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目的 依托NAT 检测结果,对ELISA 一步法和二步法检测HBsAg 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方法 采用2 种不同厂家试剂一步法对33483 人份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进行检测,二步法对35064 人份无偿献血者血液标本进行检测,剔除双试剂阳性后再进行NAT 检测.结果 ELISA 二步法检测总阳性率明显高于一步法;HBV-JH 及HBV-XC 2 种厂家试剂二步法阳性率均明显高于一步法;2 种试剂厂家一步法检测结果不相符现象无明显差异,二步法检测结果不相符现象有明显差异;二步法双试剂阳性率明显高于一步法;HBV-JH 由一步法改二步法后单试剂阳性越来越高,HBV-XC 由一步法改二步法后单试剂阳性越来越低;经二步法剔除双试剂阳性标本后进行NAT 检测阳性率明显低于一步法剔除双试剂阳性标本后的NAT 阳性率.结论 ELISA 试剂由一步法改二步法后ELISA 阳性率明显增加,NAT 阳性率有了明显下降提示HBsAg 漏检得到一定控制;试剂方法改变过程中不同厂家试剂质量出现了较大差异,各试剂厂家在强调ELISA 血液筛查试剂检测灵敏度的同时,应积极改善其检测特异性,减少假阳性避免血液不必要浪费.  相似文献   

2.
NAT2是人体内重要的代谢酶,主要参与含氮药物的代谢。目前对NAT2基因序列测定和药物代谢等方面已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近年来人们对蛋白质的三维(立体)结构的模拟越来越关注,但是对NAT2的三维立体结构以及它与药物结合的构效关系等研究仅处在一个起步阶段。该文对NAT2三维立体结构的构建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着重介绍蛋白质立体结构的构建方法和工具的研究情况。  相似文献   

3.
中国汉族人群中N-乙酰基转移酶1表型与基因多态性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汉族人群中N-乙酰基转移酶1(NAT1)基因多态性的分布特点,以及基因型和表型之间的相关分析,以评价NAT1乙酰化代谢多态性对5氨-基水杨酸等药物疗效的影响。方法收集140例汉族健康人的外周血,应用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RFLP)及多重PCR技术,进行NAT1等位基因分型研究。同时从140例检测标本中选择32份不同NAT1基因型进行外周血白细胞中NAT1的活性检测,计算NAT1内部清除率(C lint)、酶催化反应最大速率(Vm ax)和米氏常数(Km),代谢产物测定采用HPLC方法。结果联合应用PCR-RFLP及多重PCR方法可避免多种限制性内切酶之间的相互干扰,可准确区分不同NAT1基因型。在140例检测标本中,NAT1*3,NAT1*4,NAT1*10和NAT1*11的发生频率分别是8.2%,49.6%,40%和2.2%。NAT1*4的发生率明显低于欧美人群,但高于东南亚和非洲人群;NAT1*10的发生率高于欧美人群,NAT1*3和NAT1*11的发生率较低,与大多数亚洲人群基本一致。32份不同NAT1基因型中,与野生型NAT1*4*/4相比,NAT1*4*/10、NAT1*10/*10以及NAT1*10/*3酶活性属于快代谢表型(P<0.05);NAT1*11*/11和NAT1*4/*11酶活性要明显低于NAT1*4*/10、NAT1*10*/10和NAT1*10*/3(P<0.05),与NAT1*4*/3、NAT1*3/*3以及NAT1*4*/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汉族人群中的NAT1基因型分布与其他国家检测情况有所差异。140名汉族人外周血NAT1表型检测结果差异较大,依据酶学代谢动力学参数的不同,NAT1*10的杂合子与纯合子均属于快代谢型基因,NAT1*11及其他基因型则属于慢代谢型基因,在本次实验中未发现中间代谢型基因。  相似文献   

