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 了解汉语文化背景下大学生幽默感的特点以及其与主观幸福感、抑郁的关系.方法 运用幽默风格量表(HSQ)、幽默应对量表(CHS)、总体幸福感量表(GWB)和自评抑郁量表(SDS)调查了245名大学生,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男生在攻击型幽默得分高于女生,幽默应对、附和型幽默得分低于女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幽默应对、自强型和附合型幽默感与主观幸福感和抑郁呈正相关(P<0.05),自贬型和攻击型幽默感与主观幸福感、抑郁呈负相关(P<0.05).除自强型幽默感外,其余幽默均分别进入与主观幸福感、抑郁的回归方程.结论 部分幽默感的风格存在性别差异,而不同风格的幽默感对心理健康有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大学生心理资本在人际压力与抑郁、自我同一性、主观幸福感之间的调节作用,为全面心理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IRIDS)、心理资本问卷、抑郁自评量表(SDS)、自我同一性地位量表及幸福感指数量表(WBIS),对江西省34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1)大学生心理资本总分与人际压力、抑郁、自我同一性及主观幸福感均显著相关(均P<0.01);(2)人际压力与心理资本对抑郁、自我同一性的交互作用显著(均P<0.05),对主观幸福感的交互作用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学生心理资本在人际压力与抑郁、自我同一性之间存在负向调节效应。高校应加强心理资本干预和教学,帮助大学生积极应对压力事件及由此造成的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3.
探讨依恋在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手机依赖之间的调节作用机制,为改善大学生手机依赖的病理性症状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依恋量表[包括关系问卷(RQ)与亲密关系经历量表(ECR)]、总体主观幸福感量表(GWB)、手机成瘾指数量表(UCLA),对河南师范大学与新乡医学院的1 455名大学生进行测评;应用SPSS 13.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ECR测得的依恋类型结果中,安全型占36.85%,迷恋型占20.45%,恐惧型占22.02%,冷漠型占20.68%.不同依恋类型大学生手机依赖与主观幸福感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9.032,16.041,P值均<0.01).手机依赖与依恋焦虑呈正相关(r=0.315,P<0.01),与主观幸福感呈负相关(r=-0.308,P<0.05).依恋焦虑维度与主观幸福感的交互效应对手机依赖有正向预测作用(β=0.338,t=2.174,P<0.05).结论 依恋焦虑在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手机依赖之间起调节作用,可以通过调节内在主观幸福感改善焦虑型依恋个体手机依赖症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医科在校大学生适应性及其相关因素,为高校开展大学生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大学生适应性量表、总体幸福感量表、社会支持量表、特质应对方式量表等,对某医科大学2035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应用线性回归分析法分析大学生适应性与总体幸福感、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结果男生职业选择适应性维度得分高于女生,女生生活自理适应性和身心症状表现2个维度得分高于男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适应性各维度得分总体表现为二年级三年级一年级。大学生适应性各维度得分均与大学生总体幸福感、社会支持和积极应对方式得分呈正相关,与消极应对得分呈显著负相关(P值均0.01)。总体幸福感、社会支持、消极应对方式、积极应对方式和年级与大学生适应性总分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结论大学生适应性受多种心理社会因素的影响,应针对各年级特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其心理应对能力培养。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聋哑中学生和普通中学生主观幸福感的特点及影响因素,为聋哑中学生和普通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基本情况调查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总体幸福感量表(GWB),特质应对方式量表(TCSQ),艾森克个性测验(EPQ),社会支持评定表(SSAS)和自尊量表(SES)对202名聋哑中学生和273名普通中学生进行测评.结果 在普通中学生中,女生主观幸福感显著高于男生(P<0.05),家庭经济状况相对差的学生主观幸福感显著高于家庭经济状况好的学生(p<0.05);普通中学生和聋哑中学生的主观幸福感都与积极应对、总支持、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呈正相关(P<0.05),与消极应对呈负相关(P<0.05);聋哑中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一般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得分均显著低于普通中学生(P<0.05),自尊量表得分均显著高于普通中学生(P<0.05).结论 普通中学生和聋哑中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均与性别、经济状况有关;应对方式对主观幸福感有较好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农村初中生疏离感及与自尊、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运用青少年学生疏离感量表、自尊量表、单一项目主观幸福感量表对宁夏回族自治区2所农村初中的269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农村初中生疏离感总均分为3.72分,环境疏离感均分最高,为3.99分,社会疏离感为3.84分,人际疏离感得分最低,为3.39分;女生的无意义感和社会孤立感得分均高于男生(P<0.05);初一学生孤独感得分明显低于初三学生(P<0.05);除生活环境疏离感外,农村初中生疏离感各维度与自尊、主观幸福感呈负相关(P<0.05或P<0.01)。结论农村初中生疏离感状况相对良好,自尊与主观幸福感可以一定程度上预测其疏离感。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应对方式与主观幸福感关系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目的 探讨大学生应对方式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方法 采用应对方式问卷和主观幸福感问卷对1206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不同类型高校学生之间的解决问题、求助、退避、合理化、生活满意和消极情感维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P<0.001);女生较男生更多地采用求助和幻想的应对方式(P<0.001),女生幸福感水平高于男生(P<0.01);各年级大学生在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和负性情感维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P<0.001).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与应对方式的解决问题和求助维度呈正相关,与应对方式的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维度呈负相关.结论 个体的应对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预测其幸福水平.  相似文献   

8.
