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陕西省山阳县进行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工作,为相关中药资源的合理保护与开发提供依据。方法根据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技术方案,以中药资源普查技术规范为指导,对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的调查采用代表区域-样地-样方套-样方的方法,选取草丛、草甸、灌丛、针叶林、阔叶林及针阔叶混交林共6种代表区域进行调查。结果共完成覆盖18个乡镇、36个样地、180个套方、1080个样方调查。药用植物种类有1311种,其中一般品种940个、重点品种371个,采集中药材标本32个品种,采集药用植物标本119个品种。结论本次普查试点的经验对今后开展相关中药资源普查工作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其成果可为当地中药产业发展规划的制订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第四次药用植物资源调查,掌握辽宁省北票市地区药用植物资源现状,植物种类、分布与蕴藏量,并简要的对该地区中药资源开发利用提出合理建议。方法:通过实地调查(代表区域-样地-样方套-样方的调查方式)、文献查阅和资料整理对该地区药用植物蕴藏量进行计算总结。结果:对北票市36个样地的调查,包括草原、灌丛、阔叶林、针叶林四个代表区域,覆盖全市,调查到北票市的野生药用植物359种,隶属80科,235属,被子植物居多,其中重点药材41种,特色药材25种,大宗药材中麻黄、地黄、沙棘、酸枣和荆条等。结论:北票市野生药用植物资源丰富,种类繁多。通过第四次中药资源调查,全面掌握北票市野生中药资源种类、分布和蕴藏量。对保护好中药资源,促进中药产业健康发展,推动北票市药材经济发展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新宾县资源普查品种整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获得新宾县野生药用植物资源资料,摸清新宾县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现状,并对该地区中药资源的发展以及中药资源保护提出建议。方法:采用查阅文献、样地调查、以代表区域-样地-样方套-样方的调查模式进行,另外利用相关技术方案中的蕴藏量函数计算大宗药材的蕴藏量。结果:实地调查了36个样地,包括6种代表区域,草丛、草甸、灌丛、针叶林、阔叶林及针阔混交林,覆盖整个新宾县,通过实地调查新宾县的野生药用植物536种,隶属100科,菊科最多是76种,其中重点药材52种,特色药材31种,分别对重点和特色药材进行功效分类,发现清热药与解表药居多;又对大宗药材进行了计算,其中五味子,粗茎鳞毛蕨和辽细辛这些重点特色药材蕴藏量较大;发现6种辽宁省新记录,其中扇叶铁线蕨Adiantum flabellulatum原本产在台湾地区,现在辽宁省新宾被发现;又对本县内药材基地进行调查,包括灵芝、辽细辛、五味子等多个道地药材栽培基地。结论:新宾县药用植物资源丰富。通过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全面地摸清新宾县野生药用植物资源品种和蕴藏量,为进一步发展中药栽培产业提供了基础,为推动新宾县中药材经济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代县野生重点药用植物的种类、分布及蕴藏量等分析评价,为其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技术规范为指导,通过野外样地实地调查、标本采集及制作等,对代县现有野生重点药用植物资源进行调查、分析和蕴藏量评估。结果本次普查共完成44个样地、220个样方套、1 320个样方的调查工作,调查野生重点药用植物品种25种,隶属于17科23属,包括山西道地药材6种,总蕴藏量为951.64t。结论代县野生重点药用植物资源较为丰富,但有些品种分布区域狭窄,蕴藏量小,急需加强保护。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省富锦市药用植物资源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调查黑龙江省富锦市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的种类、分布、蕴藏量等,为当地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依据中药资源普查信息管理系统,划分代表区域,设置样地、样方,记录品种数量、药用部位重量、位置信息及影像资料,结合前期考察结果,经内业整理,摸清富锦市中药资源分布状况。结果富锦市共记录野生药用植物品种410个,其中包括16个重点药材品种,2个药用植物资源品种新记录。16个重点药材总蕴藏量1675.1379kg。结论富锦市药用植物资源种类丰富,部分种类蕴藏量较高。本次资源普查可为当地野生中药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本文配合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试点设计了基于3S技术的野生药用植物资源调查方案,包括空间抽样调查方法以及野外调查代表区域样地和样方套计算机辅助设计等内容。为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工作中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的调查的开展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
目的:在辽宁省开展第4次中药普查试点工作,对掌握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的总体情况,以及合理开发利用中药资源提供依据。方法:依据第4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技术方案,对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的调查采用代表区域-样地-样方套-样方的调查方法,选取草丛、草甸、灌丛、针叶林、阔叶林及针阔混交林6种代表区域进行调查。结果:共调查6个市15个县的中药资源情况,采集药用植物标本1万份左右,新发现4种新记录植物,分别为白花返顾马先蒿Pedicularis resupinata var.albiflora,雾灵柴胡Bupleurum sibiricum var.jeholense,冬葵Malva crispa,肾叶风毛菊Saussurea acromelaena,隶属于4科4属。结论:此次报道的新记录种为辽宁省野生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提供新资料。  相似文献   

8.
