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提出了一种基于傅里叶变换的掌纹特征提取方法,利用傅里叶变换将空域的掌纹图像变换到频域,选取频域图像的低频能量分布作为掌纹的特征,以此为基础对特征向量进行匹配识别。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实现简单、操作方便,具有较快的反应速度和较高的识别率。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一种基于实数形式离散Gabor变换的掌纹特征提取方法,将空域的掌纹图像变换到联合空间频率域并将联合空间频率域的能量分布作为掌纹的特征,以此为基础使用欧式距离对特征向量进行了匹配识别。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对掌纹图像小范围的平移、小角度的旋转和小范围的手掌伸缩具有鲁棒性,获得了比较理想的识别率。  相似文献   

3.
掌纹识别作为一种重要的生物特征识别方法,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掌纹特征的提取,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实数形式离散Gabor变换的掌纹特征提取方法,将空域的掌纹图像变换到联合(时间)空间频率域并将其联合(时间)空间频率域的能量分布作为掌纹的特征,以此为基础分别使用欧式距离和支持向量机进行了不同掌纹的匹配识别。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对掌纹图像小的平移、小角度的旋转和小的手掌伸缩具有鲁棒性,并且获得了较高的识别率。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NSCT变换(nonsubsampled contourlet transform,NSCT)和局部二值模式(local binary pattern,LBP)在掌纹识别应用方面的可行性和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NSCT变换与局部二值模式相结合的掌纹特征提取算法.该方法能够较好地提取皱褶、乳突纹等掌纹的细节特征,并且能够有效减少掌纹识别中由于图像的平移、旋转和光照对识别结果造成的影响.使用NSCT变换可以稀疏地表示二维奇异曲线并且变换本身具有平移不变性;而LBP算子是一种有效的纹理描述算子并且该算子具有很好的灰度和旋转不变性.首先对掌纹图像进行NSCT变换,然后对变换后的掌纹子图提取局部多分辨率和多尺度的LBP特征.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更好地表达掌纹纹线的细节和结构特征,对掌纹图像有更高的鉴别性.  相似文献   

5.
掌纹识别是一种新兴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掌纹识别是用掌纹特征(包括人眼可见的和不可见的)来进行身份鉴别的一种方法。其中掌纹特征提取和掌纹特征匹配是掌纹识别研究的关键部分和核心内容。在特征提取方面,给出了两种改进的特征提取方法。先对掌纹图像进行傅里叶变换,再对变换后的图像进行主成分分析;针对掌纹图像的特点,对PCA进行改进,设计了适用于掌纹图像的分块主成分算法。将一整幅掌纹图像分为若干子块图像,在此基础上进行主成分分析。通过实验验证了改进的特征提取方法可以提高识别准确率。在特征识别方面,模版匹配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计算量小,准确率高,但容易陷入小样本问题。因此通过训练SVM分类器,进行掌纹识别。实验证明该方法有较好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基于小波变换和局部傅立叶变换的手写数字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波变换和傅立叶变换在图像处理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该文在结合二者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小波变换和局部傅立叶变换的脱机手写数字特征提取方法。即对于一个输入的手写数字图像首先进行小波变换,依据小波变换后的子图像,分别提取他们的局部傅立叶变换后系数作为它们的特征。这样的特征既具有小波变换的多尺度分析的性能,又具有局部傅立叶变换能够很好地描述图像局部频域的特性。实验数据采用MNIST数据(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局收集),实验表明,该方法取得了较好的识别效果。  相似文献   

7.
提出一种利用离散余弦变换提取掌纹的特征,通过支持向量机进行掌纹分类识别的方法。在利用离散余弦变换进行特征提取时,将变换系数矩阵左上角的部分元素作为掌纹图像的特征;在利用支持向量机进行掌纹分类识别时,采用“一对多”的分类方案。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刘明  李丽华  李哲 《计算机科学》2014,41(9):301-305,324
提出了一种鲁棒的掌纹识别方法。在特征提取阶段,使用指导图像滤波去除噪声,然后基于Gabor变换提取鲁棒的掌纹方向特征,并使用一组二值图像表示每幅3D掌纹图像;在匹配阶段,采用了基于二值图像组互相关运算的匹配算法。该方法能够充分利用图像组中的特征配准图像来得到准确的匹配分数。HK-PolyU 2D+3Dpalmprint database数据库上的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提高掌纹识别算法的识别率。  相似文献   

9.
在掌纹识别中,特征提取是最为关键的部分。在本文中,采用小波多尺度分析得到掌纹的高频部分,用它们的小波能量作为识别特征。实验结果表明掌纹小波能量特征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不同手掌)和足够的稳定性(相同手掌的不同样本),因此小波能量特征可以作为掌纹识别特征。  相似文献   

