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农药》2016,(6)
[目的]通过对西瓜蔓枯病菌进行室内毒力测定与田间药效试验,筛选出抑菌效果较好的杀菌剂。[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10种杀菌剂对西瓜蔓枯病菌的室内毒力,并进行4种杀菌剂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苯醚甲环唑、啶酰菌胺、戊唑醇、异菌脲、吡唑醚菌酯的EC50值均小于1 mg/L,抑菌效果较好。田间药效试验中,50%啶酰菌胺WG的防效最好,达93.86%,其次为10%苯醚甲环唑WG,防效为62.48%。[结论]啶酰菌胺与苯醚甲环唑对西瓜蔓枯病具有良好的防效,可作为防治西瓜蔓枯病的有效药剂。  相似文献   

2.
7种杀菌剂对马铃薯早疫病菌室内毒力及田间防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7种杀菌剂对马铃薯早疫病菌的抑制作用。[结果]结果表明:嘧菌酯与苯醚甲环唑混合物(质量比8∶5)对菌丝生长的抑制(EC50值为0.238 mg/L)作用最强,具有明显增效作用,显著高于其他6种杀菌剂;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4次施药7 d后,32.5%嘧菌酯.苯醚甲环唑SC对马铃薯早疫病的防治效果(95.33%)最为突出,显著高于其他杀菌剂。[结论]7种杀菌剂中嘧菌酯与苯醚甲环唑的混合物对早疫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可优选用于马铃薯早疫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3.
多种药剂对玉米大斑病的室内生物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室内生物活性的比较,筛选出有效防控玉米大斑凸脐蠕孢菌侵染所引起的玉米大斑病的新药剂及其混剂。[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温室幼苗盆栽法。[结果]在离体药剂筛选试验中,咪鲜胺、苯醚甲环唑、丙环唑EC50值分别为0.000 3、0.029 9、0.084 0 mg/L;在温室幼苗盆栽单剂筛选试验中,苯醚甲环唑、丙环唑EC90值分别为14.29、35.25 mg/L;在幼苗盆栽混剂筛选试验中,苯醚甲环唑与唑菌酯质量比为3∶1时对玉米大斑病防效较好,EC90值为15.26 mg/L,共毒系数为129.90,具有增效作用。[结论]所筛选的苯醚甲环唑及其增效混剂对玉米大斑病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可作为防治玉米大斑病的有效药剂。  相似文献   

4.
《农药》2015,(5)
[目的]探索唑菌酯及其混剂防治黄瓜靶斑病的效果及剂量。[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唑菌酯与苯醚甲环唑对靶斑病菌的联合毒力,验证20%唑菌酯SC及24%唑菌酯·苯醚甲环唑SC对黄瓜靶斑病的田间防效。[结果]唑菌酯与苯醚甲环唑对靶斑病菌的EC50值为(11.49±1.19)、(0.82±0.06)mg/L;唑菌酯与苯醚甲环唑1颐1、1颐2、1颐3三个配比有增效作用。[结论]靶斑病发病初期间隔7 d连续喷施2~3次20%唑菌酯SC或24%唑菌酯·苯醚甲环唑SC有较好防效;20%唑菌酯SC推荐剂量为150~300 g a.i./hm2,而24%唑菌酯·苯醚甲环唑SC推荐剂量为360~540 g a.i./hm2。  相似文献   