探讨大学生述情障碍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为增强大学生自我了解与改善心理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方便选取宁夏大学大一至大四本科生426名,使用多伦多述情障碍(TAS-20)中文版量表和主观幸福感(SWB)量表进行测试.结果 大学生的述情障碍得分在性别、是否独生子女、学科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主观幸福感总分在学科、是否独生子女、年级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大学生述情障碍得分与主观幸福感得分呈负相关(P<0.01).述情障碍量表中的情感识别障碍和情感描述障碍对主观幸福感有负向预测作用(P值均<0.01).结论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受述情障碍的影响.增强情感识别和情感描述能力能够提升大学生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9.
蒋婷婷 《中国校医》2012,26(12):885-887
目的调查高职新生的主观幸福感水平及其与自尊的关系,为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方法采用青少年生活满意度量表和自尊量表,对1 709名不同专业的高职大一新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高职新生在主观幸福感量表和自尊量表上的得分均处于中上水平。高职新生中女生的主观幸福感水平比男生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主观幸福感在生源地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自尊在是否独生子女及生源地上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职新生主观幸福感与自尊的正相关关系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职新生主观幸福感及自尊的整体情况较为积极,学生的水平越高,其主观幸福感的水平也越高。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心理社会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影响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心理社会因素.[方法]采用"总体幸福感量表"、 "一般自我价值感量表"、"自评抑郁量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348名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 (1)主观幸福感 与社会支持、一般自我价值感存在显著的正相关(P<0.01),与抑郁存在显著的负相关(P<0.01); (2)3者对主观幸 福感的影响作用不同.[结论]抑郁对主观幸福感有直接影响;社会支持一方面作为一般自我价值感影响主观幸福感的中介直接影响主观幸福感,另一方面通过抑郁问接地影响主观幸福感;一般自我价值感只能通过抑郁和社会支持间接地影响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11.
周末  张连云  毛荆利  章建明  巢传宣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20):3935-3936,3946
[目的]研究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和应对方式的关系。[方法]运用主观幸福感问卷和应对方式问卷,整群随机抽样,对400名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主观幸福感和应对方式均存在性别差异;主观幸福感各维度和应对方式各因子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应对方式是主观幸福感各维度的有效预测因子,分别可以解释总体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度、正性情感及负性情感方差变异的13.4%,12.0%,14.7%,23.8%。[结论]主观幸福感和应对方式均存在性别差异;主观幸福感和应对方式存在显著性相关,应对方式对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英语专业大学生抑郁情绪及相关因素。方法应用A型行为类型问卷、艾森克人格问卷、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应付方式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自尊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等对600名英语专业大学生进行测查。结果英语专业大学生抑郁症状检出率为23.33%,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4,P>0.05),18~20岁年龄组高于21~24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8,P<0.01)。学习生活不满意、无业余爱好及睡眠不规律次数越多的学生,抑郁症状越多,抑郁症状与精神质、神经质、生活事件、自责、幻想、退避、合理化呈正相关,与内外向、掩饰性、应对方式之解决问题、社会支持、自尊呈负相关。逐步回归分析揭示,自尊水平低、精神质、社会支持状况差、学习生活不满意、掩饰性、神经质、年龄小、采用合理化的应对方式、采取求助的应对方式少、生活事件多均为发生抑郁情绪的危险因素。结论英语专业大学生抑郁症状的发生率较高,其发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大学生认知易感性和抑郁症状发生之间的关系.方法 以某医学院校1 498名临床专业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抑郁量表,归因方式、应对方式和功能失调性态度问卷对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大学生抑郁症状检出率为12.5%,抑郁症状评分与功能失调性态度评分之间呈正相关(P<0.01);与应对方式中的解决问题和求助两个维度评分之问呈负相关(均有P<0.01),而与应对方式中的白责、幻想、退避和合理化四个维度评分之间呈正相关(均有P<0.01);抑郁症状评分与归因方式中的消极外归因评分之间呈现负相关(均有P<0.01).结论 大学生抑郁症状与应对方式、功能失调性态度和归因方式存在密切关联,改善学生的认知易感性有助于降低其抑郁症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公务员压力知觉、应对方式与主观幸福感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438名公务员进行不同类型压力知觉水平与应对方式问卷、主观幸福感量表测试。结果公务员主观幸福感与8种常见的压力知觉水平均呈负相关,与解决问题、求助的应对方式呈正相关,与幻想、退避、自责、合理化的应对方式呈负相关。公务员主观幸福感的保护性因素有解决问题、求助的应对方式以及年龄变量,公务员主观幸福感的危险性因素有工作负荷、个人生活的压力、知觉水平和幻想、自责的应对方式。结论应注意加强公务员自我压力管理能力的提高,帮助公务员群体建立成熟的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15.