4.
NAT2是人体内重要的药物代谢酶,参与20多种肼类化合物及致癌性芳香胺和杂环胺类化合物的生物激活和灭活代谢,NAT2基因编码区的多态性造成氨基酸序列的变化,进而影响酶的活性。在此对NAT2的基因多态性、基因型分型方法以及NAT2多态性在药物代谢和新药临床研究中的意义等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5.
三维凝胶NAT2基因分型芯片的制备与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制N-乙酰化酶2(NAT2)基因分型芯片,以快速、准确检测患者的NAT2单核苷酸基因多态性。方法设计并合成中国人中常见的NAT2酶基因5个突变位点的探针对和包含5个突变位点的两对引物;样本经PCR扩增后,采用丙烯酰胺点样液制备芯片,并与TEMED反应固化芯片;分别用探针与芯片杂交,采用博奥晶芯LUXSCAN10K微阵列芯片扫描仪分析结果。结果优化了PCR扩增条件,使两组PCR在相同条件下扩增;优化了芯片制备及杂交条件,双链DNA采用碱变性,清除非特异键合采用电泳方法;建立了NAT2酶基因分型标准:信号强度Cy3∶Cy5≥5为野生型,Cy3∶Cy5为0.6~1.5时为杂合子,Cy3∶Cy5≤0.2为突变型;对20例标本的基因分型结果采用直接测序法进行验证,结果均一致。结论三维凝胶NAT2基因点突变分型芯片法是一种特异性强、高通量的NAT2基因分型方法,适用于临床快速基因分型,指导相关药物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6.
<正>病毒核酸扩增检测技术(NAT)是直接检测病原体核酸的一系列技术的总称。与血清学抗原抗体检测方法相比,NAT检测敏感性高,不仅可以有效地缩短病毒特异抗原和抗体免疫检测的"窗口期",还可检测因病毒低载量、病毒变异、免疫静默期感染等原因的漏检,从而减少输血风险,提高输血安全性。因此,在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已将NAT应用于献血者血液筛查,而我国由于技  相似文献   

7.
核酸检测技术(NAT)是直接检测病原体核酸的一系列技术的总称,是一种灵敏度、特异性高和检测通量大的血液病毒检测方法,可明显缩短血液病毒检测窗口期并能检测出因病毒变异而漏检的血液,显著提高输血安全。本文对血液病毒核酸检测技术在我国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我国血站开展血液病毒核酸检测在方法选择、检测系统选择、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检测模式等方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反向点杂交法检测中国人N-乙酰化酶基因型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陈冰  李金恒 《中国药理学通报》2004,20(11):1269-1272
目的 建立快速方便的反向点杂交法 (RDB)检测中国人N 乙酰化酶 (NAT2 )基因型。方法 采用PCR法扩增生物素标记的DNA片段 ,与固定在尼龙膜上的等位基因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进行杂交 ,通过非同位素法显色检测杂交结果 ,分析NAT2 5种主要突变位点。用本法对 4 8名肺结核患者NAT2基因型进行了分析。结果 RDB法与等位基因特异扩增法结果完全一致。 4 8名肺结核患者NAT2 5、 6、 73种突变型等位基因的基因频率分别为 1 0 4 %、2 2 9%和 15 6 %。野生型纯合子、杂合子和突变型纯合子分别为 33 3%、5 4 2 %和 12 5 %。结论 RDB法检测NAT2基因型准确、方便 ,适用于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N-乙酰基转移酶2(NAT2)基因型多态性与柳氮磺吡啶(SASP)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安全性的关系。方法:在38例UC患者及36例健康对照者中,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法检测NAT2的基因多态型,并对UC患者进行NAT2基因型与SASP药物不良反应(ADR)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慢型乙酰化基因型的UC患者服用SASP后ADR的发生率高于快型乙酰化基因型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UC患者使用SASP出现的ADR与NAT2慢型乙酰化基因型相关。  相似文献   