5.
几种杀菌剂及其混配剂对香蕉枯萎病菌的毒力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8种杀菌剂对香蕉枯萎病菌的毒力,并在此基础上用Horsfall的毒力试验设计和共毒系数法进行了混配剂的筛选. 结果表明:450 g/L咪鲜胺EW的EC50值最小,为0.038 4 mg/L,毒力最强;450 g/L戊唑醇SC、25%吡唑醚菌酯EC、30%丙环唑·苯醚甲环唑EC、50%多菌灵WP、25%丙环唑EC、10%苯醚甲环唑WG、15%霉灵AS的毒力依次减弱,EC50 值分别为:0.245 8、0.385 7、0.943 5、1.379 8、2.438 4、10.981 4、33.333 0 mg/L. 多菌灵与霉灵按EC50值剂量9∶1比例混配后共毒系数为131.63,具有一定的增效作用,多菌灵与丙环唑按EC50值剂量3∶7的比例混配后共毒系数为691.87,具有显著的增效作用. 咪鲜胺与霉灵、咪鲜胺与丙环唑、咪鲜胺与多菌灵3组混配药剂均无显著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6.
几种杀菌剂及混剂对葡萄褐斑病的生物活性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葡萄褐斑病是葡萄生产中的重要病害,其化学防治具有一定难度。测定了市场上用于防治该病害的10种主要杀菌剂的室内杀菌活性,活性较好的杀菌剂有40%氟硅唑EC、50%咪鲜胺WP、10%苯醚甲环唑WG。通过混剂筛选试验,10%苯醚甲环唑WG∶50%多菌灵WP(质量比4∶1、2∶1、1∶1)、40%氟硅唑EC∶70%代森锰锌WP(质量比4∶1、2∶1)、50%咪鲜胺WP∶70%甲基硫菌灵WP(质量比4∶1、2∶1、1∶1)是较好的杀菌剂组合,对葡萄褐斑病防效较好。  相似文献   

7.
《农药》2016,(6)
[目的]筛选对芒果蒂腐病菌(Botryosphaeria parva)具有较好防治效果的杀菌剂及增效配方,以期为该病的综合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10种杀菌剂及2种复配药剂对芒果蒂腐病菌的抑菌活性。[结果]供试药剂吡唑醚菌酯、肟菌酯、氟硅唑、苯醚甲环唑、丙环唑对芒果蒂腐病菌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其EC50值均小于1 mg/L,分别为0.1290、0.1779、0.2084、0.4359、0.7726 mg/L,将肟菌酯和吡唑醚菌酯进行复配,当质量比为9∶1时抑菌活性最好,EC50值为0.0394 mg/L,增效最明显,增效系数为3.3648。[结论]筛选的肟菌酯·吡唑醚菌酯混剂对芒果蒂腐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可作为防治芒果蒂腐病的有效药剂。  相似文献   

8.
22种杀菌剂对芒果蒂腐病菌的毒力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牛长速率法进行了22种杀菌剂对2株芒果蒂腐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研究结果表明:同一杀菌剂对供试2株菌株的毒力无明显差异.通过EC50值和EC75值综合分析,对芒果蒂腐病菌毒力最强的是多菌灵,其EC50、EC75值分别为0.03、0.05 mg/L,其他依次为甲基硫菌灵、咪鲜胺、丙环唑、咪鲜胺锰盐、苯醚甲环唑、氟硅唑、烯唑醇、异菌脲、吡唑醚菌酯、戊唑醇和腈菌唑,这1 2种杀菌剂均可作为防治芒果蒂腐病的首选杀菌剂;另外,百菌清、醚菌酯和代森锰锌的EC50、EC75值均相对较低,也可作为防治芒果蒂腐病的杀菌剂.  相似文献   