徐竞  王蕾  励业 《健康研究》2012,32(2):125-128
目的 通过探讨生活事件及应对方式对主观幸福感影响机制和途径问题,为提高贫困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水平及维护其心理健康提供更科学有效的理论依据.方法 对浙江省7所高职院校贫困生的生活事件、应对方式及主观幸福感做相关问卷调查并数据分析.结果 贫困生的正负性生活事件与主观幸福感存在相关(r =0.172,P<0.05,r =-0.245,P<0.01),主观幸福感总分与应对方式中的5个因子存在显著的相关(相关系数r在0.206到0.377之间,P<0.05),正负性生活事件与应对方式存在相关,解决问题维度与奖励与成功、经济和身体变好、正性其它成显著正相关(r在0.253到0.367之间,P<0.01),自责与惩罚与失败呈显著正相关(r=0.224,p<0.001),应对方式在高职院校贫困生生活事件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中起到中介作用(β在0.172到0.375之间,t值在2.02到5.05之间,P<0.05).结论 生活事件是影响贫困生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因素,不同的应对方式会对主观幸福感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应对方式在人格特征与幸福感关联中的中介作用。 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择安徽省六安市某职业院校在校大一、大二学生进行统一匿名问卷调查,评价人格特征、应对方式和主观幸福感情况,并通过自举(Bootstrap)程序和PROCESS软件检验应对方式在人格特征与幸福感关联中的中介作用。 结果 3 183名在校大学生中,神经质(t=6.896,P<0.001)和宜人性(t=5.854,P<0.001)人格特征评分女性高于男性,宜人性(t=4.834,P<0.001)、开放性(t=5.128,P<0.001)和外向性(t=2.992,P=0.003)人格特征评分大一学生高于大二学生,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幸福感评分中,大一学生高于大二学生(t=2.624,P=0.009),自评家庭经济条件较好者高于自评家庭经济条件较差者(t=6.421,P≤0.001),自评学习成绩较好者高于自评学习较差者(t=5.512,P≤0.00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中介效应分析显示,积极应对方式在神经质、严谨性、宜人性、开放性、外向性人格和幸福感关联中介效应比例分别为15.60%、39.01%、28.31%、61.46%和33.77%;消极应对方式在神经质、宜人性、开放性和外向性人格特征与幸福感关联中的中介效应比例分别为34.50%、4.78%、8.63%和5.28%。 结论 大学生人格特征是影响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因素,应对方式在人格特征与主观幸福感关联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7.
In the past three decades the medical world has begun to take more serious notice of the healing power of humor and the positive emotions associated with it. Humor and laughter are currently being employed by psychotherapists and other care givers as tools to promote and maintain health, as well as intervention and rehabilitation tools for a host of maladies and illnesses related to stress and life-style. Although this empirical medical approach is relatively new, the study of humor has revealed a complex psychological phenomenon. Senses of humor have been categorized in types associated with personality. Humor has many styles and can be found in almost any situation, on any occasion. Theories of humor include the superiority theory, the incongruity theory, the release/relief theory, and the divinity theory. Laughter has many clinical benefits, promoting beneficial physiological changes and an overall sense of well-being. Humor even has long-term effects that strengthen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immune system. In healthcare, humor therapy can help relieve stress associated with disease and illness. It serves as a diversionary tactic, a therapeutic tool for disorders such as depression, and a coping mechanism. It also is a natural healing component for care givers trying to cope with the stress and personal demands of their occupations.  相似文献   

18.
何君  于洪宇 《现代预防医学》2016,(22):4150-4152
目的 探讨老年住院患者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应对方式的相关性,对应对方式的中介效应进行分析。方法 从辽宁省锦州市2所三甲医院的住院患者中方便抽取住院老年人600名,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简易应对方式量表(SCSQ)和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MUNSH)进行调查,运用SPSS21.0、AMOS22.0软件和PRODCLIN程序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社会支持与积极应对呈正向关联(r = 0.428,P<0.001),与消极应对呈负相关联(r = -0.610,P<0.001),与主观幸福感呈正相关联(r = 0.532,P <0.001);主观幸福感与积极应对呈正相关联(r = 0.473,P <0.001),与消极应对呈负相关联(r = -0.639,P <0.001);社会支持各维度对主观幸福感预测作用均有统计学意义;积极应对方式对主观幸福感的正向预测作用有统计学意义,消极应对方式对主观幸福感的负向预测作用有统计学意义;应对方式在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间起部分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48.6%(0.358/0.736)。结论 应对方式在老年住院患者主观幸福感与社会支持间起部分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19.
体育专业大学生抑郁症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曾琳娜 《中国校医》2003,17(5):393-394
目的 探讨体育专业大学生抑郁症状及影响因素。 方法 采用抑郁自评量表 (ADA)对 30 2名体育专业大学生进行调查 ,并做影响因素分析。 结果 抑郁症状检出率为 13.2 5 % ;抑郁症状的性别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 ;抑郁评分与焦虑评分呈正相关 ;与积极应对方式、睡眠质量、生活满意度呈负相关。 结论 女大学生高焦虑、低积极应对方式、睡眠质量差、生活满意度低是出现抑郁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