裂4例(57.1%),胫骨止点撕脱骨折3例(42.9%)。7例患者获平均14.7个月(12~18个月)随访。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术后6月95.8±3.71,术后12月97.6±2.7。结论:明确同侧胫腓骨骨折、髋关节骨折-后脱位合并膝后交叉韧带损伤的创伤机制,全面、准确、系统的问诊查体和完善的辅助检查是早期确诊、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 对31 例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18 例先作关节镜检查,对合并半月板损伤的4例作了成形术或缝合术.切开内固定术采用膝后方入路11 例,膝后内侧入路20 例.骨折固定根据骨折块大小,选用Arthrex 韧带编织带加钢丝、可吸收螺钉、钢丝、门型钉、锚钉.结果 随访12~24 个月,平均15 个月,术后骨折复位均良好.2例术后2周骨块碎裂撕脱移位,行重建术,其余29 例患者按Lysholm 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均达90 分以上.膝关节伸直功能正常,屈曲115°~145 °.结论 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结合关节镜技术诊治关节内合并损伤,合理选用骨折固定方式,能获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膝后交叉韧带(PLC)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后交叉韧带胫骨附着部撕脱骨折的临床诊断、手术方法。所有患者均施行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配合功能锻炼。【结果】随访6~18个月,平均10月。21例中优18例,良2例,中1例,优良率达95.2%。【结论】MRI检查可有效防止后交叉韧带损伤的漏诊、误诊。采用膝后侧切口进行内固定手术是治疗PLC损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损伤误诊的原因分析及预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是稳定膝关节的重要组织 ,韧带损伤的误诊将会造成膝关节的不稳、疼痛及功能障碍 ,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现报道 9例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的误诊病例并就误诊的原因予以分析 ,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本组男 7例 ,女 2例 ,年龄 17~ 5 6岁 ,平均 31.5岁。损伤原因 :机动车撞轧伤 6例 ,高处坠落伤 2例 ,重物压伤 1例。合并伤 :股骨髁骨折 1例 ,股骨骨折 2例 ,胫骨骨折 4例 ,其中有 1例同时合并股骨及胫骨骨折 ,内侧付韧带损伤 2例 ,外侧付韧带损伤 1例 ,内、外侧半月板损伤各 1例。 9例中前交叉韧带…  相似文献   

13.
后交叉韧带是维持膝关节稳定的重要结构,损伤后直接影响膝关节的稳定性,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是后交叉韧带损伤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我们2000-01/2008—04共收治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38例,采用手术治疗32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在关节镜辅助下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合并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在关节镜辅助下对15例合并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胫骨平台骨折进行复位及内固定。结果术后随访5~24个月,骨折均愈合,应用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优9例,良5例,中1例,优良率93.4%。结论在关节镜辅助下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合并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能避免前交叉韧带的二期重建、减少手术创伤和并发症,疗效优良。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X线平片与MRI检查对胫骨髁间隆突撕脱性骨折的诊疗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胫骨髁间隆突撕脱性骨折患者X线及MRI影像资料,所有骨折病例均经关节镜证实。X线摄片采用膝关节正侧位,部分加摄斜位;MRI检查采用横断位FSE-T2WI,斜矢状位SE—T1WI、FSE-T2WI、STIR及冠状FSE-T2WI、梯度回波脂肪抑制序列扫描,检查时患者取仰卧位。结果X线平片确诊28例(87.5%),漏诊4例(12.5%);MR确诊32例(100%);经X线确诊的患者中,MRI检查均合并周围其他结构的损伤(28/28),其中交叉韧带损伤26例,半月板损伤7例,侧副韧带损伤4例,骨挫伤26例,其他部位的骨折6例;X线漏诊的患者中,合并交叉韧带损伤3例,半月板损伤1例,骨挫伤2例。结论胫骨髁间隆突撕脱性骨折通常合并周围其他结构的损伤,经X线平片确诊的病例可直接行关节镜诊疗:疑似髁问隆突骨折的患者应行MR检查,为临床诊疗提供有效的影像资料。  相似文献   

16.
股骨干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漏诊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科2001/2007年收治股骨干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漏诊6例,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6例均为男性,年龄26~36(平均30)岁,致伤原因均为骑乘摩托车交通伤。同侧胫腓骨、股骨干合并股骨颈骨折3例,同侧股骨髁上、股骨干合并股骨颈骨折1例,股骨干合并股骨颈骨折2例;开放性骨折4例,闭合性2例。漏诊时间3d~2个月。漏诊原因均为入院时未查骨盆X线片,  相似文献   

17.
1998年 1月至 2 0 0 0年 11月本组收治 5例膝关节后交叉韧带胫带附着部撕脱骨折的病人 ,经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治疗 ,效果较好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共 5例 ,男 4例 ,女 1例。年龄 17~ 5 8岁 ,平均 30 .4岁。车祸 4例 ,重物压伤 1例 ,全部为闭合性损伤。伴胫骨干骨折 3例 ,均无侧副韧带及半月板损伤。X线片均显示胫骨髁间隆突骨折 ,骨折块均向上移位超过 0 .5cm。后抽屉试验阳性。1.2 治疗方法经石膏托外固定患肢或跟骨牵引 5d后 ,在腰麻下经后路切口进入 ,显露后交叉韧带起点 ,将骨折准确复位 ,巾钳夹紧 ,钻孔 ,攻…  相似文献   

18.
我院自 1983年 5月~ 1999年 8月收治胫骨平台或胫骨上段骨折累及胫骨平台 6 3例 ,现将资料较完整的 5 2例进行回顾分析。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5 2例 ,男 42例 ,女10例。年龄 16~ 6 2岁 ,平均 31 5岁。骨折类型 :胫骨内髁 7例 ,胫骨外髁 9例 ,双髁 8例 ,粉碎性骨折 19例 ,胫骨上段粉碎性骨折累及胫骨平台 9例。开放性骨折2 5例。致伤原因 :各种车祸 2 9例 ,重物砸伤 2 3例。合并伤 :合并其他肢体骨折 16例 ,合并颅脑损伤 5例 ,合并腹部脏器损伤 4例 ,合并膝关节十字韧带损伤 6例 ,合并半月板损伤 4例 ,合并内或外侧副韧带损伤 7…  相似文献   

19.
腘动脉闭合性损伤临床与解剖学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动脉闭合性损伤的临床表现较为隐蔽 ,漏诊、误诊率高 ,截肢率高 ,遗留后遗症多。为减少这些并发症的发生 ,现将我们1983~ 2 0 0 1年间救治的动脉闭合性损伤体会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本组 2 4例 ,男 19例 ,女 5例。年龄 16~ 4 5岁 ,平均 30岁。损伤部位 :胫腓骨双骨折 7例 ,胫骨髁部骨折 8例 ,膝关节脱位4例 ,股骨下端骨折 5例。致伤原因 :车祸伤 14例 ,重物压砸伤 6例 ,高处坠落伤 4例。合并内脏损伤 2例 ,脑伤 1例。治疗情况 :对高度怀疑动脉损伤者 ,即行血管探查并骨折固定术 ,血管端端吻合 18例 ,血管移植 3例。恢复血运时间 …  相似文献   

20.
后十字韧带合并胫骨撕脱骨折属一种严重的暴力损伤,早期易误诊漏诊,严重影响膝关节功能,本院自1997年3月至2003年6月共收治36例,其中带胫骨片的后十字韧带损伤28例,应用可吸收螺钉治疗23例,远期观察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