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 毫秒
1.
体部伽马刀治疗多发肺转移瘤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32岁.2001年7月发现左腮腺肿大,CT显示左腮腺浅叶及深叶软组织肿物3 cm×2 cm×3 cm大小,行肿物切除术,病理为腺样囊腺癌.术后1个月发现左肺及肝右叶转移,左肺上叶2个病灶,直径分别为1. 0、0.5 cm,左肺下叶1灶,大小3 cm×2 cm×4 cm,肝右后叶病灶直径2 cm.行表阿霉素+环磷酰胺+顺铂3个周期、紫杉醇+顺铂3个周期化疗,评效无变化.  相似文献   

2.
患者女,32岁.2001年7月发现左腮腺肿大,CT显示左腮腺浅叶及深叶软组织肿物3 cm×2 cm×3 cm大小,行肿物切除术,病理为腺样囊腺癌.术后1个月发现左肺及肝右叶转移,左肺上叶2个病灶,直径分别为1. 0、0.5 cm,左肺下叶1灶,大小3 cm×2 cm×4 cm,肝右后叶病灶直径2 cm.行表阿霉素+环磷酰胺+顺铂3个周期、紫杉醇+顺铂3个周期化疗,评效无变化.  相似文献   

3.
随着人类平均寿命延长,癌症对人类的威胁日益突出,已经成为我国城乡居民的第1位死因。随着病情进展,很多患者除了原发恶性肿瘤外,多数会有其他部位的转移瘤出现,因此选择有效的治疗方法至关重要。体部伽马刀治疗是一种精确的立体定向放疗方法,能够给予肿瘤较高剂量,并较好的保护周围正常组织。大量临床治疗结果显示体部伽马刀治疗肺转移瘤、肝转移瘤和肾上腺转移瘤可获得较高的局控率。本文就体部伽马刀治疗各类转移瘤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体部伽马刀在肾上腺转移癌中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回顾分析采用体部伽马刀治疗的24例肾上腺转移癌患者临床资料,共26个病灶.计划要求50%的等剂量线覆盖100%计划靶体积,单次照射剂量3~5Gy,5次/周,治疗10~17次,总剂量40~52 Gy.结果 中位随访时间28个月,随访率为100%.病灶完全缓解率、部分缓解率分别为53.8%(14/26)、30.8%(8/26),总有效率为84.6%.1、2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100.0%(15/15)、90.0%(9/10).治疗后1、2、3年生存率分别为62.5%(15/24)、41.7%(10/24)、18.2%(4/22).治疗前腰背痛6例,治疗后疼痛完全缓解2例,疼痛减轻3例.不良反应多为Ⅰ~Ⅱ级消化道及血液学反应.结论 体部伽马刀治疗肾上腺转移癌疗效好,不良反应轻.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伽马刀治疗多发脑转移瘤预后的影响因素,从而提高多发脑转移瘤患者的生存率.方法:选择使用伽马刀治疗的多发脑转移瘤患者238例并回顾性分析各种因素对于患者生存率的影响.结果:多发脑转移瘤的中位生存时间为206天,单因素分析伽马刀治疗多发脑转移瘤与KPS、放射剂量、中枢外转移以及原发病灶控制等4个单因素有关;多因素回归分析最后得出,KPS(P=0.003,Wald=9.100)、中枢外转移(P=0.019,Wald=6.542)以及原发病灶控制(P=0.002,Wald=11.492)是影响伽马刀治疗多发脑转移瘤预后的因素.结论:影响多发脑转移瘤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包括KPS、中枢外转移以及原发病灶控制.  相似文献   

6.
1 病例报告患者女 ,2 6岁 ,因咳嗽伴咯血 1h于 1994年 6月 2 3日入院。患者于 1h前因生气哭泣后突发咳嗽、咯痰伴咯血 ,咯血量约 60 0mL ,入院后胸片及CT检查示左肺下叶后基底段边界较清楚的类圆形阴影 ,大小为 2 0cm× 1 8cm× 2 3cm ,CT值 45Hu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见左肺下叶支气管开口处有血性分泌物 ,咬检组织病理学检查未发现恶性细胞。术前诊断为肺结核球。于 1994年 6月 2 8日行剖胸探查术 ,术中见肿物位于左肺下叶后基底段 ,质中等硬 ,行左肺下叶切除术。术后病理示 (左肺 )化学感受器瘤 ,瘤细胞有一定异形性 (图 1)。 1999年 …  相似文献   

