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我院采用陈皮酊碘化钾加水内服治疗牛皮癣30例,效果显著,复发率低。如一例男性65岁患者,陈旧和新癣皮损散布全身。自1971年用陈皮酊20毫升,碘化钾20克加水至500毫升配方(一剂)每次服12.5毫升,每日2次。服完一剂皮癣半数消退,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国内很多采用胰高糖素—胰岛素作为综合治疗重症肝炎方法之一,但本法似应仅限于急性重症(重症坏死),对已经具有食管静脉曲张的慢性活动性肝炎或肝硬化,则有可能引起静脉曲张出血,应引起注意。有报导用胰高糖素后血流增加伴食管静脉曲张饱满度增加,甚至引起再出血。本文对31例进行了胰高糖素负荷试验,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肝硬变合并食管静脉曲张者31例,胰高糖素溶液(1mg的胰高糖素以10ml生理盐水溶解)。按1μg/kg体重静脉注射,于注射前及注射后5分钟内观察食管静脉曲张内镜所见,普遍呈现静脉曲张加重。31例患者静注胰高糖素后,曲张静脉血流立即增加者计28/31(90.3%),樱红样改变增强达18/31(58%),出现蚯蚓样改变者2/31例,蚯蚓样改变增强者16/31,二者共计  相似文献   

4.
方剂与用法:大黄10克,瓜萎30克,当归10克。加水至1,000毫升,煎至200毫升。术后3天无大便或有便感而解不出者,多数一次服200毫升即自行排便。为了防止腹泻,可于术后48小时开始连服5~7天,每天服100毫升。若服药期间大便过稀或卧床时间较长,可间隔1~2日服100毫升。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4例胰岛素瘤的临床、激素分泌、肿瘤超微结构的关系。4例均有空腹低血糖(<50mg/dl)发作,进糖后缓解。糖耐量试验服糖后4~6小时血糖<60mg/dl。馒头餐胰岛素释放试验,胰岛素基础值2例正常,餐后升高3~6倍;2例基础值升高者,餐后升高不显著,4例胰岛素峰值均在餐后1小时,3小时血糖下降,胰岛素仍高,提示肿瘤分泌的自主性和对糖仍有反应性。B超及CT检查均阴性。手术探查4例均为单发腺瘤,胰体尾处3例。近脾门处胰尾1例,1~2cm大小,除例3为褐黄色外,余3例为暗红  相似文献   

6.
盗汗是结核病常见症状的一种,我们用牡五钱加水煎至200毫升,分早晚两次内服,共治疗5例。病人服此药两剂后盗汗即消失,效果良好。经观察三个月只有一例复发;再服两剂后盗汗又消失。此药无副作用,简单易行而且价廉,故作介绍。  相似文献   

7.
慢性血行播散型肺糖核2例,浸润型肺结核45例,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19例。在术前,除2例外,曾行气管滴入50—300次,在术前及治疗期间皆服以异菸肼为主的抗痨药物。在透视下用16号导尿管通过鼻腔插入气管,注入10%普鲁卡因6—8毫升,数分钟后用树脂输尿管通过导尿管插入空洞引流支气管,进而插入空洞,注入碘水证实。而后退出导尿管  相似文献   

8.
急性肝衰竭的治疗重点是刺激肝细胞再生和促进肝功能恢复。胰岛素和胰高糖素是可用于这一目的的治疗药物。胰岛素和胰高糖素治疗肝衰竭的疗效 Farivar等报道胰岛素和胰高糖素对提高暴发性病毒性肝炎鼠存活率有显效,但不能排除该两药物作为激素具有抗病毒攻击的作用。本文作者对体重180~200g雄性Spraque-Dawley大鼠每24小时腹腔内注射二甲基亚硝基胺(DMN)15mg/kg,诱发严重肝损害。在最初24小时后,对这些鼠每4小时皮下注射不同剂量的胰岛素和胰高糖素,当所给剂量达到120mU/kg胰岛素和75μg/kg胰高糖素时,100小时后存活率显著增高,但140小时后效果消失。当胰高糖素剂量降低到上述剂量的十  相似文献   