9.
《农药》2017,(7)
[目的]筛选铁皮石斛炭疽病的防治药剂,并形成应用技术。[方法]室内测定16种杀菌剂的离体抑菌活性,并进行联合作用评价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苯醚甲环唑和咪鲜胺对铁皮石斛炭疽病菌具有很强的抑菌活性,其EC_(50)值分别为1.76、0.43 mg/L;筛选明确了苯醚甲环唑与咪鲜胺配比为1∶4时,具有最大的毒力(EC_(50)值为0.38 mg/L)和最大共毒系数(CTC为133.31),表现出一定的增效作用。苯醚甲环唑、咪鲜胺及其复配(配比为1∶4)不同剂量,对铁皮石斛炭疽病的田间防效在75%以上(75.62%~87.85%);复配处理(苯醚甲环唑100 mg/L+咪鲜胺400 mg/L)的防效在85%以上,极显著好于两单剂(P0.01)。[结论]苯醚甲环唑与咪鲜胺复配对铁皮石斛炭疽病具有更优的控制效果,可在生产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不同杀菌剂对祁山药炭疽病菌室内毒力及田间药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帅  刘颖超  杨太新 《农药》2013,(2):142-144
[目的]筛选出防治祁山药炭疽病菌的有效化学药剂。[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11种杀菌剂对祁山药炭疽病菌的抑制作用,并进行了5种药剂对祁山药炭疽病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咪鲜胺、氟硅唑、吡唑醚菌酯、丙环唑和苯醚甲环唑这5种杀菌剂对炭疽病菌的抑菌效果好,其EC50值分别为0.0249、0.0378、0.0406、0.3941、1.2812 mg/L。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咪鲜胺的防治效果最好,防效高达85.13%。[结论]为药剂混配和防治炭疽病提供药剂筛选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董红强  慕卫  刘峰  潘金菊  翟茹环 《农药》2007,46(11):779-780
从黄瓜田土壤中分离得到拮抗细菌Sh34,根据其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特性及其细菌的16SrDNA序列分析,鉴定其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经平皿测试表明,菌株Sh34及其无菌滤液对黄瓜蔓枯病菌(Ascochyta cucumis)、黄瓜枯萎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cucumerinum)、黄瓜菌核((Sclerotinia scleotiorum)、瓜果腐霉菌(Pythium aphanidermatum)、立枯丝核菌(Rhixoctonia solani)等多种植物病原真菌均有良好稳定的抑制作用。其无菌滤液能使黄瓜枯萎菌菌丝老化,原生质浓缩。  相似文献   

12.
[方法]通过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10种杀菌剂对引起甘薯黑斑病的甘薯长喙壳菌(Ceratocystis fimbriataEllis and Halsted)的毒力及部分药剂混配的联合毒力。[结果]粉唑醇毒力较高,其EC50值为0.0654 mg/L;其次为氟硅唑,EC50值为0.1508 mg/L;异菌脲、三唑酮、霉灵的EC50值在1~10 mg/L之间,抑菌活性高于甲基硫菌灵。联合毒力的测定结果表明:甲基硫菌灵与百菌清质量比2∶1的配比、甲基硫菌灵与粉唑醇质量比2∶1的配比、百菌清与粉唑醇质量比5∶1的配比增效作用最强。[结论]为筛选防治甘薯黑斑病的杀菌剂提供了毒力测定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提高木霉的生防效果,筛选出与木霉联用的杀菌剂。[方法]对峙法、孢子悬浮液法和离体叶片法测定木霉对灰霉病菌的抑制作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10种不同作用机制的杀菌剂对2个病菌的抑制作用,并用EC50比值>1作为筛选标准。[结果]对峙条件下抑制率为69.52%;孢子悬浮液法和离体叶片法的EC50值分别为1.4×108、7.5×1010cfu/L。啶酰菌胺、氟啶胺、嘧菌酯、咯菌腈和啶菌唑对2个病菌的EC50比值>1。[结论]上述5种杀菌剂可作为木霉联用防治灰霉病的理想杀菌剂。  相似文献   

14.
王雅东  廖美德  张竞立  徐汉虹 《农药》2006,45(11):744-745,757
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海芋的不同部分甲醇提取物对水稻纹枯病菌等15种植物病原真菌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海芋叶、茎和叶柄的甲醇提取物对荔枝霜疫霉病菌、稻瘟病菌和白菜黑斑病菌等有一定的活性;在10mg/mL的浓度下,海芋叶、茎和叶柄的甲醇提取物对水稻纹枯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率分别为53.45%、43.15%和41.14%;海芋叶甲醇提取物对水稻纹枯病菌的EC50值为8.52mg/mL。海芋叶甲醇提取物的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组分对水稻纹枯病菌的活性研究表明,氯仿层的活性最高,抑制率为89.12%。海芋叶甲醇提取物的氯仿萃取物对水稻纹枯病菌的EC50值为2.13mg/mL.  相似文献   

