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半腱肌重建膝关节陈旧性内侧副韧带损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平泉  王胜 《中国骨伤》2009,22(3):183-184
对于陈旧性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手术治疗方式临床报道较多,如陆景华等、“的带骨瓣髌韧带移植修复膝内侧副韧带陈旧性损伤。2003年至2008年共收治因漏诊、误诊或误治的膝关节内侧副韧带(medial collateral ligament,MCL)陈旧性损伤9例,行半腱肌重建膝关节陈旧性内侧副韧带损伤手术治疗,术后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锚钉固定治疗膝关节内侧副韧带附着点断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诸力  杨贺杰  韩勇  周辉 《中国骨伤》2009,22(3):178-179
膝关节内侧副韧带(medial collateral ligaments,MCL)是膝关节内侧的主要稳定结构,膝关节外侧暴力常常导致其损伤,MCL损伤在膝关节韧带损伤中常见,其中股骨内上髁及胫骨内髁附着点的断裂又占相当比例。自2004年8月至2007年8月用锚钉治疗膝关节内侧副韧带附着点断裂,取得显著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正>2009年1月~2013年1月,我科采用缝合锚钉修复36例膝关节内侧副韧带(MCL)Ⅲ度损伤止点撕脱患者,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36例,男20例,女16例,左膝17例,右膝19例。年龄15~67岁,其中胫骨止点撕脱17例,股骨内髁止点撕脱19例,均为急性损伤,  相似文献   

4.
黄杰 《临床骨科杂志》2012,15(4):378-379
在2011年5月~2012年1月,我院应用带线骨锚钉固定治疗18例单纯膝内侧副韧带完全断裂患者,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18例,男11例,女7例,年龄27~69(43±4.2)岁。全  相似文献   

5.
2007年5月~2010年12月,我院采用膝内侧切口切开复位缝线锚钉治疗17例膝内侧副韧带断裂患者,疗效满意. 1材料与方法 1.1病例资料本组17例,男11例,女6例,年龄18~52岁.左膝10例,右膝7例.受伤原因:车祸伤10例,运动伤4例,摔伤3例.所有患者膝外翻试验均阳性,为Ⅲ度损伤.术前予X线片、MRI检查明确诊断.受伤至手术时间3~13 d. 1.2手术方法采用硬膜外麻醉或腰麻.取膝内侧正中切口,上至内收肌结节近侧3 cm,向下行于髌骨内侧3 cm;确定韧带断裂处,将韧带附着骨面给予适当处理毛糙,少许渗血,将缝线锚钉呈45°角拧入骨面,钉尾带线将断裂韧带做编织缝合.检查侧方应力试验,观察缝合处韧带牢固情况.  相似文献   

6.
带线锚钉治疗膝内侧副韧带止点撕脱损伤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利用带线锚钉治疗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止点撕脱伤的临床疗效。方法使用TwinFix带线锚钉治疗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止点撕脱伤35例,随访观察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并进行评分。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3~35个月,平均16.5个月。术后关节功能明显改善。根据Lysholm膝关节评分标准评定膝关节功能,术前评分为(54.5±6.3)分,术后1年评分(88.1±4.2)分,比较术前与术后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利用带线锚钉治疗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止点撕脱伤疗效肯定,具有操作简便、固定牢靠、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缝合锚钉治疗急性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止点损伤(Ⅲ度)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07年1月至2011年6月,对27例急性膝关节内侧副韧带Ⅲ度损伤患者采用缝合锚钉进行缝合固定,其中男15例,女12例;年龄19-56岁,平均32.6岁;受伤至手术时间3-10d,平均6d。观察对比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采用Lysholm评分标准对其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所有患者获随访,时间16~30个月,平均21.6个月。所有患者膝关节稳定性好,术后关节功能明显改善,在伸直0°和屈曲30°时外翻应力试验阴性。全组平均屈膝术前(67.00±5.80)°,术后1年(136.50±6.30)°,术后1年高于术前。根据Lysholm评分标准,术前30-43分,平均36.46±1.48;术后1年87—100分,平均91.50±3.80;术后评分高于术前。本组优20例,良5例,中2例。结论:缝合锚钉治疗急性膝关节内侧副韧带Ⅲ度损伤疗效肯定,具有组织剥离范围小、操作简便、固定牢靠、并发症少等优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分析可吸收界面螺钉治疗急性膝关节内侧副韧带Ⅲ度损伤附着点断裂的临床效果。方法2008年2月至2010年1月,运用可吸收界面螺钉结合骨隧道技术手术治疗急性膝关节内侧副韧带Ⅲ度损伤附着点断裂患者31例,其中男19例,女12例,年龄17~46岁,平均(28.7±11.8)岁。左侧14例,右侧17例,股骨附着点断裂19例,胫骨附着点断裂12例,伤后至手术时间(3~11)d,平均(5.8±3.2)d。术后膝关节功能位固定2周,其后开始功能锻炼。结果本组27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3~18个月,平均(15.7±2.4)个月。关节功能按Lysholmt标准进行评定:优19例,良9例,可3例,优良率90.32%。结论可吸收界面螺钉结合骨隧道技术治疗急性膝关节内侧副韧带Ⅲ度损伤附着点断裂操作简单、固定可靠、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
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修复方法改进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10  
目的 探讨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修复的新方法 ,以早期获得满意的功能效果。方法 对 11例早期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患者行椎管麻醉下探查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的病理改变 ,一期缝合修补断裂韧带 ,并切取 1/ 2宽的半腱肌腱 ,加强修复损伤韧带。 1例陈旧性损伤用股薄肌重建膝内侧副韧带。结果 平均随访 2 5个月 ,优 9例 ,良 2例 ,关节稳定有力 ,B彲hler征阴性 ,膝关节活动功能正常 ,恢复原工作。结论 :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多在止点 ,早期修复为好 ,同时切取邻近腱性结构加强修复 ,更加稳定可靠 ,功能效果恢复较好  相似文献   