9.
作者测定了32例慢性胰腺炎病人在注射胰泌素后血清胰多肽的反应。32例在试验前先根据 ERCP 结果分成重度(10例),中度(9例)和轻度(13例)3组。20例正常人作对照组。给病人快速静脉注入2U/kg 的胰泌素,在注射前30、15min 和注射后(?)刻、5、10、15、20、30、45及60min 各取血1次,用放射免疫法(RIA)测定胰多肽水平。各组的基础胰多肽是相同的,注射胰泌素后血清胰多肽都上升,大多数人于注射后5 min 出现高峰值,最迟者不到15min。重度和中度慢性胰腺炎组胰多肽平均高峰值显著低于对照组,而轻度慢性胰腺炎组平均高峰值与对照组相同。因为胰多肽水平是随年龄面上升的,故用基础或刺激后的绝对值评价慢性胰  相似文献   

10.
220例超重及肥胖症患者进行血生化、肝脏B超检查,其中45例肥胖症患者接受为期1年减重治疗,治疗前后测定体重,进行75g葡萄糖耐量试验,同时测定血真胰岛素水平,血生化及肝脏B超检查,评价减重治疗后脂肪肝转归的影响因素。结果:75.9%的超重及肥胖症患者患有不同程度的脂肪肝,患者的体重指数、年龄、服糖后2h血糖水平、服糖后1h真胰  相似文献   

11.
【《亚洲医学消息》1988年3月15日】美国北卡罗来纳州 Bcwman Gray 医学院的胃肠病学家 DanielMurphy 应用一种食管内 pH 探测计,研究了巧克力在餐后对食管内的酸度的影响。有两组研究对象,一组为有临床症状的并已被证实有食管糜烂的病人,另一组为无症状的志愿者(每个月觉有烧心少于2次)。对他们进行连续两天的试验,两组均摄取同样的饮食,进行同样的活动,不平卧,不服用任何药物,亦不准许吸烟。第1天,在每次餐后给他们服巧克力饮料,第2天则改给他们服糖溶液,其体积、热量和盐  相似文献   

12.
对49例健康者,58例肝硬化及18例肝癌患者注射1mg胰高血糖素后,分别于35、30和60分钟抽血测定c-AMP及c-GMP,并与其他肝功能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提示注射胰高糖素后15分钟血浆中c-AMP值在正常人明显增高,与肝硬化及肝癌患者中有明显差异,可作为估价肝脏贮备功能较为理想的指标,对肝硬化,肝癌的预后估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我们采用独梅汤治疗7例曾在某医院经透视诊断为胆结石而拒绝手术治疗的患者,其中2例服独梅汤一个月症状完全消失,观察一年无复发;2例疼痛之间歇期或其严重性较前有所减轻;3例无效。今将治疗方法及治愈病例介绍如下: 治疗方法:乌梅一两,加水500毫升,煎至200毫升,每次服20毫升,日三次空腹时服下。服完后以同样煎法继服。病例介绍: 例一,患者王××,女,38岁。右上腹绞痛3小时而就诊。两年前曾同样发作一次,经某医院透视确  相似文献   

14.
患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多的胰腺肿瘤患者具有明显的代谢紊乱 ,出现典型的胰高糖素瘤综合征 ,如体重下降、肌肉组织减少和低氨基酸血症。然而 ,导致胰高血糖素瘤患者蛋白消耗的机制仍未完全清楚。为了研究这一问题 ,本文作者在 2例患胰高血糖素瘤的患者于治疗前对其吸收后的亮氨酸、苯丙氨酸和酪氨酸的动力学进行了研究 ,并与正常对照组作了比较。病人与方法 例 1男性 ,2 8岁 ,体重指数(BMI) 2 2 1kg/m2 ;例 2女性 ,5 9岁 ,BMI 1 9 1kg/m2 。 2例均有明显的体重下降 ,并有血糖和胰高血糖素升高。给 2例患者及健康对照者注射L [D…  相似文献   