15.
从不同环境中采集7份土壤样品用于芽孢杆菌的分离纯化,通过多次平板划线分离纯化得到30个菌落形态不同的菌株。以黄瓜枯萎病菌为指示菌对得到的菌株进行抑菌活性筛选,其中的4个菌株具有明显的抑菌作用。采用对峙生长法,测定4株芽孢杆菌对其它植物病原真菌的活性,结果显示4个芽孢杆菌均具有广谱抑菌性。进一步试验表明,4株芽孢杆菌的发酵液也具有明显的抑菌作用,说明对病原真菌有抑制作用的物质水溶性较大,大部分释放到发酵液中,并且发酵液可使黄瓜枯萎等植物病原真菌菌丝膨大、褐变、末端钝圆,促进镰刀菌产生小孢子。通过菌落形态特征、系列生化测定对其进行初步鉴定,结果表明其中一株为枯草芽孢杆菌。  相似文献   

16.
[目的]筛选防治牡丹绒边胶盘孢叶斑病的有效药剂。[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16种药剂在10 mg/L质量浓度下对牡丹绒边胶盘孢病原菌的相对抑制率,并对相对抑制率大于60%的5种药剂配成5个梯度质量浓度,进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25%戊唑醇WP、25%丙环唑EC、400 g/L氟硅唑EC、20%嘧霉胺WP、10%苯醚甲环唑WG的抑菌效果较好,EC50值分别为0.0320、0.0642、0.1392、0.2044、0.5848 mg/L。[结论]为牡丹绒边胶盘孢叶斑病的大田防治提供了药剂筛选依据。  相似文献   

17.
12种农药对油茶炭疽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志华  束庆龙  程义明  胡娟娟  文佳 《农药》2012,51(4):304-306
[目的]通过室内试验筛选出可有效防治油茶炭疽病的药剂。[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12种杀菌剂对油茶炭疽病的抑菌作用,并得到了12个毒力回归方程及抑制有效中浓度(EC50)。[结果]12种杀菌剂对油茶炭疽病病原菌的毒力最强的为10%苯醚甲环唑WG,EC50值为47.8630 mg/L;21%硅唑多菌灵SC、25%咪酰胺EC次之,EC50值分别为97.7232、125.8925 mg/L;100%硫酸铜结晶和70%代森锰锌WP的毒力最差。[结论]10%苯醚甲环唑WG、21%硅唑多菌灵SC以及25%咪酰胺EC均可有效抑制油茶炭疽病菌的生长,可进一步用于田间试验。  相似文献   

18.
许阳光 《农药》2012,51(6):441-444
[目的]利用生物标志物作为农药毒性评价的研究受到日益广泛的重视,为了研究苯醚甲环唑和丙环唑对水生生物的毒性效应,寻找生物标志物。[方法]以48 h-EC50质量浓度0.52 mg/L处理48 h测定了大型溞体内GST酶活力与时间的效应关系以及不同浓度药剂处理48 h后GST酶活力与剂量的效应关系。[结果]不同时间处理时,随苯醚甲环唑和丙环唑处理时间的延长呈GST酶活性被诱导的幅度提高,处理48 h后酶活力达到最高值。不同质量浓度处理时,随苯醚甲环唑质量浓度的提高,GST酶活力诱导率增大,1.00 mg/L时诱导率最大,达到324.84%。[结论]试验结果表明GST酶可以作为苯醚甲环唑和丙环唑对大型溞毒性影响的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19.
9种植物提取物对植物病原真菌的生物活性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郝明亮  罗兰 《现代农药》2010,9(4):39-42
以苹果腐烂病菌、小麦赤霉病菌、苹果轮纹病菌、棉花枯萎病菌、柑橘炭疽病菌和黄瓜枯萎病菌为供试菌种。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9种植物乙醇提取物对6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浓度为5mg/mL时,荆条花乙醇提取物对6种植物病原真菌均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对苹果腐烂病菌、棉花枯萎病菌、苹果轮纹病菌和黄瓜枯萎病菌的抑菌率分别为91.07%、72.97%、64.54%和63.20%。采用抑制孢子萌发法测定了9种植物乙醇提取物对2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浓度为20mg/mL时,雪松叶和仙鹤草叶乙醇提取物对黄瓜枯萎病菌和柑橘炭疽病菌的孢子抑制率为1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