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为探讨水功能区水质达标评价的科学合理性,对典型的综合水质评价方法以及水功能区达标评价方法进行了比较。主要结论为:在以单因子评价法为基础的水质综合评价基础上,按照水质浓度平均值法和评价结果频次法相结合的水功能区达标评价方法,适用于目前我国的基本国情,且方法简单宜行,便于操作和统一。  相似文献   

2.
利用漳河上游流域水功能区2015年4处代表水质断面的监测数据年平均值,采用综合污染指数法,对漳河上游流域4个水功能区进行水质评价,系统分析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状况以及主要污染源。分析结果表明,4个水功能区水质均能满足水功能区Ⅲ类水质目标,水功能区全部达标。  相似文献   

3.
《人民黄河》2017,(2):61-64
利用改进的灰色关联分析法求得水质级别,再结合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确定灰色标识指数,建立了灰色-标识指数综合评价模型,并将该模型用于汾河的水质评价中。与传统灰色关联分析法的对比表明:将改进的灰色关联系数计算方法用于水质评价,能有效扩大关联度分布空间,消除关联评价趋于均匀化的问题,使评价结果更可靠;灰色-标识指数法充分体现了灰色关联分析法和综合标识指数法两种方法的优点,从灰色关联性的角度评价综合水质级别,同时又用标识指数全面反映水质的变化、超标指标个数、水域功能区达标情况;灰色-标识指数法可以科学、合理、全面地反映水质信息。  相似文献   

4.
洪金淑 《人民长江》2012,43(12):46-49
以云南省2000~2009年主要水质参数的监测数据为依据,采用指数法、单指标评价法、季节性Kendall检验法等方法,对云南省地表水水功能区水质类别、水质达标情况、水质变化趋势、饮用水源地水质、湖库营养化状况等方面进行了评价和分析。水质评价分析体现了历史(趋势)与现状结合、水质水量结合、水资源质量与功能使用结合的原则。通过对结果的研究,明确了云南水功能区现状、达标比例、污染物特征、水源地水质合格比例等重要参数,对今后水资源管理保护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水资源管理与污染控制的研究过程中,水质评价是保护、开发、利用水资源的基础,具有重要意义,能否获得真实反映水环境现状的评价结果取决于是否选择了合适的水质评价方法。选取单因子评价法、分级评价法、水质标识指数法等6种常用的水质评价方法,对滦河流域(承德地区)主要河流的溶解氧、高锰酸钾指数、氨氮、总磷等14项监测指标进行分析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水质标识指数法可较好地反映目标河流的综合水质类别、主要污染因子、与水体功能区类别的比较结果等信息,结果客观符合实际,因此推荐在滦河流域水质评价中使用该方法。  相似文献   

6.
地表水水质指地表水体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的特征和性质,按照规范的要求,对宁家河地表水的水质开展调查评价,其内容包括地表水的水化学类型、现状水质评价、水质变化趋势预测以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情况等。  相似文献   

7.
以云龙湖东西两湖区为对象,研究其不同功能区的水质状况,以期为云龙湖水体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在云龙湖东湖、西湖区各设置3个采样点,监测水体中总氮、总磷、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溶解氧和透明度指标。分别使用模糊识别法和修正Carlson指数对水体进行水质评价与富营养化评价,评价结果表明:云龙湖水质级别为Ⅲ类,其中TN、TP超标明显,水体已呈现轻度富营养化;不同功能区水质差异明显,东湖区水质优于西湖区,云龙湖功能区划分对水体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
综合水质标识指数评价法和单因子水质标识指数评价法是目前运用比较多的水质评价方法,尤其两种方法结合起来能完整地表达水体的综合水质信息,计算过程简单,既可进行定性评价,也可进行定量评价。本文应用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和单因子水质标识指数法选取代表性监测项目对北京市的重要水源地——官厅水库2013年的水质监测数据进行分析,评估官厅水库水体现状,为改善水质及生态环境提供科学依据,也为在北京市地表水源地水质评价中运用此类方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我国传统的水功能区水质达标评价方法没有考虑水环境系统中的不确定性,可能导致评价结果出现突变,以至于难以进行有效地水质预警。为了克服这些问题,将集对分析理论引入水功能区管理,建立了水功能区水质达标指数模型,并以江苏省新通扬运河海安饮用水水源区为例进行了应用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方法相比,水功能区水质达标指数模型能够更好地衡量水环境系统中的不确定性,而且具有更好的预警效果与鲁棒性。  相似文献   

