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堤防护岸固脚的好坏直接影响堤防的安全,河道塌岸会造成水土流失、主航道改变。因此,必须重视堤防的固脚和河道的护岸。文章介绍两种软体沉排护岸固脚的施工方法,对河道护岸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2.
河道的回水地带常年受河道水流迎流顶冲影响,岸坡冲刷严重易崩塌,影响岸坡安全。以涡河县义门镇涡河左堤崩岸段应急加固工程为例,采用吨袋垫坡+膜袋自密实混凝土护坡技术对崩岸段进行加固处理有效解决了水下护岸边坡因水流冲刷引起的变形与坍塌问题,效果良好,可为类似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中游右岸中兴、同仁两塌岸段,地处黑龙江和松花江的冲积平原,护岸材料匮乏。本文通过实地勘查分析,结合群众防护经验,提出防护措施:利用机械削坡再造新的岸边地貌,解决由重力导致的塌岸机制;选用防风固土植物进行植护,解决冻害对刚性材料的坡坏;用模袋混合料代替块石进行岸基水下固脚护床,解决由径流冲刷造成的塌岸机制;削坡土再次利用,降低护岸工程造价。  相似文献   

4.
腊林州护岸工程由于岸坡未处理,崩岸现象严重,为保障提防防洪安全,决定采用水上钢丝网石垫护坡、水下铰链模袋混凝土沉排等型式来加固堤防。本文详细叙述了设计施工方案和实际施工方案。由于施工单位根据施工中遇到的实际情况更改了施工方案,在施工完成后,进行了水下模袋浇筑质量检测,结果表明铰链模袋混凝土沉排的铺设宽度满足设计要求。本文进一步总结了水下铰链模袋混凝土沉排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应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孔昊泉 《治淮》2004,(4):40-41
芜当圈堤万春段全长29.212km,由于河道弯曲变化,水流条件复杂,常年深泓贴岸,致使河道岸坡和堤身冲刷,影响堤防安全.为此,安徽省水利厅批复万春圩抛石护岸长度7.825km.抛石8 94万m3.由于在内河实施抛行工程是一种尝试,其质量控制一直是难点,本文以万春段护岸工程为例,就河势演变、抛行护岸喷量控制等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浅谈水下抛石护岸设计与施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金山 《治淮》2004,(6):42-42
一、水下抛石适用范围 水下抛石是防汛抢险和水利工程护岸、护脚、护底的重要措施之一.可使岸坡旁产生的纵向水流不致造成直接冲刷护岸底部,具有防冲落淤,加固河岸,稳定岸脚的作用,能提高堤防抗洪能力.  相似文献   

7.
高庆国 《治淮》2023,(8):75-76
<正>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涉河建设项目越来越多,防洪影响处理工程也随之增多。对防洪影响处理工程中的护岸工程多采取抛石、整体模袋混凝土、软体排、雷诺护垫等防护方法,从目前统计资料看,受施工技术、材料、基础垫层岸坡基础处理等多种条件限制,防护效果并不理想。在蚌埠~五河高速公路跨淮河特大桥防洪影响处理工程实际施工中采用了一种新的自适应球体模袋柔性护岸技术,该技术可以使模袋依靠自身重量及水流作用自动适应河道岸坡冲刷和凹陷,进而达到平衡,起到保护岸坡稳定的作用,取得了理想的防护效果。  相似文献   

8.
前言我处辖堤荆江河段,根据多年实践经验,过去做护岸工程,对水下施工护脚部份,总是先抛枕(或沉笼、沉排)再抛石,以增强工程的整体性与适应性,起到复盖岸坡、抑制水流掏刷,收到了护岸的效果。但抛枕造价较高、用料量大、占甩劳力多、施工期长。为了探索护岸工程新办法,总结以往护岸工程的经验,在确保工程效果的前提下,力求降低工程费用,  相似文献   

9.
两种护岸新材料的应用技术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对铰链混凝土沉排与模袋混凝土两种护岸新材料应用技术的试验,结合长江中下游河道护岸区及附近的水流泥沙运动、护岸材料及防护体的特性,分析研究了其护岸工程的效果、破坏机理及适用条件。研究表明,柔性的铰链混凝土沉排基本能适应河床变形,扩岸效果明显好于不易变形的硬性模袋混凝土,并提出了两种材料护岸工程的优化改进措施,可供护岸工程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0.
浅谈土工模袋在护岸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1 土工模袋护岸在工程中的应用 1.1 问题的提出由于1998年发生了特大洪水,致使甘南县境内嫩江右岸堤防部分堤段河岸及堤防破坏严重,急需修复。东阳堤 20 000-20 200段,200m范围河床遭受严重地冲刷破坏, 影响堤防安全,如果遇到大洪水堤防失事,将直接威胁下游村屯、大量耕地及当地农民人身和财产的安全。 1999年甘南县对境内的嫩江右岸堤防进行应急渡汛消险加固。由于该段河道常年有水,护岸局部工程存在水下施工的问题,与设计单位研究,决定对166.00 m高程以下的部分护岸及护脚采用土工模袋混凝土保护。  相似文献   