10.
基于主线特征的双向匹配的掌纹识别新方法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掌纹识别是利用人的手掌掌纹图像对其身份进行认证的一种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目前的掌纹研究主要集中在掌纹特征线的提取算法上,而对特征线的筛选和匹配的问题讨论较少,掌纹上的纹线比较复杂,深浅粗细长短不一,实施任何一种边缘提取算法都要考虑纹线的取舍问题,首先介绍了提出的应用最大内切圆对掌纹有效区域进行分割和对准的方法,较好地解决了掌纹的定位问题,然后提出了掌纹特征线族的概念,用以刻画掌纹上的主要特征,从而将掌纹纹线特征分为主要特征和次要特征.通过对主要特征与全部特征的双向匹配,给出最终的识别结果,将该方法与之前提出的基于傅里叶变换的方法在自行研制的掌纹采样设备所采集的掌纹库(90人450幅)上进行了比较实验,实验结果证明新方法可以处理原方法无法定位的掌纹图像,同时识别率也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1.
离散余玄变换是一种经典的图像处理技术,而鉴别分析是一种常用的图像特征提取技术。本文将这两种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提出了一种新的掌纹特征提取方法。该方法首先对于掌纹的离散余玄变换图像,提出了一个二维可分性判据来选择具有良好可分性的频段;然后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费舍脸方法来提取鉴别特征。在掌纹图象公共数据库上的实验结果验证了本文所提出的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In the field of image processing and recognition, discrete cosine transform (DCT) and linear discrimination are two widely used techniques. Based on them, we present a new face and palmprint recognition approach in this paper. It first uses a two-dimensional separability judgment to select the DCT frequency bands with favorable linear separability. Then from the selected bands, it extracts the linear discriminative features by an improved Fisherface method and performs the classification by the nearest neighbor classifier. We detailedly analyze theoretical advantages of our approach in feature extraction. The experiments on face databases and palmprint database demonstrate that compared to the state-of-the-art linear discrimination methods, our approach obtains better classification performance. It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recognition rates for face and palmprint data and effectively reduce the dimension of feature space.  相似文献   

13.
提出一种基于非负矩阵分解(NMF)和径向基概率神经网络的掌纹识别方法。NFM是一种有效的图像局部特征提取算法,用于图像分类时能得到较高的识别率。考虑PolyU掌纹图像数据库,应用NMF、局部NMF(LNMF)、稀疏NMF(SNMF)和具有稀疏度约束的NMF(NMFSC)算法分别对掌纹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并对提取到的局部特征基图像进行分析对比;在特征提取的基础上,应用径向基概率神经网络(RBPNN)模型对掌纹特征进行分类,分类结果表明了RBPNN模型对掌纹特征具有较好的识别能力。实验对比结果证明了基于RBPNN的NMF掌纹识别方法在掌纹识别中的有效性,具有一定的理论研究意义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4.
提取掌纹的最佳低维分类特征一直是掌纹识别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方向。针对掌纹图像具有丰富的纹理特征特点,提出一种基于加权自适应中心对称局部二值模式(WACS-LBP)与局部判别映射(LDP)相结合的掌纹识别方法。首先将掌纹感兴趣(ROI)图像分成大小均匀的小区域,利用自适应中心对称局部二值模式(ACS-LBP)算法获取不同区域的纹理特征直方图和权值,经过加权连接得到ROI的加权纹理特征直方图向量;再利用LDP算法对得到的特征向量进行维数约简;最后利用K-最近邻分类器进行掌纹识别。在掌纹公开数据库上进行实验,正确识别率高达97%以上。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是有效、可行的,而且研究思路比较明确。  相似文献   

15.
提出一种基于改进Contourlet变换的3D掌纹图像识别方法;该方法通过形状指数将3D掌纹图像映射成灰度图像,以克服常用的均值或高斯曲率映射难于精确描述3D掌纹特征的缺点;基于此,将7/5滤波器引入Contourlet变换,并在变换域提取形状指数映射图各方向子带的均值与方差作为掌纹图像的特征信息,从而有效利用了Contourlet变换优越的方向特征表达能力,又可有效消除传统Contourlet变换各子图像存在的相关性;最后采用欧氏距离最近邻分类法,实现了测试图像的分类识别。实验结果表明,针对香港理工大学所提供的三维掌纹数据库,该方法总体识别率较PCA方法提高了2.9%,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6.
一种新的掌纹特征提取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提出一种基于Gabor小波和改进的广义K-L变换的掌纹识别方法。该方法首先对测试样本的掌纹ROI灰度图像进行Gabor小波变换,得到其Gabor特征向量,然后利用改进的广义K-L变换方法将高维特征向量变换到低维空间,最后将得到的低维特征向量利用欧氏距离法与训练样本库中的特征向量作匹配识别。该方法首次将基于时频变换的特征提取算法与基于子空间的特征提取算法结合起来,既充分利用了Gabor函数优良的特征提取性能,又有效解决了高维特征的降维处理问题。通过使用自行采集的数据库对该方法作对比实验,获得了94%的识别率  相似文献   

17.
基于二维Fisher线性判别的掌纹识别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Fisher线性判别(FLD)中,类内离散矩阵总是奇异的。为了解决矩阵的奇异性问题,应用一种新的二维Fisher线性判别(2DFLD)直接进行矩阵投影。对于PolyU掌纹图像库,分别用PCA, PCA+FLD和2DFLD提取特征掌纹子空间,将待识别图像投影到低维子空间上,用余弦距离进行掌纹匹配。实验结果表明,与PCA相比,PCA+FLD的识别率最多提高1.18%。2DFLD识别率最高达到99.34%,比PCA+FLD提高7.61%,特征提取仅耗时0.047 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