辽宁省凤城市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试点)研究初报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目的:在辽宁省凤城市进行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工作,了解其中药资源现状,为合理的保护开发提供基础依据。方法:依据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技术方案,对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的调查采用代表区域-样地-样方套-样方的调查方法,选取草丛、草甸、灌丛、针叶林、阔叶林及针阔混交林6种代表区域进行调查。结果:共调查36个样地,采集药用植物标本5 000份左右,普查药用古树161棵,发现7种辽宁省未记载植物;首次在凤城市发现叶片具白色斑点的东北南星Arisaema amurense,经查阅《中国植物志》英文修订版对其有相关描述;并在白云山巅发现一未定种白头翁属植物。结论:辽宁省凤城市野外中药资源普查工作整体完成,发现凤城市白云山是集长白植物区系和华北植物区系于一体的特殊山峰,其植被覆盖率高且植物种类繁多,建议成立自然保护区以便对其珍稀药用植物资源进行更好的保护。  相似文献   

9.
《中药材》2015,(2)
目的:结合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工作,摸清重庆市永川区中药资源现状,为中药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代表区域-样地-样方套-样方的调查方法,选取3个区域44个样地,对永川区内中药资源进行调查。结果:永川区现有中药资源410种,隶属于115科270属,其中重点品种92种,并制订永川区中药资源重点品种名录。结论:永川区中药资源呈现出"多样性丰富,单品种量小"的特点,加强资源的分类开发利用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0.
目的清查庆安县野生药用植物种类、分布情况,掌握该区域中草药资源现状,为庆安县中药材事业发展提出建议。方法遵照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技术规范,选择系统分层抽样方式确定样地位置,通过现场调查、路线调查和访问调查等基本方法结合现代技术进行外业调查、样本收集、标本制作与鉴定、影像留存等,并对调查结果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结果共完成47个样地,235个样方套,采集记录野生药用植物380种,涉及83科243属。其中包含重点调查药用植物17种,特色药材6种。结论庆安县自然条件适宜药用植物的生长,中药资源丰富度较高,应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加强管理,实现中药材产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采用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中野生重点中药资源调查方法——样方调查法,记录品种种类、数量,采集标本及药材,重点品种测量单株重,统计不同代表区域、植被类型、海拔的样方数,普查共记录药用植物品种703 种,重点品种143 种,占重庆市重点品种的74.5%,隶属于71 科,132 属,野生重点品种128 种,栽培重点品种30 种(包括15 种既有野生也有栽培),其中14 种中药材得到大规模栽培。通过此次普查有助于了解城口县重点药用植物分布情况、生长环境和资源蕴藏量,为中药资源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宜昌市猇亭区药用植物的种类、分布、野生与栽培情况,掌握该区域中药资源现状。方法:以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技术规范为指导,采用传统野外调查与现代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猇亭区现有中药资源进行普查、统计分析。结果:该次普查共完成了36个样地180个样方套、1 080个样方的调查工作,调查药用植物品种311种,涉及107科263属。共采集中药材88种,采集种子标本61种。其中,重点调查物种44种,走访调查药材种植户1户,调查栽培品种1种,完成2个中药材流通点的药材收售调查。结论:猇亭区中药资源物种因工业区发展及房地产开发,物种分布减少甚至部分品种绝迹,应加强对中药资源的管理、保护、开发与利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掌握辽宁省葫芦岛市南票区野生与栽培药用植物资源现状。方法:通过样地调查的方式进行外业调查,查阅植物志等书籍准确定名并统计药用植物数量。结果:完成南票区包括草丛、草甸、灌木丛、针叶林、阔叶林5个代表区域的36个样地调查,调查到南票区野生药用植物336种,隶属75科,其中重点药材40种,特色药材20种。区域内新分布药材10种。结论:南票区气候环境干旱,多为耐旱植物,荆条基本覆盖整个区域。对该地区植物资源进行分析并对该地区中药资源合理开发及利用提出建议,对于保护好中药资源,进一步提升南票区中药产业发展水平,加快中医药事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山西省大同市云冈区药用植物资源现状,为该区域药用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依据。方法以山西省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技术规范为指导,采用传统野外调查与现代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云冈区药用植物资源进行普查、统计分析。结果本次普查共完成39个样地198个样方套1188个样方的调查,采集药用植物品种221个,涉及61科175属,其中重点品种23种,涉及中药材223种。同时,本次普查还采集种子标本10种,走访调查中药材种植基地1个,调查栽培品种1种,完成3个中药材市场和1个中药材企业的调查,收集整理民间传统知识调查1份。结论云冈区内中药资源种类相对较少,中药材种植产业逐渐退化,部分珍稀物种分布减少,尤其区域内煤矿产业导致植被减少,环境破坏严重,建议当地政府重视并加强中药资源的保护及开发利用,促进区域经济转型及中药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调查山西省临汾市隰县药用植物资源种类、分布、数量等现状,为当地药用植物野生资源保护及可持续利用提供依据。方法依据《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技术规范》,采用线路踏查、样地调查和实地走访等形式,结合现代技术,对隰县药用植物资源进行普查,并统计分析。结果本次普查工作覆盖6个乡镇37个样地,共计185个套方,1110个样方,涵盖野生药用植物种类131种,包括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三大类群,其中优势科主要集中在蔷薇科、菊科、豆科、百合科和唇形科,中药材种植资源有赤芍、丹参、射干、苍术、穿山龙、黄精等。结论山西省临汾市隰县野生药用植物资源具有生物多样性,应加强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力度及种植资源的规范化指导。  相似文献   

16.