7.
原发性肺恶性化学感受器瘤多发转移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肿瘤防治杂志》2004,11(2):221-221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体部伽玛刀治疗头颈部腺样囊性癌多发肺转移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5例头颈部腺样囊性癌肺转移瘤患者共计137个病灶采用立体定向体部伽玛刀治疗。单次治疗病灶2~10灶,中位数5灶。以50 %剂量线为处方剂量线,单次照射剂量3~5 Gy,中位数4 Gy,1次/ d,5次/周,10~16次。肿瘤边缘总剂量30~52 Gy,中位数40 Gy。结果 137个病灶中,完全缓解58灶(42.3 %),部分缓解64灶(46.7 %),稳定15灶(10.9 %),进展0灶,总有效率为89.1 %。治疗后1、2、3年局控率均为100.0 %。治疗后1、2、3、4、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0 %、100.0 %、90.9 %、63.6 %、31.8 %。结论 体部伽玛刀治疗头颈部腺样囊腺癌多发肺转移瘤疗效较好,反应轻微,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9.
韩丽  刘丹  李宏奇 《癌症进展》2021,19(24):2534-2536,2551
目的 探讨体部伽马刀治疗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MFH)术后肺转移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将9例MFH肺转移患者共40个病灶行体部伽马刀治疗,37个病灶以50%剂量线为处方剂量照射,单次剂量3~8 Gy,治疗8~15次;3个病灶以60%剂量线为处方剂量,单次剂量8~10 Gy,治疗5~7次.观察患者的近期疗效、总生存期(OS)、无进展生存期(PFS)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随访期间,9例患者生存率为44.44%,PFS为7个月(95%CI:3~12个月),OS为78个月(95%CI:51~134个月),40个病灶治疗总有效率为87.5%.治疗期间,9例患者均未出现3级以上不良反应.结论 体部伽马刀治疗MFH术后肺转移患者效果明显,不良反应较轻,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0.
患者女性,32岁,2006年初发现右颌下肿块,未行治疗。自2008年10月病情加重,出现疼痛,给予右颌下肿物切除术,术后病理示:颁下腺混合瘤,2010年5月再次发现右颁下肿物,后肿物逐渐增大,2010年9月13日行右侧颌下肿物切除术,术后病理示:脊索瘤。免疫组化CK(-)、vimentin(+)、SMA(-)、Calponin(-)、S-100(+)。2010年9月27日开始术后放疗,共给予放射剂量6MV-Dt5600/28f治疗,2010年11月5日结束放疗。术后每3个月复查。2011年2月逐渐出现右侧颜  相似文献   