11.
邹连鑫 《大坝与安全》2021,(4):10-13,22
本溪市太子河现有岸坡防护措施存在失稳危险,加之沿堤房屋紧邻堤防背水坡,人为扰动频繁.通过堤防加高培厚、护岸加固、新建护脚、岸坎防护、加固穿堤建筑物等工程措施,完善城市防洪体系,保证城市防洪安全,促进城市景观、生态河道建设,提高城市防汛抢险能力,保障沿岸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复合土工织物软体排护岸,是最近几年探索应用的一种新型护岸型式,适用于淤泥质土、砂性土岸坡的保土促淤,在淮北大堤加固工程中首次得到应用.本文详细介绍了淮北大堤信家湾段复合土工织物软体排护岸设计情况,为淮河的崩岸治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生态护坡在城市河道防护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0 引言 为保证河道正常发挥容蓄、防洪、引排功能,防止水土流失,必须对河道岸坡进行行之有效的防护。传统的河道护坡主要有浆砌或干砌块石护坡、现浇混凝土护坡、预制混凝土块体护坡、模袋混凝土护坡等。这些结构形式的护坡.在保持岸坡的结构稳定性、防止水土流失及防洪排涝等方面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这些护坡工程的造价均相对较高,且水下施工、维护工作难度较大。  相似文献   

14.
传统河道的岸坡防护常以硬质的岸坡防护为主,造成了水土与营养物质阻隔、坡面景观单一以及生态系统结构简单脆弱等一系列问题,生态护岸是河道生态治理的必要手段。以近几年长江科学院生态护岸为例,介绍了生态护岸方案和效果,以期为以后大江河及中小河流生态治理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5.
随着城市河道传统硬质护岸结构型式缺点的不断显现,生态护岸已经成为城市河道岸坡防护的一种趋势。本文总结了常见生态护岸的型式、特点、适用情况,在分析南通地质、降水、气候等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南通不同功能城市河道岸坡防护的生态护岸选择建议,并介绍了加筋自嵌预制块挡墙在南通市遥望港治理工程通州段护岸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黑龙江中游右岸中兴、同仁塌岸严重,1991年松辽委规划处对中兴、同仁两塌岸段进行了规划设计,总造阶4362.26万元,由于资金不到位而暂未买施。中共、同仁塌岸地处黑松两江的冲积平原,该县境内无山少石,护岸需材料匾乏且价格高昂,文中纪合群众经验提出:利用机械削坡再造新的岸边地貌解决由重力导致的塌岸机制;选用防风固土植物进行植护,解决冻害对刚性材料的破坏;用模袋混合料代替块石进行岸基水下固脚护床,解决由径流冲刷造成的塌岸机制;削坡土再次利用降低护岸工程造阶。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某河道岸坡为依托工程,针对河道软土地基,兼顾生物栖息地的改善需求,提出了加筋土轻质挡墙柔性护岸技术,并采用商业有限元软件对其变形稳定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加筋土轻质柔性挡墙设计方案满足地基及岸坡稳定性要求,克服了传统硬质护岸重力式挡墙自重大需要地基处理的弊端,适用于崩岸严重、软土地区的航道或河岸,基本解决了崩岸、水流和船行波对岸坡的冲刷以及航行船只对护岸结构可能撞击的问题,实现了护岸结构耐久性与生态性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8.
珠江三角洲河网区河道受径流、潮汐动力双重作用,汊道分流随径流潮汐动力变化而变化,险段形成机理较单一河道复杂,传统治理方案易改变汊口两侧河道的分流比,影响整治效果。在分析了典型分汊险段附近河床演变特征的基础上,分析险段水动力特性,研究了其形成机理,并对各种整治防护措施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模袋混凝土方案不改变汊道分流,不增加相邻河道泄流压力,且其整体性、适应性和高抗冲性避免了险段所在岸坡及河床的冲刷,可起到防护岸坡与堤脚的作用。该整治方案可为相关分汊河道险段治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河道工程在运营过程中会受到冲刷、淤积、以及河岸坍塌等一系利问题,河道工程岸坡治理非常重要;文章基于某干流河道治理工程,探讨河道岸坡整治及护岸过程中护坡形式的选择与断面比选问题,分段了提出了采用仿木桩、长抛石、格宾石笼、生态浆砌石挡土墙护脚;模袋混凝土、护岸雷诺护垫护岸;草皮护坡、人行绿道的绿色景观,选择适合于该河段的治理手段进行综合治理;使用plaxis数值模拟分析了最优支护选择的安全稳定情况,对河道的后期工程运行管理和保护范围提出了具体方案,分析了工程经济社会效益,为城市防洪安全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20.
河道岸坡加固处理是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中的一项重要工程措施。依托镇江市丹徒区石马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针对河道岸坡加固设计的关键问题,通过综合比选最终确定采用新型堆砌式挡土墙护岸,研究其结构设计方法、特点,并对挡土墙的稳定性进行计算,计算结果满足设计与规范要求。工程实施效果表明,河道岸坡采用新型堆砌式挡土墙护岸后,不仅稳定性满足要求,生态、景观效果也较治理前得到提升,水土流失治理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