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本文对关联规则的挖掘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在总结现有算法优缺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决策树的快速关联规则挖掘算法(RABDT),结合决策树的构造过程,给出了算法的原理和实现步骤,并通过实验对比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关联规则的挖掘算法已被数据库界广泛研究,这些关联规则挖掘算法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被优化、改进,使挖掘的效率不断提高.本文讨论了度变小的情况下典型的增量算法IUA算法以及它已有的一些改进,分析了特点与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进算法QIUA算法,并且从理论和实验两个方面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入侵检测系统是重要的信息安全措施.本文对目前入侵检测系统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详尽的总结分析,指出了入侵检测系统的最新发展及动态呈现的新特点,重点分析了智能算法的应用、数据融合和报警关联技术的引入、检测对象变化情况及与其它安全技术的协作性;阐述了对入侵检测系统的测试评估方面的最新发展情况以及目前入侵检测标准化的现状;最后,展望了入侵检测系统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基于概念格理论,研究了对时间序列的波动情况进行周期关联规则的挖掘.首先对时间序列进行了反季节化预处理,然后提出了生成周期关联规则的新并行算法,在算法内部对生成的概念进行了剪枝处理,有效地提高了挖掘速度.随后用所给出的高精度模型对不满足移动平均法反季节化预处理条件的时间序列进行了反季节化计算.实验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基于关联规则探讨蒙医热证方剂组方规律,挖掘关联规则、高频药物和辅助药物,为蒙药新药的研究与开发提供参考。方法 对《传统蒙药与方剂》中治疗热证的蒙医方剂进行数据预处理,录入自主开发的“蒙医方剂数据挖掘系统”的数据库中。应用基于精简二元矩阵的Apriori算法对治疗热证的蒙医方剂进行全局和下钻分析挖掘。结果 通过实验,得到在多种支持度和置信度情况下的全局和8个主治分类的频繁项集和关联规则。全局分析挖掘到至关重要的3味药物[竹黄]、[红花]、[栀子],而且[竹黄]和[红花]是治疗热证的关键。针对8个主治分类的方剂进行下钻分析挖掘,发现使热证方剂产生主治功能转移的辅助药物和辅助药物组。结论 蒙医热证方剂的关联规则挖掘发现全局关键药物和使主治发生转移的辅助药物,能够更好地指导科研人员进行新药的研究与开发。  相似文献   

6.
语义Web环境下的关联规则挖掘是数据挖掘领域新的研究热点.本文针对SWRL数据集的特征,建立新的数据挖掘形式背景,将FCA用于关系型关联规则的挖掘,提出了基于搜索空间分割的关联规则挖掘方法.采用FCA作为频繁模式的压缩表示方式,从生成的闭查询导出的关联规则,可有效控制冗余规则的产生.将搜索空间进行划分可减小问题的规模,充分利用已有的挖掘过程的中间结果所提供的信息,减少了计算量.由于采用了分而治之的策略,本文的方法易于扩展到对海量语义Web数据的并行处理.  相似文献   

7.
关联规则获取是知识发现和数据挖掘中的核心问题之一.对超市来讲,从交易数据中挖掘出的关联规则有两点重要意义:一是有助于设计商品的摆放位置;二是帮助商品进货搭配规划,为更好利用关联规则进行进货搭配规划,知识工程师不仅需要考虑关联规则的可信度、支持度和兴趣度,更需要考虑支持集对关联规则的贡献度和关联规则自身的平衡度和复杂度.本文首先采用形式概念分析理论挖掘交易数据中的关联规则,这些规则具有100%的可信度.然后,在关联规则柔性筛选的基础上进行商品进货决策规划.所谓柔性是指用户可自己定义规则的不同阈值组合(例如析取和合取)选择规则.  相似文献   

8.
药品不良反应信号检测中的关联规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药品不良反应信号检测已成为药物警戒的重要内容。随着自发呈报系统应用的成熟,对数据库中的知识发现的要求也逐渐提高。通过分析目前常用信号检测方法的缺陷,介绍关联规则的概念与算法,探讨其在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数据挖掘的可行性与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9.
"软件人"(SoftMan,SM)是在Agent(代理)、智能机器人、人工生命等技术基础上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它为解决当前网络入侵检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在深入研究入侵检测与防护技术的基础上,受"软件人"技术的启示,提出了基于群体"软件人"(Multi-SoftMan,MSM)入侵防御系统的智能协商控制模型及相应的算法.模型采取无控制中心的群体"软件人"结构,充分利用"软件人"本身的独立性、自主性、自学习、自适性、遗传和变异等特性,尽量降低各检测部件间的相关性,避免了单个中心分析器带来的单点失效问题.每个数据采集部件、检测部件和分析部件都是独立的单元,不仅实现了数据采集的分布化,而且将入侵检测和实时响应分布化,提高了系统的健壮性,真正实现了分布式检测的思想,这有助于解决目前入侵检测系统普遍存在的智能化程度不高、系统不易维护、检测效率低下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在多Agent协同入侵检测系统中,不同检测Agent并行地检测网络包中不同的入侵特征,以提高系统的检测效率.使用消息、自定义通信协议等作为系统的协同通信机制,有效地避免了系统中的单点故障,并且,该机制使得各个Agent的检测结果可以有效融合.在分析了入侵的类型、特征后,使用4个检测Agent仿真了入侵检测的过程,并在检测精度、检测误差影响很小的情况下,使检测每条记录的时间大幅度减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