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损伤控制性手术在严重胰腺损伤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外科在严重胰腺损伤患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采集本院2005年3月至2009年12月期间符合DCS纳入标准的28例严重胰腺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4例(85.7%)痊愈出院,2例(7.1%)患者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l例死于术后合并严重颅脑损伤,l例死于术后拒绝治疗。结论在复苏同时应尽快采用简单省时的手术挽救生命,控制出血和污染、充分引流、保存胰腺功能,病情稳定后再做相应的手术和治疗,可提高严重胰腺外伤的抢救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严重肝外伤的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严重肝外伤的治疗及损伤控制性手术理念(damage control surgery,DCS)在治疗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4月-2008年10月17例严重肝外伤患者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及损伤控制性手术的应用情况.结果 17例患者均经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其中痊愈14例(占82.4%),死亡3例(占18%).术后并发症6例(占43%).结论 符合DCS指征的严重肝外伤患者,应积极实施DCS,提高综合治疗水平,根据损伤的不同部位和程度,分次手术治疗,可有效地降低严重肝外伤死亡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损伤控制性手术(damage control surgery,DCS)在治疗严重肝外伤中的应用价值并总结手术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1月至2009年7月间22例严重肝外伤患者预后情况.结果 22例患者均采用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其中痊愈16例,死亡6例.术后出现肝脓肿2例,胆瘘4例,膈下感染1例,消化道出血1例,均经保守治疗痊愈.结论 符合DCS指征的严重肝外伤患者,应积极实施DCS,分次手术治疗,可有效地降低严重肝外伤死亡率.  相似文献   

4.
胰腺损伤性胰瘘3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胰腺损伤性胰痿的防治原则与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31例胰腺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术后35例并发胰瘘患者行"损伤控制性"手术(damage control surgery,DCS)并实施围手术期综合治疗方案.结果:35例胰瘘患者中3例经引流管造影显示形成内瘘自愈,9例术后形成胰腺假性囊肿行Roux-on-Y囊肿空肠内引流术,2例因MODS、腹腔感染死亡,其余患者均治愈.随访3个月~5年,出院患者无因胰瘘并发症等相关因素死亡者.结论:胰腺损伤性胰瘘的防治需全方位考虑实施DCS及围手术期综合治疗方案,既要有效控制原发损伤,又要积极预防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外科(DCS)理念在处理危重胰十二指肠损伤时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3月至2013年1月问在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和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接受DCS理念处理的19例胰十二指肠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例经损伤控制性手术及重症监护复苏处理,未再行确定性手术,康复出院。12例经损伤控制性手术及重症监护复苏处理后行确定性手术(远端胰腺空肠Roux-en—Y吻合术、近端十二指肠空肠Roux—en-Y吻合术或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康复出院。4例(21.1%)在损伤控制性手术后因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死亡。结论应用DCS理念处理胰十二指肠损伤能获得较满意的临床转归。  相似文献   

6.
实施损伤控制手术的27例严重多发伤患者的预后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严重多发伤患者实施损伤控制手术(DCS)的疗效并分析影响其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1998年5月至2007年2月在合并严重腹部创伤的多发伤患者中接受DCS的患者有27例.记录患者的手术并发症及死亡原因,并比较存活组和死亡组患者的术前一般资料、损伤严重程度评分(ISS)、手术方式、治疗情况及各种围手术期生命体征、器官功能变化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病死率的相关预后因素.结果 全部患者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37.0%,最常见的手术并发症为腹腔内感染(18.5%);术后总体病死率为44.4%(12例),最常见的死亡原因为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50.0%);影响DCS术后病死率的因素包括年龄、ISS、术前体温和碱剩余(BE)值、估计失血量、ICU入室体温以及住院时间(P<0.05);其中,年龄增长、术前BE绝对值增加和ICU入室体温降低是预测DCS术后患者病死率的独立预后因素(P<0.05).结论 严重多发伤患者接受DCS后手术并发症和病死率仍较高,年龄增长、术前BE绝对值增加和ICU入室体温降低是术后病死率的独立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外科在胰腺损伤病人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40例胰腺外伤病人的临床资料。40例病人中,男性30例,女性10例;年龄14~60岁,平均34岁;损伤的类型:闭合性胰腺损伤30例(75.0%),开放性胰腺损伤10例(25.0%)。按即胰腺损伤分级标准,Ⅰ级损伤10例(25.0%),Ⅱ级损伤11例(27.5%),工、Ⅱ级均无主胰管损伤;Ⅲ级损伤12例(30%),Ⅳ级为近侧胰腺横断伤或累及壶腹部的裂伤4例(10.0%),V级为胰头毁损伤3例(7.5%)。本组所有病例在积极抗休克的同时均行急诊剖腹探查术,术中均证实为胰腺损伤。结果 39例治愈出院(97.5%),死亡1例(2.5%);因合并脾蒂撕裂致腹腔大出血术中死亡;围术期发生并发症10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5.0%,并发症有胰瘘5例,肠瘘3例,腹腔脓肿及假性胰腺囊肿各1例,经手术或保守治疗痊愈。结论胰腺外伤并发症多,病死率高,选择合理的手术时机及手术方法并且严格掌握损伤控制原则是降低胰腺外伤病人的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外科(damage control surgery,DCS)在救治严重腹部创伤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解放军总院海南分院采用DCS理念(简单快速手术、液体复苏和确定性手术)救治的40例严重腹部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应用损伤控制理念救治严重腹部创伤的适应证和治愈率。结果 40例患者中痊愈35例,治愈率为87.5%;死亡5例,死亡率为12.5%。结论应用损伤控制理念救治严重腹部创伤为比较安全的救治方法,可有效提高临床治愈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胰腺损伤的诊断与外科治疗原则。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2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39例胰腺损伤病人的临床资料,总结胰腺损伤的诊断与外科治疗方法。本研究胰腺损伤程度分级标准采用Lucas4型分级标准。结果:本研究病人均行手术治疗并确诊,单纯胰腺损伤11例(28.2%),合并其他脏器损伤28例(71.8%)。治愈31例,术后早期死亡3例,死于多器官合并伤;后期死亡5例,死于严重的胰腺坏死、胰漏和感染所致的多器官功能衰竭,病死率为20.5%。对Ⅳ级严重胰腺损伤的4例病人先行控制性手术,后行确定性手术,获得成功。结论:MRCP适合于胰管损伤的诊断,主胰管断裂的识别和定位也是治疗成功的关键,对Ⅳ级严重胰腺损伤病人先行控制性手术,后行确定性手术,以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0.
胰腺损伤与胰腺复合伤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胰腺损伤的诊断与治疗原则。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2009年间来收治的35例胰腺损伤与胰腺复合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诊断和处理方法。结果单纯胰腺损伤6例(占17.1%),合并其他脏器损伤29例(占82.9%),均行手术治疗,治愈30例,死亡5例。对Ⅳ级严重损伤中的3例患者先行控制性手术,后行确定性手术,获得成功。结论对于Ⅰ级胰腺损伤行局部引流;Ⅱ级胰腺损伤行局部缝合及引流;Ⅲ级胰腺损伤行胰肠吻合等手术;对于Ⅳ级严重胰腺损伤患者先行控制性手术,后行确定性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