11.
体部伽马刀治疗原发性肝癌47例临床报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评价体部伽马刀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和放射反应.方法对47例原发性肝癌采用体部伽马刀治疗,治疗时靶区勾画PTV在GTV外扩1 cm.治疗计划根据病灶大小采用单靶点或多靶点照射,50%剂量线覆盖95%以上的PTV范围.治疗单次剂量、总剂量及时间分割根据肿瘤大小、部位、全身状况、周围组织放射敏感性等决定,肿瘤平均直径≤5 cm,50%剂量线覆盖靶区,4 Gy~5 Gy/次,每天1次,每周5次,共照射10次,40 Gy~50 Gy.肿瘤平均直径≥5 cm,50%剂量线覆盖靶区,3 Gy~5 Gy/次,每日1次或隔日1次,共照射10~15次,30 Gy~50 Gy.结果完全缓解CR 6例(12.7%),部分缓解PR 29例(63.2%),总有效率CR+PR为75.9%;AFP均见不同程度的下降,AFP≤2 μg/ml有37例.肝区疼痛33例患者中,症状完全消失21例,减轻5例;门脉癌栓5例患者中,有3例消失.结论体部伽马刀可使肿瘤局部得到准确的高剂量照射,又避免了肿瘤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副作用少而轻微,因而伽马刀不失为姑息治疗肝癌的一种选择.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对肺多发转移瘤患者γ刀治疗的剂量分布进行研究以评估其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选取20例肺多发转移瘤(9~12个病灶,病灶直径≤2.3 cm)患者设计γ刀治疗计划(OUR-QGD型体部γ刀),采用仰卧体位的12例,俯卧体位的8例。在肺窗下勾画大体肿瘤靶区(gross target volume,GTV),GTV外放5 mm为计划靶区(planning target volume,PTV),50%等剂量线包绕PTV,70%等剂量线包绕90%GTV,处方剂量为50%等剂量线4 Gy/f,总剂量52 Gy,通过剂量体积直方图评估其剂量分布。结果 处方总剂量为52 Gy时,90%的GTV靶区得到相当于常规放疗94 Gy剂量的照射,仰卧体位双肺的平均剂量为8.36 Gy,V20、V10和V5分别为12.60%、24.60%和37.40%,俯卧体位双肺的平均剂量为8.15 Gy,V20、V10和V5分别为12.67%、25.10%和40.40%。结论 对于物理剂量而言,采用OUR-QGD型体部γ刀治疗数目较多的肺多发转移瘤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3.
肺转移瘤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肺部转移瘤无其它部位转移时,外科治疗是优选疗法。Thomford资料,梅耶医院205例5年率为30%。其适应症(1)病人能耐受手术,(2)原发灶得到控制,(3)肺外无转移,(4)肺内转移限于一侧肺。上述条件为肺转移瘤外科治疗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随着对原发灶特点的认识发展,手术适应症也发生了改变。 本文论述肺部转移瘤外科治疗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探讨颈动脉体恶性副神经节瘤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报道一例颈动脉体恶性副神经节瘤肝脏及骨多发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病理特点、免疫组织化学及治疗方法,并对该病变相关文献资料进行复习研究。结果该例患者病史清楚,临床症状及体征典型,原发肿瘤及转移病变明显,经彩色超声、CT、肝穿、病理、免疫组织化学及骨扫描等检查后确诊为左颈动脉体恶性副神经节瘤,肝脏及骨多发转移,经相关治疗后随访2年病情无进展。结论颈动脉体瘤(CBP)也称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瘤或非嗜铬性副神经节瘤,来源于颈动脉鞘内颈总动脉分叉处后侧的化学感受器,内含大量类似于肾上腺髓质的副神经节细胞,女性多见,少数肿瘤为恶性,可发生远处转移。该病发病率较低,好发于30~40岁人群,恶变率为5%.10%,临床极为罕见。部分影像学检查可显示肿瘤部位及形态,彩色超声、螺旋CT、MRI及颈动脉血管造影(DSA)在检查中各有特点。DSA检查对CBP的确诊率最高达100%。CBP临床极少见,正确诊断非常重要,手术切除仍是目前首选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评价体部伽玛刀治疗纵隔转移瘤的近期疗效和放射反应。方法采用体部伽玛刀治疗纵隔转移瘤54例。根据病灶位置、体积与治疗目的,制定治疗计划及调整剂量曲线分布。取50%~60%的等剂量线为处方剂量线,要求覆盖95%以上的计划靶区,70%的等剂量线覆盖肿瘤体积,3~5 Gy/次,5次/周,总剂量45~55 Gy/9~15次。结果所有患者均按计划完成治疗,2-3月复查CT或MRI,病灶完全缓解率74.1%(40/54),部分缓解率18.5%(10/54),无变化7.4%(4/54),无进展病例。急性放射性气管炎Ⅰ级25.9%(14/54),急性放射性食管炎Ⅰ级29.6%(16/54),Ⅱ级3.7%(2/54)。结论体部伽玛刀治疗纵隔转移瘤疗效肯定,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局部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7.
1病例报告患者女,53岁。1997年3月发现左下腹部约7cm×6cm包块,渐大,并伴有血压升高。自述直系亲属中无相应的病史。于1997年5月7日到山东省肿瘤医院就诊,B超检查见左下腹腹膜后8cm×6cm×6cm低回声结节,边界清晰,诊断为腹膜后淋巴结肿大。胸部X线等常规检查均未见异常。于1997年5月11日在全身麻醉下行剖腹探查术,术后病理为腹膜后交感性副神经节瘤。术后未予特殊治疗。2002年4月22日发现左颈部肿物第2次收入山东省肿瘤医院。查体:左上颈可触及3cm×3cm×3cm大小肿物,表面可触及搏动感,质韧,活动;左下颈可触及4cm×3cm×3cm和2cm×2cm×1.5…  相似文献   

18.
19.
肺转移瘤21例外科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肺是转移瘤发生率最高的脏器之一,约30%的恶性肿瘤患者发生肺转移,约50%的转移瘤仅限于肺。肺转移瘤多源于结、直肠,生殖系统恶性肿瘤。自1991年2月至2000年6月我们对21例不同的肺转移瘤患者采取了手术治疗,取得了较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21例肺转移瘤的外科治疗郑州市第三人民院(郑州市450000)张洲声,孔忆寒肺是转移性肿瘤发生的常见部位,各部位恶性肿瘤可通过各种途径转移到肺,发生率为20%~40%。近年来国内外对肺转移瘤的治疗仍采取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我院自1976年~199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