10.
怀柔水库是北京市重要的饮用水源保护区,目前其水质评价主要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该法以参评的某一项最差的水质类别作为该监测点的综合水质类别,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水质标识指数法是近年新提出的一种水质评价方法,分单因子水质标识指数法和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该法能直观反映水质类别、水质数据及功能区目标值等信息。采用水质标识指数法对怀柔水库水质进行评价,通过该法获得的评价结果可较好满足水环境管理人员的需求,建议今后采用该方法对怀柔水库水质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1.
根据赣州市辖区的水功能区水质监测情况,分析影响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的诸多因素,如监测断面的布设、评价指标的选取、评价方法的确定等,并针对辖区典型水功能区特点,试从5个方面探讨建立一个相对完整、全面、科学、合理的水功能区水质达标评价考核体系,为赣州市政府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进行水功能区水质达标考核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以2017年长沙市全年水质监测数据为依据,采用单因子评价法、平均污染指数法对长沙市浏阳河水功能区水质现状进行了评价,并依据功能区水质目标进行了达标评价分析.基于2008~2017年连续10 a的水质监测数据,通过平均污染指数法对水功能区的水质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10 a来长沙市浏阳河水功能区水质整体较好,水...  相似文献   

13.
不同水质评价方法在怀柔水库水质评价中的应用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河流水质评价方法多种多样,采用合理的水质评价方法,才能准确、客观、全面地反映水体水质现状,为水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通过选取常用的单因子指数法、水质质量系数(P)法、综合污染指数(K)法、分级评价法以及内梅罗指数法等5种水质评价法对怀柔水库水质进行评价,得出相应的评价结果,结合评价结果对5种评价方法进行了讨论分析。  相似文献   

14.
蒋丹哲  惠妍  宋英鸿 《陕西水利》2023,(12):68-70+73
汉江洋县断面为国家重点水质监测站,监测频次为12次/a,水功能区控制目标为Ⅱ类。选取汉中市汉江干流洋县水质监测断面2017年~2021年近5年的水质监测数据,应用模糊综合指数法(FCIM)评价洋县断面的水质变化状况,重点选取六种主要污染指标的年平均值进行水质评价,同时对DO值评价进行方法修正,并和综合指数法、内梅罗污染指数法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汉江洋县断面年均水质稳定,符合水功能区水质目标,且模糊综合指数法评价更为全面客观。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水功能区达标评价指标主要是COD、氨氮双指标,双指标难以客观评价水功能区水环境质量是否满足设定的水体用途以及水功能区管理需求。在系统分析水功能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结合长江中下游干流水环境特点以及不同水功能区用途,从水量、水质、水生态3个方面,针对性地提出了不同水功能区的评价指标,为开展水功能区达标评价与考核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6.
松花江哈尔滨段2007—2009年水质状况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单项指数法对松花江哈尔滨段近几年进行水质评价,通过评价结果说明松花江干流哈尔滨段小功能区达标情况汛期好于非汛期。但由于上游污水以及哈尔滨市区生活污水的影响,水功能区达标河段增加不明显。  相似文献   

17.
黄茁  赵鑫  赵伟华  李青云 《人民长江》2013,44(10):40-43
目前,我国水功能区达标评价主要采用COD、氨氮双指标,难以客观反映水功能区水环境质量。结合长江中下游干流水环境特点以及不同水功能区功能,从水量、水质、水生态3个方面,提出了不同水功能区的评价指标、标准和方法,建立了水功能区综合评价体系。以长江武汉段为例,简要介绍了开展水功能区达标评价工作的主要内容和评价结果。该评价体系可为长江流域水资源保护规划的进一步完善、提高水功能区管理水平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8.
泗洪县水功能区达标分析与保护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泗洪县水功能区水质现状,以单因子指数法评价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通过建立水质一维模型计算水功能区纳污能力和污染物入河排放量,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不达标水功能区保护对策。通过对策的实施,2020年全县重点水功能区达标率达到82%以上。  相似文献   

19.
对九洲江流域玉林河段的7个水功能区进行水质监测,以各水功能区的水质管理目标进行达标评价。同时,根据九洲江流域污染物的特征,选取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BOD5、NH3-N、总磷等5个典型水质指标,以综合指数评分法对九洲江流域干流水质进行评价,分析各水功能区的水质现状和污染特征。结果表明,九洲江陆川县城以下河段受到一定污染,主要污染物为NH3-N,污染物来源为养殖和城镇生活废污水。  相似文献   

20.
以2013年的水质监测数据为依据,采用单因子评价法、平均污染指数法对太原市地表水功能区水质现状进行了评价,并结合水功能区的水质目标对其进行了达标分析。同时利用2004-2013年的水质资料通过平均污染指数对水功能区近10年的水质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太原市地表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相对较低,水质污染虽呈下降趋势,但污染仍较严重。文中对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低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改善水质状况的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