10.
静力结合动力稳定修复膝内侧副韧带陈旧性损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静力结合动力稳定修复膝内侧副韧带陈旧性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 2004年3月-2008年6月,收治26例膝内侧副韧带陈旧性损伤患者.男19例,女7例;年龄21~48岁,平均38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6例,扭伤12例,高处坠落伤8例.左膝15例,右膝141例.24例膝关节外翻试验呈阳性,2例较健膝略松弛.双膝外...  相似文献   

11.
半腱肌重建膝关节内侧副韧带和前交叉韧带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旭辉  曹飞  张福华 《中国骨伤》2005,18(11):692-692
我们应用关节镜下重建前交叉韧带的同时辅助切口,采用半腱肌移位动力性重建内侧副韧带14例,随访显示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2.
Anchor 钉在膝关节内侧副韧带下止点部断裂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膝关节内侧副韧带(medial collateral ligament,MCL)损伤分为浅层和深层损伤,程度分为Ⅰ、Ⅱ、Ⅲ度,Ⅲ度损伤常合并内侧半月板损伤。断裂的部位可在上起点、下止点或韧带中段,对Ⅰ、Ⅱ度损伤可保守治疗,Ⅲ度损伤一经诊断应手术治疗。2004年2月至2006年6月,对15例Ⅲ度膝关节内侧副韧带胫骨附着点撕脱损伤,采用Anchor钉固定修复并获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股二头肌长头腱等长重建膝关节外侧副韧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石仕元  郑琦  魏威 《中国骨伤》2009,22(3):176-178
目的:通过研究膝关节外侧副韧带在股骨髁上的等长点,采用股二头肌长头腱等长重建膝关节外侧副韧带,并探讨其临床结果。方法:自2001年6月至2007年6月,采用股二头肌长头腱等长重建外侧副韧带16例,男10例,女6例;年龄20-58岁,平均38-4岁。急性损伤4例,陈旧性损伤12例,病程5d-11个月。3例合并后十字韧带损伤.2例合并前十字韧带损伤,整组病例不包含其他后外侧结构损伤的病例。切取股二头肌长头肌腱的中1/3,固定在其股骨外髁的等长点上,通过膝关节内翻应力试验,判断膝关节外侧结构的稳定性。结果:外侧副韧带腓骨附着点或股二头肌长头肌腱的中1/3腓骨附着点至外侧副韧带股骨附着点的前方或前下方8-10mm处具有较好的等长性。术后随访12—24个月,平均13.5个月。术前稳定性检查,完全伸膝内翻不稳Ⅲ度7例,Ⅱ度9例;屈膝30。位,内翻不稳Ⅲ度9例,Ⅱ度7例。术后16例完全伸膝位均无内翻不稳;屈膝30。位,I度内翻不稳2例,其内翻应力试验外侧关节间隙较健侧增大程度小于5mm。结论:应用股二头肌长头腱等长重建膝关节外侧副韧带能有效恢复膝关节外侧结构在屈伸过程中的稳定性,手术创伤相对较小,是一种理想的重建方法。  相似文献   