15.
胰高糖素系胰岛A 细胞分泌的一种29肽的消化道激素,分子量3,845。最近国外研究人体内的胰高糖素部分来自肠高糖索,胰高糖素完整的分子结构存在于肠高糖素中,因此后者是胰高糖素的一个附加来源。胰高糖素除了能促进肝糖原分解,升高血糖外,还能抑制胃肠蠕动,降低胃、胰腺分泌盐类和酶,增加肝、胆汁和肠液的分泌,抑制肠粘膜对水、  相似文献   

16.
近年重症肝炎治疗中有采用胰高糖素-胰岛素治疗者,对其疗效评价,颇有争议。重症肝炎血中胰高糖素及胰岛素水平增高,各家意见基本一致。本文主要说明重症肝炎及肝硬化患者输入胰高糖素后其c-AMP上升并不敏感,比正常人低缓。对象和方法健康成人组8人。肝硬化患者10例由临床并内镜见到食道静脉曲张确定诊断。8例慢性肝炎均经肝活检病理证实。1例重症肝  相似文献   

17.
胰升糖素样肽1及其相关肽的胰外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胰升糖素样肽1(7-36)酰胺(GLP-1)是小肠L细胞分泌的含29个氨基酸的激素,由前胰高糖素原经位点选择性裂解产生.Bell等在阐明仓鼠和人类前胰高糖素原基因序列后,提出存在GLP-1和GLP-2两个相关肽.  相似文献   

18.
糖尿病患者的糖尿病性肾病综合征预后恶劣。Schreiner随访了27例这类患者,其中18例(67%)死于肾病综合征出现后3个月到12年内。有肾功能衰竭与高血压时尤甚。作者报告一例28岁女性糖尿病患者的糖尿病性肾病综合征自然缓解达4年以上。患者因出现肾病综合征入院。10年前确诊有糖尿病。用甲苯磺丁脲治疗,偶因头痛而服阿司匹林。血压160/100。头皮与上下眼睑、手、足有浮肿。验尿有蛋白4~ ,糖3~ ,尿酮体阴性,镜下有许多脂肪滴与析光的脂肪小体。每高倍视野红细胞0~2,白细胞2~4,肾小管上皮细胞2~4及许多透明管型、颗粒管型和含有脂肪滴的管型。血清尿素氮24~30毫克/100毫升,胆固醇870~425毫克/100毫升。空腹与餐后两小时血糖均高。总蛋白5.1克/100毫升,白蛋白2.6克/100毫升。α_2-球蛋白1.1克/100毫升(正常0.3~0.9),γ-球蛋白0.4克/100毫升(正常0.5~1.5)。血清抗核抗体阴性。IgG 169毫克/100毫升(正常600  相似文献   

19.
1959年,Solomon和Spiro首先提出胰高糖素和高血糖之间对胃酸分泌可能有相互作用,因为联合注射胰高糖素和葡萄糖比二者分别单独注射更能使胃pH值持续升高。本文研究了健康人血糖水平与外源性胰高糖素注射后胃酸抑制效应的关系。材料与方法:8名健康志愿者,女3名,男5名,平均年令84岁。禁食一夜后,在萤光屏监视下把胃管置于胃内,排空胃液后,在150mmHg的负压下,每15分钟收集一次胃液。  相似文献   

20.
食用纤维对肥胖型NIDDM患者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60例肥胖型NIDDM患者及30例相应体重指数的非糖尿病肥胖者(下称对照组),在二种含食用纤维不同的早餐后血糖、胰岛素、胰升糖素的水平进行比较,发现:①多纤维餐能明显降低轻、中度肥胖型NIDDM患者餐后高血糖,同时降低餐后胰升糖素水平,但不刺激胰岛素的过量分泌。②单纯性肥胖者多纤维餐后,胰岛素的峰值明显下降,胰升糖素、血糖下降不明显。结果提示:食用纤维对轻中度NIDDM患者代谢紊乱有显著的改善作用,对单纯住肥胖者高胰岛素血症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