王彬  刘杨  李佳  包华音 《中药材》2022,(6):1316-1321
目的:根据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的要求,对山东省莒南县中药资源现状进行调查,为当地中药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野外样地和样线调查、栽培基地走访调查等方法,对莒南县现存野生及栽培药用资源的种类、分布及蕴藏量等信息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莒南县域内41个样地共记录野生药用植物资源102科284属428种和栽培药用植物7种。药用植物以被子植物为主,其中菊科、豆科和蔷薇科为优势科,且以草本植物居多。重点调查植物类药材126味,涉及55科98属115种基原植物,尚未发现濒危物种。结论:莒南县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相对丰富,应合理利用和开发,实现当地药用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点军区药用植物的种类、分布、野生与栽培情况,明确该区域中药资源现状。方法:以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技术规范为指导,采用传统野外调查与现代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点军区现有中药资源进行普查、统计分析。结果:该次普查共完成了41个样地、205个样方套、1 230个样方的调查工作,采集药用植物品种451种,涉及102科328属。其中,重点调查物种91种,涉及中药材101种。采集种子标本35种,走访调查药材种植户3户,调查栽培品种8种,完成4个中药材流通点。收集、整理民间传统经验方28个,医学古籍23本。结论:点军区中药资源物种较为丰富,柑橘类品种有较大量的种植,部分珍稀物种分布减少,应加强对中药资源的管理、保护、开发与利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南漳县药用植物种类、分布、栽培与野生情况,明确该区域中药资源现状。方法:以湖北省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技术规范为指导,采用传统野外调查与现代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对南漳县现有中药资源进行普查、统计分析。结果:该次普查共完成了46个样地、230个样方套、1 380个样方的调查工作,采集药用植物品种1 041种,涉及150科654属。其中,包含重点调查物种210种,涉及中药材224种。同时,本次普查还采集种子标本19种,走访调查药材种植基地6个,调查栽培品种8种,完成了14个中药材流通点和1个中药材企业的市场调查,收集、整理民间传统验方21个,医学古籍10余本。结论:南漳县内中药资源物种丰富多样,分布广泛,药材蕴藏量大,然而中药材种植产业逐渐退化,部分珍稀物种分布减少,应加强对中药资源的管理、保护及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依托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工作,明确恒山区野生药用植物资源种类、重点中药材品种及民间常用传统验方和药材栽培情况。方法:借助"中药资源普查信息管理系统",采用样地、样线调查和调查走访相结合的方法,归纳与总结恒山区野生药用植物和药材栽培种类、数量等数据。结果:共完成了37个有效样地,采集药用植物品种140种(分布在61科152属),制作药用植物腊叶标本513个,采集照片16472张,录制视频194个。确认重点药用植物品种21种,收集重点药用植物品种种子19种。走访收集民间传统验方6个,走访调查药材种植基地9处,栽培药材共计25种,其中栽培面积大、产量高的有蒲公英、人参、西洋参、赤芍和刺五加等。结论:恒山区野生和栽培药用资源较为丰富,在国家鼓励和支持中医药发展利好环境下,恒山区的中医药产业有着较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20.
《中药材》2019,(10)
目的:基于全国第4次中药资源普查工作,对河池金城江区野生重点药用植物资源进行调查,以期探明金城江区野生重点药用植物资源现状,为该区域药用植物的保护和合理开发提供决策参考。方法:采取野外样线和样方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金城江区境内野生重点药用植物资源开展调查,整理该区野生重点药用植物的种类、分布、功效、出现频率、蕴藏量等数据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金城江区有野生重点药用植物43种,隶属31科43属,总蕴藏量14 070.82 t,包括国家Ⅱ级野生保护植物1种、广西道地药材8种;对重点药用植物的性状、功效、分布和蕴藏量等特点进行分析评价,提出该区域应被列为珍稀保护药用植物的物种。结论:金城江区野生重点药用植物资源较丰富,岩溶特色明显,但是部分药用植物分布区域狭窄、出现频率低、蕴藏量小,野生资源处于稀缺状态,对部分特色药用植物的保护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