10.
当前血友病制品的安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去几年中,由于引入了几种不同的机制,从而使全血及血液制品的安全性得以保证,引入的每一种机制都能降低经血液传播传染病的危险性.对献血员的仔细选择和筛查都是为了排除那些具有传染病危险性的个体,采用大规模筛查试验来检测所收集血液中的感染性病原体.在处理过程中,存在于血液中的特殊病原体被进一步清除或灭活,同时采用核酸检测(NAT)或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作进一步筛查.尽管采取了这些策略,但是由已知病原体和新发现的病原体引起的散在感染性病例仍持续存在.此外,还需面对其他挑战,包括对献血员在血清阴性窗口期所献的感染性血液的检测,以及对新出现的传染病的快速确认和筛查.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文献研究,系统总结托伐普坦治疗低钠血症的药物经济学相关研究结果,为临床应用和政府相关部门提供决策依据。方法:系统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MEDLINE、Web of Science数据库,纳入2009—2016年托伐普坦药物经济学评价相关的中英文文献,并依照Cochrane协作网推荐的评价框架进行文献质量评估。结果:纳入的6篇药物经济学文献中,其中5篇为随机双盲研究,4篇为前瞻性研究,主要研究内容涉及使用托伐普坦治疗与住院时间、节约潜在成本的关系,以及相比安慰剂的临床疗效和成本-效果分析。结论:托伐普坦治疗低钠血症的心衰患者及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患者,相较于传统治疗,其临床疗效好并且具有较好的成本-效果优势,且对于严重低钠血症患者,该优势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探讨不射精症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提高不射精症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分析不射精症85例,并结合文献对其发病原因、诊断和治疗进行讨论。结果对85例不射精症患者根据病因不同分别选择心理疏导,药物和物理治疗,治愈42例(49.5%),好转28例(32.9%),总有效率82.4%。结论对不射精症应根据不同病因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绝大多数特别是功能性不射精症是可以治愈的。  相似文献   

14.
15.
16.
氨基葡萄糖治疗骨关节炎的现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骨关节炎 (OA)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关节炎 ,目前尚无根治疗法 ,治疗主要是通过各种措施减轻疼痛和改善关节功能 ,尚不能延缓或阻断病情进展。新近临床试验结果显示硫酸氨基葡萄糖对OA不仅具有肯定的症状改善作用 ,而且能延缓OA的关节结构改变 ,可望成为第一个治疗OA的病情改善药。其总体安全性较好 ,主要是胃肠道及皮肤的不良反应 ,对血糖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尚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通络滴丸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TLC)鉴别成方制剂中石斛、金银花、牛膝,以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毛兰素和绿原酸的含量.结果:TLC法可明显鉴别石斛、金银花、牛膝.毛兰素在4.4~66.0 μg·ml-1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加样平均回收率为93.89%,RSD为2.37%;绿原酸在36.0~540.0 μg·ml-1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7,加样平均回收率为94.17%,RSD为1.99%.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8.
徐云根  张宁  何义 《药学实践杂志》2013,31(3):210-211,214
目的 观察可乐定治疗原发性顽固性高血压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原发性顽固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选患者加服可乐定片(75 μg/次,1次/8 h,1周后未达标,改为150 μg/次,1次/8 h),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每周诊室坐位血压、心率,检测治疗前后动态血压(ABPM)、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血脂及尿常规.结果 治疗后4周,诊室血压、ABPM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根据诊室坐位血压,总有效率89.4%;根据ABPM,总有效率为80.8%.治疗后可出现心率下降、口干、乏力、嗜睡、便秘等不良反应,但无需停药.结论 可乐定对原发性顽固性高血压降压疗效确切,副反应可接受.同时不影响代谢,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9.
顾丽萍 《中国药房》2007,18(19):1446-1448
目的:推动药品委托生产的良性发展。方法:应用供应链委托生产理论,分析目前药品委托生产中存在的种种误区,思考并提出建议。结果与结论:药品委托生产需要前提条件,那就是委托方(制药企业)必须具有药品生产批准文号,并建立自己的核心竞争能力,才可以委托生产,其他任何非生产企业如科研机构、商业企业都不能委托生产。  相似文献   

20.
新生儿氨茶碱药动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本文采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测定12例新生儿血中茶碱浓度,氨茶碱剂量按5mg/kg恒速静脉滴注。经时采样,测得数据,经分析药时曲线拟合呈一室模型,平均清除速度常数0.037±0.008h ̄(-1),平均消除半衰期19±4h,平均表观分布容积0.82±0.14L/kg,平均清除率30±5ml/(h·kg)。消除半衰期最大相差2.1倍,显示明显个体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