14.
Dong JT  Wang F  Chen BC  Song KP  Ji G  Ma LF 《中华外科杂志》2011,49(12):1114-1118
目的 探讨异体韧带双束重建膝关节内侧副韧带的手术方法,并经随访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 以2007年6月至2010年3月收治的53例慢性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前应力位X线片检查示膝关节内侧间隙较对侧增宽,且增宽间隙>5 mm,MRI检查示内侧副韧带连续性中断,外翻应力试验阳性,对所有患者行内侧副韧带重建手术.手术方法为股骨内侧髁至关节线下方5 cm行纵行切口,于胫骨前内侧关节线下方4.5 cm至后内侧关节线下方2 cm斜向钻取直径5 mm(或)6 mm骨隧道,股骨内侧髁由内向外导针定位并沿导针钻直径6 mm(或)7 mm,长2.5~3.0 cm的骨隧道,将异体肌腱两端编织后绕过胫骨隧道导入股骨隧道并用可吸收界面螺钉固定,使重建韧带呈三角形状.术后积极康复功能锻炼.术后1年应用Lyshlom评分、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膝关节评估表(IKDC)评价临床效果;外翻应力位X线片评估关节稳定性.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Lyshlom评分(89.7±3.4)、IKDC评分[A或B评分46例(86.79%)]较术前(Lyshlom评分51.8±4.9,t=- 79.724,P<0.05;IKDC评分A或B者0例)均有明显改善;外翻应力位X线片测量内侧关节增宽间隙由术前(10.4±2.4)mm减小到术后(2.8±1.5)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727,P<0.05);其中46例患者≤3 mm,7例患者3~5 mm.术前关节活动度135.4°±2.5°,与术后(132.7°±3.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例患者术后1年有不同程度的膝内侧局限性疼痛且存在明显压痛点.结论 应用异体肌腱双束三角形重建内侧副韧带能明显改善膝关节内侧稳定性,短期临床疗效确定.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锚钉缝合术对于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术中膝关节内侧副韧带(MCL)前束撕脱屈膝位不稳的临床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1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东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骨科接受TKA的患者3 922例,确定术中MCL前束撕脱屈膝位不稳的病例48例(1.2%),所有患者接受锚钉缝合术。所有患者在术后6周内使用铰链式护膝,术后每次随访时,测量膝关节的运动范围。在术后6周、3个月、1年,及之后每年接受1次X线检查,以评估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评分,并以t检验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在3 922例全膝关节置换术中,48例(1.2%)发生术中MCL损伤。其中,1例患者术后两年内死亡,2例患者失访,共有45例患者纳入了本研究。其中24例MCL中段撕裂,21例MCL附着点断裂。35例发生在十字韧带保留的TKA术中和10例发生在后稳定型TKA术中。患者末次随访时最大屈膝(111.2±18.8)°、最大伸膝(1.5±1.5)°以及活动范围(110.2±30.2)°明显高于治疗前(107.5±22.5)°、(5.5±4.5)°、(102.2±27.8)°(t = 2.822、5.026、3.670,均为P<0.05)。平均随访时间(99.2±5.7)个月,没有1例患者发生膝关节不稳定。其中5例患者因为膝关节僵硬而接受了干预(4例手法推拿和1例翻修术),2例患者因为人工膝关节无菌性松动接受了翻修术。 结论TKA术中MCL前束撕脱可以通过锚钉缝合术修复治疗,然后进行铰链式护膝支撑。膝关节僵硬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发生内侧副韧带(MCL)损伤比较罕见,但该并发症确是与全膝关节置换(TKA)相关的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且常常被医生忽视。内侧副韧带(MCL)的完整性对于正常的膝关节功能和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术后维持外翻应力的稳定性和软组织平衡至关重要。如果术中没有发现MCL损伤或内侧副韧带受损未进行特殊处理可能会导致聚乙烯衬垫磨损加速和影响假体最终生存率。这表明术中及时识别和采用合适的治疗方法至关重要。本文回顾了TKA术中MCL损伤的特点,高危因素,损伤原因,鉴别方法以及治疗方法等。  相似文献   

17.
Medial collateral ligament of the knee is an important coronal stabiliser and often injured in isolation or as combination of injuries. The article reports a case of incarcerated medial collateral ligament (MCL) injury in combination with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ACL) injury in 20 year old male who presented to us 4 weeks after injury. Clinical examination and MRI was correlated to complete ACL tear with torn distal MCL and incarceration into the joint. Patient was taken up for ACL hamstring graft reconstruction with mini-arthrotomy and repair of the torn MCL. Patient was followed up with dedicated rehabilitation protocol with good functional results. At one year follow-up, patient exhibited full range of motion with negative Lachman, Pivot shift and valgus stress tests. This article highlights the rare pattern of MCL tear and also reviews the literature on this pattern of injur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